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科幻小說 > 安德的遊戲
目錄
書籍簡介
  《安德的遊戲》(ender's game)作者是美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傢奧森·斯科特·卡特(orson scott card),該作品發表於1985年,曾獲得星雲奬及雨果奬,其續集《死者的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發表於次年,也獲得星雲奬和雨果奬,這使卡特成為唯一一個曾連續兩年獲得星雲奬最佳長篇的作傢。
  【ender係列作品是他的代表作,目前已出版的有】
  1.《安德的遊戲》(ender's game)1985
  2.《死者的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1986
  3.《屠異》(xenocide)1991
  4.《精神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1996
  5.《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1999
  6.《霸主的影子》(shadow of the hegemon)2000
  7.《影子傀儡》(shadow puppets)2002
  8.《巨人的影子》(shadow of the giant)2004
  這是以出版順序排列的,而以最佳閱讀順序排列,則個人建議為1、5、6、2、3、4,因為這是以時間順序為排列的。
內容簡介
  《安德的遊戲》的故事背景是人類步入太空時代,但卻在短短數十年間遭到一種外星智慧生物--蟲族(bugger)的兩次襲擊,史稱'第一次入侵'和'第二次入侵'。
  在'第二次入侵'中,人類的主力艦隊遭到毀滅性打擊,幾乎全軍覆沒。然而一個名叫馬澤·雷漢(mazer rackham)的指揮官僅靠一支小艦隊竟奇跡般的消滅了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占據了絶對優勢的蟲族艦隊,從而輓救了人類。
  現在八十年過去了,人類將面臨'第三次入侵',而人類唯一的取勝之道是再次出現一個馬澤·雷漢式的天才指揮官。國際艦隊的高官們深知此道,他們把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天才兒童送到太空戰鬥學校,希望能培養出一個理想的指揮官,但數十年的努力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
  幸運的是,就在最後的十年間,太空戰鬥學校的校長格拉夫上校(graff)似乎找到了最後的一綫希望--一個名叫彼得·維京(peter wiggin)的天才兒童出現在他面前,格拉夫幾乎已經認定了這個孩子就是他所要尋找的目標,然而經過幾年的觀察,格拉夫發現彼得雖然還是個幼兒,卻已經表現出極其邪惡殘忍的天性。於是他勸維京夫婦第二胎生個女孩,希望她擁有其哥哥同樣的智慧而天性較為溫和。在這種情況下,維京傢的二女兒瓦倫蒂·維京(valentine wiggin)誕生了,然而諷刺的是這個女孩太柔弱太善良了,與她的哥哥恰成兩個極端,同樣不適合成為指揮官。
  維京夫婦被破例允許生第三胎(當時的法律規定每對夫婦衹能生兩胎),於是維京傢的'老三'(third)出世了,他果然如預期般在性格上是彼得與瓦倫苔的混合體。他的本名叫安德魯·維京(andrew wiggin),然而他更喜歡稱呼自己為安德·維京(ender wiggin),因為他的姐姐瓦倫苔自小如此稱呼他,無論如何對他即將扮演的角色來說,這個名字似乎是個好兆頭,他也許正是這場戰爭的'終結者'。
  安德無疑是天才中的天才,然而他是否能成為格拉夫理想中的指揮官仍待考驗,而對此格拉夫比安德更為緊張,因為他知道已經沒有時間再選擇下一個候選人了,成敗在此一舉。
  於是一場沒有硝煙但卻關係到整個人類命運的戰爭在太空戰鬥學校悄悄地展開了......
作者創作歷程
  卡德生於華盛頓州裏奇蘭,在猶他州長大,分別在楊百翰大學和猶他大學取得學位,目前定居於北卡羅來納州。卡德堅信小說具有教化意義,應該嚮讀者傳遞積極上進的信息。“安德”係列小說便充分反映出作者的這種觀念。這個係列還包括《安德的影子》《霸主的影子》等。
  奧森·斯科特·卡德是一個深受讀者歡迎的科幻作傢,同時也深得各類評奬委員會的青睞。從1977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開始,在二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僅雨果奬和星雲奬他就獲得了24次提名,並有5次最終捧得了奬杯。除此之外他還獲得過坎貝爾奬和世界幻想文學奬。
  卡德熱衷於描寫少年天才,而在一定程度上,那些虛構的人物也是他自己的影子。安德、納菲……他們在卡德想象的世界中建立奇勳,而卡德自己則在對承載他們的世界的建構中創造奇跡。處女作短篇版《安德的遊戲》(ender′s game,1977)不僅使卡德獲得了雨果奬提名,更為他贏得了坎貝爾奬的最佳新作者奬——除了卡德,似乎再沒有誰獲過如此殊榮;而短短數年之後,卡德的長篇版《安德的遊戲》(ender′s game,1985)和緊隨其後的續集《死者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1986)便連續兩年包攬了“雨果”、“星雲”這兩大世界級科幻奬,創造了科幻史上的一個空前絶後的奇跡。
  在長篇版《安德的遊戲》之前,卡德出版了七部長篇小說,但他在那一階段的榮譽卻來自於短篇創作。從1977年到1985年,卡德共有五個短篇獲得了雨果奬或星雲奬提名。
  1985年是卡德作傢生涯的重大轉折點。憑藉《安德的遊戲》,卡德一舉成名,從此躋身於一流長篇科幻小說作傢的行列。
  卡德是個精明的作傢,從不浪費任何有價值的科幻點子。他擅長將一本小說作為一個想象世界的基礎,從而去創作更多的關於這個世界的傳奇故事,這種狡猾的作法加上高超的寫作技巧,使卡德的世界呈現出立體的真實質感。在迄今為止卡德出版的45本長篇小說中,屬於係列小說的就有29部之多。
  顯然,以《安德的遊戲》為竜頭的“安德係列”是卡德最重要、同時也是部頭最多的係列小說。除了前面提到的兩部外,這個係列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包括《屠異》(xenocide,1991)、《精神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1996)、《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1999)、《霸主的影子》(shadow of the hegemon,2001)和《影子傀儡》(shadow puppets,2002)在內的七部麯,而它的第八部作品也即將於今年年底面市。
  卡德已經開創了七個係列,其中“安德”係列是最有潛力的一個,我們現在仍看不到它終結的跡象。而在他已經結束的係列中,由《地球的回憶》(the memory of earth,1992)、《地球的呼喚》(the call of earth,1993)、《地球飛船》(the ships of earth,1994)、《失控的地球》(earthfall,1995)和《地球的新生》(earthborn,1995)構成的“回傢”五部麯是卡德最受歡迎的係列小說。這個係列的前三部故事都發生在一顆名為哈莫尼的殖民地星球上,而地球早已毀於四千萬年前的一場核戰。一臺名為“超靈”的超級計算機中止了人類的進化,控製着哈莫尼星的一切,但千萬年的光陰已經將這個旨在引導人們遠離戰爭的超級計算機推到了“生命”的終點。“臨終”前,“超靈”召集組建了一個由少年納菲等人組成的、結構類似於家庭的組織,他們被賦予超能力,重返地球。這個係列的後兩部順理成章地從外層空間轉回了地球。從宇宙歸來的人類後裔驚訝地發現,原生地球人已經分化成了飛人、樹人和地人;同時,擁有超能力的納菲和他的哥哥艾爾馬剋的衝突也最終達到頂點。
  卡德近期的獨立長篇也很出色,例如《歷史記錄:哥倫布的救贖》(pastwatch:the redemption of christopher columbus,1996)就讓人浮想聯翩,小說中,時間旅行者試圖阻止哥倫布發現美洲——至少阻止哥倫布在發現美洲後回到歐洲。
安德的遊戲目錄
  第一章 老三
  第二章 彼得
  第三章 格拉夫
  第四章 發射
  第五章 遊戲
  第六章 巨人的飲料
  第七章 火蜥蜴戰隊
  第八章 野鼠戰隊
  第九章 洛剋與德摩斯梯尼
  第十章 飛竜戰隊
  第十一章 所嚮披靡
  第十二章 馬利德
  第十三章 華倫蒂
  第十四章 安德的老師
  第十五章 死者的代言人(終)
書摘
  第一章 老三
  “我用他的眼睛來觀察,用他的耳朵來聆聽,我告訴你他是獨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於我們要找的人。”
  “這話你已經對他的哥哥說過。”
  “由於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經被測試過不符合需要,但這和他的能力無關。”
  “他的姐姐也是這樣,我很懷疑他會不會也是這樣,他的性格太過柔弱,很容易屈服於別人的意願。”
  “但不會是對他的敵人。”
  “那麽我們怎麽做?將他無時不刻的置於敵人之中?”
  “我們沒有選擇。”
  “我想你喜歡這孩子。”
  “如果蟲族得到他,它們將會發現我會是他最親密的叔叔。”
  “好吧,畢竟我們在拯救這個世界,再用他做一次實驗吧。”
  監視器裏的女人溫柔地說:“安德,我想你已經對這個可怕的監視器厭煩了,有個好消息告訴你,今天我們要把它拿掉,相信我,一點都不會痛的。”
  安德點點頭,不痛?說謊吧,他想。當大人說不痛的時候總是會痛的,他很清楚。有時候謊言比真話更加可靠。
  “你過來坐在這兒,安德,坐在檢查臺上,醫生一會就來看你。”
  監視器關閉了。安德試着想象這個小儀器從他的後頸上被拿掉後的情形,以後在床上翻轉時就不會壓着脖子,在洗澡時也不會感覺到刺痛了。而且從此以後彼德也不會再恨我了,我要回傢讓他看看,我和他一樣,是一個正常的孩子了。這倒不壞,他會原諒我比他晚一年拿掉監視器的,我們將會成為住在同一所房子裏,但不會是朋友,决不會,彼德太危險了,我們不是敵人、不是朋友,衹是兄弟。當他想玩太空戰士打蟲族遊戲時,或許我會不得不陪他玩,或許我可以去看看書。
  但安德很清楚,即使他這樣想,彼得也不會放過他的。當彼得陷入瘋狂狀態時,他的眼裏含着某種東西,不管何時安德看着他的眼神,就知道彼得是不會放過他的。安德仿佛又聽見彼得在喊,我在彈鋼琴,安德,來幫我翻樂譜,哦,這個戴着監視器的小子忙得顧不上他的哥哥了?還是他太聰明了?來殺死蟲人吧,太空戰士安德?不,不,我不需要你的幫助,我會自己做,你這個雜種,你這個多餘的雜種!
  “不會用很長時間的,安德。”醫生說。
  安德點點頭。
  “它是很容易拿掉的,不會有感染,不會有傷害,但會有一點癢。有些人會覺得他們失去了某些東西。你可能會尋找一些你找不到的東西,你不知道你在找什麽,我告訴你吧,其實你要找的就是監視器,它不在了。過幾天這種感覺就會消失的。”
  醫生在安德的後頸上撥弄着,安德突然感到一種劇痛,好像有支針從他的脖子一直到肚子,他的脖子在抽筋,身體嚮後強烈地彎麯,頭撞到了床,他感覺到雙腳沉重,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抓得生痛。
  “護士!”醫生大叫,“快來幫忙!”有個護士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幫他放鬆這些肌肉,把那個遞給我,快!你還在等什麽!”
  有個東西插入他的手中,安德看不到那是什麽,他跌下了檢查臺。“抓住他!”護士尖叫着。
  “把他固定住。”
  “你來吧,醫生,他太強壯了,我抓不住。”
  “不要全壓上去,你會弄死他的!”
  安德感到有支針插入後頸,很痛,他的全身無處不充滿劇痛,他的肌肉慢慢的鬆弛了下來,現在他可以大聲的哭出聲音來了。
  “你感覺怎樣,安德?”護士說。
  安德說不話來,他們把他擡上了桌子,檢查他的脈搏和其它一些他不明白的事情。
  醫生的聲音有點發顫,“他們把這東西放進這孩子的身體有三年了,他們到底想知道些什麽?我們可能會弄死他的,難道他們不清楚?我們可能會使他變成植物人的。”
  “麻藥什麽時候失效?”護士問。
  “把他留在這至少一小時,看着他,如果他在十五分鐘內還不能說出話來,立刻喊我。我們可能會永遠傷害他的,他又不是蟲人!”
  在下課前十五分鐘,他回到彭小姐的課上,但腳步還是有點不穩。
  “你還好嗎,安德?”彭小姐問。
  他點點頭。
  “你病了嗎?”
  他搖搖頭。
  “你看起來好像不舒服。”
  “我沒事。”
  “你最好坐下休息一會,安德。”
  他走嚮他的位置,但突然停了下來,想着:我在找什麽?我想不起我在找什麽了。
  “你的坐位在那。”彭小姐說。
  他坐了下來,但感到還需要一些什麽東西,一些他不見了的東西。我會找出來的,他想道。
  “你的監視器呢?”坐在他後面的女孩輕聲說。
  安德聳聳肩。
  “他的監視器沒有了。”她小聲地對其它同學說。
  安德摸着自己的後頸,那兒有一塊綳帶,監視器不在了,現在他和其它人一樣了。
  “你把它洗掉了?安德。”坐在走廊對面的那個男孩問。安德想不起他的名字,彼得?不對。
  “安靜,史蒂生。”彭小姐說,史蒂生傻笑着。
  彭小姐在講授乘法,安德在他的電子桌上亂劃,他畫了一座巨大島嶼的輪廓,讓電腦從各個角度模擬出它的立體模型,彭小姐會知道他在幹什麽,他沒在留心聽課,但她不會打擾他。他常常知道問題的答案,即使他沒留心聽課。
  在他的電子桌上有一行字顯示了出來,它從屏幕的上端往下移動着,在它到達屏幕下端之前,安德就看清了上面寫着什麽——“老三!”(政府衹允許每個家庭生育不超兩個的孩子,安德是經過政府特殊批準生育的第三個孩子,因此其它小孩都諷刺地叫他做“老三”——譯者註)
  安德笑了,他是第一個懂得如何發送信息的人,即使這個發信息諷刺他的人用的也是他教的方法,他為此感到驕傲。作為一個“老三”並不是他的錯,這是政府的主意,衹有他們有權這樣做——有幾個象安德一樣的“老三”可以有機會到學校上課?現在他的監視器已經拿下來了,這說明政府的這個實驗並未成功,他想如果早知如此的話,他們纔不情願授權讓他出生呢。不知什麽原因,他的實驗似乎沒有成效,好像中止了。
  下課鈴響了,學生們有的關掉了電子桌上屏幕,有的倉促地往裏面輸入備忘錄,還有的往傢中的電腦傳輸着作業或數據。有幾個學生在打印機上打印着東西。安德把手放在電子桌邊沿的小型鍵盤上,想着如果一個大人用這種小型鍵盤會是多麽的笨拙,當然他們用大鍵盤——但他們粗壯的手指怎麽能畫出精巧的綫條呢?安德卻可以。他畫的綫條非常精細,可以從屏幕的中心嚮邊沿繞七十九個圈。當老師在講授算術時,他就是這樣來消磨時光的。課堂上講的算術,他姐姐華倫蒂在他三歲的時候就已經教會了他。
  “你沒事吧,安德?”
  “是的,彭小姐。”
  “你再不走就趕不上校車了。”
  安德點點頭站了起來,其它的學生都走了,他們應該在等車吧。他的監視器不再壓着他的脖子,監視着他看到和聽到的一切。其他學生現在可以對他說他們想說的話,甚至可以打他——不會再有人監視着,也沒有人會來救他。戴着監視器的時候他不用懼怕這些事情,現在他倒有點懷念那個監視器了。
  史蒂生還沒走,他雖然不是全班塊頭最大的,卻比安德強壯多了,而且他和安德從來就不咬弦。
  “喂,老三。”
內容簡介
  背景
  故事發生在未來,當時地球已經兩次遭遇過蟲族的進攻,國際艦隊認為必須在世界各地尋找天資聰穎的孩童,自幼便送到國際艦隊訓練兒童的空間站(“戰鬥學校”)進行訓練,把他們塑造成軍事奇才,人類方可有存活的希望。
  主角出身
  主角安德魯·維京,綽號安德(Ender——即“終結者”之義),是美國男孩,有一兄一姊。在卡德筆下的未來世界裏,世界由於人口過多,因而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三胎以上是絶對不允許的。安德的父母生下安德的哥哥(彼德)和姐姐(瓦倫蒂)時,國際艦隊發現兩個孩子都是神童,但是由於彼德暴戾無情,瓦倫蒂又過於溫柔,國際艦隊認為他們不能在軍事方面成纔,因此特地准許安德的父母生下第三個孩子,即安德。
  安德也是個神童,很早就表露出他的天才和智慧。他自小就受到哥哥的欺負和折磨,姐姐則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安德。同時由於安德才智出衆,因此國際艦隊,特別是戰鬥學校的校長,安德的秘密指導者希倫·格拉夫上校,相信他是人類的最後希望,在他六歲的時候就把他送到了戰鬥學校。
  戰鬥學校
  在戰鬥學校裏,安德不但要學習在由學生組成的軍隊裏進行模擬戰鬥,同時也要面對其他學生的妒忌、陷害以及各種其他爾虞我詐的行為。因為他在戰略和領導力上的不世天才,也因為他的教師希望嚴格地測試他,他在戰鬥學校的進階速度比其他學生要快得多。
  安德首先進入的是新生訓練,在這期間,他結識了阿萊,是他後來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後來,校方提前結束了安德的新生訓練,讓他參加了名為火蜥蜴的戰隊,隊長是心胸狹隘,頗有暴力傾嚮的波讓·馬利德,不斷地欺負安德年幼,對他進行排擠,不讓他參加訓練或者戰鬥,幸虧火蜥蜴隊有同樣受波讓排擠的女神槍手佩查·阿卡利照顧他。在一次戰鬥中,安德違反了隊長波讓·馬利德的不得開火的指令,使火蜥蜴反敗為勝,結果波讓不但嚮安德大打出手,而且把安德交易到野鼠戰隊。
  在野鼠戰隊,安德結識了丁·米剋。在和丁·米剋的談話中,丁·米剋嚮安德坦言,他認為蟲族的威脅其實並不存在,國際艦隊為了保住政治權力纔設立了戰鬥學校,而戰鬥學校中的兒童被剝奪了他們正常的童年,成為了政治鬥爭中無謂的犧牲品。雖然安德不同意丁·米剋的論點(事實後來也證明丁·米剋的論點是錯誤的),但是安德也因此學會了不輕易相信他人的言行。
  後來安德又轉到佩查·阿卡利的鳳凰戰隊,並且進步奇快,不久便成為全校的最佳戰士。同時,戰鬥學校的網絡中運行的心理遊戲也對安德進行了心理訓練。這個遊戲程序在某種程度上有自己的自主意識,但是同時也被憤世嫉俗但是好心的格拉夫校長操控。
  因為安德的快速學習速度,校方將他提前提升為新組建的飛竜戰隊的指揮官(在平行作品《安德的影子》中,戰隊成員是安德的遊戲係列的另一個主要角色比恩選擇的)。飛竜戰隊本來是由一群新手所組成,但在安德的帶領,五名分隊長(韓楚、瘋子湯姆、弗拉德、莫洛、達坡)的輔佐,和隊中奇異天才比恩的協助下,飛竜戰隊迅速成為百戰無一敗的超級戰隊,讓所有學生颳目相看,但同時也招來了怨恨和妒嫉。
  安德原先的第一個隊長,波讓·馬利德因為嫉妒安德的能力,而試圖謀殺安德(在平行作品《安德的影子》中,可以看到一些其他角色在此事件中的作用),但是結果是安德為了自衛,殺死了馬利德。安德因此經歷了一次心理崩潰,但是在他的姐姐瓦倫蒂·維京的幫助下走出了陰影。
  指揮學校
  在幾個月的法庭審理之後,安德被提前6年提升到高級指揮學校,跳過了戰術學校和初級指揮學校的學習,開始在電腦上進行和蟲族的模擬戰爭遊戲,同時安德在 學校的一些好友(如比恩、阿萊、佩查、丁·米剋、以及飛竜戰隊的五名分隊長)也派來作安德的屬下。國際艦隊更事先將前一次戰爭的英雄馬澤·雷漢送上近光速旅行,延長生命,使他可以成為安德的教官。在一次又一次的模擬指揮訓練中,安德和其他的天才兒童們雖然戰無不勝,但是由於訓練嚴格,以及噩夢造成的睡眠不足,使得安德在最後的考試中使用了超級的戰術武器:設備醫生。設備醫生一旦使用,便會使任何物體化為灰燼,安德為了攻擊敵人的要害,竟然用設備醫生把敵人的主星球毀滅。
  但是安德不知道的是,其實他所指揮的並非模擬考試。在最後一段訓練中,安德實際上在通過超光速的安塞波通訊來指揮真實的戰鬥,他和其他孩子在“訓練”中的勝利其實是人類艦隊對蟲族艦隊的勝利。而在最後的“考試”實際上是人蟲之間的决戰,安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蟲族的母星和所有的蟲族女王完全毀滅。在戰鬥後,安德纔發現他始終被國際艦隊利用,最終竟然滅絶了整個蟲族,年僅11歲的他也成為了亙古未有的大屠殺者,因此陷入又一次心理崩潰。
   戰後
  在蟲族的威脅消失後,地球上的列強馬上爆發了內戰。雖然戰爭衹持續了5天,但是人類回歸列強爭霸的形勢已成定局。安德此時不但具有非凡的戰爭天才,而且他也成為全人類的英雄,極易被政治力量利用。因此,他被禁止返回地球,而和他的姐姐瓦倫蒂·維京等送上了人類的第一個殖民艦隊,去開發蟲族滅亡後所遺留的星球。他之後成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殖民地的政府長官。
  死者代言人之旅
  安德的聲名被迅速忘懷,但是他仍舊在殖民地受到尊敬。在前往殖民地的路上,他就已經發現有一些蟲族使用了通心術和他交流,這也是他在高級指揮學校的噩夢的來源。通過蟲族建造的和戰鬥學校的心理遊戲程序關聯的網絡,安德瞭解到蟲族之戰起源於雙方的誤解和溝通睏難,以及蟲族仍有最後一個女王存活了下來。在發表了蟲族之戰的記述《蟲族女王》之後,安德帶上了在繭中沉睡的女王,和姐姐瓦倫蒂·維京踏上了尋找適合蟲族復興的星球的旅程。
  安德和瓦倫蒂的旅程在《死者代言人》等書中續有論述,而安德的哥哥彼得,以及安德的戰友們後來在地球上的事跡則在《影子傀儡》等書中續有論述。
包含詞
安德的遊戲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