中國哲學名詞 : 佛教用語 : 佛教教義 : 中國倫理學 : 中國鐵路客運營業站 > 平等
目錄
平等的真諦
  平等地對待平等是一種平等,不平等地對待不平等也是一種平等
百科辭典
  pingdeng
  平等
  equality
    人與人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處於同等的地位,享有相同的權利。
    平等問題是私有製形成、社會劃分為階級後出現的。在原始社會,生産力水平低下,人類不得不以軀體和簡陋的工具以及群體的聯合力量與大自然抗爭。人們在軀體構造和精神能力上彼此並沒有太大差別,人們本能地意識到“一切人,作為人來說,都有某些共同點,在這些共同點所及的範圍內,他們是平等的”(《馬剋思恩格斯全集》第20捲,第 113頁)。這種在自然基礎(生理上質的等同性)和社會基礎(原始公有製)上的原始的平等,是當時人類得以生存和延續的重要條件。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生産力的發展,出現了剩餘産品和私有財産,社會開始出現不平等現象,並逐步形成了享有各種特權、可以無償占有他人勞動和産品的剝削階級和處於被剝削、被壓迫地位的被剝削階級。從此,建立平等公正的社會成為人類的理想之一。但在不同時期不同階級的平等觀是不同的。
    古希臘的伯裏剋利提出,法律對所有的人都同樣地公正,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亞裏士多德調和平民政體絶對平等的建國觀念和寡頭政體絶對不平等的建國觀念,認為正義就是平等平等有兩類:一類是“數量相等”,即“你所得的相同事物在數目和容量上與他人所得的相等”;另一類是“比值相等”,即“根據各人的真價值,按比例分配與之相衡稱的事物”(《政治學》第 234頁)。他認為在某些方面應以數量平等,而另些方面則應以比值平等為原則。古希臘斯多葛派認為,自然法(即世界理性)賦予每個人的理性是相同的,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對立和差別是違背自然法的。衹有消除對立和差別,使所有的人組成一個共同的社會,纔符合自然法。公元前1世紀小亞細亞的奴隸起義,提出過沒有富人也沒有窮人,沒有奴隸也沒有主人的“太陽國”的平等理想。在封建社會,封建主建立了等級森嚴的等級制度,並壓製一切平等思想。針對社會的政治、經濟不平等,中國封建社會的農民起義曾提出過“均貧富,等貴賤”的主張。
    進入近代以後,隨着資本主義生産關係的發生和發展,人們對平等的要求空前強烈。因為商品經濟與平等具有天然的聯繫,“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資本論》第1 捲,第103頁),“平等本身就是商品生産關係的反映”(《列寧選集》第4捲,第271頁)。由市民等級破繭而出的資産階級首先提出了經濟貿易中的自由和機會平等的要求。資本主義經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資産階級的平等要求突破經濟範疇,逐漸形成為政治平等的要求。“平等”成為資産階級反對封建專製和等級制度的重要口號之一。關於平等的思想也有很大發展。18世紀法國的啓蒙學者伏爾泰提出:“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都是平等的。”孟德斯鳩認為,人的天賦能力是平等的;愛平等是民主製共和國原則的靈魂,這一原則要求人們以平等的地位為國傢服務,要求財産中庸並不得隨意剝奪。他的平等原則是建立在保護私有財産的法律秩序基礎上的。J.-J.盧梭首先明確闡述了資産階級的平等要求,他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財産應盡可能地平等,以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政治權利平等的要求。他指出以私有財産為基礎的國傢是社會不平等的根源。盧梭的平等思想比起他以前的啓蒙思想傢的平等思想具有更廣泛的民主主義傾嚮。他的平等觀念對法國大革命産生了重要影響。1776年,美國的《獨立宣言》宣佈,“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1789年,法國的《人權與公民權宣言》指出:“在權利方面,人生來本是而且
佛教百科
  【平等】  通常使用“平等”這個詞有兩種意義:一是平均,相等,相同。如《百喻經·二子分財喻》:“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現所有物破作二分。”意謂分物平均。又如郭孝成《蒙古獨立記》:“民國成立,漢、滿、蒙、回、藏,一律平等。”意為各民族的權利是相同的。一是平常,一般。如清·李漁《意中緣·囑婢》:“你不知道那女子是個聰明絶頂的人,我料他决不肯嫁個平等丈夫。”其實,這個常用詞源於梵語upeksa,意譯為“捨”,意為捨去一切差別相。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在性體(即本質、共相、空性、心真如性等)上是有任何差別的。在時間上,稱為“三世平等”。如《圓覺經》捲上說:“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在空間上,稱為“大小平等”。如《華嚴經》說:“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從佛性而言,衆生平等。如《涅槃經·梵行品》說:“如來亦爾,於諸衆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佛則慈念。”不但衆生平等,而且怨親平等。如唐·顧況《從江西至彭蠡道中寄齊相公》詩云:“本師留度門,平等冤親同。”佛教指出,頑固不化的“我執”和自以為是的“我見”實為造成不平等和紛爭的罪惡淵藪。學佛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把我見轉化為平等性智,達到人我平等,自他一體,從而興起慈悲救世的精神。(李明權)
佛教百科
  【平等】沒有高下、貴賤、深淺等的差別。
佛教百科
  【平等】 (術語)對於差別之稱。無高下淺深等之別曰平等。南史梁武帝紀曰:“幸同泰寺,設平等會。”五燈會元曰:“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載。日月平等,故四時常明。涅槃平等,故聖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無諍。”
英文解釋
  1. n.:  equality,  evenness,  owelty,  parity,  equality, mutual benefit, mutual respect for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be on an equality (with),  be on a parity with,  democracy,  equal,  state of being equal
  2. adj.:  common
法文解釋
  1. adj.  égal
近義詞
相等, 等同, 相同, 同等
平等
平等居委會, 平等社區
平等
平等
相關詞
自由人權百科辭典學者心理兒童文學日本作傢農民
主義男性運動男權權利
包含詞
平等村不平等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