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室性期前收縮
目錄
疾病名稱
  室性期前收縮
疾病概述
  室性期前收縮又叫室性早搏,是指在竇性激動尚未到達心室之前,心室中某一起搏點提前發生激動,引起心室除極。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發生率高於房性及交界性早搏,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也比其他類型的早搏更明顯。
疾病分類
  心血管內科
疾病描述
  室性期前收縮,這是一種最常見室性心律失常。
癥狀體徵
  患者可感到心悸不適,當室性期前收縮發作頻繁或呈二聯律,可導致心排出量減少。如患者已有左室功能減退,室性期前收縮頻繁發作可引起暈厥。室性期前收縮發作持續時間過長,可引起心絞痛與低血壓。
  聽診時,室性期前收縮後出現較長的停歇,室性期前收縮之心音強度減弱,僅能聽到第一心音。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頸靜脈可見正常或巨大的a波。
疾病病因
  正常人與各種心髒病患者均可發生室性期前收縮。正常人發生室性期前收縮的機會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心肌炎、缺血、缺氧、手術和左室假腱索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機械、電、化學性刺激而發生室性期前收縮。洋地黃、奎尼丁、三環類抗抑鬱藥物中毒發生嚴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性期前收縮出現。電解質紊亂、神經不安,過量煙、酒、咖啡亦能誘發室性期前收縮
  室性期前收縮常見於冠心病、風濕性心髒病與二尖瓣脫垂患者。
診斷檢查
  心電圖檢查的特徵如下:
  1、提前發生的qrs波群,時限通常超過0.12s,寬大畸形,st段與t波的方向qrs無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2、室性期前收縮與其前面的竇性搏動之間期(稱為配對間期)恆定。
  3、室性期前收縮很少能逆傳心房,提前激動竇房結,故竇房衝動發放未受幹擾,室性期前收縮後出現完全性代償間歇,即包含室性期前收縮在內前後兩個下傳的竇性搏動之間期,等於兩個竇性rr間期之和。如果室性期前收縮恰巧插入兩個竇性搏動之間,不産生室性期前收縮後停頓,稱為間位性室性期前收縮
  4、室性期前收縮的類型室性期前收縮可孤立或規律出現。二聯律是指每個竇性搏動後跟隨一個室性期前收縮;三聯律是每兩個正常搏動後出現一個室性期前收縮;如此類推。連續發生兩個室性期前收縮稱為對室性期前收縮。連續三個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縮稱室性心動過速。同一導聯內,室性期前收縮形態相同者,為單形性室性期前收縮;形態不同者稱多形或多源性期前收縮。
  5、室性並行心律心室的異位起搏點規律地自行發放衝動,並能防止竇房結衝動入侵。其心電圖表現為:①異位室性搏動與竇性搏動的配對間期不恆定;②長的兩個異位搏動之間距,是最短的兩個異位搏動間期的整倍數;③當主導心律的衝動下傳與心室異位起波點的衝動幾乎同時抵達心室,可産生室性融合波,其形態介於以上兩種qrs波群形態之間。
治療方案
  首先應對患者室性期前收縮的類型、癥狀及其原有心髒病作全面的瞭解;然後,根據不同的臨床狀況决定是否給予治療,采用何種方法治療以及確定治療的終點。
  1、無器質性心髒病
  室性期前收縮不會增加此類患者發生心髒性死亡的危險性,如無明顯癥狀,不必使用藥物治療。如患者癥狀明顯,治療以消除癥狀為目的。減輕患者焦慮與不安,避免誘發因素,如吸煙、咖啡、應激等。藥物宜選用β受體阻滯劑,一般很少需要應用ic和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
  二尖瓣脫垂患者發生室性期前收縮,仍遵循上述處理原則。如患者合併二尖瓣反流及心電圖異常表現,發生室性期前收縮時有一定的危險性,可首先給予β受體阻滯劑,無效時始改用i類藥物。
  2、急性心肌缺血
  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病頭24小時內,患者有很高的原發性心室顫動的發生率。過去認為,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室性期前收縮是出現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先兆,特別是作出現以下情況時:頻發性室性期前收縮(每分鐘超過5次);多源(形)性室性期前收縮;成對或連續出現的室性期前收縮室性期前收縮落在前一個心搏的t波上(r-on-t)。因而提出,所有患者均應預防性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首選藥物為靜註利多卡因。近年研究發現,原發性心室顫動與室性期前收縮的發生並無必然聯繫。自從開展冠心病加強監護病房處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後,原發性心室顫動發生率已大大下降。目的不主張在所有患者預防性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僅對早期出現上述類型室性期前收縮時使用。利多卡因無效時改用靜註普魯卡因胺。若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竇性心動過速與室性期前收縮,早期靜脈β受體阻滯劑能有效減少心室顫動的發生。
  室性期前收縮發生在其他急性暫時性心肌缺血,如變異型心絞痛、溶拴治療、經皮穿刺腔內冠狀動脈成型術的再灌註性心律失常,可靜脈註射利多卡因或普魯卡因胺。急性肺水腫或嚴重心力衰竭並發室性期前收縮,治療應針對改善血流動力學障礙。
  3、慢性心髒病變
  心肌梗死後或心肌病患者並發室性期前收縮,有很高的心髒性猝死危險性,特別是伴隨左室射血分數明顯減少時,心髒性猝死的危險性將顯著增加。研究表明,應用某些ic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心肌梗死後室性期前收縮、儘管藥物能有效抑製室性期前收縮,總死亡率反而顯著增加。原因是這些抗心律失常藥本身具有緻心律失常作用。因此,應當避免應用i類,特別是ic類藥物治療心肌梗死後室性期前收縮。β受體阻滯劑對室性期前收縮的療效不顯著,但能降低心肌梗死後猝死發生率。低劑量胺碘酮應用於心肌梗死後合併心力衰竭伴遊有關室性期前收縮的患者,能有效減少心律失常死亡率與心髒性死亡率。
包含詞
室性期前收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