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氣層的一個層次,接近地面,經常有對流現象發生,層內氣溫隨高度而下降。雨、雪、雹等天氣現象發生在這一層。它的厚度在中緯度約10-12公裏,在赤道約17-18公裏,在兩極約8-9公裏。 |
duì liú céng duì liú céng |
在平流層以下,從地面嚮上伸展到大約11—16公裏的大氣層,在這層大氣中,溫度一般隨高度升高,而迅速下降有雲的形成以及有對流活動 |
|
對流層(troposphere)
位於大氣的最低層,集中了約75%的大氣質量和90%以上的水氣質量。其下界與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隨地理緯度和季節而變化。在低緯度地區平均高度為17~18千米,在中緯度地區平均為10~12千米,極地平均為8~9千米;夏季高於鼕季。
對流層中,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氣溫約降低0.65℃。由於受地表影響較大,氣象要素(氣溫、濕度等)的水平分佈不均勻。空氣有規則的垂直運動和無規則的亂流混合都相當強烈。上下層水氣、塵埃、熱量發生交換混合。由於90%以上的水氣集中在對流層中,所以雲、霧、雨、雪等衆多天氣現象都發生在對流層。
在對流層內,按氣流和天氣現象分佈的特點又可分為下層、中層和上層。
(1)下層:下層又稱擾動層或摩擦層。其範圍一般是自地面到2公裏高度。隨季節和晝夜的不同,下層的範圍也有一些變動,一般是夏季高於鼕季,白天高於夜間。在這層裏氣流受地面的摩擦作用的影響較大,湍流交換作用特別強盛,通常,隨着高度的增加,風速增大,風嚮偏轉。這層受地面熱力作用的影響,氣溫亦有明顯的日變化。由於本層的水汽、塵粒含量較多,因而,低雲、霧、、浮塵等出現頻繁。
(2)中層:中層的底界和摩擦層頂,上層高度約為6公裏。它受地面影響比摩擦層小得多,氣流狀況基本上可表徵整個對流層空氣運動的趨勢。大氣中的雲和降水大都産生在這一層內。
(3)上層:上層的範圍是從6公裏高度伸展到對流層的頂部。這一層受地面的影響更小,氣溫常年都在0℃以下,水汽含量較少,各種雲都由冰晶和過冷水滴組成。在中緯度和熱帶地區,這一層中常出現風速等於或大於30米/秒的強風帶,即所謂的急流。
此外,在對流層和平流層之間,有一個厚度為數百米到1~2公裏的過渡層,稱為對流層頂。這一層的主要特徵是,氣溫隨高度而降低的情況有突然變化。其變化的情形有: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很慢,或者幾乎為等溫。根據這一變化的起始高度確定對流層頂的位置。對流層頂的氣溫,在低緯地區平均約為-83℃,在高緯地區約為-53℃。對流層頂對垂直氣流有很大的阻擋作用,上升的水汽、塵粒多聚集其下,使得那裏的能見度往往較壞。
從地表到8至15公裏高度範圍內稱為對流層。對流層的厚度隨地區和季節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赤道附近約為15公裏,在高緯度和中緯度地區為8~12公裏,對一定地區而言暖季大於冷季。對流層集中了整個大氣3/4的質量。
對流層的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高度每增加100米,氣溫下降0.65℃,低緯度地區對流層頂的氣溫約-83℃,高緯度地區對流層頂的氣溫約-53℃。由於近地層的空氣接受地面的熱輻射後溫度升高與高空冷空氣發生垂直方向的對流,構成了對流層空氣的強烈對流運動,雲、降水等天氣現象都在這一層裏發生。對流層是對人類生産、生活影響最大的一個層次,大氣污染現象也主要發生在這一層裏,特別在靠近地面的1~2公裏範圍內。 其厚度隨緯度和季節而變化。在赤道附近為16-18km;在中緯度地區為l0-12km,兩極附近為8-9km。夏季較厚,鼕季較薄。
這一層的顯著特點:—是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遞減,大約每上升100 m,溫度降低0.6。c。內於貼近地面的空氣受地面發射出來的熱量的影響而膨脹上升,上面冷空氣下降,故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強烈的對流,對流層也正是因此而得名;二是密度大,大氣總質量的3/4以上集中在此層。在對流層中,因受地表的影響不同,又可分為兩層。在l-2km以下,受地表的機械、熱力作用強烈,通稱摩擦層,或邊界層,亦稱低層大氣,排人大氣的污染物絶大部分活動在此層。在1-2公裏以上,受地表影響變小,稱為自由大氣層,主要天氣過程如雨、雪、雹的形成均出現在此層。對流層和人類的關係最密切。
在對流層,氣溫垂直分佈的一般情況是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約每升高100m,氣溫降低0.6℃。這主要是由於對流層大氣的主要熱源是地面長波輻射,離地面越高,受熱越少,氣溫就越低。但在一定條件下,對流層中也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現象,稱之為逆溫現象。 |
|
對流層,因為其熱量的(主要)直接來源是地面輻射,所以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降低。青藏高原比相同高度的其它地區溫度明顯高,就是因為它提高了地面輻射的位置。
由於氣溫的這種變化,故形成空氣對流運動強烈的特點。
平流層,則因離地面遠,地面輻射對其影響可忽略,其熱量來自臭氧吸收的太陽紫外輻射。所以下冷上熱,大氣以水平流動為主。
中間層,又稱高空對流層,它也是上冷下熱,對流明顯。(離臭氧層又遠了)
在近地面,氣溫高的地方空氣呈上升運動,而氣溫低的地方空氣呈下沉運動,從而形成了空氣的對流。對流層氣溫下面高,上面低,容易發生空氣對流。顯著的對流運動和充足的水汽,使對流層的天氣現象復雜多變,雲,雨,雪,雷電等主要的天氣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對流層的各種天氣變化影響着生物的生存和行為,對流層是大氣層中與人們生活和生産關係最密切的一層。 |
|
- : convective zone
- n.: troposphere
|
|
對流層頂 | 對流層的 | 對流層鋒 | 對流層臭氧 | 對流層探測 | 太陽對流層 | 高空對流層 | 對流層傳播 | 大洋對流層 | 對流層散射機 | 對流層折射改正 | 對流層電波傳播 | 對流層風力發電 | 對流層散射通信 | 熱帶對流層上部槽 | 對流層上部東風波 | 對流層散射通信機 | 對流層電波散射傳播 | 無綫電波在對流層中的折射 | 對流層波導電波傳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