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目錄 山西醫科大學 投訴電話太原旅遊投訴電話:0351-4070511
山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351-732501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山西醫科大學 創建於1919年,是全國建立較早的醫學院校之一。總占地面積千餘畝。校本部坐落於山西省會太原市中心,毗鄰迎澤公園,交通方便,環境優雅。
山西醫科大學 是一所多專業、多學科、多層次的綜合性高等醫學院校。現有第一、第二,第三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生學院、法醫學院、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汾陽學院、大同學院、護理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晉祠學院14個二級學院;有社會科學教育部、口腔醫學係、醫學影像係、外語教學部4個係部;設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口腔醫學、法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學、護理學、兒科醫學(99年起並入臨床醫學專業)、全科醫師、高級護理、麻醉學、社會工作、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等14個專業。還設有第一、第二臨床醫學研究所、基礎醫學研究所、口腔醫學研究所、煤炭衛生研究所、肝病、血液病、心血管病、醫學寄生蟲學研究所、藥物研究所、生理研究所、耳鼻咽喉科學研究所、骨外科學研究所、營養與食品科學研究所、生物醫學研究所、內分泌研究所、中醫研究所等18個研究所;設有計算中心、電化教學中心、醫學實驗中心、動物實驗中心、圖書選題策劃中心、器官移植中心、司法鑒定中心7個中心;擁有第一醫院、第二醫院、第三醫院、口腔醫院4所附屬醫院,其中第一、第二醫院科室齊全、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已成為山西省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學校還與太鋼總醫院、大同第三、第五人民醫院、運城市中心醫院、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臨汾市人民醫院、汾陽醫院、太原市中心醫院9所地市級醫院創建了非隸屬性的附屬醫院,並同山西省人民醫院等40多個教學醫院(基地)合作,共同完成各專業的教學任務,擁有豐富的後期臨床教學基地資源。
我校是全國首批碩士學位、學士學位、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成人教育醫學學士學位授權單位,是山西省首批博士授權單位、七年製臨床醫學專業開設單位、臨床醫學碩士學位試點單位。學校共有生理學、血液內科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3個博士點,共有8個學科可招收培養博士生;43個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其中34個學科具有在職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山西省高校碩士學位授予點最多的院校之一。我校的生理學科名傢薈萃,實力雄厚,是國傢重點學科。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血液內科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心血管內科學、藥理學、法醫學7個學科為山西省重點學科。學校編輯出版有《山西醫科大學 學報》、《實用急救醫學雜志》、《護理研究》等十餘種學術刊物。與美國、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德國等多個國傢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醫護共5000餘人,擁有一支博士後、博士、碩士和留學回國人員組成的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現有博士生導師27名,碩士生導師353名,國傢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2名,有省級優秀專傢20名,有8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有16人被評為省青年學科帶頭人。數十名專傢、教授參加全國規劃教材的編寫,擔任《中國醫學百科全書》有關分捲的編委,擔任國傢級有關學會和專業委員會的理事和常務理事。學校現有各類在校聲生16000餘人,館藏圖書40餘萬册,中外期刊1600餘種,並與國內900多個單位建立了內部圖書資料交換關係,教科研醫儀器設備總值近10億元,為廣大師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
根據國傢計劃和市場需求我校即使調整專業設置,從2000年開始增設七年製臨床醫學專業,培養具有碩士水平的高級臨床醫師。我校是全國最早設立衛生係(預防醫學專業)的院校之一。80年代曾設的法醫學專業,為全國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法醫人才,畢業生供不應求,連續幾年來,就業率高達85%以上。藥學、口腔醫學、醫學影像學和護理學專業的設置為醫藥領域各個方面儲備和培養高級人才,填補了我省乃至全國範圍內這些學科沒有畢業生的空白。2003年,我校新曾設麻醉學、社會工作、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3個專業,進一步增強了醫學學科的交叉性和綜合性,拓寬了醫學人才培養的途徑。
為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拓展辦學資源,我校擬對本部舊址進行大規模改造,並在小店區太原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原藥鋪基地上籌建新校區,力爭使學校的基礎設施和辦學環境更趨於科學合理,為廣大有志青年提供良好的就讀環境。
新世紀之初,學校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和醫學教育模式轉變的需求,提出了“立足山西、面嚮全國、四位一體、辦出特色”的辦學目標,積極創建教學科研型的高等醫科大學,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山西省醫學人才培養的中心、醫學科學研究的中心、醫療保健服務的中心和醫藥産業開發的中心,力爭早日躋身於全國同類院校的先進行列。 山西醫科大學 創建於1919年,迄今已有90年的辦學歷史。其前身是時任山西省督軍兼省長閻錫山創辦的山西醫學傳習所。在舊中國動蕩的歲月裏,學校多次易名,多次遷址。1932年1月,改為私立山西川至醫學專科學校,閻錫山(字伯川)親自任校董事長。1940年3月,更名為山西大學醫學專修科。1946年8月,升格為國立山西大學醫學院。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1953年9月,獨立建校,更名為山西醫學院。1955年全國高校院係調整時,山西、江蘇、山東、浙江四所醫學院的衛生係合併組建了山西醫學院衛生係,成為全國保留有衛生係的六所高等醫學院校之一,並由全國著名衛生學專傢、國傢一級教授、原江蘇醫學院院長邵象伊擔任院長。1996年4月,更名為山西醫科大學 。
經過90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已由初創時的單一學科,發展成為以醫學為主,醫、理、管、法、文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醫科大學,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係。無論是辦學規模、辦學質量、辦學效益,還是師資隊伍、教學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在全國同類院校中均具有一定優勢。
學校校本部現有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法醫學院、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護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10個二級學院,口腔醫學係、兒科醫學係、麻醉學係、醫學影像學係、體育教學部、外語教學部、研究生部7個係部。我校現有4所附屬醫院和各類教學基地74所,其中有9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3所實習醫院,各級疾病預防控製中心14所,其它實習基地38所。
附屬第一、第二醫院是山西省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醫院,全國百姓放心醫院。兩所醫院開放床位1979張,醫療技術力量雄厚,有12個學科被省衛生廳及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重點學科。附屬第一醫院是全省衛生係統醫德醫風建設先進單位,衛生部先進援外單位。附屬第二醫院是全國百佳醫院、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學校現設有臨床醫學(五年製、七年製)、預防醫學、法醫學、口腔醫學、醫學影像學、麻醉學、護理學、藥學、中藥學、藥物製劑、社會工作、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醫藥方向)、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英語(醫學方向)14個本科專業。其中,七年製臨床醫學專業是山西省唯一的長學製專業。
學校是全國首批碩士學位、學士學位授權單位,山西省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全國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學位、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學位試點單位。共有生理學、法醫學、內科學、外科學、耳鼻咽喉科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7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5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生理學是國傢重點學科,內科學、外科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法醫學、耳鼻咽喉科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藥理學10個省級重點學科。
學校在“十五”期間,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項,獲資助經費326萬元;承擔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706項,總經費4907.56萬元;發表科研論文5726篇,其中,《Nature》雜志發表1篇、國傢級期刊2958篇,被SCI、ISTP收錄227篇;出版教材及專著528部;獲各種科技奬勵245項,其中,省科技進步奬145項(一等奬13項)、省高校科技進步奬36項(一等奬18項)。目前,在研項目776項,其中,國傢級項目29項,省部級項目504項,其他項目243項。學校主辦有《山西醫科大學 學報》、《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護理研究》、《實用急救醫學》等多種學術刊物。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744人,博士生導師43人,碩士生導師53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86人,國傢級有突出貢獻專傢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省級優秀專傢20人,省級教學名師6人。
學校生源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截至2006年8月,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製在校生8738人,其中,博士生105人,碩士生1550人,本科生6169人、專科生914人;成人高等教育學生5823人,其中,本科生2956人、專科生2867人。建校以來,學校培養了以全國首枚“白求恩奬章”獲得者、“人民的好醫生”趙雪芳為代表的醫藥衛生專業人才近4萬名。近年來,學校積極調整人才培養層次結構,不斷深化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逐步提高,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80%以上。
學校占地總面積1864畝(含新校區占地面積),建築總面積30.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481.73萬元;學校藏書140餘萬册,與國內900多個單位建立了內部圖書資料交換關係。
學校與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香港、臺灣等國傢和地區多所院校建立了教育、科技、醫療合作關係。許多教師應邀到國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講學或進行合作研究。同時,學校也邀請大批國外專傢和學者來校講學訪問,有106名國外專傢和學者被聘為山西醫科大學 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 o 山西醫學傳習所(1919.8-1921.8)
o 山西醫學專門學校(1921.8-1928)
o 山西醫學專科學校(1928.12-1932.1)
o 私立山西川至醫學專科學校(1932.1-1937.11)
o 山西民族革命大學醫學院(1937.11-1938.3)
o 山西川至醫學院(1938.3-1939.1)
o 私立山西川至醫學專科學校(1939.1-1940.3)
o 山西大學醫學專修科(1940.3-1946.8)
o 國立山西大學醫學院(1946.8-1953.9)
o 山西醫學院(1953.9-1996.4)
o 山西醫科大學
首 任 校 長 :
楊 兆 泰 (1880-1936) 字階三,山西新絳人。首任山西醫學傳習所、山西醫學專門學校、山西醫 學專科學校校長。曾任山西省財政廳廳長兼國民政府內政部長。
1949年後歷任校黨委書記
姓 名 王茂林 黨委書記
郭 政 黨委副書記、校長
郭巍偉 黨委副書記
吳 剛 黨委副書記
顧昭明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段志光 黨委委員、副校長
張 飛 副校長
鄭建偉 副校長
程牛亮 副校長
孫安樂 副校長 重點實驗室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細胞生理學實驗室
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細胞生理學實驗室
研究所
營養與食品科學研究所
醫學寄生蟲學研究所
山西醫科大學 血液病學研究所
心血管病學研究所
山西醫科大學 生理研究所
煤炭衛生研究所老年醫學研究所
山西醫科大學 口腔醫學研究所
基礎醫學院
基礎醫學研究所
骨科研究所
肝病研究所
耳鼻咽喉研究所
第一臨床醫學研究所
第二臨床醫學院
營養與食品科學研究所
醫學寄生蟲學研究所
山西醫科大學 血液病學研究所
心血管病學研究所
山西醫科大學 生理研究所
煤炭衛生研究所
老年醫學研究所
山西醫科大學 口腔醫學研究所
耳鼻咽喉研究所
肝病研究所
骨科研究所
基礎醫學研究所
工程中心
山西省新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西省中醫藥現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西省新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西省中醫藥現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教授 胸心血管外科 山西 醫院 醫療衛生 教育 醫學博士 副院長 運城市 博士 生理學 更多結果...
山西醫科大學製藥 山西醫科大學 繼續教育學院山西醫科大學 第三醫院山西醫科大學 第一醫院山西醫科大學 口腔醫院山西醫科大學 護理學院山西醫科大學 法醫學院山西醫科大學藥學院 山西醫科大學 公共衛生學院山西醫科大學 基礎醫學院山西醫科大學 附屬醫院山西醫科大學圖書館 山西醫科大學製藥廠 山西醫科大學 第一附屬醫院山西醫科大學 大同學院山西醫科大學 第二醫院山西醫科大學 晉祠學院山西醫科大學 汾陽學院山西醫科大學 晉中學院山西醫科大學 附屬第二醫院山西醫科大學 附屬第三醫院山西醫科大學 附屬第一醫院山西醫科大學 第二臨床醫學院山西醫科大學 附屬太鋼總醫院山西醫科大學 第一臨床醫學院山西醫科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山西醫科大學 護一醫院遠程醫療網絡有限公司山西紅十字會醫院現更名為山西醫科大學 附屬第二醫院 山西醫科大學 附屬第二醫院原山西紅十字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