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歌麯作者 Ge Quzuozhe
|
|
靠左的一邊。 南朝 陳 陳暄 《應詔語賦》:“擬金人於右階,稱石人於左邊。”《宋史·儀衛志二》:“左班七十六人,二十四人在駕前左邊引駕,五十二人作兩隊隨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八回:“況且他跑的又一點沒有規矩,不似 上海 衹靠左邊走,便沒有碰撞之虞。” |
|
拼音:zuǒ biān
英文:the left; the left [left-hand] side
釋義:靠左的一邊。
出處:南朝 陳 陳暄 《應詔語賦》:“擬金人於右階,稱石人於左邊。”
示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八回:“況且他跑的又一點沒有規矩,不似 上海 衹靠左邊走,便沒有碰撞之虞。” |
|
專 輯:左邊
歌 手:林健輝
語 言:國語專輯EPCD
公 司:Music Trax
日 期:2005.08.11
動態的林健輝 靜態的林健輝
抒情的林健輝 活躍的林健輝
輕快的林健輝 慢版的林健輝
左邊是慢版的 感情上比較含蓄的
右邊是活潑的 感情上比較放開的
左邊加右邊 是一個完整的Eric 林健輝
他有時候是靜態的 他有時候是動態的
現在我們先把林健輝的左邊和右邊拆開
8月11日,先讓大傢聽到林健輝的《左邊》
等了四年終於等到他當主角的時候。左邊的林健輝是溫柔的深情的,左邊的林健輝給你的是五首感動人心的情歌。在這裏,你能傾聽到他左邊的愛情。
《左邊的林健輝 》總共收錄了五首全新情歌,其中兩首歌“快樂王子”及“Love’s Eternity”皆來自林健輝的手筆。而最先在電臺聽到的《原來我最愛的人是你不是他》也是他跟 Danny 溫力銘一起合作的作品。這一趟全新出擊,除了是要當歌手,他更想要把自己納入創作歌手的行列。
五首不同感覺的情歌,帶給聽者不同的享受。同時也要讓大傢知道,原來“左邊”的林健輝,是那麽穩重成熟的。
推薦:世界不會末日、快樂王子、愛情初學者
⊙溫力銘獻出寶貴第一次 擔任林健輝專輯製作人
繼為黑珍珠 Banu 的主打歌“廢話”製作,溫力銘繼續發揮他在音樂製作上的才華,為林健輝等了四年之後終於推出的全新專輯《左邊》任製作人,獻出他最寶貴的第一次。
這一次的專輯製作任務對於溫力銘來說,其實真的並不簡單。他除了要擔起重任為林健輝寫好聽的歌選好聽的歌,還必須把自己的音樂想法融合在健輝的音樂想法上,跟健輝一起尋找屬於健輝的音樂新方向,打造一個全新的林健輝。
第一次當製作人的感覺,溫力銘可是壓力很大,心情超緊張的,因為怕自己會出差錯,萬一做得不好就壞了健輝的音樂前途。
溫力銘與林健輝認識於四年前的 Astro 新秀歌唱大賽。當初,他們被安排在同一組的初賽圈。那時候起,他們就因為音樂,而成為了好朋友。認識了四年,彼此擁有共同的喜好,音樂更是讓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默契的培養更是非筆墨能形容。如今兩人是同門師兄弟,所以唱片公司要求溫力銘任健輝專輯製作人的時候,溫力銘也不需要想太多就答應挑起當製作人的重任。
前陣子林健輝的單麯《原來我最愛的人是你不是他》要拍 MV,溫力銘也義不容辭的答應充當 MV 的編劇、導演、攝影師,全程為林健輝掌鏡拍攝 MV。甚至是 MV 的選角和場景也全部親自包辦。
他說,能夠為好朋友兼師弟製作專輯,真的很開心,希望可以把專輯中的歌麯和林健輝的歌聲完美地呈現出來。
在林健輝錄音的時候,平時衹要在一起就會大癲大肺一場的兩人,在錄音室時就會變得嚴肅起來,讓人很不習慣。不過他們說,大傢都是認真在做音樂的人,所以一定要很嚴謹的製作好音樂給大傢聽。
錄音的日子固然是辛苦,但也帶給他們無比的快感,大呼過癮。更重要的是,他們覺得好朋友能夠一起玩音樂,一起為各自的未來互相扶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關於林健輝
名字:林健輝
英文:EricLim
性別:男
國籍:馬來西亞
語言:華語、英語、馬來語、粵語
身高:175 Cm
體重:59 Kg
出日:1982年8月11日
星座:獅子座
家庭成員:父母、妹妹及弟弟
學歷:多媒體設計係
★ 歷年專輯
2001年 《2001ASTRO新秀紀念合輯》 - 春天花會開
2002年 《2000-2003ASTRO新秀合輯》 - 讓我靠近你
2003年 《Love Above All》 - Wanna Dance With You
2004年 《Crazy》 - Wanna Dance With You
2005年 《Eric’s》單麯 CD - 原來我最愛的人是你不是他
01 世界不會末日
02 原來我最愛的人是你不是他
03 愛情初學者
04 快樂王子
05 Love’s Eternity
06 原來我最愛的人是你不是他 (Kala 版) |
|
左邊(楊丞琳) 電視劇《奮鬥》插麯
歌手:楊丞琳
專輯:遇上愛
總是忍不住寂寞掉下
眼淚
你纔會給安慰
擔心
短暫的晴天
隨時
都可能
被陰霾收回
等待
有機會最壞也最
甜美
我樂觀卻疲憊
因為
太怕失去你
所以連快樂裏
都裝滿傷悲
你
不曾發覺
你總是用右手
牽着我
但是心卻跳動
在左邊
你和我之間
的遙遠
永遠隔着親切
愛少的可憐
伸出
右手
想陪着你嚮前走
感受
你愛我的心跳在左邊
那麽深深
愛你的我
想信你會瞭解
總在
埋怨過你的冷漠
之後
又急着說抱歉
仿佛
嚮疏遠的你
乞求一點體貼
都是我不對
結果
有可能最美
也最可悲
我做好了準備
也許
太自由的你
心裏面那個傢
誰也不能回
我一直相信
總有一天
你會用左手
牽着我走嚮明天
未來很遙遠
卻會實現
心在同一邊
就能夠
聽見
你說的
那句
我愛你
你一定
看的見
歌麯:左邊
歌手:蘇打緑 專輯:無與倫比的美麗
收拾好舊時光的傷口
投靠了陌生的河流
時間往前衝衝散了你和我
衝散心跳脈搏回憶寄放窗口
粉刷好舊屋檐的巷口
掩埋了淚眼的斑駁
在轉角之後扣上故事門鎖
請你張開雙手讓我死在懷中
握你的左手
散落在我手中的是溫柔
曾經給你太多
傷心過後總會寬闊
握你的溫柔
散落在我心中的是錯過
我需要寂寞來撫摸
雨季中百花凋落過後的沉默
握你的左手
散落在我手中的是溫柔
曾經給你太多
傷心過後總會寬闊
握你的溫柔
散落在我心中的是錯過
我需要寂寞來撫摸
雨季中百花凋落過後的沉默
也許就逐漸忘了有多久 |
|
左邊
文/肖以默(轉自《最小說》六月號P107-113)
得到了什麽,失去了什麽?這些年。
在那團模糊的迷霧中,誰的身影依然清晰如昨。
夏天,他的一隻手捏住自己白色襯衫的衣領來回呼扇,隱約露出突兀的鎖骨。
他踱到某個男生的桌子旁邊,單手插着腰,不緊不慢地說句:
“下樓打籃球去。”
從那所學校畢業多年後,生活一下子變得東奔西走、顛沛流離。
常常獨自坐在開往某個地方的車上凝視窗外緩緩逝去的景色,毫無徵兆地想起什麽。
於是很不爭氣的有種想哭的念頭。但是他曾經對我說過:
“別哭。”
他轉到我們學校的時候,是初二一個陰雨綿綿的秋日清晨。
班主任推開門,身後跟着瘦瘦高高的他,他挎着一個黑書包,一副不太情願的模樣。
老是幫他做了簡單的開場白,然後他站在講臺前開始做自我介紹。
“大傢好,我是高文博,高中的高,語文的語,博士的博。”他連珠炮似的說。
周圍傳出一陣輕輕地笑聲。他扭頭看看老師,仿佛她是一根救命的稻草。班主任高擡貴手决定不再為難他,讓他先坐到我旁邊的一個空位子。
他拖着那雙鞋帶係得鬆鬆垮垮的球鞋走了過來,拉開椅子,卸下書包,掏出課本。他的頭髮理得很短,眉毛微微上挑,他聽講時似乎很喜歡單手托住下巴,再故意將一側的腮幫子弄得鼓鼓的,好像表示他正在認真思考問題,閑人勿擾。
零星的雨敲打着玻璃窗,他趴在桌子上抄着藉來的筆記,那一刻我覺得他是孤獨的。
體育老師穿着運動服在操場上畫着一道道白綫,陽光十分耀眼,在地板上折射出一塊塊形狀各異的影子。高文博和幾個男生在教室後面的角落裏聯機玩PSP,不時發出一陣陣吵鬧。性格外嚮,合群。不愛說三道四是他的優點。很快,他和班裏的同學打成了一片。
某天,他低頭看了一眼我的作業本,第一次叫了我的名字,我僵硬地應了一聲,隨即大方地把他想藉的漫畫遞到他手裏,他用一堂課的時間偷偷看完便還給了我。
他開始頻繁地管我藉漫畫,我也要把自己喜歡的推薦給他。
每天晚上臨睡前,我都會事先把他要的書塞進書包裏。
“高文博!”
我被這聲尖利的嗓音下得猛然擡頭,不知所措地看着數學老師,又看看他。
“把你桌子下面的東西拿出來。”她命令道。
聽罷,他毫不遲疑地站起來,不慌不忙地把我那本封面印着“未滿十八歲禁止閱讀”的《浪客行》第二捲放在講臺上,默不吭聲地坐回位子。
數學老師拿起書隨便翻了翻,問:“這書是你的嗎?”
“是啊。”他不假思索地答道。
“下課到辦公室來一趟。”說完她扔下書接着講幾何題。
之後,他滿不在乎地從辦公室回來,笑着對我說:
“不好意思,書被沒收了,我陪你一本吧。”
“沒關係,算了。”我說。
“那幹脆放學我請你吃東西好了。”他說。
“噢,行。”我隨口應道。
麥當勞裏充斥着幼兒園小孩子的吵鬧,傢長們守在滑梯的一旁說說笑笑。
高文博的書包放在對面的凳子上。稍頃,他端着一大盤吃的走過來坐下,把我那份一一擺在我面前。他撕開番茄醬,打開飲料的蓋子,攪拌着裏面的冰塊發出嘩啦嘩啦的動靜。
“對了,你給我講講那本書後面的情節吧,我沒看完。”他頗有興致地說。
“啊?”我一時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浪客行》。”
“哦……”
言罷,我有些前言不搭後語地講着故事,他動不動就打斷我問個詳細。
吃完一個漢堡,他擦了擦手,從書包裏翻出PSP玩了幾分鐘,擡頭問道:
“你有嗎?”
“我……不是太擅長玩遊戲。”
“超簡單,”說着他把PSP遞給我,“我教你。”
他走到我旁邊俯下身,耐心講解着遊戲的玩法。我笨拙地用兩個拇指按着按鈕,沒過多久,屏幕上就顯示出“GAME OVER”的字樣。我灰心喪氣地把PSP還給他。他不知是鼓勵還是安慰地說:“你玩的挺好啊,多練練就會了。”
大概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是如此吧,衹需多加練習,受的傷害便會越來越少,剩下的生命值纔足以堅持到完美的結局。
那天,我們關係的唯一進展,是彼此交換了手機號碼。
已經忘了什麽時候開始手機的背景燈會突然亮起,上面顯示着“高文博”三個字。
什麽時候開始QQ上會跳動着他的彩色頭像。
什麽時候開始,我們已經成為了朋友。
睜開眼。
不是夢,而是活生生的現實,
體育課上,高文博遞給我一隻手,我抓住它從地上爬起來,撣撣衣服上的灰塵。
“沒事吧?”他問。
“沒事”我答。
說完我一瘸一拐地目送他沿着賽道跑過大半個操場。
我的個子比他矮了一頭多,籃球打得也沒他好。
一次在學校附近的超市裏,他碰巧遇到我踮着腳伸手夠貨架頂層的一盒美國甜麥圈,於是不費吹灰之力地把它取下來塞到我手裏。
他並未看到,他離開以後,我又把甜麥圈放了回去。
寒假,他和三個關係不錯的男生偶爾會來我傢玩。由於沒有遊戲機,幾個人就聚在客廳看DVD,高文博自己帶了遊戲光盤,他們擠在我的臥室用電腦輪流切CS,屋裏不斷傳出震耳欲聾的槍聲。我則坐在床上皺着眉頭仔細研究着高文博的PSP。他穿着一件起球的灰色毛衣和一條牛仔褲,手裏握着盛着溫水的紙杯,偶爾到我身旁指點一下過關的方法,說着說着還會直接那過去親自示範。
玩膩了遊戲,大傢開始扯東扯西談天說地,從《火影忍者》說到湯唯,從湯唯說到NBA,又從NBA說到了周傑倫……
最後無可避免地聊到了異性,不知道誰出的主意讓每個人坦白在學校裏喜歡的對象。
一個表示暫時沒有目標,另兩個老實交代卻發現喜歡的是同一個人。
輪到高文博,他痛快的說出了那個人的名,是班裏的物理課代表,蠻可愛的女生。
接着,所有的目光都轉移到我的臉上,我吞吞吐吐半天講不出話來。
高文博一隻胳膊摟住我的肩膀,威脅道:“說不說,不說你就死定了。”
我沉默片刻,硬着頭皮說:“劉雪。”
“誰?幾班的啊?”男生A問。
“沒見過啊。”男生B自言自語地說。
“高中部的。”我說。
話音剛落,就惹來他們一頓奚落,什麽“口味重”、“戀姐癖”、“童養媳”……
而我,本以為能編出更好聽的名字。
記得童年是父親經常對我說,要做一個正直的人。
父親去世那年我剛滿十四歲,這座城市處處開滿了黃色的迎春花。
我請了一個星期的病假,不管醒着還是睡着,腦海中浮現的始終是爸爸的音容笑貌。
無論洗多少次澡,身上依舊散發着一股火葬場的味道。
許多同學發來問候的消息,包括高文博。
一個夕陽西下的黃昏,我坐在寫字檯前的轉椅上註視窗外凝固的風景,電話如同一頭驚醒的猛獸突然叫了起來。
“喂,是我,高文博。”聽筒裏傳出熟悉的聲音。
那是,我默默乞求的衹有一件事,就是乞求他千萬不要安慰我。
然而事與願違,他還是照常人之情說出了那三個字:
“沒事吧。”
話音未落,淚珠便止不住地滾了出來,無聲無息地砸在寫字檯的玻璃上。
因為害怕被他聽到,我竭力不發出任何聲音,半天沒有開口說話。
過了一會,他清了清嗓子,對我說:
“別哭。”
日曆翻到六月初,噴水機“吐吐吐”地旋轉不休,女生們躲閃着飛濺的水珠跑過學校的花壇。天氣漸漸熱了起來,課堂上大傢都顯得有些無精打采。
不知不覺我已經夾在高文博和物理科代表之間,充當他們傳遞紙條的中轉站。
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麽不發短信,而非要采取這種古老的聯繫方式,更不明白為什麽有那麽多話不能下了課再講,而非要趁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字時偷偷摸摸的搞地下活動。
大概他們認為這也算是種浪漫吧。
起初,我以為久而久之自己會習慣,會麻木,會妥協。
畢竟作為朋友、同學,幫忙遞一下東西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然而,某種情緒正一點一點地在心中纍積,企圖將我推嚮崩潰的邊緣。
我不再幫他們,而是沒看見一樣假裝全神貫註地聽老師講課。
終於有一天,高文博在樓道截住我。
“你丫沒事吧?”同樣的話語,這次他卻用了不客氣的口吻。
我靠在墻邊,死死盯住白色墻壁上的一塊污漬。
“你不說我也知道你什麽意思,你和她,倆字兒,沒戲。”
言罷他故意撞了一下我的肩膀,回教室去了。
此刻,我連求他原諒的臺詞都說不出口。
等我用短信發了“對不起”三個字的時候,他已經不再和我說一句話了。
他和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沒戲”。
已經忘了什麽時候開始他的QQ頭像永遠是黑白的離綫狀態,消息發過去也不見回音。
也罷,本來也不是好到形影不離的朋友。
衹是不知道為什麽。
明明清楚自己被刪除掉了,卻仍然傻傻地保存着他的名字和為數不多的聊天記錄。
期末考試結束了,所有人統統鬆了口氣,準備盡情享受漫長的暑假。
高文博轉走那天跟他轉來那天的情形如出一轍。
他一臉不情願地站在講臺前面,言簡意賅地告訴我們轉學的理由,隨即又像抓救命稻草那樣扭頭瞧一眼班主任,然後邁着步子回到座位。
下了課,一些同學圍住他的桌子問東問西,似乎這是一種他們與其告別的方式。
而我,簡直如同不存在於那間屋子的透明生物一般,自顧自地努力裝出不痛不癢的表情。
傍晚,窗外緑意蔥蘢的樹葉間傳出知了的鳴叫。
就是那樣的季節,我和他不痛不癢地永別了。
不想扯着嗓子抱怨什麽“啊——青春——”之類的話。
但是無數次的驀然回首,希望重返的總是那間有他的教室。
一幅幅跳幀的畫面仍舊不斷順着時光的河流漸行漸遠。
無數次我走進那間教室,看到強風把簾子吹得劇烈搖擺。
那後面忽隱忽現的,是他的背影嗎?
那個倚在窗臺前眺望球場、目光中襢露一絲不為人知的感傷的少年,是你嗎?
左邊。
我和他,永遠不可能在一起。
這一輩子的遺憾一輩子的孤單,僅僅因為我們都在站在班級隊伍的左邊。 |
|
- : left side or region
- n.: left, at the left hand, the left side, left side
|
|
- à gauche
|
|
左側, 左部 左邊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