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博劍齒虎(barbourofelis)
中新世初期,上述各種獵貓科動物已經全部滅絶,但此時獵貓傢族的光彩卻更加奪目——可怕的巴博劍齒虎於1500萬年前開始席捲歐亞大陸和北美。有幾種巴博劍齒虎衹有豹子般大,但一個晚期出現的種弗氏巴博劍齒虎(barbourofelis fricki)體長可達3.5米,體重超過400千克,毫不遜於劍齒貓科動物中的驕傲、1000多萬年後纔出現的“一般劍齒虎”。弗氏巴博劍齒虎體型碩大粗壯,像熊一樣肌肉發達,尤其是前肢很有力量。與絶大多數貓科、獵貓科動物不同,它們的眼睛長在頭部兩側而不是接近正面,耳朵位置更低,口鼻部也更寬闊。這些特徵極有可能是為了更方便地使用劍齒、減輕嘴巴張大時對其他器官的壓力(不信拼命張大嘴試?)。事實上,它們的劍齒(屬“匕首牙”類型)在所有獵貓科動物中是最發達的,甚至超過了晚輩表親美洲劍齒虎,下頜則有巨大的護葉防護。有的科學家認為,這樣的劍齒不僅用於獵食,恐怕更主要還是作為同類間炫耀或打鬥的工具。
巴博劍齒虎是獵貓科動物發展的頂點,而且無疑是當時地球陸地上最強大的食肉動物,或許衹有重達210千克的巨鬣狗可勉強與之比擬。既然身體條件如此出衆,它們完全能把各種大型獸類列入自己的食譜中,而其體型也决定了它們更適合扮演伏擊者和角鬥士,憑力量取勝。有諷刺意味的是,正如霸王竜衹在恐竜時代的最後幾百萬年纔出現,弗氏巴博劍齒虎也衹是獵貓科動物的末日餘輝。由於身體過分特化,難以適應變動的環境,它們在600萬年前的上新世便銷聲匿跡了,而此時弗氏巴博劍齒虎出現還不到200萬年。它們的消失,意味着獵貓科動物從此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接下來就是貓科動物獨霸天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