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科學類 : 農學 : 建築 > 寒露
目錄
No. 1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參看〖節氣〗、〖二十四節氣〗。
No. 2
  寒露(cold dews)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
    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鼕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顔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製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裏,對秋收十分有利。我國大陸上絶大部分地區雷暴已消失,衹有雲南、四川和貴州局部地區尚可聽到雷聲。華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衹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區則衹有幾毫米到20多毫米。幹旱少雨往往給鼕小麥的適時播種帶來睏難,成為旱地小麥爭取高産的主要限製因子之一。
  海南和西南地區這時一般仍然是秋雨連綿,少數年份江淮和江南也會出現陰雨天氣,對秋收秋種有一定的影響。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緊采收棉花,遇降溫早的年份,還可以趁氣溫不算太低時把棉花收回來。江淮及江南的單季晚稻即將成熟,雙季晚稻正在灌漿,要註意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濕潤。
  南方稻區還要註意防禦“寒露風”的危害。華北地區要抓緊播種小麥,這時,若遇幹旱少雨的天氣應設法造墒搶墒播種,保證在霜降前後播完,切不可被動等雨導致早茬種晚麥。寒露前後是長江流域直播油菜的適宜播種期,品種安排上應先播甘蘭型品種,後播白菜型品種。淮河以南的緑肥播種要抓緊掃尾,已出苗的要清溝瀝水,防止澇漬。華北平原的甘薯薯塊膨大逐漸停止,這時清晨的氣溫在10℃以下或更低的機率逐漸增大,應根據天氣情況抓緊收穫,爭取在早霜前收完,否則在地裏經受低溫時間過長,會因受凍而導致薯塊“硬心”,降低食用、飼用和工業用價值,也不能貯藏或作種用。
  ◆風俗: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衆多的遊人。
   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
  這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𠔌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於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鼕季了。千裏霜鋪,萬裏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常年寒露期間,華南雨量亦日趨減少。華南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東部一般為30至40毫米左右。綿雨甚頻,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響"三秋"生産,成為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的一種災害性天氣。伴隨着綿雨的氣候特徵是:濕度大,雲量多,日照少,陰天多,霧日亦自此顯著增加。但是,秋綿雨嚴重與否,直接影響"三秋"的進度與質量。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氣預報,搶晴天收穫和播種;另一方面,也要因地製宜,采取深溝高廂等各種有效的耕作措施,減輕濕害,提高播種質量。在高原地區,寒露前後是雪害最嚴重的季節之一,積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業生産,應該註意預防。
  ◆起居:寒露以後,隨着氣溫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玻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此時很多疾病的發生會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應警惕的是心腦血管玻另外,中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哮喘病復發、肺炎等疾病也嚴重地威脅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據統計,老慢支病人感冒後90%以上會導致急性發作,因此要采取綜合措施,積極預防感冒。在這多事之秋的寒露節氣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對身體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飲食: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幹口燥等癥。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鬍蘿蔔、鼕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寒露
    ①指將欲凝結的寒涼露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
  ②二十四節氣之一。《通緯·孝經援神契》:“秋分後十五日,鬥指辛,為寒露。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涼爽。
寒露 Dew
  ①指將欲凝結的寒涼露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
  ②二十四節氣之一。《通緯·孝經援神契》:“秋分後十五日,鬥指辛,為寒露。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涼爽。
  (cold dews)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
  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鼕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顔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製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裏,對秋收十分有利。我國大陸上絶大部分地區雷暴已消失,衹有雲南、四川和貴州局部地區尚可聽到雷聲。華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衹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區則衹有幾毫米到20多毫米。幹旱少雨往往給鼕小麥的適時播種帶來睏難,成為旱地小麥爭取高産的主要限製因子之一。
  海南和西南地區這時一般仍然是秋雨連綿,少數年份江淮和江南也會出現陰雨天氣,對秋收秋種有一定的影響。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緊采收棉花,遇降溫早的年份,還可以趁氣溫不算太低時把棉花收回來。江淮及江南的單季晚稻即將成熟,雙季晚稻正在灌漿,要註意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濕潤。
  南方稻區還要註意防禦“寒露風”的危害。華北地區要抓緊播種小麥,這時,若遇幹旱少雨的天氣應設法造墒搶墒播種,保證在霜降前後播完,切不可被動等雨導致早茬種晚麥。寒露前後是長江流域直播油菜的適宜播種期,品種安排上應先播甘藍型品種,後播白菜型品種。淮河以南的緑肥播種要抓緊掃尾,已出苗的要清溝瀝水,防止澇漬。華北平原的甘薯薯塊膨大逐漸停止,這時清晨的氣溫在10℃以下或更低的機率逐漸增大,應根據天氣情況抓緊收穫,爭取在早霜前收完,否則在地裏經受低溫時間過長,會因受凍而導致薯塊“硬心”,降低食用、飼用和工業用價值,也不能貯藏或作種用。
  寒露日期的計算 [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8.318,20世紀=9.098。
  舉例說明:2088年寒露日期=[88×0.2422+8.318]-[88/4]=29-22=7,10月7日是寒露
  例外:無。
寒露風俗 Dew customs
  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衆多的遊人。
  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
  這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𠔌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於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鼕季了。千裏霜鋪,萬裏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常年寒露期間,華南雨量亦日趨減少。華南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東部一般為30至40毫米左右。綿雨甚頻,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響"三秋"生産,成為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的一種災害性天氣。伴隨着綿雨的氣候特徵是:濕度大,雲量多,日照少,陰天多,霧日亦自此顯著增加。但是,秋綿雨嚴重與否,直接影響"三秋"的進度與質量。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氣預報,搶晴天收穫和播種;另一方面,也要因地製宜,采取深溝高廂等各種有效的耕作措施,減輕濕害,提高播種質量。在高原地區,寒露前後是雪害最嚴重的季節之一,積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業生産,應該註意預防。
起居 Daily life
  寒露以後,隨着氣溫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玻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此時很多疾病的發生會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應警惕的是心腦血管玻另外,中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哮喘病復發、肺炎等疾病也嚴重地威脅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據統計,老慢支病人感冒後90%以上會導致急性發作,因此要采取綜合措施,積極預防感冒。在這多事之秋的寒露節氣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對身體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飲食 Diet
  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幹口燥等癥。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鬍蘿蔔、鼕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寒露農事 Dew farming
  寒露時節天漸寒,農夫天天不停閑。
  小麥播種尚紅火,晚稻收割搶時間。
  留種地瓜怕凍害,大豆收割寒露天。
  黃煙花生也該收,晴朗天氣忙摘棉。
  貪青晚熟棉花地,藥劑催熟莫怠慢。
  大棚黃瓜搞嫁接,保溫保濕是關鍵。
  紫紅山楂摘下來,鮮紅石榴酸又甜。
  果品卸完就管樹,施肥噴藥把地翻。
  採集樹種好時機,鄉土種源是重點。
  畜禽喂養講技術,懷孕母畜細心管。
  越鼕魚種須育肥,起捕成魚采藕芡。
寒露農諺
  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
  吃了重陽飯,不見單衣漢。
  吃了重陽糕,單衫打成包。
  重陽無雨一鼕幹。
  大雁不過九月九,小燕不過三月三。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
  上午忙麥茬,下午摘棉花。
  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霜降到立鼕,種麥莫放鬆。
  品種更換,氣候轉暖,寒露種上,也不算晚。
  早麥補,晚麥耩,最好不要過霜降。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寒露霜降麥歸土。
  寒露霜降,趕快拋上。
  寒露前後看早麥。
  要得苗兒壯,寒露到霜降。
  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鬥。
  菊花開,麥出來。
  秋分種蒜,寒露種麥。
  夏至種豆,重陽種麥。
  夏至兩邊豆,重陽兩邊麥。
  麥子難得倒針雨。
  麥澆黃芽,𠔌澆老大。
  麥澆苗,𠔌澆穗。
  豆見豆,九十六。
  白露𠔌,寒露豆。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後。
  豆子寒露使鐮鈎,地瓜待到霜降收。
  豆子寒露動鐮鈎,騎着霜降收芋頭。
  寒露三日無青豆。
  漚了豆子收麥,漚了麥子收豆。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棉怕八月連陰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留種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塊受凍傷。
  收瓜被雨衝,窖如爛泥坑。
  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劑,快噴棉。
  寒露不摘煙,霜打甭怨天。
  寒露不刨蔥,必定心裏空。
  九月不刨十月空。
  零星時間莫白過,有空就把飼草割。
  勞動間隙把草割,不愁攢個大草垛。
  九月樹種已成熟,抓緊採集莫延誤。
  過了秋分寒露到,採集樹種要趁早;
  采收工具先備齊,選擇樹種標記號。
  優質壯齡作母樹,病木蟲蛀不能要;
  當傢樹種要多采,鄉土種源不可少。
  採種要選好天氣,風和日麗晾曬好;
  貯藏保管莫大意,陰雨連綿要防潮。
  樹木栽培良種化,好種才能出好苗;
  男女老少齊動手,緑化傢園樂陶陶。
  九月九,摘石榴。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寒露柿紅皮,摘下去趕集。
  柿子紅似火,摘下裝筐籮。
  皮紅摘下來,趕快嚮外賣。
  寒露柿子紅了皮。
  摘了梨,別鬆氣,施肥澆水和掘地。
  摘了梨,快噴藥,千方百計把葉保。
  今年葉子保得好,明年果子産量高。
  葉子護不好,明年果子少。
  今年護好葉,明年結碩果。
  光收不管,來年減産。
  光收不管,殺雞取卵。
  寒露畜不閑,晝夜加班趕,抓緊種小麥,再晚大減産。
  騾馬驢,加夜草,勁頭足,幹活好。
  晚上不加料,白天懶拉套。
  晚上加了料,白天蹦又跳。
  時到寒露天,捕成魚,采藕芡。
  寒露節到天氣涼,相同魚種要並塘。
  捕撈成魚上市賣,留得小苗莫傷害。
寒露的特殊意義 Dew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寒露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列十七,於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節。史書記載“鬥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由於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陰陽)平衡。
  祖國醫學在四時養生中強調“春夏養陽,秋鼕養陰”。因此,秋季時節必須註意保養體內之陽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也就時說,秋季養生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幹、鼻燥、皮膚乾燥等一係列的秋燥癥狀。所以暮秋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肺)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此時,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
  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鬱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泄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除此之外,秋季涼爽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作相應的調整。我在多年的臨床診療中發現,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氣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因為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於形成血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確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為避免血栓的形成,我建議大傢順應節氣,分時調養,確保健康。
寒露的養生 Dew regimen
  “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幹咽燥,幹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註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皮膚,防止幹裂。
  根據中醫理論,24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養生重點,10月8日是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的開始,在這段時間裏,我們應該註意什麽,又該有選擇地攝取哪些食品來保養自己呢?
  在這節氣裏最容易誘發呼吸係統、消化係統的疾病。此時的氣候實際上是夏秋暑熱與秋涼乾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節交換的感冒發熱,這些季節性的常見病都要充分防範,加以警惕。
  此節氣的養生湯水宜以潤肺生津、健脾益胃為主,如合掌瓜煲豬(月+展)、紅蘿蔔無花果煲生魚、太子參麥鼕雪梨煲豬瘦肉、白菜蜜棗煲羊肺、淮山北芪煲豬橫脷、粟米煲牛(月+展)、椰子淮山杞子煲雞鮑魚湯等,在潤燥滑腸、清腸解毒上宜用槐花煲豬腸、火麻仁當歸煲豬(月+展)等。
英文解釋
  1. n.:  Cold Dew (17th solar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