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司馬紫煙 Sima Ziyan 作者:司馬紫煙
嶽小虎一心想追隨他的老祖宗的功名事業,成為傢喻戶曉的英雄名將——嶽飛第二。
他是河南湯陰縣人氏。
衹可惜他眼嶽武穆的關係,僅僅衹沾上這麽一點的同鄉之誼。還有就是兩千年前,可能
是同一個老祖宗,大傢都姓嶽。此外,就是八十桿子都沾不上一點邊。
但是——
嶽小虎不管這一套,他說他的老祖宗是嶽飛。逢人也如此吹噓,別人既不相信,也沒懷
疑。
第 一 章
第 二 章
第 三 章
第 四 章
第 五 章
第 六 章
第 七 章
第 八 章
第 九 章
第 十 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
|
詩人: 柳永 Liu Yong
長安古道馬遲遲。
高柳亂蟬棲。
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
何處是前期。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去年時。 |
|
詩人: 歐陽修 Ouyang Xiu
去年秋晚此園中。 攜手玩芳叢。 拈花嗅蕊,惱煙撩霧,拚醉倚西風。 今年重對芳叢處,追往事、又成空。 敲遍闌幹,嚮人無語,惆悵滿枝紅。 |
|
詩人: 歐陽修 Ouyang Xiu
肉紅圓樣淺心黃。 枝上巧如裝。 雨輕煙重,無聊天氣,啼破曉來妝。 寒輕貼體風頭冷,忍拋棄、嚮秋光。 不會深心,為誰惆悵,回面恨斜陽。 |
|
詩人: 歐陽修 Ouyang Xiu
玉壺冰瑩獸爐灰。 人起綉簾開。 春叢一夜,六花開盡,不待剪刀催。 洛陽城闕中天起,高下遍樓臺。 絮亂風輕,拂鞍沾袖,歸路似章街。 |
|
請鑒賞:
|
|
(出處:《天竜八部》此首詞作為天竜八部前十回的回目)
青衫磊落險峰行,玉壁月華明。馬疾香幽,崖高人遠,微步轂紋生。
誰傢子弟誰傢院,無計悔多情。虎嘯竜吟,換巢鸞鳳,劍氣碧煙橫。 |
|
年代:【宋】 作者:【楊億】 體裁:【詞】
江南節物,水昏雲淡,飛雪滿前村。
千尋翠嶺,一枝芳豔,迢遞寄歸人。
壽陽妝罷,冰姿玉態,的的寫天真。
等閑風雨又紛紛,更忍嚮、笛中聞。
楊億詞作鑒賞
此為詠梅之作。全詞以寫景始,以抒情終,通過風雪交加之際不畏風刀霜劍的梅花這一物象,抒寫了作者別有懷抱的人生感慨。詞中藉景言情,即景發感,營造出一個深婉藴藉、若即若離、空朦柔美的意境。
上片起首三句,點明地點江南,時令為嚴鼕,刻劃出風雪肅殺中的景象,為寫迎冰雪而開的早梅作鋪墊。此處既沒有點破梅,又沒有刻畫梅,卻從“水昏雲淡”中、前村飛雪中,烘托出梅的“冰姿玉態”來,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後面三句,開始直接寫梅花。“翠嶺”,指位於粵、贛交界處的梅嶺,據傳張九齡為相,令人開鑿新路,沿途植梅,故有是稱。“迢遞寄歸人”,暗用南朝宋人陸凱贈范晔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下片具體描繪梅的“芳豔”,並風雨摧殘的物象中寄托詞人的惆悵和傷感,達到托物抒懷、藉景言情的目的。“壽陽妝罷”,用壽陽公主梅落額上的典故。據唐韓鄂《歲華紀麗。人日梅花妝》雲: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曾經睡含章殿的檐下,梅花落到她的額上,成五出之花,怎麽拂拭也留着花的印痕,宮中爭相摹仿,於是有所謂梅花妝。“冰姿”二句,是作者對不懼風雪、冰肌玉骨的梅花的高度贊美。“等閑”一句寫梅花遭到風雨的摧殘,寄托了詞人的升沉之感,芳菲纏綿之中,具沉鬱頓挫之致。詞人這裏用一個“又”字表示自己同樣人生旅途上歷經風波;又用了“等閑”兩字來表達其遭到摧殘的“平白無故”。“更忍嚮、笛中聞”,是以情語作結,辭鋸遠,真味無窮,化用了李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與史郎中聽黃鶴樓上吹笛》)的詩意。李白藉笛中有《梅花落》的麯調,運用“雙關”的修辭手段,寫出當時冷落的心境,蒼涼的景色中透露內心的悲涼。而詞人則是風雨紛紛的現實中,感到名花零落的悲哀,悠揚的笛聲中,不忍聽到《梅花落》的麯調,表明自己為梅花受風雨摧殘而傷感,情緻極為凄婉。總之,全詞藉物言情,營造出若即若離、美不勝收的藝術境界,給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味。 |
|
少年遊
蔣捷
楓林紅透晚煙青,客思滿鷗汀。
二十年來,無傢種竹,猶藉竹為名。
春風未了秋風到,老去萬緣輕。
衹把平生,閑吟閑詠,譜作棹歌聲。
蔣捷詞作鑒賞
蔣捷的這首詞是和其《虞美人。聽雨》一樣,是其對己身世和生平的自敘性文字。這首詞在表達了更為婉約些。它用一種閑適、淡漠的表面,以瀟灑而輕逸的筆調寫出內心的隱痛。
全詞以寫景起調。“楓林紅透晚煙青”,楓葉深紅,是經霜長久,“透”了即要落地。“煙青”在“晚”:這恰如一個飽經折磨身乏神疲,凄惻遲暮的老人。接着抒發愁思:“客思滿鷗汀”,“客思”是客居江湖的亡國飄泊之愁:“鷗汀”,表示水鄉,愁對閑暇棲息的鷗鳥和平靜空闊的沙汀,一“思”便即景見情。
“二十年來,無傢種竹,猶藉竹為名。”“二十年”,應是亡國後的二十多年。他想“種竹”,因為竹節是被當作保持高節與虛心的象徵的。種竹,實為寄托亡國遺民的心事。“種竹”而“無傢”,是因國破傢亡。如果還不想改變自己的好尚,而衹能“藉竹為名”。在詞人故鄉宜興有竹山,在縣東北六十裏的太湖之濱,作者曾隱居於此,故號竹山。
轉筆寫時間之易逝。“春風未了秋風到”,季節迅速地變換,其餘是一片空虛。“老去萬緣輕”,意同《虞美人。聽雨》的“悲歡離合總無情”,詞人表示這種淡漠、麻木的感情,是包含了失去少年歡樂和豪情壯志的悲哀。實際上他是用冷漠、麻木來表示對黑暗現實的蔑視的。
“衹把平生,閑吟閑詠,譜作棹歌聲。”以頽唐、閑散、放浪的形態自污,以山水、漁樵為知音,作逍遙遊,“閑吟閑詠”,讓舟子、漁人,去作“棹歌”歌唱了。“閑淡”是被迫養成的:“無悶”、“無愁”恰是愁悶大到無可收拾的地步。
蔣捷世屬宜興望族,加上少年即中科第,使他從骨子養成一種名士風流的氣概。但朝代的更換,使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詞衹好在吟花賞月表示出對往昔盛事的眷念之情。 |
|
少年遊
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
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柳永詞作鑒賞
這首小詞以深秋的長安為背景,觸目傷懷,抒發了詞人“秋士易感”的失志之悲和離愁別恨。全詞不事雕琢,采用白描手法,營造出一種低沉蕭瑟而又衝淡清麗的意境。
開端的“長安”可以有寫實與托喻兩重含義。就寫實而言,柳永確曾到過陝西的長安,另一首《少年遊》中,他寫過“參差煙樹灞陵橋”之類的句子。
再就托喻言,“長安”原為中國歷史上著名古都,詩人往往以“長安”藉指為首都所之地,而長安道上來往的車馬,便也往往被藉指為對於名利祿位的爭逐。柳永此詞“馬”字之下接上“遲遲”兩字,這便與前面的“長安道”所可能引起的爭逐的聯想,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襯。至於“道”字上著以一“古”字,則又可以使人聯想及此長安道上的車馬之奔馳,原是自古而然,因而遂又可産生無限滄桑之感。總之,“長安古道馬遲遲”一句意藴深遠,既表現了詞人對爭逐之事早已心灰意冷,也表現了一種對今古滄桑的深沉感慨。
“高柳亂蟬嘶”一句,寫秋蟬之嘶鳴更獨具有一種凄涼之致,也表現有一種時節變易、蕭瑟驚秋的哀感。柳永“蟬嘶”之上,還加了一個“亂”字,如此便不僅表現了蟬聲的繚亂衆多,也表現了被蟬嘶而引起哀感的詞人之心情的繚亂紛紜。至於“高柳”二字,則一則表示了蟬嘶所之地,再則又以“高”字表現了“柳”之零落蕭疏,是其低垂的濃枝密葉已凋零,所以乃彌見樹之“高”也。這一句給人的總體感受是凄涼蕭索。
“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三句,寫詞人秋日效野所見之蕭瑟凄涼的景象,“夕陽鳥外”一句足可以表現郊原之寥闊無垠。飛鳥隱沒長空之外,而夕陽隱沒則更飛鳥之外,所以說“夕陽鳥外”。值此日暮之時,郊原上寒風四起,故又曰“秋風原上”,此景此情之中,一失志落拓之詞人,又將何所歸何處呢?“目斷四天垂”,衹見天蒼蒼,野茫茫,雙目望斷而終無一歸處。上闋是詞人自寫今日之飄零落拓,望斷念絶,自外界之景象着筆,感慨極深。
下闋,開始寫對於過去的追思,感慨一切希望與歡樂已復得。“歸雲一去無蹤跡”一句,是對一切消逝不可復返之事物的一種象喻。柳詞此句之喻托,則其口氣實與下句之“何處是前期”直接貫註。所謂“前期”者,指的是舊日之志意心期和舊日的歡愛約期。對於柳永而言,這兩種期待和願望,都已經同樣落空了。下面三句乃直寫自己今日的寂寥落寞,“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早年失意之時的“幸有意中人,堪尋訪”的狎玩之意興,既已經冷落荒疏,而當日與他一起歌酒流連的“狂朋怪侶”也都已老大凋零。志意無成,年華一往,於是便衹剩下了“不似少年時”的悲哀和嘆息。這一句“少年時”氣脈貫註,富於傷今感昔的慨嘆,嘆的是所追懷眷念的往事已無跡可循。以“歸雲”為喻象,寫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後三句以悲嘆自己之落拓無成作結。全詞情景相生,虛實互應,是一首藝術造詣極高的好詞,也是柳永悲劇性人生的縮影。作為一個稟賦有浪漫之天性及譜寫俗麯之才能的青年人,命中註定了是一個充滿矛盾不被接納的悲劇人物。這首詞不僅形象地描繪出高柳亂蟬、夕陽秋原的凄涼之景,而且更寄寓着作者濃重的離愁別恨和沉痛的身世之感。通篇采用白描手法,語言樸素,意境淡遠。不論從思想上還是從藝術上,此詞都對宋詞的發展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少年遊
柳永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
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臯。
一麯《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
柳永詞作鑒賞
這首詞抒發了作者長安東灞橋這一傳統離別場所與友人別時的離愁別恨和懷古傷今之情。全詞通過描寫富有寓意和韻味的景物來表達悲愁與離愁、羈旅與感昔的雙重惆悵,使人觸景生情,見微知著。
開篇總攬灞橋全景“參差煙樹灞陵橋”一句,直接點明所詠對象,暮色蒼茫中,楊柳如煙;柳色明暗處,霸橋橫臥。灞橋是別離的象徵,眼前凄迷的灞橋暮景,更易牽動羈泊異鄉的情懷。灞橋不僅目睹人世間的離鸞別鶴之苦,而且也是人世滄桑、升沉變替的見證。“風物盡前朝”一句,緊承首句又拓展詞意,使現實的旅思羈愁與歷史的興亡之感交織,把空間的迷茫感與時間的悠遠感融為一體,貌似冷靜的描述中,透露出作者沉思的神情與沉鬱的情懷。“哀楊古柳”三句從折柳送別着想,專寫離愁。作者想象年去歲來,多少離人此折柳贈別,楊柳屢經攀折,纖細輕柔的柳條竟至“憔悴”!此詞寫衰楊古柳,憔悴衰敗,已不勝攀折。以哀景映襯哀情,藉傷柳以傷別,加倍突出人間別離之頻繁,別恨之深重。
自“夕陽閑淡秋光老”一句始,詞境愈加凄清又無限延伸。面對灞橋,已令人頓生離思,偏又時當秋日黃昏,日色晚,秋光老,夕陽殘照,給本已蕭瑟的秋色又抹上一層慘淡的色彩,也給作者本已凄楚的心靈再籠罩一層黯淡的陰影。想到光陰易逝,遊子飄零,離思愁緒綿延不盡,終於溢滿蘅臯了。“離思滿蘅臯”,是用誇張的比喻形容離愁之多,無所不。
“一麯《陽關》”兩句,轉而從聽覺角度寫離愁。作者目瞻神馳,正離思索懷,身邊忽又響起《陽關》麯,將作者思緒帶回別前的離席。眼前又進行一場深情的餞別,而行者正是自己。客中再嘗別離之苦,舊恨加上新愁,已極可悲,而此次分袂,偏偏又傳統的離別之地,情形加倍難堪,耳聞《陽關》促別,自然使人肝腸寸斷了。至此,目之所遇,耳之所聞,無不關合離情紛至沓來。詞末以“獨自憑蘭橈”陡然收煞。“獨自”二字,下得沉重,依依難捨的別衷、孤身飄零的苦況,盡含其中。
這首詞運用了回環斷續的藝術手法,藉助灞橋、古柳、夕陽、陽關等寓意深遠的意象,不加絲毫議論,衹通過憑吊前朝風物,就抒發無限的感慨,做到了“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宋六十一傢詞選例言》)。 |
|
少年遊
晏殊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
朱闌嚮曉,芙蓉妖豔,特地鬥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
莫將瓊萼等閑分,留贈意中人。
晏殊詞作鑒賞
此詞詠木芙蓉。秋風蕭瑟,落葉紛紛,而芙蓉花卻獨自開得分外豔麗。這不畏嚴霜的木芙蓉象徵着愛情的堅貞、高潔,因此詞人要特地把它留贈給自己的意中人。
“重陽過後”三句為景語,寫重陽過後自然景物的變化。西風凄緊,庭葉飄零,渲染出清秋蕭索的氣氛。緊接“朱闌”三句,作者凄清的背景下,反出一豔筆:這秋日的清晨,芙蓉(秋天開白、黃或淡紅色花)枝梢簇集一處,淡雅美麗。這裏用對比、反襯手法,益見出清秋開放的芙蓉之可貴。
“霜前月下”三句着意刻畫的是:清霜中,明月下,那微斜的紅花、淡黃的小蕊,是多麽鮮明美麗,真的要叫春天回轉了。“霜前月下”,泛寫芙蓉開放的環境,從另一角度補充“朱闌嚮曉”句意:“斜紅淡蕊”,具體刻畫出芙蓉的“妖豔”:“明媚欲回春”,是芙蓉所引起的強烈感受,它似乎能把蕭瑟的秋季化作美好的春天。結拍二句承上抒懷:不要把這美玉般的花兒隨便地摘下來,還是留着它贈送給意中人吧r花及人,因人惜花,惜花亦惜人,此句為點睛之筆。
這首詠物詞,詠木芙蓉的同時,自有詞人的感情。詞人要把這凌霜耐冷、獨傲秋庭的花兒送給意中人,實際上寄托着作者對堅貞高潔之品德的肯定與贊賞。 |
|
少年遊
晏幾道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
淺情終似,行雲無定,猶到夢魂中。
可憐人意,薄于云水,佳會更難重。
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今番同。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詞抒離別怨情,上片分寫雲、水,以水雖離多而終能相逢、雲雖無定猶能到夢中,為下片反襯作好鋪墊。過片總雲、水言之而又能翻進一層,說人意薄于云水。開篇先以雙水分流設喻:“離多最是,東西流水。”以流水喻訣別,其語本於傳為卓文君被棄所作的《白頭吟》:“躞蹀禦溝上,溝水東西流。”第三句卻略反其意,說水分東西,終會再流到一處,等於說流水不足喻兩情的訣別,第一層比喻便自行取消。於是再設一喻:“淺情終似,行雲無定。”用行雲無憑喻對方一去杳無信息,似更妥貼。不意下句又暗用楚王夢神女“朝為行雲”之典,謂行雲雖無憑準,還能入夢,將第二個比喻也予取消。短短六句,語意翻復,有柔腸百折之感。
過片總雲、水言之而又翻進一層,言人意薄于云水。流水行雲本為無情之物,可是它們或終能相逢,或猶到夢中,似乎又並非一味無情。苦於“佳會更難重”的人兒心目中,人情之薄遠甚于云水。翻無情為有情,原是為了加倍突出人情之難堪。結拍三句直抒情懷,語極沉痛:仔細回想,過去最為傷心的時候,也不能與今番相比。此三句是抒情主人公內心世界直截了當的表露和宣泄,感情極為深沉、厚重,讀來蕩氣回腸,一唱三嘆。
近人夏敬觀評此詞:“雲水意相對,上分述而又總之,作法變幻。”作者詞中正是運用這種藝術手法,造成迴旋往復的詞境,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 |
|
少年遊
潤州作,代人寄遠
蘇軾
去年相送,余杭門外,飛雪似楊花。
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傢。
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
恰似笎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蘇軾詞作鑒賞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蘇軾因賑濟災民而遠潤州時(今江蘇鎮江)。為寄托自己對妻子王潤之的思念之情,他寫下了這首詞。此詞是作者假托妻子杭思己之作,含蓄婉轉地表現了夫妻雙方的一往情深。
上片寫夫妻別離時間之久,訴說親人不當別而別、當歸而未歸。前三句分別點明離別的時間——“去年相送”;離別的地點——“余杭門外”;分別時的氣候——“飛雪似楊花”。把分別的時間與地點說得如此之分明,說明夫妻間無時無刻不惦念。大雪紛飛本不是出門的日子,可是公務身,不得不送丈夫冒雪出發,這種凄涼氣氛自然又加深了平日的思念。後三句與前三句對舉,同樣點明時間——“今年春盡”,氣候——“楊花似雪”,可是去年送別的丈夫“猶不見還傢”。原以為此次行役的時間不長,當春即可還傢,可如今春天已盡,楊花飄絮,卻不見人歸來,怎能不叫人牽腸挂肚呢?這一段引入了《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楊花”、“楊花似雪”兩句,比擬既工,語亦精巧,可謂推陳出新的絶妙好辭。
下片轉寫夜晚,着意刻畫妻子對月思己的孤寂、惆悵。“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說的是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捲起簾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風露又乘隙而入,透過窗紗,撲入襟懷。結尾三句是說,妻子人間孤寂地思念丈夫,恰似姮娥月宮孤寂地思念丈夫後羿一樣。姮娥憐愛雙棲燕子,把她的光輝與柔情斜斜地灑嚮那畫梁上的燕巢,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羨慕雙燕,而更思念遠方的親人。
詞中將“姮娥”與作者之妻類比,以虛襯實,以虛證實,襯托妻子的孤寂無伴;又以對比襯托法,通過描寫雙燕相伴的畫面,反襯出天上孤寂無伴的姮娥和梁下孤寂無伴的妻子思情之孤苦、凄冷。這一高超的藝術手法,與上片飛雪與楊花互喻的手法一道,産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魂。 |
|
少年遊
周邦彥
並刀如水,吳????勝雪,纖手破新橙。
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 嚮誰行宿,城上已三更。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這是一首描寫戀情的詞篇。上片,烘托室內氣氛,渲染室內的安恬靜謐,純淨閑雅。下片,換頭三字直貫篇終,極寫對戀人溫存體貼和婉言勸留。
本篇作法與周邦彥其他詞略有不同,主要表現在;構思有新的角度;手法有新的變化;語言有新的特色。
在浩如煙海的唐宋詞中,描寫愛情的詞作所在皆是。其中,有許多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但也有不少作品寫得庸俗淺露,詞語塵下。即使是那些較好的詞,也常常千篇一律,甚至流於公式化和程式化。《少年遊》作為愛情詞來說,它的構思比較別緻,有新的角度。這主要表現在場景的佈置與細節的選擇上。作者沒有選取離別相思之類的場面,也沒有選取別後重逢驚喜的一剎那,而衹是通過“並刀”、“吳????”、“新橙”、“錦幄”、“獸香”這樣一些比較簡單的道具佈置出一個安恬靜謐的環境,然後再通過“破新橙”、“坐調笙”和“低聲問”這樣的動作以及“不如休去”這樣的對話,表現相互愛戀與深情體貼。有了這樣的道具和布景,有了這樣的動作和心緒,就把詞中所反映的愛情關係提到一個格調比較高雅的境界,洗淨了愛情詞作中常見的那種脂膩粉濃、市塵儇薄的庸俗氣味。清瀋謙在評論這首下片幾句時說:“言馬,言他人,而纏綿偎依之情自見。若稍涉牽裾,鄙矣。”
由於構思的角度不同,表現手法也自然要有差異。在以上所選周詞的說明中,我們不止一次地提到,周邦彥的詞“撫寫物態,麯盡其妙。”他善於藉景抒情,虛實兼到。他的某些佳作,主要是靠形象來說話的。但是,這首《少年遊》則與之有所不同,它主要藉助白描、敘述與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詞中雖也有生活場景與具體細節的描繪,但,那衹不過是交待時間、地點與烘托環境氣氛而已。它的精彩部分主要是靠動作與對話表現出來的。清代譚獻在《復堂詞話》中評這首詞說:“麗極而清,清極而婉,然不可忽過‘馬滑霜濃’四字。”這話是很有道理的。假如沒有後片低聲而簡短的對話,就不可能含蓄婉轉地表現出旖旎風流與溫柔體貼的戀情。
由於這首詞主要是靠動作與對話來表現情緒的,所以,詞的語言也有新的特點,即提煉口語,如話傢常,純用白描,到口即消。這樣的語言特點和他那些富豔精工,長於對句,善用動詞,深清音律的詞作是截然不同的。這說明,周邦彥確實是駕馭語言的大師,他可以根據詞的內容相應地變換寫法,使語言更好地為內容服務。周濟在《宋四傢詞選》中評論這首詞說:“此亦本色佳製也。本色至此,便足。再過一分,便入山𠔌惡道矣。”
(汴京舊事)李師師與周邦彥
李師師是北宋東京名妓。《東京夢華錄》記載:“李師師本角妓也。”所謂“角妓”,乃歌妓。李師師最擅長的是“小唱”。徽宗時期,她的小唱在東京瓦肆獨占鰲頭,《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雲:“崇觀以來,在京瓦肆伎藝……小唱李師師、徐婆惜、封宜奴、孫三四等,誠其角者。”因李師師所唱多“長短句”,即今之宋詞,故與北宋詞人多有交往,如張先、秦少遊、晏幾道、周邦彥等。關係最為密切者,衹有周邦彥一人。
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妙解音律、工於文詞,少年時代所寫的《汴京賦》深得神宗、哲宗賞識,“貴人、學士、妓女,皆知美成詞為可愛”。他結識李師師時,年紀雖已過了60歲,仍風流不減當年,因其詞句綺麗絶倫,京城歌妓無不以唱他的新詞為榮。初見李師師時,周邦彥便覺相見恨晚,即填了一首《玉蘭兒》記錄了他對李師師的印象:“鉛華淡伫新妝束,好風韻,天然異俗。彼此知名,雖然初見,情分先熟。爐煙淡淡雲屏麯,睡半醒,生香透玉。賴得相逢,若還虛度、生世不足”這位年逾花甲的曠代詞人,對於李師師有着無限傾倒。師師喜歡他的文采,樂於與他接近,交往日久,二人關係甚為密切。
宋人陳鵠《耆舊續聞》中記載:“美成至註主角妓李師師傢,為賦《洛陽春》雲,‘眉共春山爭秀,可憐長皺。莫將清淚濕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潤玉簫閑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欄愁,但問取亭前柳’”從《洛陽春》中不難看出周邦彥對李師師的贊美和同情,並規勸她找個知心之人出嫁,以解愁苦。可見,二人友誼深厚,絶非一般。
張端義在《貴耳集》中記載了李師師和周邦彥的一段軼事,說宋徽宗幸李師師,恰周邦彥先在,知皇帝到,周便匿於床下。徽宗攜新橙一顆,說是江南新貢上品,以討好師師。邦彥悉聞此事,隱括成著名的《少年遊》雲“並刀如水,吳????勝雪,纖手破新橙……”後,師師為徽宗歌此詞,徽宗大怒,知為周作,便把他趕出京城。過了幾日,皇復幸師師傢,不遇,便久坐等她。師師夜半纔回,愁眉淚眼,憔悴可掬。問其故,師師說送別周邦彥去了,不知皇帝要來。徽宗問有詞否?師師雲:“有《蘭陵王•柳陰直》詞。”徽宗便讓她唱了一遍,聽後深深感到有一種“小雅怨懷而不亂”的感覺,不覺大動憐纔之心。他知道李師師也不願意周邦彥離京,於是便赦免了周的罪名,把他召回,封他為“大晟樂正”,準他隨時在李師師傢走動。
靖康元年1126年末,金人破汴,主帥因久聞師師名,欲占之,師師不從吞金簪欲自殺,後被尼姑擡到慈雲觀搶救得以復生,潛逃南方,在一農捨中偶遇周邦彥,二人傾訴衷腸,周邦彥不覺老淚縱橫。《耆舊續聞》中還說“師師欲委身而未能也”,因為周妻死活不允。嘆惜之餘周邦彥遂寫下《瑞竜吟》詞一首,中雲:“……前度劉郎重到,訪鄰尋裏,同時歌舞。惟有舊傢秋娘,聲價如故。……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閑步。事與孤鴻去。探春盡是,傷離意緒……”李師師與周邦彥從此分別,天地蒼茫,再也沒能相見一面。
李師師隱居浙江一帶,3年後,偶然收到周邦彥的一封書信,拆看一看,竟是一首充滿深情的《解連環》詞:
“怨懷無詫,嗟情人斷絶,信音遼邈。縱妙手、能解連環,似風散雨收,霧輕雲保燕子樓空,暗塵鎖、一床弦索。想移根換葉,盡是舊時,手種紅藥。
汀洲浙生杜若。料舟依岸麯,人在天角。謾記得、當日音書,把閑言閑語,待總燒卻。水驛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
千言萬語、萬語千言盡在一首《解連環》中,李師師看過淚流不已,泣不成聲。 |
|
少年遊
韓鵬飛
少年行囊 春光無限 係馬村邊柳
君莫思量 今朝此去 獨自路迢迢
天子賜印 將軍佩出 漢傢君臣笑
行盡江南又江北 始不負 生平志 |
|
少年遊
歌麯:少年遊
歌手:魏晨
朱門半掩誰家庭院
我騎白馬路過門前
衹聞見
一麯琵琶點破 豔陽天
待字閨中誰傢小姐
琴聲幽幽撥我心弦
盼相見
日日在她門前 放紙鳶
不過茫茫人海
偶然的遇見
誰知踏破所有鐵鞋
衹在一瞬間
註定淪陷你眉間
佳人
少年
前世種下的糾結
姻緣
紅綫
邀你人世共並肩
夕陽下我拉着你一起望着天
慢慢的靜靜地度過舊舊的時間
真的好想讓你永遠留在我的身邊
數着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翩翩
今生與你相遇 前世柔情繼續
你的身影為何消失得這樣了無音訊
曾經為你寫滿那封相思的信
再也不會變成我心裏那道憂傷的印
待字閨中誰傢小姐
琴聲幽幽撥我心弦
盼相見
日日在她門前 放紙鳶
不過茫茫人海
偶然的遇見
踏破所有鐵鞋
衹在一瞬間
註定淪陷你眉間
佳人
少年
前世種下的糾結
姻緣
紅綫
邀你人世共並肩
佳人
少年
前世種下的糾結
姻緣
紅綫
邀你人世共並肩 |
|
歌麯:少年遊
歌手:任賢齊
專輯:一個人任賢齊,《隋唐英雄傳》主題麯
詞麯:任賢齊
翩翩一葉扁舟載不動許多愁
雙肩扛起的是數不盡的憂
給我一杯酒喝盡人間仇
喝盡千古曾經的承諾
美人如此多嬌英雄自古風流
紛紛擾擾衹為紅顔半點羞
給我一杯酒烽火幾時休
喝完這杯一切再從頭
江山仍在人難依舊
滾滾黃沙掩去多少少年頭
悲歡是非成敗轉眼成空
濤濤江河洶涌淘盡男兒的夢
曾經海闊天空昂首莫回頭
癡笑輕狂任我瀟灑少年遊
江湖路路難走兒女情情難求
風花雪月衹是拂袖在身後
給我一杯酒點滴心中留
若是有緣他日再相逢 |
|
|
|
少年遊·草 | 少年遊慢 | 少年遊梅 | 少年遊草 | 少年遊俠 | 無方少年遊 | 陽光少年遊 | 少年遊擊隊 | 少年遊早行 | 少年遊雙調 | 白馬少年遊 | 少年遊太學 | 少年遊西湖 | 少年遊感舊 | 少年遊重陽 | 少年遊商調 | 少年遊黃鐘 | 少年遊潤州作 | 少年遊林鐘商 | 少年遊戲平甫 | 少年遊小闌幹 | 少年遊張衛健 | 少年遊詠紅梅 | 少年遊送元素 | 少年遊·離多最是 | 少年遊·重陽過後 | 少年遊·並刀如水 | 少年遊·江南節物 | 少年遊·去年相送 | 少年遊黃鐘樓月 | 少年遊山中送春 | 少年遊別韓叔夏 | 少年遊玉臘梅枝 | 少年遊次季良韻 | 少年遊慢般涉調 | 少年遊黃鐘第二 | 少年遊俠好經過 | 長安少年遊俠客 | 少年遊賦涇雲軒 | 絲綢之路少年遊特 | 少年遊用周美成韻 | 少年遊宮詞擬梅溪 | 金印青少年遊樂場 | 少年遊井桃林鐘商 | 少年遊·潤州作代人寄遠 | 少年遊·參差煙樹灞陵橋 | 少年遊·朝雲漠漠散輕絲 | 少年遊·楓林紅透晚煙青 | 溫州市少年遊泳學校 | 少年遊·欄幹十二獨憑春 | 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 | 少年遊.潤州作,代人寄遠 | 少年遊(小闌幹) | 少年遊(林鐘商) | 少年遊(雙調) | 少年遊.宮詞擬梅溪 | 少年遊(山中送春) | 少年遊(戲平甫) | 少年遊(商調) | 少年遊(黃鐘樓月) | 少年遊(別韓叔夏) | 少年遊 張衛健 | 少年遊(重陽) | 少年遊(玉臘梅枝) | 少年遊(用周美成韻) | 少年遊(感舊) | 少年遊(送元素) | 少年遊(宮詞擬梅溪) | 少年遊(賦涇雲軒) | 少年遊(草) | 少年遊(梅) | 少年遊(西湖) | 少年遊(早行) | 少年遊(詠紅梅) | 少年遊慢(般涉調) | 少年遊(黃鐘) | 少年遊(次季良韻) | 少年遊(潤州作) | 少年遊(黃鐘·第二) | 少年遊壽雲𠔌謝右司 | 少年遊十之六林鐘商 | 君不見淮南少年遊俠客 | 少年遊長至日席上作 | 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 少年遊(渝州席上和韻·般涉調) | 少年遊(井桃·林鐘商) | 少年遊(長至日席上作) | 少年遊(壽雲𠔌謝右司) | 少年遊(葛氏侄女子告歸,作少年遊送之) | 少年遊(十之六·林鐘商) | 少年遊(戲友人與女客對棋) | 少年遊(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少年遊(元豐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傢飲釀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詞) | 少年遊葛氏侄女子告歸作少年遊送之 | 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 少年遊元豐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傢飲釀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詞 | 少年遊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高寒夢驚是何夕墮雙星無限蒼崖紫岫誰拊棱層薜蘿深處算少年遊屐幾番登河漢近疑在蓬瀛右十景先輩寄之歌詠者多矣霅川周公謹以所作木蘭花示予約同賦因成時 | 少年遊戲友人與女客對棋 | 少年遊渝州席上和韻般涉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