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雜色類名菜,是將羊肉裝入魚肚子而後封口烹製而成。據傳說,清代徽州府有個農民帶着四衹羊乘渡船過練江,由於艙小擁擠,一不小心就把一隻成年公羊擠進了河裏,羊不會遊泳,在河水中掙紮了一會便沉入深水中。由於羊的沉水,引來了許多的魚,當羊沉入水底時,魚兒便蜂擁而至,你爭我搶地爭食羊肉。因為它們吃得過多,一個個暈頭轉嚮。恰巧,附近有位漁民正駕小漁船從此處經過,見如此多的魚在水面上亂竄,心中驚喜萬分,忍不住撤了一網。使他奇怪的是,魚兒並沒有像往常那樣活蹦亂跳,而是一個個乖巧地呆在網裏,當漁夫把網收上岸拿到傢後,覺得今天的魚特別重,就用刀切一條魚的肚子,見裏面裝滿了羊肉。漁民很新奇。就將魚洗淨,封好刀口,連同腹內的碎頭羊肉一道燒煮。結果燒出來的魚,魚酥肉爛,不腥不膻,湯味鮮美,風味特殊。消息傳出,當地有些美食傢也試着燒成這樣一道菜,果然風味不凡,從那以後,當地人就將這樣燒成的菜取名為“魚咬羊”。久而久之,便成了徽菜中的一道名菜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