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僧團的前身是少林寺僧兵。關於少林寺僧兵起源,一般都認為起源於唐初十三棍僧救唐王有功,唐王頒詔允許少林寺常備僧兵。到了宋代,傳說宋太祖曾來少林寺,還調遣各路諸將輪駐少林,一來授藝於僧兵,二來取少林武術之長。元朝少林寺方丈福裕被皇帝任為國師,他倡導武術,支持僧兵練武。明代是少林寺僧兵規模最大的時期,少林寺僧兵應詔抗倭立功的就有500多名,寺院常備僧兵達到千人以上。清代少林寺有反清復明之嫌,朝廷多次降旨,禁止習武,少林僧兵作為一種制度,就逐漸衰落了。喜歡習武的武僧,衹能自己偷偷練習。民國期間,少林寺武術尚有復蘇之勢,蔣介石遊少林寺時,也看了武僧的武術表演,頗為驚嘆。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的貫徹落實,傳統的體育運動都相繼得到恢復和發展。為了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少林武術的滿足社會上對少林武術的要求,少林寺1979年成立了少林武術隊。1989年少林武術隊正式更名為少林寺武僧團,仿照歷史上僧兵體製,職能變為通過表演少林武術,達到弘揚祖國傳統武術文化,宣傳少林禪宗正法的目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