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京劇團
  寧夏京劇團
  寧夏京劇團是全國著名的京劇藝術表演團體,擁有一批在國內外知名的表演藝術傢和戲麯教育傢,以陣容堅實,行當齊全,劇目豐富,技藝精湛,作風嚴謹,勇於創新而享有盛譽,尤以工力深厚,熾烈嫻熟的武戲見長於國內戲麯界。
  寧夏京劇團不僅斐聲國內各省市、自治區,而且馳名亞、非、歐、美,四大州的許多國傢。五十年代曾先後到蘇聯、羅馬尼亞、捷剋、波蘭、朝鮮、越南、緬甸、巴基斯坦、阿富汗、埃及、敘利亞、黎巴嫩、蘇丹、埃塞俄比亞、印度等國演出;八十年代又先後赴阿爾及利亞、突尼斯、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國演出。1997年受文化部委托赴西非吉布堤、尼日耳、尼日利亞、多哥、馬裏等國進行訪問演出,受到了國際藝術界同行和人民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贊譽,對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交往,作出了貢獻。受到文化部的表彰。《鬧竜宮》一劇獲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金奬。《乾元山》一劇獲一九八五年第十三屆迦太基國際民間藝術聯歡節最佳團體奬。四十多年來,寧夏京劇團輾轉各地,深入部隊、農村、廠礦,足跡遍及全國。四十多年來,先後培養了幾批京劇藝術人才。積纍了大批優秀劇目:《鬧竜宮》、《乾元山》、《三岔口》、《除三害》、《盜庫銀》、《霸王別姬》、《釣金龜》、《十八羅漢鬥悟空》等劇目,久演不衰,使流派各異的京劇藝術在國內外舞臺競放異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寧夏京劇團排練演出了130餘出優秀傳統劇目,並創作排練了多出現代京劇,及新編歷史劇目。"孔繁森"、"銀竜破霧"、"山中那十九座墳塋"、"三伏馬天武"、"人鬼鑒"、"大夏春秋"、"海瑞訓虎"等劇目的演出受到了區內外觀衆的熱烈歡迎,不少中青年演員在國傢級及省級文藝大賽中獲奬。
  近年來,寧夏京劇團勇於開拓演出市場,多次組成演出分隊赴浙江溫州、海南海口、廣東、珠海等地演出,僅1997年,該團就連續演出了近千場。即贏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同時也豐富了演出劇目,鍛煉了演員,提高了演職人員素質,從而進一步擴大了該團的對外影響。
  四十多年來,寧夏京劇團紮根邊疆,為廣大的回漢各族人民服務,受到黨和人民的關懷,在寧夏回漢族人民和全國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在經歷了歷史的考驗以後,更加堅定地為祖國文化事業的繁榮而努力奮鬥。
  中國寧夏京劇團演出劇目
  《鬧竜宮》、《盜銀庫》、《乾元山》、《悟空出山》、《盜仙草》、《三岔口》、《臥虎溝》、《雁蕩山》、《將相和》、《除三害》、《烏盆計》、《草船藉箭》、《法門寺》、《坐宮》、《桑園會》、《武傢坡》、《空城計》、《醉酒》、《大登殿》、《斷橋》、《宋江題詩》、《赤桑鎮》、《罷晏》、《釣金龜》、《李逵探母》、《遇後》、《打竜袍》、《探陰山》、《霸王別姬》、《賣水》、《鬼怨》、《三傢店》、《四郎探母》、《秦香蓮》、《佘賽花》、《三不願意》、《櫃中緣》、《女起解》、《四進士》、《小上墳》、《十八羅漢鬥悟空》、《孫悟空大鬧天宮》。
  以上劇目,可根據不同國傢、地區的觀衆喜好,與欣賞水平,進行編排與更新,以求達到最佳演出、觀賞效果。
  (楊兵兵:男,工京劇花臉,他嗓音渾厚,韻味頗佳。表演粗獷,功架大方。1981年在自治區青年匯演獲奬,是本團主要銅錘花臉演員。)
  (高恩福:男,工文武老生。他嗓音高亢,行腔高低自如。1991年獲全國中青年京演員電視大賽"熒屏奬",並獲自治區中青年大奬賽優秀表演奬。)
  (張曉琪:漢族,現年46歲,中國音樂傢協會寧夏分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國傢貳級演員,寧夏京劇團樂隊隊長。 )
  李新雲: 女,國傢二級演員,工武旦。她功底紮實,動作幹淨,尤以出手技巧見長。在自治區中青年大奬賽中兩次獲一等奬。
  馬淑嫻: 女,國傢一級演員,工青衣,宗梅派。她嗓音清亮,醇正,行腔婉轉,自然,吐字清晰。她主演的《斷橋》曾獲1985年自治區中青年大奬賽二等奬。中間白蛇是該演員。
  譚少英: 男,國傢二級演員,工架子花臉兼武醜。主演過"先空斬"的馬謖,《除三害》的周處等,多次隨團赴西北、西南、華東、華北等省區參加巡回演出。功底紮實,表演細膩,深受國內外觀衆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