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驚
學名:牡荊 vitex negundo l、var.cannabifolia(sieb.et zucc.)屬馬鞭草科
別名:黃荊《圖經本草》
小荊《神農本草經》
鋪香、午時草、土柴鬍、蚊子柴、山京木、布驚草、蚊香草《中藥大辭典》
布荊草、埔薑、沙京木、黃荊條、荊條棵、五指柑《新華本草綱要》
性味:性溫、味苦、辛,無毒。
功效:清熱解署、祛風除濕、止咳化痰、平喘理氣、殺菌止痛;
主治:支氣管炎、感冒、咳嗽、哮喘、肝炎、胃痛、腸炎、消化不良、瘧疾、風痹、疝氣、痔瘡、泌尿係感染;
外治:風濕、濕疹、皮炎、腳癬;
葉:蟲、蛇咬傷、滅蚊、滅蛆。
成分藥理
布驚籽幹品含黃酮甙和精油,並含按葉素(cinenole)、l-香檜烯(l-sabinene)、a-蒎烯)(apinene)、莰(cnmphene)、β-丁香烯、石竹烯(β-caryophllene)以及二萜類、倍半萜醇及檸檬烯等。
關於布驚的傳說
據野史記載,唐末藩鎮紛爭,中原戰亂,民生凋敝,百姓無以為生。客傢祖先為避戰亂舉傢南遷。因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客有先人之中瘟瘧盛行,無醫少藥,衹能哀哀待斃。
一日,空中降一神鳥,身披五彩,眩然如日,鳴聲若“不驚,不驚”。似有撫藉衆生之意。神鳥爪踏之處,皆化為蔥榮木林,其葉鮮嫩,有清香撲面。客傢人采而生嚼,或加湯熱飲。不久,瘟瘧自除, 客傢人得以安然南遷。後客傢人稱之為“布驚茶”,不論身在何處, 都懷藏布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