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小行星99942
目錄
No. 1
  小行星99942或稱阿波菲斯(apophis), 臨時編號2004 mn4,是一顆環繞太陽運行的近地小行星。最初(從2004年06月19日發現直到2004年12月27日)以來總共近200次觀測表明,這顆小行星將於北京時間2029年04月14日04時49分到達距離地球東半球的最近位置,並且存在1/37(2.7%)的概率於北京時間當日05時20分左右與地球相撞。如果撞擊發生,它將釋放6400萬億千焦能量,相當於1.53萬億千克tnt炸藥爆炸釋放出的能量。類似的撞擊事件在地球上平均每31000年會發生一次。最近的觀測則認為在2044年或2053年12月28日可能發生撞擊事件(但概率不足以發佈警報).
  發現
  2004 mn4是2004年06月19日由nasa贊助的夏威夷大學在亞利桑那州科特山頂國傢天文臺(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小行星研究的羅伊·塔剋(roy tucker),大衛·j·蘇倫(david j. tholen)和法伯瑞茲歐·伯納德(fabrizio bernardi)發現的.這個小組跟蹤了2004 mn4兩個晚上.
  命名
  這顆小行星被發現時,被稱為2004 mn4,當人們清楚計算出它的軌道後,它便獲得 "99942" 這個永久編號 (2005年6月24日),也是唯一一顆在數十年內有撞擊地球機會的天體擁有永久編號。至7月19日,該天體被命名為「阿波菲斯」(apophis),是古埃及黑暗、混亂及破壞之神apep的希臘文名稱。
  基本參數
  “阿波菲斯”屬於一個名為“阿登型”的小行星群,其軌道的半主軸小於1個天文單位。這顆小行星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周期大約是323天,每當其接近和離開太陽時,其軌道會與地球軌道相交。
  基於對“阿波菲斯”亮度的觀測,其大小大約估計415米(1350英尺),另有數據指出為320米(1050英尺)。質量大約估計為4.6×1010千克。
  2004年12月28日,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計算出它將在2029年4月13日距離地球表面僅58000千米(36000英裏)。
  北京時間2004年12月28日,近地小行星項目將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調低至0.0018%,中午又調高至0.0038%,可以認為這顆小行星不會與地球相撞。但是根據北京時間2004年12月28日早晨更新的歷表計算,這顆小行星位於最概然近地點時,距離地球表面僅57707千米,到達這個位置的時間是北京時間2029年04月14日04時50分。
  這顆小行星在接近地球的過程中肉眼可見,在北京附近,這顆小行星將於北京時間2029年04月13日20時40分視星等超過6.0等,此時位於南偏東44°方向。小行星將於23時41分到達最大地平高度30.09°,此時位於南偏西7°方向,視星等5.3等。此後小行星的高度將逐漸降低,並且繼續嚮西移動,亮度進一步增加。小行星的亮度將於降到地平綫附近時達到最高,此時的視亮度可達4.7等,時間為次日03時20分,位於南偏西84度。考慮上述因素,這顆小行星在北京地區的最佳觀測時間應為2029年04月14日凌晨01時30分至02時30分左右。
  據莫斯科新聞網10月4日報道,10月3日,俄小行星和彗星安全問題科學研討會在聖彼得堡市應用天文學協會中召開,一名與會的俄羅斯科學家發出警告:一顆名叫2004 mn4的小行星可能於2035年撞擊地球,將生命從這顆行星上徹底消滅。
  若撞擊可能的後果
  可以認為這顆小行星不會與地球相撞,但下列的事實將會引起人們的興趣:
  nasa估計2004 mn4若撞擊地球將釋放出1480兆噸tnt(比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小男孩原子彈能量大114000倍)的能量.産生barringer meteor crater或類似通古斯事件後果的物體大約衹有10-20兆噸級.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即臘卡塔火山)的噴發大約200兆噸級.
  任何的撞擊産生的準確後果的估計要視具體小行星的成分,撞擊地點和角度而定.目前的技術衹能將撞擊的範圍限定在幾千平方千米內的一塊區域內,但若撞擊應該不會造成如撞擊冰紀那樣長期持續的全球性影響.
  對撞擊時間的預測為utc時間21:21,那時小行星將會脫離原軌道逼近地球軌道,撞擊很可能發生在東半球 (協調世界時+3區至協調世界時+10區內).
  撞擊的速度將高達12.59 km/s.
發現
  2004 MN4是2004年06月19日由NASA贊助的夏威夷大學在亞利桑那州科特山頂國傢天文臺(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小行星研究的羅伊·塔剋(Roy Tucker)、大衛·J·蘇倫(David J. Tholen)和法伯瑞茲歐·伯納德(Fabrizio Bernardi)發現的。這個小組跟蹤了2004 MN4兩個晚上。
命名
  這顆小行星被發現時,被稱為2004 MN4,當人們清楚計算出它的軌道後,它便獲得 "99942" 這個永久編號 (2005年6月24日),也是唯一一顆在一百年內有撞擊地球機會的擁有永久編號的天體。至7月19日,該天體被命名為「阿波菲斯」(Apophis),是古埃及黑暗、混亂及破壞之神Apep的希臘文名稱。然而也有人認為該名稱來源於發現這者大衛·J·蘇倫和羅伊·塔剋喜愛的科幻電視劇集Stargate SG-1中的反派人物Apophis。
基本參數
  “阿波菲斯”屬於一個名為“阿登型”的小行星群,其軌道的半主軸小於1個天文單位。這顆小行星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周期大約是323天,每當其接近和離開太陽時,其軌道會與地球軌道相交。
  “阿波菲斯”直徑約為270米,質量約為270億千克(0.27億噸)。
撞擊概率
  北京時間2004年12月24日,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的報告認為2029年4月13日撞擊地球的概率為1/233。
  2004年12月27日,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一度被提升至1/37(2.7%),創下了圖裏諾撞擊危害等級的最高紀錄。
  2004年12月28日,根據287天的觀測結果計算,北京時間2029年04月14日04時50分,這顆小行星將到達距離地球表面僅57707千米的近地點,而不會發生撞擊事件。結果還表明2044年4月13日前後和2053年4月13日前後可能發生撞擊。
  2005年1月27日至31日間的精確雷達觀測表明,北京時間2029年04月14日這顆小行星的近地距離為5.6倍地球半徑,僅為原先計算結果的一半。
  2005 年8月的雷達觀測排除了2035年發生撞擊的可能。
  2006年的長期雷達觀測表明2036年4月13日前後該小行星與地球發生撞擊的概率為1/45000。
撞擊的後果
  可以認為這顆小行星不會與地球相撞,但下列的事實將會引起人們的興趣:
  NASA估計2004 MN4若撞擊地球將釋放出14.80億噸TNT當量(比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小男孩原子彈能量大114000倍)。産生Barringer隕石坑或類似通古斯事件後果的物體大約衹有0.10-0.20億噸。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即臘卡塔火山)的噴發約為2億噸TNT當量。
  任何的撞擊産生的準確後果的估計要視具體小行星的成分、撞擊地點和角度而定。目前的技術衹能將撞擊的範圍限定在幾千平方千米內的一塊區域內,但若撞擊發生,應該不會造成如撞擊冰紀那樣長期持續的全球性影響。
  撞擊的速度將高達12.59 km/s。
觀測時機
  這顆小行星在接近地球的過程中肉眼可見,在北京附近,這顆小行星將於北京時間2029年04月13日20時40分視星等超過6.0等,此時位於南偏東44°方向。小行星將於23時41分到達最大地平高度30.09°,此時位於南偏西7°方向,視星等5.3等。此後小行星的高度將逐漸降低,並且繼續嚮西移動,亮度進一步增加。小行星的亮度將於降到地平綫附近時達到最高,此時的視亮度可達4.7等,時間為次日03時20分,位於南偏西84度。考慮上述因素,這顆小行星在北京地區的最佳觀測時間應為2029年04月14日凌晨01時30分至02時30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