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安徽 >黃山市 >黃山 > 屯溪老街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屯溪老街聯繫方式 地址:屯溪舊城區中心 屯溪老街投訴電話 黃山市旅遊投訴電話:0559-2517464
  安徽省旅遊投訴電話:0551-28217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屯溪老街玩法 觀光、購物、懷古
   率水和橫江紫屯溪匯合為新安江穿城而過,故屯溪有“一般街巷一半水”的美稱。這裏依山傍水,曾有歌謠中唱道:"屯溪美,屯溪美,一半街巷,一半水",這一半水指的是橫江、率水、新安江,而這一半街巷指的就是屯溪老街
   老街位於屯溪舊城區中心,北面背倚華山,南邊瀕臨新安江,正所謂位於山之陽,水之陰的風水寶地之上。全長832米,寬為5--8米,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時代建築風格的步行商業街。
   屯溪老街歷史悠久。歷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橫江、率水三江匯流之地的一個水埠碼頭髮展起來的,這也就是今天屯溪老街所在的位置。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橋在橋頭緊連的一段麯尺形街道原名八傢棧,這裏就是老街的發祥地,也是屯溪的發祥地。老街的形成和發展與宋徽宗移都臨安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當時,宋都大興土木,大量徽州木材和工匠沿新安江被運輸和徵調到杭州。後來,這些工匠歸返家乡後,便模似宋城的建築風格建造店鋪,所以這些沿襲宋代風格的建築被稱為"今日宋城"。伴隨着徽商的發展和水運交通的發展,屯溪老街不斷趨嚮綜合型的商業街。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維宗的徽商在屯溪老街興造了47所店鋪,除部分自營業外其餘作為客棧,招徠客商,存放貨物,促進了山區與外界的物資交流;清朝初期,老街發展到鎮長四裏;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緑茶,外銷興盛,茶號林立,茶工雲集,各類商號相繼開放,街道從八傢棧逐年抽東延伸,形成老街;在民國初年,屯溪老街已有滬杭大商埠會。
   老街的建築群繼承了徽州民居的建築傳統風格,規劃佈局,建築形式具有鮮明的徽派建築特色。建築體量不大,色彩淡雅、古樸。即白粉墻、小青瓦、鱗次櫛比的馬頭墻,構成了徽派建築群體美。整條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有相望,街深莫測,是我國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嚮。為了使街道與山水及後街等生活環境相溝通,老街有一些寬窄不一與街道交叉的巷弄。老街店屋多為單開門,一般為兩層,少數三層,且都是磚木結構,以梁柱為骨架,外實砌扁磚到頂,每座樓兩旁都有高封火墻,墻上蓋瓦;店面門楣上布滿徽派木雕,戲劇人物栩栩如生,新安山水淡淡隱現;樓上臨街木欄與裙板,並安置有各種花窗,十分典雅;建築平面有沿街開敝式和內開天井式,即臨街為可靈活裝卸的排門,卸去排門,店堂全部展開,便於營業;內開天井即用天井採光,天井四周房頂的雨雪水均歸落天中,謂“四水歸堂”,是經商人圖聚財之義而産生的。老街街面的房屋均為前店後坊,前店後倉,前店後居或樓下店樓上居。由於老街保留了江南城鎮古老的風姿。
   今天屯溪老街所在的位置,開始時衹是一段尺形的“八傢棧”,伴隨着徽商的發展,屯溪老街不斷趨嚮綜合型的商業街,清朝康熙年間,老街已發展到“鎮長四裏”,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已儼然有“滬杭大商埠風”,其繁榮興旺可見一斑。
   老街從街東牌坊算起,嚮西綿亙一點五公裏,路面全用淺赭色的大塊條石鋪砌而成,綫條方正清晰,街寬六至七米,兩側店房鱗次櫛比,多數為兩層樓面的磚木結構,一色的徽派建築風格。白色馬頭墻,小青瓦敷蓋的雙坡屋頂,山墻前後長出房檐,店房廊庭前伸開闊,門樓窗欞、梁檁椽柱雕花彩繪,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額,懸挂於門楣上的八角玲瓏挂燈,飄拂着的犬牙形字號旗幡,無不透溢一股濃郁的古風神韻。因而被譽為“活動着的清明上河圖”。
   老街店面一般都不大,但內進較深,有一連二進或三四進的,用天井連接,採光、通氣、排水都采用內嚮構建手法,形成“前店後坊”、“前店後庫”、“前店後戶”的特殊結構,更為老街增添了“老滋老味”。老街有老字號店鋪數十傢,其中“同德仁”,是清同治二年開設的中藥店,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歷史。
   飲譽世界的“祁紅”、“屯緑”,多集散於屯溪;“徽墨”、“歙硯”更是琳琅滿目;“徽州四雕”(磚、木、石、竹)産品及徽派國畫、版畫、碑帖、金石、盆景、根雕隨處可見。古老的徽州文化在老街上展現它的迷人的風采,堪稱優秀民族文化傳統的藝術長廊。老街的魅力傾倒了全國影視界。從北影《小花》攝製組“捷足先登”以後,全國幾十傢影視單位紛至沓來,連世界著名的電影大師伊文思也從荷蘭趕來“搶”鏡采《風》。至今在老街拍攝的影視作品已逾百部。
   有詩這樣寫道:"三江繞小蓬壺,宋式崇樓風格殊。水洗長街街畔水,人稱活動上河圖。所以老街又被譽為活動着的清明上河圖。近年來,老街又被譽為“天然的攝影棚”,從電影《小花》開始已有近百次被搬上銀幕,連世界著名電影大師伊文思也從荷蘭趕來“搶”鏡采《風》。
  老街的古董多,如今還開闢了古董一條街。徽州是個文化禮儀之邦,有東南鄒魯的美譽,是個文化之鄉,是文房四寶歙硯、徽墨的故鄉。古徽州商人的崛起和發展曾帶動了經濟上的巨大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發展。當年那些賈而好儒的徽商所藏雅玩的古字畫、古瓷器、古硯臺、古傢具等,以及一些上了年紀的物品,一代一代傳下來,現在已成為古董。它們被一些慧眼的老闆從民間收集而來,擺到自己的店堂裏。
   當我們徜徉在老街,走在石板路上,欣賞着那古色古香的店鋪,琳琅滿目的旅遊紀念品,還有那賦有書法韻味的古招牌、古題額,仿佛置身於歷史的走廊之中,感悟着它的古代與現代。如今的老街是山城屯溪的代表,亦是黃山旅遊的一個重要窗口。願海內外的朋友都能親自來老街走走,品味一下它的商業與文化的氣息。
   老街已經成為今日旅遊商品的集散地,這裏可以買的到黃山市最全、價格也最好的旅遊紀念品。如果您到黃山一遊,又有機會到屯溪的話,一定要去老街看看。
老街景點 Street Attractions
  屯溪博物館
   老街上有兩傢博物館。一傢是屯溪博物館(國營), 一樓主要陳列明清傢具,有花床(即婚床)、條案、書桌、太師椅、羅漢床等,傳統的徽州床具,床頂、床後和床頭均用木板圍成, 床的正面雕有床飾許多精美圖案等……
  二樓主要陳列古字畫和瓷器,其中有一幅較為罕見的、清朝乾隆年間的《福祿壽喜圖》。
  萬粹樓
   老街上的另一個博物館是當地人引以為榮的萬粹樓——中國首傢古建築形工兵私人博物館。此樓建於1996年,樓高四層,采用明清時代古建築遺存的石雕、磚雕、木雕等舊構件中的精口,按徽派建築的風格重新組合而成。一樓“九百硯堂”陳列、經營以歙硯為主的四大名硯及文房四寶。其中一方號稱“歙硯之最”的硯臺,重達25000多斤;而一般的硯石最重衹不過六七百斤,這塊硯石出自婺源的竜尾山。一對曾經高踞在狀元府前的華表上俯瞰人間的時代石雕獨角獸,也被請到了“九百硯堂”;“九百硯堂”的一些展品還反映了徽州人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狀況;徽商雖然在晚清時已開始衰落,但他們的日常用品還很高檔、時髦的。一臺20世紀30年代生産的、至今還能調速並搖頭晃腦的日本電風扇,一臺1905年德國産的縫紉機。
  二樓展出的是各種文物和藝術品,像瓷器、祖容、名人字畫之類的,甚至還有龜群化石和五千萬年前的四川自貢恐竜化石。還有祖容(徽州人把祖先的遺像稱作“祖容”,一般是夫妻像)。
  三樓是樓主的起居室,按照徽州民居的傳統風格佈置得古色古香。
  四樓天台是一個小小的庭院,盆景、魚池、假山、小樹……一派徽州園林的風味。
老街交通 Street traffic
  出火車站可乘12路到昱中花園站下,也可坐6路至三馬路下。在昱中花園下的旅友過人行道走過便進入屯溪老街的商貿城。一直往前走便可看到屯溪老街的牌坊。然後隨你逛屯溪宋城老街。屯溪老街一共有4條街道,多是賣文房四寶和玉器。在老街可乘坐6路,12路返回火車站,也可乘坐7路,5路去往陽湖、黎陽方向。周邊有1路,2路去往證券公司。
相關詞
黃山徽商藥鋪徽州新安醫學
包含詞
屯溪老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