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內蒙古 >呼和浩特 > 將軍府
顯示地圖
目錄
將軍的府第
  將軍的府第。官署名。袁世凱統治時期設置,直隸於大總統,置將軍若幹人,名義上為最高軍事顧問機關◇廢。
將軍的府第
  將軍的府第。 元 薩都剌 《京城春日》詩:“旌旗日暖將軍府,弦管春深宰相傢。”
官署名
  官署名。 袁世凱 統治時期設置,直隸於大總統,置將軍若幹人,名義上為最高軍事顧問機關。後廢。
No. 4
  將軍府投訴電話呼和浩特市旅遊投訴電話:0471-4606516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投訴電話:0471—628265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原鼓樓附近路北。將軍府是綏遠省將軍駐綏遠城的衙署,後改名“將軍府”。府院於1737年(清乾隆二年)開工興建,至1739年(乾隆四年)建成。正南端(現馬路南)為大照壁,東西為轅門,正門前左右蹲立一雙石獅,進門後有大堂、二堂,為綏遠將軍的衙署,三堂和四堂為將軍的內寢,第五進院為“後堂”,兩側為花園。府院各種用房130間,占地面積三萬平方米。該府從1737年到1912年名為綏遠將軍衙署,在175年中,有75位將軍授任。1912年到1913年北洋軍閥政府時改為“將軍府”,1914年到1923年改名綏遠都統公署,1921年到1937年為綏遠省政府,1937年到1945年為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1945年到1949年復名綏遠省政府。解放後到1983年,分別由綏遠省人民政府,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在這裏辦公。綏遠將軍的前名是“建威將軍”。號令八千少一名八旗官兵,為清朝正一品封疆大臣,是綏遠地區的最高軍政指揮官員。綏遠城的特點是:四門不正,鼓樓不中,而將軍衙門居城的中心,表現出綏遠將軍高傲的地位和專橫的權力,這些都為研究清廷對西北地區和在綏遠的統治提供了史實。近年來人民政府撥款修復了南面大照壁,供遊人觀賞。目前裏面經常有文物展出。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將軍府 Hohhot, Inner Mongolia Manor House
  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原鼓樓附近路北。將軍府是綏遠省將軍駐綏遠城的衙署,後改名“將軍府”。
  府院於1737年(清乾隆二年)開工興建,至1739年(乾隆四年)建成。正南端(現馬路南)為大照壁,東西為轅門,正門前左右蹲立一雙石獅,進門後有大堂、二堂,為綏遠將軍的衙署,三堂和四堂為將軍的內寢,第五進院為“後堂”,兩側為花園。府院各種用房130間,占地面積三萬平方米。該府從1737年到1912年名為綏遠將軍衙署,在175年中,有75位將軍授任。1912年到1913年北洋軍閥政府時改為“將軍府”,1914年到1923年改名綏遠都統公署,1921年到1937年為綏遠省政府,1937年到1945年為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1945年到1949年復名綏遠省政府。解放後到1983年,分別由綏遠省人民政府,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在這裏辦公。
  綏遠將軍的前名是“建威將軍”。號令八千少一名八旗官兵,為清朝正一品封疆大臣,是綏遠地區的最高軍政指揮官員。綏遠城的特點是:四門不正,鼓樓不中,而將軍衙門居城的中心,表現出綏遠將軍高傲的地位和專橫的權力,這些都為研究清廷對西北地區和在綏遠的統治提供了史實。
  近年來人民政府撥款修復了南面大照壁,供遊人觀賞。目前裏面經常有文物展出。
  1、指將軍的治所和幕府。漢朝將軍位比公者四: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漢製,位同公者開府,府員有長史、司馬各一人,秩千石,司馬主兵,如太尉。從事中郎二人,六百石,取參謀議。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及禦屬三十一人。大將軍領兵營五部,部置校尉一人,比二千石,軍司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麯,麯有軍候一人,比六百石。麯下有屯,屯長一人,比二百石。又有軍假司馬、假候為副。還有外刺、刺姦等。其後,歷代多沿置。
  2、官署名。民國三年(1914)袁世凱建於京師,為最高軍事顧問機關。同時,改各省都督為將軍,凡有兵權者,於其名號中冠以“武”字,如“宣武”、“昌武”等,東三省將軍則冠以“安”字,均加“督理軍務”銜,無兵權者則冠以“威”字,少數將軍並稱上將軍。凡將軍不兼其他職務者,任職於京師將軍府,無實權,藉以加強集權。
  綏遠將軍府還是我國現存同類衙署中保存規模最大、現狀最好的武官衙署。
黑竜江齊齊哈爾市將軍府 General House Qiqihar City in Heilongjiang
  黑竜江將軍府(Heilongjiang Martial's Mansion)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清代黑竜江將軍在卜奎古城的官邸,原址位於齊齊哈爾市中華西路6號,即今市第二醫院東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首任黑竜江將軍薩布素興建。相傳乾隆年間,皇帝西巡,將軍府作為備用行宮,進行了修繕和擴建,形成3層院落、4棟青磚瓦房的典雅宏敞、功能齊備的建築群。將軍府作為古代黑竜江的第一官邸,見證了歷史的風雲變幻,從康熙時的薩布素在卜奎古城開衙建府,到光緒末年壽山將軍在府內自盡殉國,歷經清代8個王朝,被清庭任命的76位黑竜江將軍中,衹有少數幾位將軍不曾在此居住過。庚子之役(1900年)後,將軍府被侵華的沙俄占領達7年之久。清末改黑竜江為行省後,將軍府一直是地方軍政的辦公要地。經過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到20世紀末,將軍府古建築已破敗不堪。2000年,市政府將此重要遺址移建至嫩江中的明月島。移建的將軍府占地6000平方米,不僅再現了原有建築風貌,而且布有將軍府歷史文化陳列。昔日的將軍府,作為今天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旅遊觀光景點,進一步傳承着歷史文明,續寫着新的輝煌。
包含詞
將軍府美伊犁將軍府進入將軍府
黑竜江將軍府將軍府上將軍將軍府美食城
嘉華匯將軍府張傢口定將軍府興城古城將軍府
伊犁將軍府遺址陳炯明“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