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小青是戲麯中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由青蛇修煉而成,有時又稱青青、青兒。白素貞的侍女、妹妹。是一個愛憎分明、忠於友情的蛇仙。
青兒的形象最先出現於明馮夢竜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其名青青,是杭州西湖第三橋下潭內一個千年成精的青魚。白蛇下山遊湖,她變成一個女俾,陪伴白蛇,最後與白蛇一起被法海鎮壓在雷峰塔下。
到了清代方成培的《雷峰塔傳奇》,青兒又成了海島上陳紫函飾小青一個修練千年而成仙的青蛇。後來到西湖,統率萬餘水族,稱霸一方。白蛇下山後,降伏了青蛇,使之成為自己的俾女,名喚青兒。
她聰明伶俐,勇於助人。她與白素貞名義上雖有主僕之別,實則情同姐妹,安樂與共,患難相扶,真有披肝瀝膽之情。她幫助白素貞與許仙結合。對許仙的動搖與軟弱,她敢於批評、指責;對法海和尚的挑撥、陷害,她敢於挺身而出,與之做不調和的反抗與鬥爭;對白素貞的友情,又義無反顧,成為白素貞同儒、道、釋鬥爭的有力助手。最後,當白素貞被法海鎮於雷峰塔下,她仍不忘卻前情,忍恨捨淚,苦苦修煉百年,報仇雪恨,一舉摧毀雷峰塔,救出白素貞,使之與之傢人團聚.
清中葉以後,一些劇本又將青兒改變為與白蛇一起在四川峨眉山修煉成仙的青蛇。田漢的京劇劇本和其他許多地方戲劇體《白蛇傳》都尊循這一路子。現代又有《青蛇傳》專寫青兒救白素貞之事.
◎青蛇簡介
姓名:小青
身份:青蛇妖
相貌:嬌豔俏麗,如嬌字所說,定是可愛粉嫩,如姣花軟玉一般惹人憐惜;如豔字所說,定是鮮豔水靈,嬌而不弱;如俏字所說,定是翩然靈動,宛若精靈的紫羅蘭;如麗字所說,定是秀麗雅緻,眉眼中帶有淡淡水鄉女子氣息。平日裏神采飛揚,機靈可人,秀氣又不失精靈古怪;傷心時,眼神滿是幽怨,梨花帶雨更平添幾絲女兒傢的溫柔,惹人憐惜。
氣質:靈氣逼人,神采飛揚,嬌媚不可方物。嬌美無比;容色絶麗,不可逼視。豐姿綽約,猶如仙女一般;臉上雪白的肌膚之中透出一層紅玉般的微暈,真是晨露新聚,奇花初胎,說不盡的清麗絶俗。
性格:頑皮可愛,有一種小女子的機靈。既有南方女兒的心思靈動,狡黠慧捷,又兼北國女子的率直坦然,雖是妖精,卻心地善良,對白蛇一片忠心,為了姐姐放棄了修道成仙的機會,與姐姐、許仙在人間快樂勝似神仙
◎《青蛇傳》
《青蛇傳》為《白蛇傳》續篇。清末民初瀋勤安編演。述白素貞被鎮雷峰塔,小青火燒雷峰塔搭救不成,反被法海用金鉢收去,幸觀音大士相救帶回洛伽山修煉。許夢蛟由姑母扶養長大,後中狀元,金殿奏本求聖旨拆塔救母,法海使法術指夢蛟為妖,小青與法海鬥法救下夢蛟。夢蛟奉旨返杭請巡撫拆塔,法海又趕往阻攔,歷數素貞十大罪行,激怒衆神譴責法海,金母娘娘救出素貞。許仙先在金山寺出傢,後奉旨還俗,狐狸精吳美娘幻變素貞迷蒙許仙,使許仙命在旦夕,金母娘娘偕素貞、小青下凡除狐狸精使許仙脫險。金母娘娘命小青嫁許仙,了卻當年白、青同嫁一夫之願。小青生子夢竜,稍長習武,武藝超群,一次抱打不平,傷人性命,身入囹圄,已為巡撫的夢蛟審清案情,救下夢竜。後夢竜武場奪先鋒,欽賜武狀元。小青與許仙俗緣已滿,駕返上天。傳唱此書者僅張雲亭、陸鳳翔、唐鳳雲等少數藝人。
◎影視形象
1992年電視《新白娘子傳奇》,陳美琪飾。
1993年電影《青蛇》,張曼玉飾。
2004年電視《白蛇傳》,陳紫函飾。 |
|
電視劇《武林外傳》中人物
姓名:小青(張歆藝 飾)
原型:《白蛇傳》中的小青
年齡:與郭芙蓉同歲
身份:郭芙蓉傢中的婢女 雌雄雙俠(雌雄雙煞)的雌俠
特點:對小姐忠心
武器:劍
結局:放下郭芙蓉,獨自回傢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仙劍奇俠傳三》中人物
遊戲:仙劍遊戲中的重要人物
姓名:林青兒
身份:女媧後人,後嫁與南詔國國王,成為巫後,是《仙劍奇俠傳三》中紫萱的女兒,《仙劍奇俠傳》中靈兒的娘親。
特點:有大愛,視保護南詔國子民為己任 懷有身孕後會顯出代表女媧族身份的蛇尾
武器:蛇杖
結局:為鎮封水魔獸化為石像,後被拜月教主擊碎 |
|
【藥名】小青
【別名】紅刺毛藤、燈托草、五兄弟、五托蓮、毛青杠、斬竜劍、毛不出林、矮茶子、蛇藥、獅子頭
【漢語拼音】xiao qing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disia pusilla A.DC.
【功效】清熱利濕;活血消腫
【科屬分類】紫金牛科
【主治】風濕痹痛;黃疸;血痢腹痛;痛經;跌打損傷;癰瘡腫毒;蛇咬傷
【生態環境】生於低山林下或灌叢中。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淨,曬幹。
【資源分佈】分佈於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動植物形態】矮小亞灌木,長30-50cm。蔓生,具匍匐莖,逐節生根。直立莖高不超過10cm,幼時密被長柔毛。葉對生或近輪生;葉柄長約5mm,被毛;葉片堅紙質,橢圓形或倒卵形,長2.5-6cm,寬1.5-3.5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廣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明顯或不甚明顯的鋸齒和細齒,具疏腺點,葉面被糙伏毛,毛基部常隆起,背面被柔毛及長柔毛,尤以中脈為多,邊緣脈不明顯。傘形花序,單一,側生,被長硬毛,柔毛或長柔毛;花梗長約6mm;花長3-4mm;萼片披針狀鑽形,與花瓣近等長,外面被疏柔毛及長柔毛,具腺點;花瓣白色或帶微紅色,廣卵形,具腺點;雄蕊與花瓣近等長,花藥卵形,背部具腺點。果球形,直徑5mm,紅色,具腺點。花期5-7月,罕見於12月,果期與花期相近。
【功效分類】清熱利濕藥;活血消腫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浸酒。
【出處】《中華本草》 |
|
杭州西湖邊有兩座常令遊人悲嘆的美人墓:一座是南齊著名詩妓蘇小小的孤塋,位於西冷橋畔;另一座則葬着明初怨女馮小青,長寂在孤山腳下的梅樹叢中。兩座長滿青草的孤墳,給西子湖畔增添了幾分凄美的色彩,到這裏憑吊的人們不免會回想起兩位薄命佳人的凄婉故事。
馮小青原本是廣陵(今揚州)的世傢女。其祖上曾追隨朱元璋南徵北伐,打下大明江山,建立了汗馬功勞。明朝定鼎南京後,馮傢享有高官厚爵,到馮小青父親則受封為廣陵太守。馮小青的童年就在廣陵的太守府度過,那日子可謂是錦衣玉食,呼婢喚奴。馮小青自小生得秀麗端雅,聰穎伶俐,深得父母的寵愛。馮小青的母親也是大傢閨秀出身,善於舞文弄墨、撫琴彈弦,衹有馮小青這麽一個寶貝女兒,自然是看得比眼珠子還重。從小對她悉心培育,一心盼望她長成一個才貌出衆的姑娘。馮小青十歲那年,太守府中來了一個化緣的老尼,這老尼一身一塵不染的灰布袈裟,慈眉善目,她見馮小青聰明可愛,就將她喚到身邊。馮小青覺得這老尼慈祥可親,也就非常樂意地站在她面前。老尼撫着馮小青的頭,緩緩開口說:“小姐滿臉穎慧,命相不凡,我教你一段文章,看你是否喜歡?”馮小青好奇心正強,聽她說要教自己文章,饒有興致地點點頭,專註地擡頭看着老尼。老尼清了清嗓子,閉目合手,念了一大段佛經。老尼念完後,睜開眼睛看了看馮小青,馮小青知是在考自己,當即也閉了眼,把剛纔老尼念的佛經復述了一遍,竟然是一字不差。
老尼臉露驚詫之狀,隨即搖了搖頭,口誦一聲“阿彌陀佛”,轉身對着馮小青母親鄭重地說道:“此女早慧命薄,願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捨,萬勿讓她讀書識字,也許還可有三十年的陽壽!”意思說若捨不得讓馮小青出傢,又教她讀書識字,那就連三十歲還活不到。馮母聞言大吃一驚,但她畢竟是個見過些世面的人,認為憑自傢的條件,馮小青無論如何也能過得舒舒服服。老尼憑一面之見斷定小青命薄,定是故弄玄虛,豈可深信!送走化緣老尼後,馮母依然一如既往地調教女兒,暫時也沒看出什麽異樣。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建文四年,燕王朱棣藉“靖難”之名奪得了建文帝的皇位。朱棣進軍南京時,馮小青之父作為建文帝之臣,曾帶兵堅决阻擋。當朱棣取得天下後,馮傢自然成了他的刀下鬼,誅連全族。年方及笄的馮小青當時恰隨一遠房親戚楊夫人外出,幸免於難,慌亂之中,隨着楊夫人逃到了杭州。在杭州城裏,馮小青舉目無親,衹好寄居到一個曾與馮父有過一回交往的本傢馮員外傢中。馮員外是經營絲綢生意的富殷,傢大業大,見馮小青孤身一人,楚楚可憐,就收留了她。
住進了馮傢,吃穿住都不用發愁了,可一夜之間從太守千金淪落為寄人籬下的孤女,使馮小青一直沉浸在悲痛憂鬱之中。轉眼到了元宵燈節,馮員外傢張燈結彩,好不熱鬧。到馮傢來走親戚的楊夫人,也就是曾帶馮小青來杭州的那位夫人,見小青一個人悶坐在屋中,就硬把她拉了出來看燈。馮傢大少爺馮通是個精通文墨的儒商,趁着佳節燈會大顯身手,製了不少謎語挂在燈上。待馮小青出來時,燈謎已被猜中大半,她走近看時,被一條謎語的謎面吸引住了:
話雨巴山舊有傢,逢人流淚說天涯;
紅顔為伴三更雨,不斷愁腸並落花。
這條燈謎的謎底一下子就被馮小青猜中了,但更吸引她的倒是這首絶句體的謎面,仿佛是她此時心境的寫照,不由地站着發呆。
馮小青異樣的神情被製謎的馮傢大少爺看在眼裏,不禁升出一股憐惜之情。他早知道傢裏住進了一個遇難的小姐,聽人說是如何才貌雙全,無奈自己是有婦之夫,不敢隨意造訪。今見到馮小青,他馬上猜出了她的身份。
馮通走近小青,輕聲問道:“小姐是否已猜中這則燈謎?”馮小青猛地被驚醒,轉頭一看,是一位風度儒雅的年輕公子,不由得臉一紅,低聲答道:“可否是紅燭?”馮通含笑點頭,贊道:“小姐好悟性。”馮小青不好意思地走開了。
幾天後,杭州城裏下了一場春雪。雪花飄落,到處銀裝素裹。馮小青的屋外有幾樹白梅,這時梅花正迎雪吐蕊,清香溢滿小院。馮小青自幼就偏愛梅花,尤其是白梅。在廣陵舊宅她的閨閣前就種着一大片梅樹,每到梅花飄香時,她總喜歡留連其間,享受那份雅韻。飄落異鄉,又見到了熟悉的梅花映雪,她沉悶的心情閃出一片晴朗。於是找了一個瓷盆走出房間,到院中的梅樹叢中,十分用心地從梅花瓣上收集晶瑩的積雪,準備用來燒梅雪茶。這也是她過去常做的一件趣事。
就在這時,也有愛梅雅好的馮通走進了小院,他是特意來看梅花的。兩個愛梅人在雪地梅樹下不期而遇,似乎都沒有感到驚異,衹是會心地相對一笑。於是,馮通開始幫着小青一同拂掃梅雪,同時零零散散地侃着梅花的趣聞和吟梅的詩詞。不知不覺中,就收到了滿滿一盆梅花雪。馮小青略帶羞澀地邀請馮通進屋一同燒煮品嚐梅雪茶,馮通欣然領命。兩個人在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燒雪、品茶、談詩,情融意恰。有了那次傾談後,馮通情不自禁地總想找機會接近小青。小青覺得馮通文雅知禮,又善暖人心,因此也十分樂意馮通來看她。如此一來,馮通三天兩頭瞞着妻子崔氏來會小青,小青的小屋中從此充滿了生機。終於,兩人的感情發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彼此不忍再暗中相會、日日別離,在春天來臨時,馮通嚮父親提出了納妾的要求。馮員外原本對聰明可人的小青就頗有好感,加之馮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婚後三年不曾生育,因此爽快地應充了馮通娶小青為妾的婚事。崔氏對此雖然耿耿於懷,但既然老爺子點了頭,她也奈何不得,衹在暗中切齒發恨。
小青與馮通有了名正言順的關係,益發朝朝夕夕相伴相守。馮小青一個名門千金,嫁給商賈人傢為妾,說來有些委屈。馮通對她那般輕憐蜜愛,她也就非常知足了,滿以為劫難已過,否極泰來。在風光旖旎的西子湖畔,重新抓住了幸福的人生。不料好景不長,新婚蜜月剛過,馮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就開發施展她大少奶奶的威風了。先是對馮通的行動嚴加約束,繼而又對馮小青的生活挑三揀回。小青口味清淡,不習慣於馮傢油膩的飲食,所以馮通常讓廚子另外燒一些合小青口味的小菜。這天,廚子為小青單獨炒的菜被崔氏看見了,她故意斥責廚子道:“馮傢有大魚大肉,誰讓你還燒這些沒油腥的菜,想丟馮傢的面子嗎?以後不許再燒!”說完,把那兩盤菜狠狠地倒在了污水池中。
因受製於崔氏,馮通很少有機會來馮小青屋中陪她。小青重新又落於孤寂中,因為有了那一小段美好時光,眼下的孤寂變得更加難耐。枯坐屋中,小青衹好藉詩詞排遣憂情。這天,她心有所慨,寫下這樣兩首絶句:
其一:
垂簾衹愁好景少,捲簾又怕風繚繞;
簾捲簾垂底事難,不情不緒誰能曉!
其二:
雪意閣雲雲不流,舊雲正壓新雲頭;
來顛顛筆落窗外,鬆嵐秀處當我樓。
詩中傾訴了她處境的無奈,也暗喻了崔氏的壓人之勢。寫成後詩箋攤放在桌上,就焉焉地睡着了。這時,正巧崔氏路過這裏,見屋內寂靜無聲,竟不懷好意地悄悄溜進來窺探,無意中發現了桌上墨跡未幹的詩箋。崔氏粗通文墨,竟也看明白了那兩首詩的含義,知道是暗諷自己的,頓時大發淫威,吵嚷起來。崔氏的叫聲驚動馮傢上上下下不少人,見馮員外和馮通都聞聲趕來了,崔氏便趁勢發泄一番,她涕淚俱下地數落着:“我這個作大的竟管不了這個傢了,有人看我不順眼就明說好了,幹嗎非要在詩中誹謗我,傳出去好讓大傢都知道馮傢沒有規矩……”她一邊說一邊捶首頓足,仿佛受了莫大的委屈。抓到一絲把柄後,崔氏就决不放過,非逼着馮通把小青送出傢門,否則自己就尋死覓活。迫於崔氏的潑辣橫蠻,加之她娘傢是馮傢的世交,也是杭州城裏的富商,不便得罪,馮通衹好把小青送到孤山的一座馮傢別墅中居住。
孤山位於西子湖畔,風景秀麗而寧靜。馮小青身邊僅有一老僕婦相隨,面對西湖的朝霞夕嵐,花木翠鬱,馮小青提不起半點興致。倒是孤山別墅的清幽寂靜與她的心情頗能融為一體。
馮小青的住處靠近當年宋代處士林和靖隱居的地方,雖已物換星移,但這裏仍留下大片的古梅林。梅花雖已開過,卻仍能喚起小青無邊的遐思。面對看盡人間盛哀的梅樹,她不由地暗嘆自己飄零凄苦的身世.形然而下的眼淚化成了一束悲詩;
其一:
春衫血淚點輕紗,吹入林逋處士傢;
嶺上梅花三百樹,一時應變杜鵑花。
其二:
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看牡丹亭;
人間亦有癡如我,豈獨傷心是小青。
其三:
鄉心不畏兩峰高,昨夜慈親入夢遙;
說是浙江潮有信,浙潮爭似廣陵潮。
傷心的小青衹有藉詩寄愁,梅花落盡,衹換上滿山的杜鵑,杜鵑滴血恰似小青的心。在這裏,她思念已故的父母,懷念少年時那段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同時,她又切切盼望着心愛的夫君到來,他曾說過會常來看她的,可已過去月餘,一直也沒見他的蹤影,是忘了她?還是受製於崔氏?
一個花紅飄落的春末午後,午睡的小青被一陣急促的輕呼聲喚醒。她睜眼一看,竟是她日夜思念的夫君馮通,她騰地坐了起來,揉了揉睡眼。馮通這時已進屋了,見到分別一月的小青,竟消瘦得如此厲害,心疼地將她擁住。正待敘別情時,門外老僕婦傳話進來:“大少奶奶派人來了,請大少爺速速歸府!”這邊話還衹到唇邊,那裏崔氏派來的心腹傢人已進了院子,一場鴛鴦夢還未開始就被驚散了。
那片刻的相會,小青總覺得是一個夢,她好想那樣的夢再入睡鄉。可是又一個月過去,好夢不曾再來。小青漸漸茶飯不思,人變得病弱懨懨。她歪在病榻上,抱着琵琶,
一遍又一遍地彈唱着自撰的“天仙子”:
文姬遠嫁昭君塞,小青又續風流債;也虧一陣墨罡風,火輪下,抽身快,單單零零清涼界。原不是鴛鴦一派,休算作相思一概;自思自解自商量,心可在,魂可在,著衫又執雙裙帶。
一日,一直病病懨懨、情緒低落的小青,忽然有了幾分精神,她對老僕婦說:“立刻請一位高明的畫師來為我寫真,不惜金錢多少!”畫師請來後,馮小青仔細描了妝,穿上最好的衣衫,端坐在梅花樹下,讓畫師為自己畫像。畫師仔細畫了兩天,終於畫成了小青倚梅圖,小青接過畫看了一會兒,轉頭對畫師說:“畫出了我的形,但沒畫出我的神!”
畫師是個十分認真的人,接着又開始重新作畫。這次,小青盡量面帶笑容,神情自然地面對畫師。又費了兩天時間,畫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像。馮小青對着畫審視良久,仍然搖頭嘆息道:“神情堪稱自然,但風態不見流動!也許是我太過矜持的原因吧。”
於是,第三次畫象畫師要求馮小青不必端坐,談笑行臥、喜怒哀樂一切隨興所至,不必故意作做。馮小青體會了畫師的意思,便不再一板正經地擺着姿勢。而是如平常一般地生活行動,或與老僕婦談笑;或扇花烹茶;或逗弄鸚鵡;或翻看詩書;或行於梅樹間。畫師在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間,把握了她的神韻,用了三天時間觀察,然後花一天時間調色着彩,把畫畫成。這副畫中,小青依然倚梅樹而立。生動逼真,幾乎是呼之欲出。
馮小青重金酬謝了畫師,然後請人將畫像裱糊好,挂在自己的床邊,天天呆呆地望着畫中的自己,似乎在與她作心與心的交流。每日與自己的畫像為伴。那情神真是顧影自憐、形影相吊,她把這種日子寫成了一首詩:
新妝竟與畫圖爭,知是昭陽第幾名?
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畫像上的小青光鮮依舊,可生活中的小青卻日漸衰弱。無緣再會心上的夫君,畫像又怎能解她心上的憂愁。此生萬般無奈,她衹好祈禱來世的幸福:
稽首慈雲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先;
願為一滴楊枝水,灑作人間並蒂蓮。
事到如今,馮小青已希望殆盡,她無法爭取今生,衹好讓它快快走完,以便盡早化作來世的“並蒂蓮”。病中,馮小青一直拒絶服藥,因為她要拒絶今生的凄苦。蕭秋來臨,萬物盡凋。這天一早,身體已極度虛弱的小青,把一封“訣別書”托老僕婦轉交給她唯一的親戚楊夫人。並把自己的幾捲詩稿包好,讓老僕婦尋機送給馮傢大少爺。一切交待完畢,她竭力打起精神,沐浴薫香,面對自己的畫象拜了兩拜,禁不住
大聲慟哭,哭聲愈來愈小,終於氣斷身亡。這年她還不滿十八歲,果然應了當年老尼的
預言,這究竟是天命,還是人為?
馮通聽到了小青的死訊,不顧一切地趕到了別墅,抱着小青的遺體大放悲聲,嘶聲喊着:“我負卿!我負卿!”清檢遺物時,馮通找到了三副小青生前的畫像,連同老僕婦轉交給他的詩稿帶到傢中,象寶貝一樣地珍藏起來。不料,幾天後,詩稿和畫像被潑婦崔氏發現,全部丟在火中。馮通奮力搶救,纔勉強搶出一些零散的詩稿。楊夫人受馮小青之托,從各方搜羅了她的詩稿,將它們結集刊刻行世,書名就稱 |
|
- : Xiaoqing
- n.: name of a person, Xiaoqing, from Madam White Snake
|
|
小青村 小青鎮 |
|
新白娘子傳奇 | 青兒 | 香港藝人 | 陳美琪 | 衛長萍 | 許仙 | 白素貞 | 李公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