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是座落在美麗江城蕪湖的一所中醫藥類普通高校。學校占地900多畝,藏書30餘萬册,設有醫療、藥學、康復保健、護理係及公共基礎部等5個教學係部,共有教職工455人,其中正、副教授77人,博、碩士142人。學校是全國中醫藥職業教育學會理事長單位、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教材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同時是安徽省中醫藥高中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基地,近年來不斷完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學校面嚮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在校生近萬人。學校下轄兩所直屬附屬醫院、七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及一個中藥研究所和一個天然藥用植物園,其中附屬中醫醫院(蕪湖市中醫醫院)成立於1958年,是安徽省創辦最早的中醫醫院之一,現已成為安徽省具有較大規模的融中西醫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和指導下級中醫醫院業務技術等職能於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在全國中醫界素享“江南中醫一枝花”的美譽。
學校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理念,主動適應市場需求,面嚮基層、社區醫療單位、社會康復保健機構及中藥行業,培養醫療、預防、保健以及藥品生産、營銷、檢驗、配劑第一綫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技能操作型、保健服務型中醫藥專門人才。學校設有醫學影像技術、中醫學、針灸推拿、中醫骨傷、護理、藥學、中藥等26個專業,其中生物製藥專業為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中藥專業為省級教改示範專業,針灸推拿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中藥製藥技術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護理學專業為省級示範實訓中心。學校每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均位於同類學校前列,2008年畢業生就業率截止到10月31日已達96.6%。
學校近年來承擔教育部、國傢中醫藥管理局、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衛生廳及市級課題數十項,1987年創刊的《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是我國目前研究中藥材生産和質量管理領域最有影響的學術期刊之一,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學校牽頭組織了“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衛生部規劃教材”63門課程的編寫工作,有10名教師擔任教材主編,13名教師擔任副主編,另有參編教師22名。《方劑學》、《中藥化學》、《針法灸法學》、《中西醫結合婦産科學》等四門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
學校堅持重點建設、註重特色、突出亮點的原則,以加大教學投入、狠抓實踐教學為突破口,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校高度重視實驗實訓基地建設,現建有各類專業實驗室125個,形成了綜合性校級公共實驗中心、專業實驗室二個層次的實驗室體係。學校還擁有遍布全國十多個省的120多傢臨床教學實習醫院和藥學專業實習機構。
學校與中國藥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開展實踐教學和科研合作。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2004年4月成立了“涉外教育中心”。2005年11月,與韓國加圖立上智大學締結為友好學校,雙方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教師訪問、信息溝通。
當前學校正進入新一輪的改革和發展進程,全校教職工正滿懷激情、發奮工作,為實現學校“十一五”規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而努力奮鬥。 |
|
學校1960年1月10日經安徽省衛生廳教字0064號文件批準成立,校址設在蕪湖市中長街中醫院內,初名為“蕪湖市中醫學校”,首批學員為本市名老中醫之學徒共35人,半醫半讀,初定學製五年。
1960年7月8日更名為“安徽省蕪湖中醫專科學校”,校址遷至下二街13號,納入我省中專招生計劃,首屆全日製班錄取初中畢業生40人,中醫士專業。
1962年6月2日,經省衛生廳0444號文件批準,學校定名為“安徽省蕪湖中醫學校”,正式納入調整後的省中等衛生學校建製,由蕪湖市衛生局主管,學製統一定為三年。
1963年5月7日,學校遷入蕪湖市赭山公園東大門對面,校址邢傢山7號,同年11月首屆畢業生由國傢統一分配工作。
1966年6月至1971年9月,因“文化大革命”動亂,學校被迫停止招生,其間,1969年1月學校下遷至廣德縣柏墊中學。
1972年學校恢復中藥士專業招生,1973年恢復中醫士專業招生,推薦入學。1977年恢復了三年製中醫、中藥專業招生,全省統一考試招生錄取。
1984年機構改革,學校黨支部改設為黨總支;1996年11月,經市衛生局蕪衛字(96)43號文件批復,學校黨總支改設為黨委。
1999年7月30日,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更名為“安徽省中醫藥學校”。
2001年6月7日,經省政府皖政秘〔2001〕74號文件批準,學校升格為“皖南職業學院”,係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學校。
因醫學類高職高專院校設置審批權在教育部,教育部組織專傢組對我校升格重新評估。
2002年3月21日,經教育部教發函 〔2002〕59號文件批準,建立“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撤銷“安徽省中醫藥學校”建製,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製,由蕪湖市委宣傳部主管。
2002年10月,學校搬遷至城南高校園區,校址為荊山西路16號,原校區整體置換給安徽金鼎集團。
2004年6月22日,經蕪湖市人民政府蕪政秘〔2004〕100號文件批準,蕪湖市中醫醫院作為學校附屬醫院。 |
|
學校先後承擔教育部、國傢中醫藥管理局、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衛生廳及市級課題數十項。主辦的《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於1992年創刊,是中國目前研究中藥材生産和質量管理領域最有影響的學術期刊之一,由國傢《中藥材生産質量管理規範》(GAP)起草組首席專傢、中國藥科大學周榮漢教授擔任主編,GAP起草組的全部專傢和研究人員參與編委工作。學校還牽頭組織了“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衛生部規劃教材”63門課程的編寫工作,有10名教師擔任教材主編,13名教師擔任副主編,另有參編教師22名。《方劑學》、《中藥化學》、《針法灸法學》、《中西醫結合婦産科學》等四門課程獲省級精品課程稱號。
黨委書記 錢發榮
黨委副書記、校長 趙國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