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山坡上發生的規模巨大的崩塌。往往毀壞建築物、堵塞河道或交通綫,桅很大。 |
|
| 懸崖、陡坡上岩石和砂土突然破裂、崩落的現象。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夫日食由乎交分,山崩起於朽壤。”《宋書·五行志五》:“ 元康 四年三月, 蜀郡 山崩殺人。”參見“ 山崩川竭 ”。 |
|
山崩(landslide)
山崩是山坡上的岩石、土壤快速、瞬間滑落的現象。
山坡愈陡,土石就容易下滑,山崩就愈容易發生。而在連續的大雨之後,雨水滲入地下,增加土石的重量與下滑力,所以山崩也常在大雨之後發生;像臺灣在臺風後所發生的山崩多半是這個原因。解决山崩最好的辦法就是植樹造林.
山坡上的樹林有吸收水份、固著土壤的作用,可以防止山崩。山坡在遭到亂開發,濫伐樹林後,破壞了原有森林的水土保持,更使山坡載重增加,如果做好地質調查與宣泄雨水的排水工作,山崩就會有隨時發生的可能。
自動判斷山崩位置
假設一個完美的坡面,則單一的山崩在這個坡面上將會有明確的坡頂和坡腳。由山崩邊界上的最高點嚮上方沿著坡度最大方向延伸直到抵達山脊綫位置,這點即為該山崩剖面上的“坡頂”。同理,由山崩邊界上的最低點嚮下沿著坡度最大方向延伸直到抵達水係位置,這點即是該山崩的“坡腳”。這些步驟的具體作法和稜綫及水係的自動提取方法相近,可以參考這些作業來進行 (賴進貴,1995)。另外一個變通方式是,目前許多商業gis軟體(如arcview)已經可以自動提取水係。這部分工作也可以利用現成工具來先行提取水係(及稜綫),作為坡頂和坡腳位置的參考指標.完成此一工作,坡頂,山崩頂,山崩腳,坡腳等位置,也就得以順利産生,可以進一步提供其他位置參數的計算。
dem資料解析度
dem資料的解析度對於地形計測的影響是一項關鍵因素,賴進貴(1996)針對坡度及坡嚮所進行的分析,驗證資料解析度對地形計測的影響。就現實狀況而言,要以完全自動化的程序來産生山崩屬性尚有其限製,地形資料的解析度即是最大的限製。目前臺灣地區的dem資料是40公尺的解析度,每一網格為1600平方公尺,對於小規模的山崩而言,要在這種dem資料上抽取相關參數的睏難度非常高。本研究區域內的79個山崩,面積小於10000平方公尺(約略等於6個網格)的就有39個。相對於這種規模的山崩現象,數值地形模型的精確度過於粗糙,要以自動化的方式來判斷山崩位置有其局限。所幸,我國20公尺dem已經在生産中,部分縣市和單位甚至有4公尺解析度的dem。這些資料若能逐步開放,將得提升地形計測自動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
| 包括整個岩體、岩石、岩屑或土壤。 |
|
| 包括墜落、傾覆、滾動、滑動、流動和不易察覺的潛移 。 |
|
通常以崩移物質的組成、 運動方式或滑動面的特性為命名的主要參數。
以崩移物質的組成加上運動方式,或滑動面的有無和形狀為主。
例1:落石,指岩石主要是以自由落體的方式崩落。
例2:岩屑滑落,指岩屑沿弱面滑動,並以自由落體的方式落下。
例3:弧型地滑,指土體或軟弱岩層,沿着的弧型的面滑動 。 |
|
分類依據: 崩移物質的組成 、 運動方式和滑動面的有無和形狀 。
分類 山崩 地滑
岩石 落 石 岩石 滑落 平面型 地滑
岩屑 岩屑 崩落 岩屑 滑落 楔型 地滑
岩石/岩屑 潛移 翻轉型 地滑
土壤 土壤 潛移 土體 滑落 弧型 地滑
土石 流 |
|
| 山崩可以造成很大的災害。嚴重時可以毀壞整個村莊,砸死人畜,毀壞工廠、電站,堵塞道路。山崩後的石塊、土塊大量落入河道中,還會阻塞河流,形成洪水災害。 |
|
造成山崩的因素很多。在山坡下面挖洞,開隧道,開礦,都會引起山崩。強烈的地震更會引起山崩。地震所引起的山崩規模較大,危害更嚴重。由於岩石風化、水蝕,暴風驟雨侵襲等原因,有時也會發生山崩。
山崩是可以預防的。衹要不要隨意挖洞、開礦,並采取措施,如在山上廣泛地植樹造林,對一些容易發生山崩的陡坡和危岩及早采取預防措施,可以減少山崩災害。 |
|
| 假設一個完美的坡面,則單一的山崩在這個坡面上將會有明確的坡頂和坡腳。由山崩邊界上的最高點嚮上方沿著坡度最大方向延伸直到抵達山脊綫位置,這點即為該山崩剖面上的“坡頂”。同理,由山崩邊界上的最低點嚮下沿著坡度最大方向延伸直到抵達水係位置,這點即是該山崩的“坡腳”。這些步驟的具體作法和稜綫及水係的自動提取方法相近,可以參考這些作業來進行 (賴進貴,1995)。另外一個變通方式是,目前許多商業GIS軟體(如ArcView)已經可以自動提取水係。這部分工作也可以利用現成工具來先行提取水係(及稜綫),作為坡頂和坡腳位置的參考指標.完成此一工作,坡頂,山崩頂,山崩腳,坡腳等位置,也就得以順利産生,可以進一步提供其他位置參數的計算。 |
|
| DEM資料的解析度對於地形計測的影響是一項關鍵因素,賴進貴(1996)針對坡度及坡嚮所進行的分析,驗證資料解析度對地形計測的影響。就現實狀況而言,要以完全自動化的程序來産生山崩屬性尚有其限製,地形資料的解析度即是最大的限製。目前臺灣地區的DEM資料是40公尺的解析度,每一網格為1600平方公尺,對於小規模的山崩而言,要在這種DEM資料上抽取相關參數的睏難度非常高。本研究區域內的79個山崩,面積小於10000平方公尺(約略等於6個網格)的就有39個。相對於這種規模的山崩現象,數值地形模型的精確度過於粗糙,要以自動化的方式來判斷山崩位置有其局限。所幸,我國20公尺DEM已經在生産中,部分縣市和單位甚至有4公尺解析度的DEM。這些資料若能逐步開放,將得提升地形計測自動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
一、平面型地滑
1. 發生的基本條件:
具有規則的互層地質構造,包括地層層面、節理面。
位於順嚮坡上,山坡的坡嚮與互層構造的傾斜方向相近。
岩層傾角大於濕摩擦角
坡面的坡度大於互層構造的傾斜角度
具有自由端
2. 個案:個案1~3屬於岩體的平面型地滑,個案4則為厚層風化土體的滑動
個案1:苗慄珊珠湖
個案2:八堵交流道
個案3:高雄半屏山、基隆大竿林
個案4:基隆大德國中(厚層風化土體滑動)
二、弧型地滑
1. 發生的基本條件:
厚層土壤,包括風化土壤、棄土、填土或煤渣堆
地形上具有上緩下陡的特徵
2. 個案:
淡水鄧公路某社區 |
|
- : Landslip, avalanche
- n.: debacle, landslide
|
|
- n. éboulement de terrain, glissement de terrain
|
|
雪崩 山崩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