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北京 > 密雲縣博物館
顯示地圖
目錄
旅遊
  密雲縣博物館投訴電話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密雲縣博物館位於北京風景秀麗的密雲縣郊野公園內,為社會科學類地志性綜合博物館。館捨為原清代大公主府的建築。大公主府原為康熙二十四親王允王府,同治十三年賜榮壽公主,稱“大公主府”,1985年遷往密雲縣,1988年恢復主體建築並辦展覽。博物館現占地總面積21330平方米,建築面積2345平方米。該館為縣級社會科學類地質性綜合博物館,文物藏品一千餘件。目前辦有兩個固定展陳。其一是密雲革命鬥爭史跡展。密雲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為民族獨立和階級解放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在“密雲革命鬥爭史跡展”中,用精練的文字和400餘幅鬥爭史實圖片及二十餘件實物資料,展示出了:密雲的土地是英雄的土地,密雲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展覽布展面積為100平方米。分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兩大部分。其二是“密雲歷史文物展”。其中選用了古建、遺址、墓葬及各歷史時期的多種器物等圖片300餘幅,充分展現了密雲的歷史發展過程和祖先的智慧與文明。展覽按歷史朝代共分原始社會、商周戰國、秦漢、隋唐、宋遼金、元明清、明代長城七個部分。博物館的布展面積有80平方米。在展出的300餘件實物中石器化石類40件、各代陶器60件、各代瓷器60件、青銅器10件、鐵器30件、各代古錢幣100餘件。同時展出了黑陶乳鬲、先秦火鍋、內府梅瓶、影青玉壺春、唐三彩、遼三彩等珍貴實物,參觀者可大飽眼福。
博物館簡介
  密雲縣博物館位於北京風景秀麗的密雲縣郊野公園內,為社會科學類地志性綜合博物館。館捨為原清代大公主府的建築。大公主府原為康熙二十四親王允王府,同治十三年賜榮壽公主,稱“大公主府”, 1985年遷往密雲縣,1988年恢復主體建築並辦展覽。 博物館總占地面積2.1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整體建築仍是王府式格局,分正、西兩路,共130餘間殿堂。正路五進院落,西路為四進院落,均為灰布筒瓦頂,佈局嚴謹,氣勢雄偉,是一處規模較大的古代建築群。
館內藏品
  在“密雲歷史文物展”中選用了古建、遺址、墓葬及各歷史時期的多種器物等圖片300餘幅,充分展現了密雲的歷史發展過程和祖先的智慧與文明。展覽按歷史朝代共分原始社會、商周戰國、秦漢、隋唐、宋遼金、元明清、明代長城七個部分佈展面積80平方米。在展出的300餘件實物中石器化石類40件、各代陶器60件、各代瓷器60件、青銅器10件、鐵器30件、各代古錢幣100餘件。同時展出了黑陶乳鬲、先秦火鍋、內府梅瓶、影青玉壺春、唐三彩、遼三彩等珍貴實物,參觀者可大飽眼福。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種盛行於唐代的陶器,以黃、褐、緑為基本釉色,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上繁榮興盛,文化藝術上群芳爭豔,唐三彩就是這一時期産生的一種彩陶工藝品,它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豔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唐三彩的生産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采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綫條粗獷有力。
  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經過焙燒,便形成淺黃、赭黃、淺緑、深緑、天藍、褐紅、茄紫等多種色彩,但多以黃、褐、緑三色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塗上的彩釉,在烘製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色釉濃淡變化、互相浸潤、斑駁淋漓、色彩自然協調,花紋流暢,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唐三彩的在色彩的相互輝映中,顯出堂皇富麗的藝術魅力。唐三彩用於隨葬,做為明器,因為它的胎質鬆脆,防水性能差,實用性遠不如當時已經出現的青瓷和白瓷。
  遼三彩
  遼三彩遼代生産的低溫彩色釉陶製品。受唐三彩影響,遼代也燒這類品種。遼三彩多用黃、緑、褐三色釉,器型中的方碟、海棠花式長盤、雞冠壺、筒式瓶等,富有契丹民族的風格。其中赤峰缸瓦窯燒造量相對大一些,所燒三彩釉陶器胎質細軟,呈淡紅色,釉色嬌豔光潔,可與唐三彩媲美。裝飾手法有印花、劃花兩種,大凡盤、碟采用陽文印花,琢器采用劃花。與唐三彩的區別除胎土不同外,主要是遼三彩中無藍色,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