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寺登街投訴電話大理州旅遊投訴電話:0872-96927
雲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871-4608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寺登街位大理州劍川縣南部沙溪鎮,為茶馬古道要衝,堪稱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2001年10月底,與中國長城、陝西大秦寶塔和修道院、上海歐黑爾、雪切爾猶太教堂並列“2002年世界紀念性建築遺産保護名錄”。從遙遠的新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由於洱海澤國的水阻,瀾滄江、怒江高山峽𠔌的險惡,這裏一度成為北進川藏、南入中原以及與東南亞、南亞、西亞各國友好往來的貿易集散地。趕馬的漢子從西藏運來皮毛和藥材,在這裏交換成藏區緊缺物品食????和茶葉,有的還到大理等地做生意。寺登街當時就是熱鬧的集市。南來北往的藏、漢、納西族商人的馬幫都在這裏歇腳,有的則交換各自帶來的貨物。
踏上寺登街,映入眼簾的是清代的民居和木板鋪子,腳下摩挲的是明朝留下來的石板和馬蹄印跡,吸進肺腑的是千年古槐和玉蘭的香氣,街角一位拉二鬍的老者不經意間撥弄的竟是《浪淘沙》的麯調……恍惚間覺得仿佛又回到了歷史的長河,若不是街道不見了當年的繁華,簡直讓人懷疑時間是否停滯了。
如今的寺登街,那保存完好的白族民居商鋪、旅館和石頭鋪就的青石路面,依然會讓人聯想起叮叮當當的馬鈴聲和各地客商的吵鬧聲。 |
|
寺登街位大理州劍川縣南部沙溪鎮,為茶馬古道要衝,堪稱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2001年10月底,與中國長城、陝西大秦寶塔和修道院、上海歐黑爾、雪切爾猶太教堂並列“2002年世界紀念性建築遺産保護名錄”。 從遙遠的新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由於洱海澤國的水阻,瀾滄江、怒江高山峽𠔌的險惡,這裏一度成為北進川藏、南入中原以及與東南亞、南亞、西亞各國友好往來的貿易集散地。趕馬的漢子從西藏運來皮毛和藥材,在這裏交換成藏區緊缺物品食????和茶葉,有的還到大理等地做生意。寺登街當時就是熱鬧的集市。南來北往的藏、漢、納西族商人的馬幫都在這裏歇腳,有的則交換各自帶來的貨物。 踏上寺登街,映入眼簾的是清代的民居和木板鋪子,腳下摩挲的是明朝留下來的石板和馬蹄印跡,吸進肺腑的是千年古槐和玉蘭的香氣,街角一位拉二鬍的老者不經意間撥弄的竟是《浪淘沙》的麯調……恍惚間覺得仿佛又回到了歷史的長河,若不是街道不見了當年的繁華,簡直讓人懷疑時間是否停滯了。 如今的寺登街,那保存完好的白族民居商鋪、旅館和石頭鋪就的青石路面,依然會讓人聯想起叮叮當當的馬鈴聲和各地客商的吵鬧聲。
2001年10月11日,劍川寺登街這個茶馬古道上的最後一個集市與北京的長城、陝西的大秦寶塔和修道院、上海歐黑爾·雪切爾猶太教堂同列入選世界紀念性建築遺産保護名錄,歷史的慧眼終於發現了古老的大理沉積千年的文明。
寺登街頭枕“西南敦煌”之譽的石寶山,清悠細長的黑惠江從她的懷中蜿蜒流過,這裏是古代通往南亞的唯一國際通道,與南方絲綢之路有同樣的歷史地位和價值。
寺登街便位於壩子中心,是沙溪經濟、文化中心,是從古到今沙溪貿易往來的集散地,遠遠望去,寺登街古樹掩映,瓦捨人傢古樸清幽,“小橋流水人傢”的景緻秀美而雅麗。這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世界紀念性建築基金會(WMF)在2002年世界瀕危建築遺産名錄中指出:“中國沙溪(寺登街)區域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無缺的戲院、旅館、寺廟、大門,使這個連接西藏和南亞集市相當完備”。走進寺登街,便走進了那段“茶馬古道”上馬幫興盛、商貿繁榮的歷史。
滇藏“茶馬古道”形成於公元六世紀末至七世紀初,滇藏之間以雲南茶葉、????與西藏的馬匹、藥材、毛皮交易,形成了滇藏貿易通道“茶馬古道”。這條古道成了大理至麗江、中甸、西藏拉薩再到印度的唯一陸路國際通道,與南方絲綢之路具有同樣的歷史地位和價值。沙溪寺登街便是這條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樞紐,每天,一隊隊的馬幫從這裏穿過,給這裏的區域經濟和文化帶來空前的繁榮。到了今天,還可以見到寺登街經濟繁榮文化燦爛的痕跡。
寺登街建於元末明初,但沙溪區域的歷史還要上溯到春秋西漢時期,城南鰲峰山古墓曾出土鑄製青銅器的石範,用貝作貨幣的交易已經存在。寺登街古集市中心是四方街,街全面全條石鋪就,兩邊的房子都是前店後院建築,街面上有兩棵古槐樹,街東面是三重檐樓閣建築的古戲臺,街西面是一進三院的國內現今僅存的明代白族阿吒力佛教寺院一興教寺。興教寺建於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寺院壁畫存有20多幅,出自白族畫師張寶之手,與著名的《張勝溫畫捲》一脈相承;寺院建築很有特色,經歷六百年風雨飄搖卻依然不倒,柱子還是那幾棵柱子,房梁還是那幾道房梁,這是建築史上的奇跡。興教寺對面的古戲臺,建於清代,前臺後閣,魁星閣連帶古戲臺,結構獨特。
寺登街的民房建築保持了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築特色,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隨處可見,歐陽傢的三坊一照壁大馬店,趙傢的四合五天井大院至今還仿佛嚮人們炫耀着當年經貿繁榮之地豪門大戶的輝煌。漫步在古集市的巷道,輕踏四方街被馬蹄踩得鋥亮的石板路,便使你有步步走入歷史的感覺,那清一色的青瓦房炊煙飄拂,那僅存的東寨門古貌依舊,那飛檐出角的古戲臺依稀還在演繹着歷史的臉譜,嚮你訴說着歷史滄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