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草藥 > 岩人參
目錄
No. 1
  岩人參
  【來源】桔梗科黨參屬植物紫花黨參codonopsis purpurea wall.,以全草入藥。夏秋採集,切碎,曬幹或鮮用。
  【性味歸經】苦、辛、微甘,平。
  【功能主治】止血鎮痛。用於內外傷出血,疼痛。
  【用法用量】 0.5~1錢。外用鮮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No. 2
  岩人參
  (《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桔梗科植物紫花黨參的全草。
  【植物形態】紫花黨參
  多年生纏繞草本,有乳汁。主根長圓錐形,肉質,表皮灰褐色,疏生細須根。單葉對生,長橢圓形,先端慚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緑色,下面灰緑色,全緣或微波狀。花單生枝頂,鐘形,5裂,紫色;雄蕊5,花絲中部以下擴大;子房3室,胚珠多數,柱頭3,極闊。蒴果。
  生於山溝、坡地、灌木叢中。分佈雲南等地。
  【採集】夏、秋采收。切碎曬幹。
  【性味】苦微甘辛,平。
  【功用主治】止血鎮痛,治外傷出血,內外傷疼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錢。外用:搗敷。
No. 3
  岩人參
  【來源】桔梗科黨參屬植物紫花黨參Codonopsis purpurea Wall.,以全草入藥。夏秋採集,切碎,曬幹或鮮用。
  【植物形態】紫花黨參 多年生草本,長30-50cm。植株無毛。根常肥大呈紋錘狀或圓錐狀。莖蔓生或近於攀援狀,較少分枝,淡黃色。葉對生或頂端的有時互生,不是花葶狀;葉柄長1-7mm;葉片長橢圓形,卵狀或卵狀披針形,長4-9cm,寬2-3.5m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微波狀或近於全緣,上面緑色,下面灰緑,下面灰緑色。藥頂生,或與先端葉片相連;花萼貼生至子房先端,筒部半球形,裂片三角狀卵形,先端急尖,全緣,長1-2cm,寬6-9mm;花冠闊釧狀或漏鬥狀鐘形,暗紫紅色,脈紋明顯,長2-3cm,直徑3-4cm,5裂幾乎的中部,裂片三角形,花絲基部微擴大,長約6mm,花藥長約5mm。蒴果下部半球狀,上部短錐狀,直徑1.5-2.0cm,裂片瓣長5-8mm,種子多數,長圓形,有狹翼,長約2mm,寬1mm,黃色,無光澤。花、果期9-10月。
  【性味歸經】苦、辛、微甘,平。
  【功能主治】止血鎮痛。用於內外傷出血,疼痛。
  【用法用量】 0.5~1錢。外用鮮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