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宜春鼓樓
目錄
No. 1
  宜春鼓樓--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
  鼓樓,又名袁州譙樓。據《袁州府志》,鼓樓係南唐保大二年,由刺史劉仁瞻建造,有“立廳堂、齋閣、譙樓…總六百間”的記載。後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袁州知州騰強恕“稍新譙樓”並製鈾壺、漏箭、影表、水海、定南針、更籌、鐵板等器具,設陰陽生輪值、候籌報時,將其建成了集測時、守時、授時於一體的天文臺。
  鼓樓被確認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事。1991年9月20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古天文史專傢薄樹人先生來宜考察時,驚訝地發現,鼓樓歷史,竟然比我國古天文學界原來一直認定的國內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河南登豐古天文臺(約建於元朝初年,13世紀晚期)和國外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位於烏茲別剋境內的天文臺(15世紀初建立)均早。
  1994年9月,江西省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8位來自北京、南京及本省的專傢學者,組成專傢委員會,對宜春鼓樓進行了考察論證,確認“創建於南宋嘉定十二年的袁州譙樓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
  宜春鼓樓主要是采用“銅壺滴漏”等儀器來守時、報時和測時,其所測時間與現在鐘錶相比每天衹差20秒。明代萬歷年間,鼓樓觀天台上又鑄銅璇璣,增加天象觀測能力。
  宜春鼓樓,坐落於宜春城區鼓樓路中段。整個樓臺捲拱為門,跨街而築。臺上建有兩層高樓,樓寬23.3米,長11.8米,高12.8米。樓的屋脊順南北嚮,為擡梁式木結構樓宇,重檐歇山頂。緊靠主樓的東北和東南翼,又各伸出一平臺,此觀天台長19米,寬7.4米,東西突出主臺9米。
  2005年,鼓樓街道改造,鼓樓由當地政府修繕過一次。現為城內最著名景觀之一。
No. 2
  宜春鼓樓--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
  鼓樓,又名袁州譙樓。據《袁州府志》,鼓樓係南唐保大二年,由刺史劉仁瞻建造,有“立廳堂、齋閣、譙樓…總六百間”的記載。後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袁州知州騰強恕“稍新譙樓”並製鈾壺、漏箭、影表、水海、定南針、更籌、鐵板等器具,設陰陽生輪值、候籌報時,將其建成了集測時、守時、授時於一體的天文臺。
  鼓樓被確認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事。1991年9月20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古天文史專傢薄樹人先生來宜考察時,驚訝地發現,鼓樓歷史,竟然比我國古天文學界原來一直認定的國內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河南登豐古天文臺(約建於元朝初年,13世紀晚期)和國外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位於烏茲別剋境內的天文臺(15世紀初建立)均早。
  1994年9月,江西省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8位來自北京、南京及本省的專傢學者,組成專傢委員會,對宜春鼓樓進行了考察論證,確認“創建於南宋嘉定十二年的袁州譙樓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
  宜春鼓樓主要是采用“銅壺滴漏”等儀器來守時、報時和測時,其所測時間與現在鐘錶相比每天衹差20秒。明代萬歷年間,鼓樓觀天台上又鑄銅璇璣,增加天象觀測能力。
  建於南宋時期的宜春鼓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地方天文臺,它在中國天文史乃至世界天文史上都閃動着耀眼的光輝。
  至今已保存近千年的宜春鼓樓,位於鼓樓路中段。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 年)由袁州知府滕強恕組織修建,鼓樓同時兼作府衙觀測天象、候籌報時的瞭望樓,又稱袁州譙樓。
  該樓是幢捲拱式橫跨南北街道的高臺建築,呈長方形,東西嚮,廡殿式,四坡頂,重檐,琉璃瓦,素面瓦當,擡梁式木構架,4柱一間,面闊5間,進深3間。高12.8米,面寬11.8米,南北長23.8米,占地面積約780平方米。跨街捲拱洞寬4.3米,內高5.6米,東西捲拱洞上分別有陰刻楷書“鼓樓” “餘暉”四個字。樓南北兩端有長19.5米,寬7.6米的觀天台。
  樓上製作有銅壺、夜天池、日天池、平壺、萬水壺、水海影表、定南針、添水桶、更籌漏箭、鐵板鼓角等器具,並“設陰陽生輪值,候籌報時”。後來還補鑄了唐代著名方士袁天罡研製的觀天設備銅璇璣。
  為了確定袁州譙樓的歷史作用和科學價值,江西省科委於20世紀90年代初將此作為重點課題進行研究,並邀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南京大學天文係、北京天文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清華大學建築係等單位的20多位中國天文學界、建築學界的知名專傢、教授舉行鑒定會。與會學者一致結論為:袁州譙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集測時、守時、授時於一體的專門從事時間工作的地方天文臺。它比現存的貼木兒帝國建造的天文臺(現烏茲別剋境內)要早兩個世紀;比建於公元1276年的我國河南登封的觀象臺也要早五十多年。值得一提的是,此臺樓柱24根合抱之木,均相嚮傾斜,東八柱與中八柱往東歪,西八柱往西歪,樓頂平正,近800年不傾覆,足見當年建築技藝之高超。
  中國天文學界、建築學界的著名專傢在《袁州譙樓——我國現存最早的地方時間工作天文臺研究》的鑒定書上,鄭重地寫下了這樣一段話:“環顧當今世界,除了華夏文化係統,尚未發現任何一個國傢建的時間工作天文臺早於袁州譙樓,故它的發現對我國和世界天文學研究將産生深遠的影響。”
  宜春鼓樓曾先後多次重修,纔使其獨特的風采保留至今。明嘉靖、萬歷年間重修,匾曰:迎曦樓。清康熙和乾隆年間重修樓西,新額曰:餘暉。清同治年間最後一次重修。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産,1983年和1984年,省文化部門撥出專款,整修如舊,接待遊客。1985年12月省政府批準列為省級風景名勝景點。
  經過全面修復,恢復明清格調的宜春鼓樓和一座頗具宜春地方特色的天文廣場,不久將正式嚮市民開放,其古典韻味與現代氣息、傳統風貌與開放意識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延續着底藴深厚的宜春文脈。
  宜春鼓樓,坐落於宜春城區鼓樓路中段。整個樓臺捲拱為門,跨街而築。臺上建有兩層高樓,樓寬23.3米,長11.8米,高12.8米。樓的屋脊順南北嚮,為擡梁式木結構樓宇,重檐歇山頂。緊靠主樓的東北和東南翼,又各伸出一平臺,此觀天台長19米,寬7.4米,東西突出主臺9米。
  2005年,鼓樓街道改造,鼓樓由當地政府修繕過一次。現為城內最著名景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