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安吉小鯢
  中 文 名:安吉小鯢
  英 文 名:gu anji hynobiid
  拉丁學名:hynobius amjiensis
  地理分佈:我國特有種。目前僅見於模式標本産地浙江省安吉縣竜王山自然保護區。
  物種分類:兩棲綱、有尾目、小鯢科、小鯢屬
  物種簡介:雄鯢全長153-166毫米,頭體長79.5毫米-86.5毫米;雌鯢全長166毫米,頭體長85毫米左右。頭部卵圓而扁平;無唇褶,頸褶明顯;犁骨齒列呈ν形。齒列嚮後延伸達眼球後緣。皮膚光滑,肋溝13條,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相重疊,指4,趾5;尾長略短於頭體長,尾側扁,尾鰭褶明顯。體背面暗褐色或棕褐色,腹面灰褐色。生活在海拔1300米的山頂溝𠔌間的沼澤地內。周圍植被較為繁茂,地面有浸水水坑,水深50釐米-100釐米。成鯢於12月到翌年3月多棲息於水坑內,此期為繁殖期,卵鞘袋成對,多附在水草間,其長460毫米-580毫米,每條卵鞘袋有卵43-90粒,每一雌鯢可産卵96-174粒。幼體在水坑內生長。以多種昆蟲為食。分佈於浙江(安吉)。
  繁殖方式:卵生。11月中旬到翌年3月為産卵期,産出一對卵膠囊於靜水坑中,長460~580 mm,中段直徑 32~37 mm,捲麯呈3圈,兩端較細;兩膠囊基端相連並粘附於水生植物上,水中枯枝落葉上,或水底石塊上,遊離端浮於水中;每個卵膠囊含卵4 7~90粒,在膠囊內排列不規則;卵球形,徑3.5 mm,各卵外包以卵膠膜,動物極黑色,植物極灰白色。
  習性:海拔1300 m山頂峽𠔌間的泥炭蘚沼澤地,面積28畝左右,四周環山,山高相對海拔50~100 m,泥炭蘚腐植質厚度1.5 m以上,沼澤中分散有面積不到1.2m的水坑5個,水深50 cm左右。安吉小鯢平時生活於泥炭蘚下腐植質層中,産卵季節纔進入水坑。
  體形特徵:體型較大,全長153~166 mm,尾長占頭體長的90%以上。體表皮膚光滑。生活時背面暗褐或棕褐色,腹面灰褐色。頭平扁,卵圓形,吻寬圓;鼻孔近吻端,鼻間距等於或小於眼間距;眼背側位,突出呈球狀,瞳孔圓形;無唇褶,頸褶明顯;上下頜具細齒;犁骨齒列"V"形,外枝長度不及內枝之半,內枝後端達眼球後緣,內外枝交角略超出內鼻孔前緣,左右兩內枝後端彼此靠近而不相接。舌大,橢圓形,幾占滿口腔底部。軀幹粗壯,背中央脊綫明顯下凹,腹部略平扁,泄殖肛孔縱裂;體側肋溝13。前肢4指,指序2-3-4-1,後肢5趾,趾序2-3-4-5-1;指趾無角質鞘,無蹼,掌蹠突顯著,前後肢貼體相嚮指趾超越2-3肋溝。
  食 性:蜻蜓幼蟲、小型竜虱、劃蝽、蚯蚓等;室內人工喂養可吃蚯蚓、水蚯蚓、黃粉蟲幼蟲、蝌蚪、碎肉等。
  緻危因素及現狀:由於目前已知分佈範圍極為狹窄,種群數量有限,應及時加以保護,免緻絶滅。
  現有保護措施:本種於近年纔被發現描述,尚無具體保護措施。
  應進一步采取的保護措施: ①建議列為浙江省重點保護動物名錄。②建議將安吉小鯢列為竜王山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之一,嚴格控製捕捉。③組織科研人員深入研究其生物學與生態學,弄清楚分佈範圍與數量,以便進一步做好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