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崇福寺聯繫方式地址 Contact Address Chong Temple |
崇福寺联系方式地址
崇福寺聯繫方式地址:鯉城區崇福路。
電話:0595-2784046
郵編:362000崇福寺投訴電話泉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95-22162068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崇福寺景區榮譽省文物保護單位崇福寺門票價格5元崇福寺節慶活動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泉州人盛行吃元宵圓,鬧花燈,舉辦規模盛大的花燈展覽。連續數夜萬盞花燈盛放,古城如同燈的海洋。崇福寺開放時間6:00-17:30崇福寺最佳旅遊時間最佳旅遊季節一般為每年的4-11月。崇福寺特別提醒在石獅買東西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狠狠還價,無論是服裝還是小商品,衹要你是個還價高手,一定能淘到價廉物美的東西。到石獅購物一定不要忘記“貨比三傢”的古訓,這樣才能避免吃虧。崇福寺美食泉州的小食自古就十分有名,早在唐代泉州港已是我國四大商港之一,與世界100多個國傢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到宋元時期一躍成為“東方第一大港”,人員和文化交流也促進了中外飲食文化的交匯。歷代泉州廚師都善於利用豐富的物産烹飪別有風味的菜餚。
由於泉州具有獨特的閩南民俗文化,各種慶典禮儀繁多,婚喪喜慶、敬神祀祖、饋贈親友都少不了風味小點心。因而許多普通家庭都能製作百壽龜、白米龜、碗糕、鹼粽、芋果、元宵丸、桔紅糕、緑豆餅、嫩餅菜等日常小食點心,這些點心不僅造型美觀,而且味道清淡鮮美。崇福寺住宿泉州有各種檔次的賓館、酒店,可以滿足不同遊客的住宿要求。
泉州酒店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市中心,是泉州市唯一的四星級旅遊商務涉外酒店。提供吃、住、行、娛、購完整的商務。泉州華僑大廈聳立於泉州最繁華的百源清池畔。環境優雅、風景宜人,商業、銀行、外貿等機構近在咫尺,實為商務及旅遊之最佳選擇。崇福寺購物桂圓、茶葉、衙口花生、永春老醋等崇福寺交通市內乘坐15路車可到。
崇福寺玩法祭寺、參觀、旅遊、
崇福寺位於鯉城區崇福路,古名鬆灣,為泉州三大叢林之一,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崇福寺是泉州少林寺廢後傳授少林武功的又一寺院。重修後大雄寶殿的風格保持明代規製,寺中有大鐘,鑄於明初,聲音宏亮,“崇福晚鐘”為泉州八景之一。
始建於北宋初年,是宋·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為其女兒做尼姑建的,初名千佛庵,後改名崇勝寺、洪鐘寺。宋·元佑六年(1091年),改稱崇福寺。元未毀於火患,明朝修復。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知府蔣毓英、提督藍理等重修崇福寺。乾隆、嘉慶年間崇福寺又得到地方官員、裏人和僧人多次重修。現存大殿及後殿,係清末重修。1996~2001年重建。
崇福寺方圓約15畝,寺分三個殿堂,規製風格獨特。前為彌勒殿,奉祀彌勒佛,旁有四天王,高約兩丈,雄偉魁悟;前殿左側為善慶樓,右側為福祿閣。正中即為大雄寶殿。後殿供奉千手觀音,雕塑精美。左右又築鐘鼓樓對稱。殿堂巍峨宏敞,檐角高翹,鬥拱宏大,畫棟雕梁,魁偉堂皇,在古代木結構建築中,可稱精緻罕見。大殿橫匾“戒香普藏”,乃弘一大師墨寶。
現存宋初石塔(應庚塔)、明初銅鐘(大洪鐘)及保持宋代架式的大雄寶殿。 |
|
崇福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朔州古城內東街北側,始建於唐麟德二年(665年),由鄂國公尉遲敬德奉敕建造。
崇福寺的主殿是彌陀殿,金熙宗皇統三年(1143年)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至為可貴。殿身面闊七間,通闊40.96米,進深四間八椽,22.31米。殿為單檐歇山頂,總高約21米。殿身坐落在高大的臺基上,基高2.4米,基前又有寬敞的月臺,襯托得殿宇高大雄偉,瑰麗壯觀。殿正面檐下,懸有“彌陀殿”竪匾一方,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殿前當中五間為隔扇門,後檐明間和兩梢間各裝大板門兩頁,供遊人進入殿堂之便。為了擴大內部空間面積,當心五間,中柱減去,前槽四根金柱僅留兩根,並移至次間中綫上,增大了佛壇位置與禮佛部位的空間,這種減柱與移柱的做法,是我國建築史上的大膽創新。
彌陀殿內的塑像,分佈在長跨四間的大佛壇上,主像結跏跌坐,中為彌陀佛,左為觀世音菩薩,右為大勢至菩薩,佛教稱為“西方三聖”。主像兩側塑脅侍菩薩4尊,身式微麯;臺前兩角有兩金剛侍立,威嚴雄健,怒目圓睜。好像在履行各自的護法職守。這些彩塑都是建殿時作品,雖經明代重裝,但造型、軀體、衣飾、面容沒有大的變化,仍不失為我國金代塑像中的珍品。
彌陀殿內四周滿繪壁畫,共計345.75平方米,也是金代作品。畫題內容主要是佛和菩薩。在一座殿堂之中,建築、塑像、壁畫、琉璃以及門窗隔扇,檐下匾額、墨書題記等多種金代文物,薈萃一處,歷經800多個寒暑,完好無損,實在難得。此外,還有千佛閣、天王殿、鐘鼓樓、文殊殿、地藏殿、三寶殿、觀音殿等,也頗壯觀。
崇福寺除了上述輝煌的殿閣建築外,還保存了木雕樓閣形佛龕,唐、遼、宋幾代石雕造像和不少出土文物。其中遼代石像和北魏石塔塔剎也很引人註目。 |
福建福州崇福寺 Fuzhou, Fujian, Chong Temple |
崇福寺舊稱崇福院,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郊北嶺象峰南麓,距市區約8公裏,為福州五大禪林之一。始建於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後廢。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跬存和尚在該院舊址創建“養母堂”,闢地基時發現“崇福禪院”石額,遂發願重興,最初僅建小屋3間。崇禎五年(1632年)在鼓山涌泉寺永覺禪師贊助下募緣續建大殿、法堂。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擴建,後逐漸發展,梵宮林立,殿宇巍峨。現存舊建築多為清光緒廿一年(1895年)鼕由鼓山涌泉寺住持古月和尚募緣重建的,占地面積3816平方米。民國時期曾擁有山田130餘畝。批佃收租,供養僧衆。
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僧人跬存至此,見山水殊勝,遂與師弟諦詳商議,擬創建養母堂。在清理地基時,意外發現一塊題有“崇福禪院”寺額的刻石,遂發願重建崇福寺。跬存、諦詳二僧在其師鼓山涌泉寺永覺禪師的支持下,派人四主募化,始建成小佛堂三間。至崇禎五年(1632年),大殿、法堂相繼落成,並請江西著名匠工雕製了一尊高三米多的阿彌陀佛像,雕工精緻,法相莊嚴,冠絶當時閩中諸存(現此佛像無存),於是朝山禮佛者日衆,永覺禪師曾有詩贈跬存道:“北嶺雲邊翠色濃,鬆窗竹幾寂寥中。焚香默坐惟觀息,一任山花白與紅。”鼓山道霈禪師亦為該寺作記,後製成匾額,現尚珍藏於寺內,數年之後跬存及諦詳二僧先後圓寂,寺務無人管理:又因明末各地兵亂。交通受陰,外出募緣的僧衆無法返回,寺宇的修建工作衹得中輟。迄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跬存的弟子清安來寺住持,境況才略有起色,清安圓寂之後,至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其高徒淑英主持該寺,隨即大興土木,經過五年的艱苦努力,重新整修大殿,再建東西兩廡,崇福寺乃初具叢林規模。其後因繼之乏人,該寺漸趨衰落,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鼓山涌泉寺古月禪師來此兼趨寺務,發心重建大雄寶殿、鐘樓、法堂、天王殿、方丈室、齊堂、客堂等,一切規製皆仿效鼓山涌泉寺。古月禪師於民國八年(1919年)圓寂,崇福寺僧衆在寺內特闢一堂建塔紀念,名“中興崇福古月禪師塔”,後古月禪師門人必定禪師執掌法席。當時有關當局默許農林學校強占寺産,必定禪師護持甚力。
1949年後,寺僧二十多人參加土改,分到一部分田地,誦經坐禪之餘,以耕田自養。1957年福州市佛教協會在寺中創設佛教安養院,安置老弱貧病的佛教徒數十人。由德欽法師任院長,明力法師負責日常工作。由於政府部門發給生活費,這些佛教徒均能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寺院遭破壞,後又被華僑農場占用。不久怡山西禪寺部分年老僧人亦徒置於寺中,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着黨的各項宗教政策的落實,崇福寺得以恢復,並成為尼衆道場。由於傳常法師的慘淡經營,至1983年陸續重修了各殿堂並重塑多尊佛像。是年春,福建佛學院女衆班設於該寺,時至今日,由這裏畢業的尼衆遍布海內外,為佛教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僧纔,如今的崇福寺,占地面積3816平方米,擁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齊堂、地藏殿、伽藍殿等18座殿堂,環境清幽,景緻宜人,晨鐘暮鼓,香煙繚繞,已成為福建省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
1957年,福州市佛教協會創辦佛教安養院於寺內,作為市區各寺院老弱、生活無依無靠的教徒歸依之處(現有40人在此安度晚年)。“文化大革命”動亂期間,佛像全毀,佛事中斷。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寺院獲得新生,1979年被列為開放寺院,着手整修殿堂,重塑佛像,恢復正常佛事活動。1983年,福建佛學院女衆班設在寺內,作為培養愛國愛教的接班人基地。此後至1988年,新建觀音閣、五觀堂、佛學院、住寮、廚房、藏經閣等殿堂。新、古建築群以大雄寶殿為核心,由彌勒殿、法堂、方丈堂、客堂、禪堂、五觀堂、玉佛殿、佛學院等22座殿、堂、寮、閣組成,古樸雄偉,建築總面積5452平方米。1992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有尼衆113人,另有佛學院女衆班學員50人。
福州崇福寺還是日本長崎崇福寺的祖寺。明崇禎二年(1629年),該寺超然和尚東渡日本長崎聖壽山建“聖壽山崇福寺”,並為該寺第一代住持。以後,該寺與祖寺時有往來,關係密切。寺內有捨利塔兩座,其中一座為古月和尚墓塔;另有碑刻一塊。
崇福寺傳承法係屬曹洞宗。現任方丈傳常法師,78歲,福建霞浦人。1939年出傢於霞浦大京白鶴堂,1950年移錫城關柏翠庵,1955年起先後被選為縣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1957年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受具足戒,後學戒於福州金雞山地藏寺,協助德欽法師在象峰崇福寺籌辦福建佛教安養院。1962年,任福建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福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1960年起任福州市第四、五屆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衝擊,下放工廠勞動,後在省政協工作。1980年回省、市佛教協會工作,任副會長之職。1983年起當選為福州市第八、九、十屆人大代表,對福州羅山法海寺、金雞山地藏寺、象峰崇福寺的重建嘔心瀝血,做出了重大的貢獻。1981年、1982年全力支持鼓山涌泉寺與象峰崇福寺舉辦男、女衆佛學培訓班。1983年經省政府批準開辦福州佛學院,任副院長之職至今。1989年,任金雞山地藏寺與象峰崇福寺方丈。1992年起當選為省第七、八屆人大代表。因熱心扶持殘疾人的康復工作,1996年元月被授予“八五”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個人稱號。現為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佛教協會顧問,福建佛學院副院長,福州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
崇福寺現任監院明淨法師,73歲,原籍福建福州人,師從圓瑛大師。 |
|
Chongfu Si
崇福寺
Chongfu Temple
中國古代佛教寺廟。在山西省朔州市城內東大街北側。寺始建於唐高宗麟德二年 (655),鄂國公尉遲敬德奉□監造。遼代官府占據,俗稱林衙署,後復為僧寺,名林衙院或林衙寺。金皇統三年(1143)□命開國侯翟昭度於大雄寶殿北增建彌陀殿七間,再建觀音殿五楹。天德二年(1150)海陵王完顔亮賜額“崇福禪寺”。明清屢有修葺。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坐北朝南,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20米,面積2.4萬平方米。前後5進院落,樓堂殿閣分置其間,其中主要建築10座,自前至後是山門、金剛殿(又稱天王殿)、鐘樓、鼓樓、千佛樓 (原名藏經閣)、 東西配殿、三寶殿、彌陀殿和觀音殿。寺內除彌陀殿和觀音殿為金代木結構建築外,還有金代塑像、壁畫、琉璃、隔扇、匾額、墨書題記等。
彌陀殿為崇福寺主殿,面寬七間,通面寬 41.32米,進深四間八椽,通進深22.7米,單檐歇山頂。殿下臺基高2.53米,殿前月臺寬五間。殿身前檐五間及後檐當心、二稍間闢門,殿頂黃緑藍三彩琉璃剪邊,鴟吻造型甚殊。檐下懸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彌陀殿”竪匾 1方。殿內脊□下有“維皇統三年癸亥拾肆日己酉巳時特建”墨書題記。由檐柱和金柱組合成柱網,前槽金柱減去當心間兩根移置於次間中綫上。柱頭捲殺較小,柱身高徑比約為 11∶1。檐柱側角生起顯著。金柱礎石上以剔地突起技法雕纏枝牡丹。檐柱上設雄健的鬥□。鬥□為雙抄雙下昂七鋪作偷心造,或出四跳華□無昂,前檐柱頭和後檐補間加施斜□兩縫,耍頭斜劈昂嘴狀。
殿內徹上露明造。前槽五間柱間施大額枋、由額和雀替,後槽柱間設欄額,上置普柏枋。前後槽做法差異較大。梁架為四椽□對乳□,其上用草乳□和搭牽以及平梁等。
精巧的金代隔扇,是該殿的特徵之一。隔扇三抹,橫披五方。欞花圖案多達15種。殿內主像 3尊,中為彌陀佛,側塑觀世音和大勢至二菩薩,脅侍4軀,金剛2尊,皆是金代原作,坐像高達 8米。
殿內四周壁面滿繪壁畫,與佛殿是同時的作品,現存完好者 300餘平方米,仍沿襲着唐代格調。
觀音殿為金代建。五間九脊頂。前檐三間闢門。
寺內還保存有北魏塔剎,遼金石雕像、元明清銅鐵鑄像、遼代碑刻等,都是具有歷史和藝術價值的遺物。
彌陀殿和觀音殿年久失修,清末至民國年間即支撐木柱30根。1952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54年按原狀翻修了觀音殿。60年代以來彌陀殿殿身傾斜,瓦頂漏雨等現象逐年加劇。1988年開始修繕,除建築加固外,塑像、壁畫亦視殘損情況作保護性修復。
(柴澤俊) |
|
|
|
崇福寺塔 | 崇福寺村 | 朔縣崇福寺 | 福州崇福寺 | 襄垣崇福寺 | 泉州崇福寺 | 山西崇福寺 | 小召崇福寺 | 題崇福寺禪院 | 北都題崇福寺 | 題崇福寺青山閣 | 題崇福寺羅漢閣 | 崇福寺次枯崖韻 | 朔縣崇福寺壁畫 | 河中府崇福寺看花 | 小召(崇福寺) | 崇福寺道中歸寄祐之弟 | 中國寺觀壁畫典藏·山西塑州崇福寺壁畫 |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修善工程報告 | 夜宿浮石山崇福寺上方題壁 | 崇福寺大用堂乃魏文節祠舊有半床雲一窗月在兩掖取舒懶堂詩中語也主僧澤南洲撤兩掖尊大用堂而新之魏東齋有詩因次韻 | 北都題崇福寺(寺即高祖舊宅) | 朝中措(崇福寺道中歸寄祐之弟) | 臨江仙(醉宿崇福寺,寄祐之弟,祐之以僕醉先歸) | 北都題崇福寺寺即高祖舊宅 | 臨江仙醉宿崇福寺寄祐之弟祐之以僕醉先歸 | 朝中措崇福寺道中歸寄祐之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