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地理學教育 : 中國 >山東 >濰坊 > 密州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密州
  密州,即現在的諸城,是一座擁有4000多年歷史文化的城市。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北距濟青高速公路和膠濟鐵路50多公裏,南至亞歐大陸橋橋頭堡日照港80公裏,東離青島港100公裏。隸屬濰坊市,東鄰海濱名城---青島市,南毗新興港口---日照市,北靠風箏都--濰坊市,全市總面積2183平方公裏,23處鄉鎮(街道),106萬人,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沿海對外開放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市和鄉村城市化試點市。列“全國綜合發展百強縣(市)”第76位,是山東省首批省級文明城市。
  諸城自然資源豐富,全市耕地面積160萬畝;水資源總量6.23億立方米,淡水面積7.35萬畝;境內已探明的礦産資源20餘種,總儲量3000萬噸以上,其中沸石岩、明礬石、金紅石儲量豐富,且為山東所獨有。諸城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均無霜期184天,年平均降雨量750毫米,年平均氣溫12℃,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宜人。全市勞動力資源充裕,整體素質較高,現有勞動力67萬人。
  西漢初年設東武縣,隋代改稱諸城[ps:諸城旅遊==>城市概況],宋、金、元屬密州,明、清稱諸城。建國後設諸城縣,1987年撤縣建市。據考證,諸城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於城北的諸馮村而得名。諸城歷史悠久,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養育了衆多歷史名人。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任密州太守兩年,留有200多首詩詞歌賦。寫下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等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諸城名人輩出,孔子的學生、女婿公冶長,宋代《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北宋金石學家趙明誠,清代東閣大學士、書法傢、宰相劉墉(劉羅鍋),《續金瓶梅》作者丁耀亢,《四庫全書》總裁竇光鼐等都是諸城人。在現代文學史上,涌現出了王統照、臧剋傢、陶鈍、王願堅等一批文化名人和崔嵬、李仁堂等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傢。黨的“一大”代表、山東黨組織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王盡美,也誕生在諸城。諸城竜文化特色鮮明,是全國甚至是世界上罕見的恐竜化石寶庫,市境內埋藏有非常豐富的恐竜骨骼和恐竜蛋化石,種屬繁多,門類復雜,其中有小巧的鸚鵡嘴竜、兇猛的霸王竜、高大的鴨嘴竜、笨重的蜥腳竜、原角竜和獸腳類恐竜蛋等。目前,全市已在十幾個鄉鎮發現了近二十處恐竜化石點,以市境內西南部的“竜骨澗”最為有名。1964年至1968年,先後在此進行了10次挖掘,共采化石50餘噸,至少包括10個鴨嘴竜個體。現已在北京、天津、濟南和諸城等地裝架起四具恐竜化石骨架,其中位於諸城市恐竜博物館內的“巨大諸城竜”,是世界上已發現的個體最大的鴨嘴竜化石骨架。因此,諸城又稱竜城,被譽為中國北方的“恐竜之鄉”。
近義詞
密州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