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 飲食 > 孺子
目錄
人物 Character
  孺子(劉嬰)
  孺子,名劉嬰(公元5年-25年),宣帝玄孫。王莽毒死平帝後立他為帝。在位3年,於混戰中為亂兵所殺,終年21歲,葬處不明。劉嬰史稱孺子嬰。
  劉嬰,楚孝王劉囂曾孫,廣戚侯劉顯子。王莽毒殺平帝後,見奪位的時機尚未成熟,再次捨大就小,於公元6年立劉嬰為帝。
  劉嬰繼位時,年僅2歲,由王莽攝政,改年號為居攝,不久,王莽自稱假皇帝(代理皇帝)。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一月,王莽稱帝,改國號為新,廢黜劉嬰,降封他為安定公,命令他閑居在長安,西漢滅亡。
  公元25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等起事,劫取劉嬰逃離長安,到了臨涇,立劉嬰為帝,2月,被推翻王莽而被擁立為更始帝的劉玄,派部將帶兵前去攻打。混戰中,劉嬰為亂兵所殺。
  徐穉(字 孺子
  東漢徐穉的字。徐穉, 豫章南昌人,傢貧,隱居不仕。後亦以指清貧淡泊,隱居不仕者。
  【出處】: 唐 陳子昂《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詩:“未及馮公老,何驚孺子貧。” 明 何景明《雨過徐捨人》詩:“ 長安六月半雲雨,孺子軒牕清杳然。” 清 錢謙益《徐良彥父玘贈朝議大夫》:“於戲!孺子之後,長有千秋之名。”
詞語 Term
  【註音】:rú zǐ
  【釋義】:1、兒童。
  2、古代稱天子、諸侯、世卿的繼承人。
  3、西漢 太子 妃嬪名。太子有妃、良娣、孺子共三等。古代貴族的妾也稱孺子
  4、猶小子、竪子,含藐視輕衊意。
  5、指古之《孺子歌》。
  【出處】:1、《孟子·公孫醜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宋 蘇軾《教戰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如婦人孺子。” 清薛福成《庸盦筆記·史料一·裕靖節公殉難》:“掘壕如淺溝,一孺子能逾之。” 魯迅《書信集·緻李秉中》:“我曾於五月二十日寄一孺子相片。”
  2、《書·立政》:“嗚呼!孺子王矣。”《漢書·王莽傳上》:“立宣帝玄孫嬰為太子,號曰孺子。” 唐 羅隱 《籌筆驛》詩:“千裏江山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新唐書·王承元傳》:“﹝承元﹞乃謝曰:‘諸君不忘王氏以及孺子,苟有令,其從我乎?’”參閱 清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孺子》。
  3、《戰國策·齊策三》:“ 齊王夫人死,有七孺子皆近, 薛公欲知王所欲立,乃獻七珥,美其一,明日視美珥所在,勸王立為夫人。”《漢書·王子侯表上》:“ 東城侯遺 為孺子所殺。” 顔師古註:“孺子,妾之號也。”《晉書·劉聰載記》:“初,靳準妹為乂孺子。”
  4、《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吾事之去留在張君 ,孺子豈有客習於相君者哉?” 司馬貞索隱引劉氏雲:“蓋謂雎為小子也。” 明 沉采 《千金記·代謝》:“罷了,罷了,這孺子不足與議,有天下者必沛公也。”京劇《將相和》第十九場:“非是俺無有容人量,屈身孺子臉無光。”
  5、《孺子歌》。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見《孟子·離婁上》。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竜·明詩》:“《孺子》滄浪,亦有全麯。”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捲一:“﹝半塘﹞語多涉詞:‘……野人《擊壤》,《孺子》濯纓,天機偶觸,長謠斯發。’”
英文解釋
  1. n.:  child,  concubines of the nobility,  a child
近義詞
孺子, 劉嬰
包含詞
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