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師宗縣位于云南省東部,東經103°42′-104°34′,北緯24°20′-25°00′。東與羅平縣接壤,東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縣隔江相望,南鄰文山州邱北縣,西南與紅河州瀘西縣毗鄰,北倚陸良縣。全縣縱距約90千米,橫距56千米,總面積2858平方千米(一說為2783平方千米)。總人口 378621人(2005年)。
郵編:655700。代碼:530323。區號:0874。拼音:Shizong xian。
縣城丹鳳鎮,縣城海拔1850米,距省會昆明市198千米,距麯靖市130千米。壩區面積占總面積的10%。 |
|
師宗位于云南省東南部,隸屬麯靖市,地形酷似站立玉兔,地處東經103°42′~ 104°34′、北緯24°20′~ 25°00′之間。東與廣西西林隔江相望,南與紅河瀘西縣、文山丘北縣毗鄰,西與陸良相連,北與羅平縣接壤。全縣總面積2783平方公裏,其中山區面積占90%左右。縣城所在地丹鳳鎮,海拔1850米。 |
|
全縣總人口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137人。共轄丹鳳、雄壁、彩雲、葵山4個鎮及竹基鄉、竜慶彝族自治鄉、五竜壯族自治鄉、高良瑤族苗族自治鄉,共4鎮4鄉5個社區104個村民委員會767個村民小組。 |
|
師宗早在3500多年前就有人在此繁衍,設州縣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西漢建元年間,屬郡漏江縣地。蜀漢建興三年(225年)屬興古郡。兩晉時期屬建寧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為東爨烏蠻部落所居,部酋首領名“師宗”,後演化為縣名,隸劍南道戎州都督府南寧州隴堤縣地。唐文宗太和年間(827~835年)南詔蒙氏並其地,為拓東節度鄯闡府所領。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師宗部參與大理三十七部會盟於石城(今麯靖市),隸石城郡。元憲宗三年(1253年)設師宗千戶所屬落蒙萬戶府。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設雲南諸路行中書省,師宗為千戶總把,隸廣西路,師宗由千戶所升為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師宗州屬廣西府。成化年間(1465~1487年)明憲宗改土官為同知,設流官知州。清康熙九年(1670年)隸廣西府。雍正九年(1731年)屬廣西直隸州。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師宗由州改縣。民國元年至十六年(1912~1927年)設師宗縣行政公署,隸屬蒙自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曾直屬省。
1949年4月,滇、桂、黔邊區前委决定,師宗劃歸羅盤地委領導。
1950年4月隸屬宜良專區。1954年宜良專區與麯靖專區合併,隸屬麯靖專區。1958年10月23日,師宗、羅平、瀘西合併成立師宗縣。1959年1月13日,瀘西縣劃並紅河州彌勒縣。師宗、羅平合併成立羅平縣。1961年7月1日,師宗、羅平分縣,恢復師宗縣至今。
2000年,師宗縣轄3個鎮、6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4977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丹風鎮 67079 雄壁鎮 49716 大同鎮 27591 竹基鄉 45847 葵山鄉 34856 彩雲鄉 35809 竜慶鄉 33035 五竜鄉 30150 高良鄉 25687
2001年,全縣轄5個鎮、1個鄉、3個民族鄉:丹鳳鎮、雄碧鎮、葵山鎮、彩雲鎮、大同鎮、竹基鄉、竜慶彝族壯族鄉、五竜壯族鄉、高良壯族苗族瑤族鄉。
2004年,師宗縣轄5鎮4鄉,即:丹鳳鎮、雄壁鎮、葵山鎮、彩雲鎮、大同鎮、竹基鄉、竜慶鄉、五竜鄉、高良鄉,共有104個村委會、5個社區,792個村(居)民小組。丹鳳鎮轄10個村委會、5個社區,82個村(居)民小組;雄壁鎮轄14個村委會,73個村民小組;大同鎮轄11個村委會,74個村民小組;彩雲鎮轄9個村委會,64個村民小組;葵山鎮轄10個村委會,46個村民小組;竹基鄉轄12個村委會,93個村民小組;竜慶彝族壯族鄉轄14個村委會,108個村民小組;五竜壯族鄉轄13個村委會,136個村民小組,高良壯族苗族瑤族鄉轄11個村委會,116個村民小組。
2005年末全縣總人口37862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995人,占總人口的9.51%。少數民族人口62893人,占總人口的16.6%。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37.33人。
2006年,撤銷大同鎮和丹鳳鎮,設立新的丹鳳鎮,新設立的丹鳳鎮管轄原丹鳳鎮和大同鎮管轄的行政區域範圍,鎮政府駐原大同鎮政府駐地。 |
|
縣城距省會昆明180公裏、市府麯靖130公裏,現已全部實現高速公路通車。南昆鐵路經師宗52.7公裏,境內設有5個火車站和一個遠期年吞吐能力達80萬噸的地方鐵路貨場。國道324綫高等級和省道以且至馬關四級油路、師宗至彌勒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且還有南盤江水運航綫通達廣西,素有“滇東鎖喉”之稱。 |
|
全縣煤炭地質儲量6.29億噸,可采儲量1.97億噸。境內石灰石富集,僅白馬山礦點就達10億噸以上。全縣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53.8%。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從西北嚮東南呈階梯狀遞降,最高海拔菌子山2409米,最低海拔壩尼河入南盤江口737米,相對高差1672米。境內河流屬珠江水係。主要河流有南盤江、篆長河、金馬河、大幹河、清水江、小江等6條,另有南盤江、篆長河的支流小河數條,水資源豐富,水能藴藏量30萬千瓦,現僅開發3.28萬千瓦。氣候溫和,幹濕分明,立體氣候明顯,縣城區年均溫度13.8℃。東南部海拔在1100米以下的溫熱河𠔌區,年均氣溫17~19℃。海拔1100~1700米的山區,年均氣溫15℃。西部古高原地帶,年均氣溫13℃左右。日溫差10℃左右。年平均相對濕度在80%左右,最小相對濕度5~10%。年平均降水量1235.6毫米,年無霜期244~344天。年均日照 1626.4小時。 |
|
師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史上有嶽陽樓長聯的作者竇垿、鹹豐皇帝的老師何桂珍等歷史文化名人。師宗民俗風情濃厚,境內居住着壯族、彝族、苗族、瑤族、回族5種少數民族6萬餘人,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17.14%,素有“十裏不同族,五裏不同俗”之說。不論是壯苗小麯吊角樓,還是彩色花飯竹筒酒,都會讓遊人留連忘返。旅遊資源有神秘的鳳凰𠔌、南丹山天然大佛、菌子山萬畝杜鵑、葵山溫泉及翠雲山原始森林等,近年來師宗把旅遊作為三産的竜頭來抓,鳳凰𠔌、菌子山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2007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42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56億元, 比2002年分別增長5.2倍和6.8倍。 |
|
師宗是一個開放的師宗,近年來,通過采取一係列政策措施,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2003年至2007年,成功引進了昆鋼嘉華、振華食品、鳳凰𠔌電站等23個項目,總投資59.5億元,纍计利用縣外國內資金9.23億元,其中2007年2.65億元,比上年增長4.3%,比2002年增長32.5%,年均增長5.79%. |
|
2007年全縣生産總值33億元,比上年增長14.2%,比2002年翻1.27番,年均增長19.3%。其中第一産業10.5億元,比上年增長10%;第二産業13.4億元,增長16.8%;第三産業9億元,增長15%。人均生産總值8510元,比2002年翻1.13番。三次産業比例由2002年的37.5:29.8:32.7調整為32:40.8:27.2,第二産業比重迅速提高。全縣財政總收入3.51億元,比上年增長15.4%,是2002年的2.73倍,年均增長22.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83億元,比上年增長21.9%,是2002年的3.02倍,年均增長24.73%。經過多年的努力,師宗已成為全國烤煙生産基地縣、重點産煤縣、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和雲南省柑桔生産基地縣、速生杉木林基地縣。摔跤運動享有聲譽,被稱為“摔跤之鄉”,是“ 全國體育先進縣”。 |
|
師宗縣轄4個鎮、1個鄉、3個民族鄉:丹風鎮、雄壁鎮、葵山鎮、彩雲鎮、竹基鄉、竜慶彝族壯族鄉、五竜壯族鄉、高良壯族苗族瑤族鄉。縣人民政府駐丹鳳鎮南通街。 |
|
- n.: Shizong County
|
|
師宗 |
|
|
|
師宗縣中醫院 | 師宗縣人民醫院 | 師宗縣能源賓館 | 師宗縣中醫醫院 | 師宗縣衛生防疫站 | 師宗縣婦幼保健院 | 師宗縣民族工藝廠 | 師宗縣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的通知 | |
|
|
雄壁鎮 | 葵山鎮 | 彩雲鎮 | 大同鎮 | 五竜鄉 | 竹基鄉 | 丹鳳鎮 | 竜慶鄉 | 高良鄉 | 丹風鎮 | 竜慶彝族壯族鄉 | 五竜壯族鄉 | 高良壯族苗族瑤族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