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柴鬍(bupleurum tenue buch. -ham.)
別名: 金柴鬍(四川涼山雷波縣)、芫荽柴鬍(四川甘洛縣、會東縣)、竹葉柴鬍(四川南川縣)、滇銀柴鬍(雲南)
描述: 二年生草本,高20-80釐米。根細瘦,木質化,淡土黃色,入土很淺。莖基部近木質化,帶紫褐色,下部往往大量分枝成叢生狀,很少單生,分枝細而質堅,斜開展開,再分生小枝。葉小,長圓狀披針形或綫形,長3-8釐米,寬4-8毫米,頂端鈍或圓,有小突尖頭,基部略收縮抱莖,無柄,7-9脈,沿小脈邊緣和末端均有棕黃色的油脂積聚;分枝上的葉更短小些,形狀相似。傘形花序小而多;花序梗細長,長2-3.5釐米,有棱角;傘輻2-5,綫形,不等長,6-13毫米,挺直,結果時稍延長;總苞片2-4,披針形或長橢圓形,不等大,長3-6毫米,寬1-2毫米,頂端銳尖,基部漸狹,5-7脈,支脈末端也有棕黃色的油脂凝集;小總苞片5,披針形或橢圓形,同大,草質,長3-4毫米,寬1-1.5毫米,頂端漸尖,有小突尖頭,3脈,長略超過小傘形花序或與之等長;小傘形花序多數,直徑1-1.3毫米,花3-5,花柄長0.5-1.5毫米;花瓣近圓形,上端內折,小舌片近長方形,每小傘形花序通常有發育果3,其餘多不發育。果廣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5毫米,寬1.5毫米,棕色,棱粗而顯著,淡黃色;分生果橫切面五角形,棱呈三角形;每棱槽油管1,合生面2;胚乳腹面平坦。花果期9-10月。
分類: 傘形目 -- 傘形科 -- 柴鬍屬 |
|
小柴鬍(Bupleurum tenue Buch. -Ham.)
別名: 金柴鬍(四川涼山雷波縣)、芫荽柴鬍(四川甘洛縣、會東縣)、竹葉柴鬍(四川南川縣)、滇銀柴鬍(雲南)
描述: 二年生草本,高20-80釐米。根細瘦,木質化,淡土黃色,入土很淺。莖基部近木質化,帶紫褐色,下部往往大量分枝成叢生狀,很少單生,分枝細而質堅,斜開展開,再分生小枝。葉小,長圓狀披針形或綫形,長3-8釐米,寬4-8毫米,頂端鈍或圓,有小突尖頭,基部略收縮抱莖,無柄,7-9脈,沿小脈邊緣和末端均有棕黃色的油脂積聚;分枝上的葉更短小些,形狀相似。傘形花序小而多;花序梗細長,長2-3.5釐米,有棱角;傘輻2-5,綫形,不等長,6-13毫米,挺直,結果時稍延長;總苞片2-4,披針形或長橢圓形,不等大,長3-6毫米,寬1-2毫米,頂端銳尖,基部漸狹,5-7脈,支脈末端也有棕黃色的油脂凝集;小總苞片5,披針形或橢圓形,同大,草質,長3-4毫米,寬1-1.5毫米,頂端漸尖,有小突尖頭,3脈,長略超過小傘形花序或與之等長;小傘形花序多數,直徑1-1.3毫米,花3-5,花柄長0.5-1.5毫米;花瓣近圓形,上端內折,小舌片近長方形,每小傘形花序通常有發育果3,其餘多不發育。果廣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5毫米,寬1.5毫米,棕色,棱粗而顯著,淡黃色;分生果橫切面五角形,棱呈三角形;每棱槽油管1,合生面2;胚乳腹面平坦。花果期9-10月。
分類: 傘形目 -- 傘形科 -- 柴鬍屬
【藥效】:
和解少陽,疏利肝膽,通達表裏。 用於少陽病,往來寒熱,胸脅脹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或腹中痛,或脅下痛,或渴, 或咳,或利,或悸,或小便不利,或汗後餘熱不解,及癥發寒熱,婦人傷寒熱入血室。 |
|
小柴鬍湯 | 小柴鬍片 | 小柴鬍丸 | 矮小柴鬍 | 小柴鬍顆粒 | 小柴鬍湯丸 | 小柴鬍衝劑 | 三苞小柴鬍 | 加減小柴鬍湯 | 小柴鬍湯加減 | 加味小柴鬍湯 | 小柴鬍泡騰片 | 小柴鬍湯濃縮丸 | 小柴鬍顆粒奇力 | 小柴鬍湯和解供 | 小柴鬍湯丸濃縮丸 | 小柴鬍顆粒無糖型 | 小柴鬍顆粒無蔗糖 | 片仔癀牌小柴鬍顆粒 | 加減小柴鬍合竜膽瀉肝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