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內蒙古 >呼和浩特 > 席力圖召(小召)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席力圖召(小召)聯繫方式 地址:舊城東興旺巷,距離大召僅為100米。
  電話:0471-5972639
  郵編:010020 席力圖召(小召)投訴電話 呼和浩特市旅遊投訴電話:0471-4606516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投訴電話:0471—628265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席力圖召(小召)景區榮譽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席力圖召(小召)門票價格 3元 席力圖召(小召)節慶活動 每年在這裏舉行佛會,跳"恰木"等宗教活動。 席力圖召(小召)開放時間 8:30--18:00 席力圖召(小召)最佳旅遊時間 呼和浩特屬半幹濕的中溫帶季風氣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變化劇烈的顯著特點。鼕季漫長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氣溫零下25℃至45℃。晝夜溫差極大,夜裏比白天溫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帶長袖衣服。災害性天氣有春旱和鼕季暴風雪。呼和浩特屬半幹濕的中溫帶季風氣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變化劇烈的顯著特點。鼕季漫長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氣溫零下25℃至45℃。晝夜溫差極大,夜裏比白天溫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帶長袖衣服。災害性天氣有春旱和鼕季暴風雪。
  每年4至10月,是呼和浩特最佳旅遊季節。要是去草原,最好是在7月中旬至9月初前往,這時的草原景緻迷人,而且正好有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舉行,屆時,逛古召,登古塔,觀賽馬,騎馬馳騁草原,其樂無比。 席力圖召(小召)交通圖 席力圖召(小召)特別提醒 旅遊內蒙古,除多條航空綫,還有八條陸路路綫可供選擇:
  第一,沿黑竜江濱洲鐵路(由哈爾濱至滿洲裏)入蒙,直抵海拉爾,全程七百四十多公裏,車程約十五小時;或從北京乘坐“草原列車”,沿赤峰、通遼 、齊齊哈爾,途經多個內蒙草原區,紮蘭屯,直抵海拉爾。
  第二,走吉林長白鐵路,經白城中轉白阿鐵路,至內蒙阿爾山新旅遊點止,全程六百七十多公裏,車程約十六小時。
  第三,沿京秦鐵路,由錦州中轉公路車往內蒙錫林郭勒草原,全程四百九十多公裏,一天可達。
  第四,由北京沿京包鐵路,抵張傢口中轉公路汽車入蒙,首程鐵路二百多公裏,次程公路七十多公裏,抵察汗淖爾草原。
  第五,自山西大同出發,沿京包鐵路入蒙,至呼和浩特,全程二百八十多公裏,車程約五小時。
  第六,自京包鐵路入蒙,至包頭轉旅遊車至烏梁素海,瀏覽河套平原一帶;此外,還可由包頭往成吉思汗陵園。
  第七,自銀川往西走,經賀蘭山入蒙,進入阿拉善沙漠區。
  第八,自甘肅酒泉入蒙,至額濟納旗,可一睹巴丹吉林的沙丘奇觀。全程三百九十多公裏,一天可達。
  席力圖召(小召)美食 呼和浩特的餐飲以山野風味為主要特色。人們來此既可一飽眼福,又可一飽口福。
  呼和浩特用餐十分方便,城內城外既能遍嘗兼具南北風味的菜餚,又可大嚼草原野味。狍子肉、山雞肉、山野菜、野生蘑菇……林林總總的野味佳餚,風味美食,品種豐富,隨君挑選。風味佳餚有烤全羊、扒肉、烤羊腿、奶皮子、奶豆腐、馬奶酒、昭君酒等。其中手扒肉和烤全羊最為出色,火焰上整衹肥羊烤得嗶叭作響,脆皮焦黃,遍體流油,香氣撲鼻,令人垂涎。
  衹是“好貨不便宜”,此類菜要價特貴。一隻不算太大的烤全羊,竟開價1000元! 席力圖召(小召)住宿 呼和浩特目前已有涉外飯店數十傢,其中星級飯店十數傢,還有數十傢國內旅遊定點飯店,可以基本滿足衆多遊客不同層次需求。
  城裏除星級賓館外,還有一些旅館或招待所,基本設備及衛生條件尚可,服務態度較好,價格也比較低廉,對遊客而言,是經濟實惠的下榻之處。
  當然也可到郊區牧民傢中或蒙古包中做客並藉宿。牧民民風淳樸,豪爽好客,一定會熱情招待,當然,去時最好準備一些小紀念品之類以示感謝。 席力圖召(小召)購物 呼和浩特匯集了內蒙古各地的土特産品。買土特産品,可到街頭集市貿易場所,相信是最佳選擇。那裏有當地最大的農副産品市場,各色土特産品琳琅滿目,價廉物美,無所不有,令人目不暇接。買名特産品,可到新城西街的新世紀廣場,中山西路的天元商廈,或五塔東街的滿都拉商貿大廈。
  席力圖召(小召)交通 從舊城北門乘6路公共汽車在小十字下車可達。 席力圖召(小召)玩法 遊覽寺廟的宗教文化、
  席力圖召是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的寺廟,位於舊城東興旺巷,距離大召僅為100米。該處原是一座小廟,後經清代的重修與擴建,纔成了現在的規模。
  
  大經堂是席力圖召的主體建築,金碧輝煌;大殿采用藏式結構,四壁飾以彩色琉璃磚,殿前立有康熙皇帝御制的“平定噶爾丹紀功碑”;召廟的東南隅有一座白色的喇嘛廟,高15米,頗為雄偉。席力圖召是呼和浩特現存最精美的一座寺廟,每年還會在這裏舉行佛會、跳“恰木”等宗教活動,熱鬧非凡
  
  席力圖召 位於呼和浩特市舊城中部。始建於明萬歷十二年(公元1585年)。後在清康熙、雍正、鹹豐和光緒年間,經不斷擴建和修繕,成為呼和浩特地區規模最大的喇嘛教寺院,並掌握着這個地區的黃教大權。席力圖是蒙古語,首席或法座的意思,漢譯也寫作捨力圖召。席力圖召漢名近壽寺,為康熙所賜。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準格爾部貴族噶爾丹結沙俄出兵東侵,威脅着呼和浩特的安全。席力圖召大喇嘛率領六召喇嘛和蒙漢人民英勇抗擊噶爾丹的進犯,卓有成績。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皇帝親徵噶爾丹路過呼市時,曾褒奬過席力圖召的僧衆。七年後,清政府在該廟樹立了用滿、蒙、漢、藏四種文字書寫的平定準格爾部記功碑。席力圖召建築宏偉,佈局嚴謹。召內大殿采用漢藏結合的建築手法,別具一格。院內東側有一用漢白玉砌成的覆鉢式白塔。四周繞以欄桿,建造精巧細膩。
  
  是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的寺廟,漢名延壽寺,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石頭巷北端。平面佈局,沿用漢族佛寺格式,建築物除大殿外,均為漢式。"席力圖"蒙古語意為"法座"、"首席",寺廟因四世達賴的老師長期主持此廟而得名。建於明隆慶、萬歷年間(1567-1619)。原是一座小廟,經清代的重修與擴建,始具現在之規模。
  
  公元1696年,康熙西徵噶爾丹,平定叛亂後回師,途經呼和浩特,賜名席力圖召為延慶寺;7年之後,又在該寺樹立"徵噶爾丹紀功碑"'大大提高了該寺的地位。 召廟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組成中軸綫的建築物是牌樓、山門、過殿、大經堂、大殿。大殿采用藏式結構,四壁用彩色琉璃磚包鑲,殿前的銅鑄鎏金寶瓶、法輪、飛竜、祥鹿與朱門彩繪相輝映,富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康熙御制"平定噶爾丹紀功碑",立於大殿前側。大經堂廣廈7楹,金碧輝煌,是席力圖召的主體建築,是由前廊、經堂、佛殿三部分組成,采藏式結構,四壁用彩色琉璃磚包鑲,殿頂置鎦全寶瓶,飾以銅鑄的法輪、飛竜、祥鹿等,與朱門、彩繪互相輝映,絢麗奪目。前廊為七開間,下層用裝飾華麗的藏式柱,上層左右兩開間及前廊左右兩幅墻采孔雀藍琉璃磚貼面,並加鍍金銀飾。經堂高兩層,面寬和進深都是九間,是喇嘛集體誦經之地,後部是佛殿。 召廟東南隅有白石雕砌覆鉢式喇嘛塔,高15米,中軸綫兩側還建有鐘樓、鼓樓、亭、倉、捨等,頗為壯觀。席力圖召是呼和浩特現存最精美的一座寺廟每年在這裏舉行佛會,跳"恰木"等宗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