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山東理工大學經濟學院金融係
  一、金融專業發展概況
  山東理工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最早建立於1992年,當時稱為投資經濟專業,其主要培養方向為金融證券,從事的是專科層次的教育。到1996年,藉助於地方金融經濟的蓬勃發展,投資經濟專業的教學和科研水平也有了較大的進展,建立了全省乃至全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模擬試驗室,又將近餘名學生先後開戶進行了模擬試驗,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社會效果,並於年底順利通過了省教委專傢組的評估,成為投資經濟本科專業。近年來,伴隨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我國高校體製改革新形勢,投資經濟專業按照國傢教委製定的專業口徑,1999年正式改稱為金融學專業。辦學十幾年來,金融係為金融係統和經濟戰綫培養了1000多名專業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為業務骨幹,一部分已走上領導崗位,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品牌,積聚了豐厚的無形資産。
  1.梯隊情況。目前金融學係共有教師11名。年齡結構分佈為:50歲以上的1名,40-50歲年齡段6名,30-40年齡段3名,30歲以下的1名。技術職稱分佈為:副教授9名,講師2名。在梯隊建設方面,金融學係無論是從年齡結構還是就技術職稱的構成而言都是一支有序而又合理的教學科研隊伍,專業特長覆蓋投資學與資本市場、國際金融、貨幣經濟學、金融經濟學、公司理財、西方財政學等金融學專業所有領域。金融學係的教員多年來一直以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致力於山東理工大學金融理論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是一個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凝聚力的集體。
  2. 課程建設。經濟學院金融係從設立的第一天起,一直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地進行學科體係建設。按照學校教務處教學計劃調整的要求,參照國內外知名大學金融學專業課程體係的設置,金融學係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不斷進行調整。在校有關領導的關懷下,經過金融係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金融學係的教學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多次獲得淄博市教學優秀奬、山東理工大學教學優秀奬以及相關部門的表彰。
  3.學生情況。自從2002年山東理工大學實行學生入校後自選專業政策以來金融學一直是山東理工大學熱門的專業之一,金融學專業在學生培養上取得了優異成績。表現在:⑴從生源來看,金融學專業的學生在文科類中招分是最高的,生源素質是出類拔萃的。⑵從在校學生的表現看,金融學專業的學生以紮實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知識面、良好的組織能力、謙虛好學的優良學風而聞名於校內外。⑶從畢業生的質量和去嚮來看,金融學專業的畢業生大約三分之一攻讀研究生,其餘參加工作的同學基本上面嚮政府機關、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咨詢公司、跨國公司等,山東理工大學金融係的畢業生常常擊敗衆多知名高校的學生而被用人單位選中認同,這是對金融學專業多年來在教學科研方面不懈努力的肯定和回報。
  4. 科研情況。近年來山東理工大學經濟學院的金融學專業的教師在科研方面通過積極的努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先後承擔了多項科研項目,出版了6部專著和教科書,發表了36多篇論文,並獲得省部級以上的科研奬2項。
  二、金融係專業特色及辦學優勢
  金融係始終走“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道路,逐步形成了高層次、跨文化、專業化的辦學特色。專業設置緊貼市場需求,建立了以金融專業為竜頭,文理兼有的多科類係科,形成了“專業、技能、素質”教育為主體的課程模式和實踐體係,使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用,學有所成。
  1、金融專業開辦時間長,管理規範,總結出一套較為先進的符合金融教堂規律的管理辦法,專業基礎優勢明顯。首先註重專業計劃的超前性,開設一係列為帶有國際性、前瞻性的課程,突出為市場金融培養人才的理念,強調兩個結合,即專業主幹課相對穩定與金融創新業務不斷調整補充相結合;專業主幹課基本內容相對穩定與部分知識及時更新補充相結合,體現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成熟專業教學管理模式。十多年來,金融專業始終穩定八門主幹課程,與此同時,開設了投資銀行、風險學、網絡金融、行為金融等時候感強的課程十多門。由於主幹課專業教學理論的超前性與現實性相結合,因此,學生畢業後到金融第一綫上手快、適應能力強。
  2、教學實驗設施先進,硬件優勢明顯。金融專業從專業設置的第一天起,就十分註重學生是操作能力的培養,建立了全國高校最早的證券模擬交易實驗室,並及時投入了教學試驗,使得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相得益彰,並且受到了來良好的效果。伴隨着我國金融改革形式的發展,我們又及時增加了期貨、外匯的模擬交易實驗,形成了現在集股票、期貨、外匯模擬交易於一體、集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多功能、全方位的綜合實驗室,為今後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金融專業教學堅持“主動適應,積極探索,適時改革,不斷進取”原則,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加強課程建設,使得專業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首先,在教學研究上,狠抓基礎環節,以課程組為核心,積極開展“主題性教研活動”,教研活動的內容從課程的規範性教學抓起,突出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強調課前搞教研,課中要效益,課後出質量,教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有形有容。其次,堅持以課程建設為突破口,把課程建設作為教學改革的重點。在金融專業中,遴選出8門作為重點課程,分批進行重點建設,實行課程組長負責製,在經費上給予支持。第三,註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提高人才綜合素質,實施“專業文憑+行業技能+創新能力+職業資格證書”的教育模式。在教學計劃安排與教學活動組織上,重視實踐環節的教學,着重抓學生的金融業務技能、計算機應用、外語應用等方面的教學訓練,很多學生拿到了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證書、保險精算師證、金融英語證書、計算等級證書等全國性認可的證書,為學生順利擇業加上一個重要的砝碼。近年來,我校金融專業的畢業生在上海、北京等地的銀行和證券期貨公司的招聘考試中,面對知名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的競爭,能脫穎而出,充分反映了我們的較高的教學質量。
  4、金融專業在註重教學的同時,加大了與金融係統的交互式活動,由於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金融專業在近些年來得到了超常發展。首先,金融機構的財力支持為優化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其次,校企聯合,為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提供了重要實訓基地。金融專業教師通過挂職鍛煉、下行調研、外調外聘等多種形式提高了動手能力和業務操作能力。第三,由於學校與金融機構保持密切接觸,使我們能及時獲得金融改革的第一手資料,為教師充實教學內容、調整課程結構體係提供了重要保證。並且,金融係也成為許多金融機構職工的崗位培訓、業務進修的基地。第四,光靠校內實驗室是不能培養出操作能力強的學生的,銀行等金融機構也成為金融係相對固定的學生校外實習基地,這進一步保證了金融專業學生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上手快、適應性強的優勢。
  5、金融係堅持教學、科研、咨詢相結合,走多元化發展之路,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通過引進國內著名經濟專傢、管理學家和金融傢,先後開設商業銀行改革與政策、房地産市場與金融、中國資本市場構架及政策導嚮、現代投資銀行實務、企業集團融資戰略與手段、企業重組與上市、亞洲金融危機與對策等高級研修班和高級講座,為淄博市金融界、工商界經營者與高級主管提供專業知識和最新信息,培訓了許多高中級管理人員與專業緊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