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青海 >海東 >互助土族自治縣 > 孟達天池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孟達天池聯繫方式 地址:西寧東南方110多公裏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境內。
  郵編:814000 孟達天池投訴電話 海東市旅遊投訴電話:972-8612403
  青海省旅遊投訴電話:0971—6159841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孟達天池門票價格 25元 孟達天池節慶活動 土族波波會
  "波波"為土族語,意為法師作道場。俗稱跳神。青海省互助縣土族不僅信仰藏傳佛教,而且信仰從漢地直接傳入的神(礻氏).供奉神(礻氏)的寺廟每年都要舉行酬神祭祀活動,一些地方沒有固定寺廟,也要搭起帳篷神廟進行祭祀,屆時要清"波"來作道場。"波波會"的主要儀式有:竪幡、跳神、招魂、放幡、卡卦等。"波波會"是土族傳統的民俗活動,每逢農歷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日子,青海互助縣的許多土族鄉村都要舉行"波波會",時至今日,每年的"波波會"仍香火旺盛,法鼓不停。
  土族納頓會
  "納頓"是土族人的傳統節目。"納頓"土語為玩的意思.每當夏糧收割完畢,人們為了感謝神靈、歡慶豐收的"納頓"會的鼓聲就敲響了。從農歷7月12日一-9月15日,數十裏的川道沉浸在節目的歡樂之中,到處彩旗飄動,鼓樂喧天。人們穿上最好的服裝從下川到上川,追隨着納頓,笑逐顔開,扶老攜幼,探親訪友,暢談豐收的喜悅和對來年美好生活的祝願。納頓會前後持續63天,堪稱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了。
  七裏寺花兒會
  七裏寺,原名"慈利寺",是當地的一座廟宇。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地成了"七裏寺",現在成了一個地方的地名總稱。在七裏寺,還有一座藥王廟,一個藥水泉。
  關於藥水泉、花兒會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說明七裏寺花兒會的起源與這藥水泉有密切的關係:相傳在很早很早的時候,有個藥王爺,騰雲駕霧路過這裏。到這地方時,發現這地方相當美,於是他看着看着就入迷了.一不小心,身上的葫蘆掉下來了,葫蘆一直滾到山溝.在半坡上,塞子開了,藥水灑了一地,再後來,葫蘆鑽到石縫裏了。山坡上的都變成了中藥材,如黃薺,拘祀,柴葫蘆等。滾到山溝的則從石縫裏冒出來了,冒個沒完,形成泉水。當地一個牧童,他的一頭牛,天天下山時總單獨行動,漸漸地它越長越肥,越長勁越大,與別的牛不一樣,健壯得很。後來,牧音跟着牛,發現牛專門喝這些泉水。於是他也喝,那水與別的泉水味道不一樣,後來他纔發現泉水還能治病。以後這藥水出名了,四面八方的人都到這裏喝水,周圍的民衆為了感謝藥王爺,就在七裏寺附近建了一個藥王廟,供大傢燒香,磕頭。過去,除了喝藥水,還有人到藥王廟求神藥。藥王廟建後,慢慢地,來的人越來越多,男女老少都有。年輕人除了喝水、逛廟會外,漸漸地唱起了花兒,越唱越多,於是形成了花兒會。七裏寺的花兒會因此就跟藥水泉,藥王廟有了密切的關係。
  六月初五下午,這裏已經搭上了許多帳篷(主要是做買賣的);一些"先行者"們甚至已經開始縱聲歌唱。整個會場有一種節目般的熱鬧氣氛。
  六月初六:四面八方的人們,穿上大紅大緑十分鮮豔的服裝,乘車、拖拉機、騾車,或是步行,來到七裏寺花兒會場。婦女們打着傘,男子們戴上草帽,穿上他們平時也許捨不得穿的最豔麗的服裝,唱花兒來了。回望來路,絡繹不絶的人流嚮七裏寺涌來。
  孟達天池開放時間 8:00——17:00 孟達天池最佳旅遊時間 區內氣候屬半幹旱大陸性氣候。其基本特點是:高寒、幹旱,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鼕夏溫差小,氣候地理分佈差異大,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海拔增高而遞減,隆雨量隨海拔增高而遞增。海拔3000米以上的北部地區及山區較寒冷,海拔1,700-2,500米的黃河、湟水河𠔌地帶較溫暖。年平均氣溫3.2℃─8.6℃左右,最高氣溫25.1℃─33.5℃,最低氣溫-18.8℃─-25.1℃左右。年平均隆雨量319.2─531.9毫米。多集中在7─9月之間,相對濕度一般為57%─63.66%;蒸發量為1,275.6─1,861毫米。風速為1.9─2.5米/秒,最大風力8級,多出現在鼕末春初時期。年平均日照2,708─3,636小時。無霜期約90天左右。作物生長期196─250天左右。 孟達天池特別提醒 土族除具有自身的文化特點外,在發展過程中受漢族、藏族文化影響較深,在生活、服飾、習俗等方面表現出較多的漢、藏文化色彩。土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屬阿爾泰語係蒙古語族。大多數土族,在本民族中以土語對話,也習漢文,十分重視漢文化教育。 孟達天池美食 三套碗席是最具代表性的滿族傳統名宴,舉世聞名的“滿漢全席”就是在三套碗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
  三套碗席采用本地産上乘原料,如:鹿肉、飛竜、田雞油等,用燒、烤、燜、燉、熘、炒等15種手法精心製作而成。整個席面由8款涼碟、3款大件、12款熘炒、湯燴菜,共計二十幾道菜點組成。因席中主要菜點是用“杯碗”、“中碗”、“座碗”三套碗盛裝而名為“三套碗”席。白肉血腸、黃金肉片、關東蒸魚、小窩頭等滿族名菜點均包括在此席中。 孟達天池住宿 白駝賓館、大通賓館、海東天池賓館、積石賓館、良誠酒店都是不錯的酒店。 孟達天池購物 紅景天
  高山紅景天,是景天科紅景天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海拔1700米的高山岩層表面,在我國主要分佈在吉林省長白山地區及黑竜江部分山區。高山紅景天主要以根和莖入藥。主要成分有紅景天甙及時酪醇,此外還有澱粉、蛋白質、脂肪、鞣質、黃酮類化合物及微量揮發油。還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鐵、鋁、鋅、等。高山紅景天是具有特殊再生力的多年生珍貴植物,具有抵抗人體衰老,防止老年性心衰,促進性機能等特性,主治性機能衰退、糖尿病、關節炎、産後風、肺結核、貧血、神經病、低血壓等病癥。特別對軍事醫學、航天醫學、運動醫學具有重大的藥用價值。
  係列産品有:景天茶、景天酒、景天膠囊等。
  孟達天池交通 在西寧長途汽車站乘到循化縣的客車,路程140公裏,票價30元左右。 孟達天池玩法 觀光、攝影、旅遊、
  孟達林區自然保護區,位於西寧東南方110多公裏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境內。這裏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數百種樹木掩天蔽日,各種花草植物緑茵蓋地;有“高原西雙版納”之美稱。
  以孟達天池為中心的重點保護區,面積近2700公頃,有植物509種,其中有:巴山冷杉、青岡、華山鬆、遼東棟等十幾種喬木,還有人參、三七、貝母等名貴藥材。此外還有大量的珍稀動物。林區內,怪石磷峋,瀑布垂挂。孟達天池面積約300畝,池水清澈碧澄與藍天一色,群峰倒影,隨波微動。湖中水鳥飛翔,魚兒舒然遊動。是青海省避暑、療養和旅遊勝地。
  孟達自然保護區,如一山飛峙,突起於黃河這濱,平均海拔2500米。北靠黃河積石峽,東鄰甘肅,南面和西面屬東風、清水、道幃三鄉,總面積95.4平方公裏。從孟達山腳起步,沿山路攀登,二三個小時即可到達天池。天池四周群山環抱,峰𠔌相間,森林蔥鬱。有5條溝𠔌,在木廠溝中部,由於第四紀冰川刨蝕而成的前磧堤和後來山體崩塌,大量巨石岩塊層堆積堤上,構成一座長200米,厚100多米,高60~80餘米南北走嚮的"天然大壩",截斷水流形成東西長700米,南北寬250米,平均水深15米,水面0.2平方公裏,蓄水量200萬立方米的高山湖泊--天池。集水面積20平方公裏,七八月分最大水深可達26米,蓄水量增到300萬立方米。天池水體清澈,水質良好。池周有飛來峰、臥虎峰、回音崖、一綫天、五子拜佛石、蛤蟆石、天然大壩以及奇鬆、山泉、飛瀑許多景點,湖光山色非常幽美。
  天池所在的孟達山也是一處植物自然王國,素有青海高原的"西雙版納"之稱,1980年經青海省政府批準,建立自然保護區。區內森林覆蓋面積14萬餘畝,亞熱帶和暖溫帶的一些植物也生長在這裏,僅木本植物中就有臺灣檜、藤山柳、遼東櫟、華山鬆、珍珠梅、華稭竹、大葉釣樟、獼猴桃、文冠果、巴山冷杉等數十種。此外,還有近百種野生觀賞珍奇植物遍布池畔、山坳,把孟達天池和整個保護區點綴得花團錦簇。
基本介紹
  孟達天池自然保護區1980年建立,2000年4月批準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譽為“青藏高原上的西雙版納”,是青海省避暑、療養和旅遊勝地。
  面積9544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森林生態係統水源涵養林。孟達天池面積約300畝,池水清澈碧澄與藍天一色,群峰倒影,隨波微動。湖中水鳥飛翔,魚兒舒然遊動。
地理位置
  青海省東部循化撤拉族自治縣東部,地處巴顔喀拉山支脈西傾山的當蕊——五臺山區。
  西寧東南方110多公裏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境內。
  總面積9544公頃,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高4178米。
自然環境
  保護區地處黃土高原嚮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地質構造屬阿沁卡金——當蕊五臺隆起帶。地貌為黃土丘陵,切割破碎,多陡坡,懸崖峭壁,溝𠔌狹窄,呈“V”字型。由於保護區四周群峰突起,削弱了幹冷氣流的侵襲,又迎着東南氣流,區內氣候溫和,多雨。年均溫5.4℃。地形相對高差大,致使氣候有暖溫性、溫性和寒性各種特徵。年降水量622.7毫米,5~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9%。
  區內有五條河溝,由南嚮北流入黃河。在木場溝中部有天然湖泊——孟達天池,面積近20公頃,平均水深10米,蓄水200~300萬立方米。天池東部有一條南北走嚮的“天然大壩”,長200多米,高出水面50~70米,壩體為冰川退縮後形成的終磧堤,天池東南部有10米多高,7~8米寬的扇形瀑布,夏日水量充沛,鼕季則成冰瀑。
  孟達的天池比長白山天池和天山山腰的天池小得多。但它有自己的特點。長白山天池周圍是水山築成的幾乎是寸草不生的幾座山峰,天山的天池外面較遠的地方纔有茂盛的雪嶺雲杉林,而孟達的天池卻被十分稠密的森林團團的包圍起來,從池邊到山頂,全被森林覆蓋。池水也與衆不同,長白山天池的水最美,有各種各樣的藍色,而且圖案隨着天空中雲塊的移動而不斷變化;天山的天池則是一種藍色;孟達天池的水卻是緑色的,幾乎和四周森林的顔色相同。
植物資源
  保護區野生植物有90科287屬、509種,其中苔蘚類3種、蕨類10種、木本植物159種、草本植物337種、藥用植物較豐富有322種。
  植物區係特點是:(1)具明顯過渡特徵,區係成分以華北地區成分占優勢,也有唐古特地區和橫斷山脈地區成分伸入,還有從秦嶺滲入的成分;(2)屬多種少,含1~2種的達233屬;少種屬與單種屬分佈集中,僅核心區就有23個少種屬和9個單種屬。
  植被垂直分佈隨海拔、坡嚮呈現一定的規律性:黃河河𠔌臺地和幹旱山坡為旱生植物帶;低山山地為以楊、樺、遼東櫟為主的落葉闊葉林及華山鬆、油鬆林林帶;鬆櫟林帶以上為青海雲杉、樺樹等針闊混交林帶;其上為亞高山紫果雲杉、巴山冷杉針葉林帶和高寒山地為杜鵑灌叢及高山草甸帶。
  國傢保護植物有太白紅杉、桃兒七、羽葉丁香。列入國傢藥典的有81種。巴山冷杉、青岡、華山鬆、遼東棟等十幾種喬木,還有人參、三七、貝母等名貴藥材。
  這裏遍布着雲杉、冷杉、園柚、華山鬆、肆萼獼猴桃、釣樟、遼東櫟等優質棟材。林間坡底生長着紫丁香、金銀花、紅杜鵑、八仙花、珍珠海等野生觀賞植物,還有黨生、三七、淫羊霍、羌活、貝母等名貴藥材和文觀果、紅瑞木、毛櫻桃、毛榛子等油脂植物。
動物資源
  保護區有野生動物43種,其中獸類7種、鳥類35種。
  國傢保護動物一級有斑尾榛雞;二級有林麝、岩羊、藍馬雞。
  林區中有蘇門羚,林麝、狍鹿、岩羊,狐狸、雪雞、馬雞等珍禽異獸出沒。
  (一)林麝——國傢二級保護動物
  偶蹄目,麝科。被毛粗硬,細而脆,易脫落。體毛色深,呈橄欖褐色,並染以桔紅色澤。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桔黃色區。臀部毛色愛黑色,成體不是斑點。雄獸具麝香囊。
  林麝生活在針葉林、針闊混交林,性膽怯,居住不固定,獨居。行動輕快敏捷,隨氣候和飼料的變化,有垂直遷移的習性。4~7月産仔,每胎1~2仔,以灌木的嫩枝葉為食。
  (二)藍馬雞——國傢二級保護動物
  雞形目、雉科。體長92~100釐米,雌雄體色相似,通體藍灰色,臉部裸皮紅色;耳羽簇白色,明顯地突出於頸項頂上。中央尾羽特長而上翹,羽支披散下垂似馬尾。
  藍馬雞生活在高山針、闊葉林及灌叢林間,幾衹至幾十衹結群活動,繁殖季切單獨活動,白天地面活動,夜間棲於樹上。以植物種子、根、莖、葉等為食。4~6月繁殖,每次産卵4枚。為留鳥。
包含詞
循化孟達天池孟達天池國傢級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