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峽 Wuxia Gorg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Three Gorges》 |
詩人: 楊炯 Yang Jiong
三峽七百裏,唯言巫峽長。重岩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絶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嘯,徵客淚沾裳。 |
《巫峽 Wuxia Gorg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Three Gorges》 |
詩人: 陸龜蒙 Lu Guimeng
巫峽七百裏,巫山十二重。年年自云雨,環佩竟誰逢。 |
《巫峽 Wuxia Gorg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Three Gorges》 |
詩人: 曹鬆 Cao Song
巫山蒼翠峽通津,下有仙宮楚女真。不逐彩雲歸碧落, 卻為暮雨撲行人。年年舊事音容在,日日誰傢夢想頻。 應是荊山留不住,至今猶得睹芳塵。 |
《巫峽 Wuxia Gorg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Three Gorges》 |
詩人: 王安石 Wang Anshi
神女音容詎可求,青山回抱楚宮樓。 朝朝暮暮空雲雨,不盡襄王萬古愁。 |
|
長江三峽 之一。一稱 大峽 。西起 四川省 巫山縣 大溪 ,東至 湖北省 巴東縣 官渡口 。因 巫山 得名。兩岸絶壁,船行極險。 北魏 酈道元 《水經註·江水二》:“其間首尾百六十裏,謂之 巫峽 ,蓋因山為名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𠔌傳響,哀轉久絶。故漁者歌曰:‘ 巴 東 三峽 巫峽 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唐 楊炯 《巫峽》詩:“ 三峽 七百裏,惟言 巫峽 長。” 宋 蘇軾 《巫山》詩:“ 瞿塘 迤邐盡, 巫峽 崢嶸起。” 郭沫若 《月蝕》:“ 巫峽 中的奇景,恐怕是全世界中所沒有的。” |
|
戰國 宋玉 《高唐賦》記 楚襄王 遊 雲夢 臺館,有 楚懷王 夢與 巫山 神女相會的故事,後遂以“巫峽”稱男女幽會之事。 唐昭宗 《巫山一段雲》詞:“冰眸蓮臉見長新, 巫峽 更何人。” 宋 陳德武 《玉蝴蝶·雨中對紫薇》詞:“夢回 巫峽 ,春在瑤池。”《宦海》第十五回:“﹝ 木觀察 ﹞雖然丁了艱,卻不肯守着居喪的禮節,在那寢苫枕塊的時候,還要尋那 陽臺 巫峽 的風流。”參見“ 巫山 ”。 |
|
長江三峽之一。在湖北、重慶兩省市交界處。綿延46千米,為三峽中最長的峽𠔌。兩岸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神女峰尤負盛名。以幽深秀麗著稱。 |
|
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回麯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巫峽峽長𠔌深,迂回麯折,奇峰嵯峨連綿,煙雲氤氳繚繞,景色清幽之極,如一條美不勝收的畫廊。 |
|
在重慶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境內,西起重慶市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迄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公裏餘,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𠔌特別幽深麯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 船過巫山縣城就進入了長江三峽的第二峽巫峽,巫峽位於重慶市巫山縣與湖北省巴東縣之間,全長42公裏,山高入雲,有巫山十二峰擅奇天下。巴東屬段22公裏。西起邊域溪,東至縣境官渡口鎮,古又稱巴峽。航拍巫峽
巫山十二峰分別坐落在巫峽的南北兩岸,是巫峽最著名的風景點。它們上幹雲霄,壁立千仞,下臨不測,直插江底;峽中雲霧輕盈舒捲,飄蕩繚繞,變幻莫測,為它們平添了幾分綽約的風姿;而流傳至今的種種美麗的神話傳說,更增添了奇異浪漫的詩情。
巫峽名勝古跡衆多,除有十二峰外,還有陸遊古洞、大禹授書臺、神女廟遺址、孔明石碑以及那懸崖絶壁上的夔巫棧道、川鄂邊界邊域溪及“楚蜀鴻溝”題刻,還有那刻在江岸岩石上的纍纍纖痕等,無不充滿詩情畫意。滋潤了歷代遷客騷人的生花妙筆,留下了燦若繁星的詩章。
巫峽𠔌深狹長,日照時短,峽中濕氣蒸鬱不散,容易成雲緻霧,雲霧千姿百態,有的似飛馬走竜,有的擦地蠕動,有的像瀑布一樣垂挂絶壁,有時又聚成滔滔雲紗,在陽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峽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絶句。
三峽水庫到達175米以後,巫峽水位僅提高80米,對幽深秀麗的峽𠔌風光沒有大的影響,相反地有杉木壤溪、神女溪等更幽深的峽𠔌景觀可以開發,給遊覽巫峽增添更多的奇情野趣。 |
|
■唐五代• 劉禹錫巫山巫峽楊柳多,朝雲暮雨遠相和。因想陽臺無限事,為君回唱竹枝歌。
■清人許汝竜“巫峽”詩中說:“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
■這裏群峰競秀,氣勢崢嶸,雲霧繚繞,姿態萬千,令人神馳。北岸六峰依次為登竜、聖泉、朝雲、望霞、鬆巒、集仙;南岸也有六峰,但在江中能見到的,依次為飛鳳、翠屏、聚鶴三峰,其餘淨壇、起雲、上升三蚩並不臨江。如欲遊覽,須從飛鳳峰附近的青石溪溯流而上,到蘭廠登岸,纔可領略三案的雄姿。因此陸遊在《三峽歌》說:“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唐代詩人贊美巫山十二峰的詩句,有“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煙”、“巫山案十二,合沓隱昭同“。
■唐朝詩人元稹曾賦詩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可見巫山雲雨乃是天下云雨之冠了。
■巴東之所以出名,除了那二句“巴東山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的詩句外,還與一位名人有關。這位名人就是北宋名相寇準。寇準原籍山西,19歲時被派往巴東做縣令。他在巴東任期三年內,寫下了上百首詩文。他在距現在巴東縣城約40公裏的舊縣城內建了一座“秋風亭”,常在此觀景吟詩,飲酒作賦。後來寇準當了宰相,秋風亭因此名聲大振。此後歷任的巴東縣令,也就認為秋風亭是個有助官運的吉祥之地,走馬上任之前,必先至秋風亭飲酒賦詩,並留宿一夜,以求日後仕圖通達。來巴東遊歷的文人墨客們也極看重秋風亭,常常在此吟詩弈棋作畫。至於巴東的百姓,因緬懷寇公政績,更是把秋風亭視為珍跡。 |
|
■總括
巫峽區內有不少古址,遊人容易見到的,是集仙峰下的孔明碑。此峰形似群仙相聚,上分兩叉,很像剪刀插天,故又名剪刀峰。峰下有一長方形白色岩壁,上刻「重崖疊嶂巫峽」六個大字,相傳為諸葛亮所書。此外還有一些題刻,飽受風雨侵蝕,字跡模糊。
■秋風亭
來到巴東,不可不登臨秋風亭。伫立亭中,觀四面風景,衹見山巒迭翠,大江橫流,山風拂面,令人心曠神怡。站在寇準曾經站過的地方,似可領略到這位賢臣良相憂樂天下,濟世濟民的情懷。在巴東,最出名的風景應該是神農溪,若有時間的話可以去試試神農溪漂流。所沒有時間就還是繼續上行,去領略巫山的幽深秀麗。
■神女峰
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著名,峰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每天最早迎來朝霞,又最後送走晚霞,故又稱“望霞峰”。據唐廣成《墉城集仙錄》載,西王母幼女瑤姬攜狂章、虞餘諸神出遊東海,過巫山,見洪水肆虐,於是“助禹斬石、疏波、决塞、導厄,以循其流”。水患既平,瑤姬為助民永祈豐年,行船平安,立山頭日久天長,便化為神女峰。
■三臺八景十二峰
巫峽主要景觀有三臺(楚懷王夢會巫山神女的楚陽臺,瑤姬授書大禹的授書臺,大禹斬孽竜的斬竜臺)、八景(南陵山頂“南陵春曉”,楊柳坪“夕陽返照”,大寧河口“寧河晚渡”,清溪河上“清溪魚釣”,寧河渡口“澄潭秋月”,五鳳山上“秀峰禪剎”,城西望夫“女觀貞石”,高塘觀“朝雲暮雨”)和十二峰(即江北岸的登竜、聖泉、朝雲、神女、鬆戀、集仙六峰,南岸的飛鳳、翠屏、聚鶴、淨壇、起雲、上升六峰)。宋代詩人陸遊詩云:“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 |
|
■簡介
雲南人,1969年生於貴州,1988年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係學習,師從於呂勝中先生。1995年入四川美院油畫係研究生進修班2年。2003年研究生畢業於重慶西南師大美術學院油畫係,獲碩士學位。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現為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公共藝術係講師。
■獲奬情況
2006年參加全國《西部大地情》的展覽。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高校優秀骨幹教師和優秀班主任。2002年獲魯迅美院全國研究生“美苑杯”優秀奬,同年在法國BIRD STONE畫廊舉辦個展,並多次在國傢、省、市展覽中獲奬。2000年在東京鳥居畫廊舉辦個展。1998年參加九屆全國美展。1996年參加了《情係高原》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1995年參加了《貴州----悉尼作品交流展》並在悉尼舉辦小型個人展覽,參加了紀念長徵60周年,獲三等奬。1994年參加深圳錦綉中華和民俗文化村的設計。同年在雜志發表個人綫描小品, 1993年參加了八屆全國美展和香港中學語文教科書的設計及插圖。1991年參加上海舉辦的《中國青年畫展》。作品曾發表在《美術》《中國版畫》《美苑》《九屆美展畫册》《今日文壇》《梵淨山》等刊物,論文《苗女的意義及其背後》發表在日本《中國研究月報》,作品曾被日本、臺灣、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德國友人收藏。
【詩篇】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鄭世翼:"巫山凌太清,岧嶢類削成。霏霏暮雨合,靄靄朝雲生。 危峰入鳥道,深𠔌瀉猿聲。別有幽棲客,淹留攀桂情。”
盧照鄰:“ 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雰。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雲。 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況復遠思君。”
李端:“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回合雲藏日,霏微雨帶風。猿聲寒過水,樹色暮連空。愁嚮高唐望,清秋見楚宮。”
交通
遊三峽,可乘車或飛機先至重慶、武漢、宜昌,然後乘船,長江沿綫各地均有三峽遊輪停靠。 |
|
Wu Xia
巫峽
Wu Xia
見長江三峽。
|
|
- n.: Wuxia Gorg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Three Gorges
|
|
巫峽鎮 |
|
西陵峽 | 瞿塘峽 | 水電站 | 重大項目 | 重慶 | 巫山 | 風景名勝 | 三峽 | 旅遊 | 長江 | 杜甫 | 行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