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ān fù xù qióng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治國安民的方針
解釋: 安:安定;恤:體恤。安定富有者,振濟貧苦者。指統治者治國安民之道
資料來源: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
例子: 損不失富,優可賑窮,此乃古者~之善經,不可捨也。★唐·陸贄《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六
|
|
安定富有者,振濟貧苦者。指統治者治國安民之道。 |
|
【拼音】 ān fù xù qióng
【解釋】 安定富有者,振濟貧苦者。指統治者治國安民之道。
【出處】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
【結構】聯合式成語
【詞性】中性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治國安民的方針
【示例】唐·陸贄《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六:“損不失富,優可賑窮,此乃古者~之善經,不可捨也。”
【近義詞】治國安民 |
|
成語名稱 安富恤窮 漢語拼音 ān fù xù qióng 成語釋義 安定富有者,振濟貧苦者。指統治者治國安民之道。 成語出處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 使用例句 損不失富,優可賑窮,此乃古者安富恤窮之善經,不可捨也。
★唐·陸贄《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六 |
|
安富恤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