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山東 >德州 > 孫子兵法城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孫子兵法城聯繫方式地址:孫子故裏山東省惠民縣的西北隅,位於惠民縣孫子文化區內。
  郵編:253000孫子兵法城投訴電話德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34-2641369
  山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531-8296342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孫子兵法城門票價格10元孫子兵法城節慶活動中國孫子文化旅遊節孫子兵法城開放時間8:00——17:00孫子兵法城最佳旅遊時間每年的春、夏、秋季。孫子兵法城美食德州自古就是飲食文化的故鄉,其中德州扒雞享譽全國,由此帶動了德州的飲食文化,各個酒店小吃部基本上都有這一美食,因為它代表着德州。德州還組建了德州扒雞集團,更加推動了德州美食業的發展。山東德州扒雞集團有限公司、德州扒雞美食海鮮城、德州扒雞大酒店是德州飲食業的先鋒。孫子兵法城住宿德州的住宿業也是較為繁榮,近年來德州市政府部門及旅遊部門為了給觀光旅遊的人們一個舒適的休息、享受、娛樂環境大力開發住宿業,德州大酒店就是一例,它是市人民政府興建的一傢集客房餐飲、産品展銷、貿易洽談、文化娛樂於一體的三星級涉外旅遊飯店。地理環境優越,出門即是寧靜美麗的新湖公園;鐵路、公路四能八達,交通便利;主樓頂層的豪華旋轉餐廳是您瀏覽州城,觀賞夜景的理想去處。
  總統禦居、豪華套間及標準客房174套,裝飾高雅,設施一流,且均能憑窗眺望州城、新湖公園,可謂匠心獨運。更有24小時專人服務,供熱水洗浴,飲食起居無微不至。
  各式餐廳均有名師主竈,經營正宗京菜、魯菜、川菜、粵菜等南北名菜,風味各異。一樓大餐廳豪華氣派,可同時容納220人用餐,是工薪宴請、朋友聚會、大型會議、團體用餐的最佳場所;二樓、四樓共設有18個格調高雅、風格各異的世界風情包廂,是政務接待、商務宴請的理想去處。孫子兵法城購物當地特産:德州扒雞樂陵金絲小棗孫子兵法城玩法參觀、學習、
  中國孫子兵法城是以具有千年歷史的宋代古城遺址為依托而修建的華夏兵學第一聖殿。她地處孫子故裏山東省惠民縣的西北隅,位於惠民縣孫子文化區內,共分為八大景區,總投資5億元,控製面積達7200畝,建築面積1100畝。主體建築武聖府為仿秦漢式建築風格。整個建築古色古香,漢韻十足。樓臺亭軒,古井涌泉,交相輝映,麯徑翠竹,古柏垂柳,搖曳生姿。
  武聖府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60畝,南北長999米。東西寬88米。由十五組四合院和南北廣場組成。整個建築由高合立柱、歇山重檐的秦漢式殿宇和北方傳統的四合院共同創造了內涵豐富的空間環境,較全面展現了深奧莫測的兵法思想,使遊客在遊覽中深刻體味到傳統兵學文化的博大精深。十五座大殿中第一殿序殿介紹孫子其人。第十五殿澤世殿介紹《孫子兵法》對後世之影響,中間的十三座大殿按照《孫子兵法》一至十三篇的順序,采用一篇一殿的方式分別命名。院落中的東西廂房展示三十六計的精彩內容。遊客可以通過遊戲直接參與到三十六計中。從“瞞天過海”到“走為上”,戰例驚心動魄,計計扣人心弦。每一座大殿和廂房的設計都別具匠心,各有千秋,它們藉助聲、光、殿等現代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了每一篇兵學聖章的精髓所在。
  融知識性、娛樂性、觀賞性於一體。使遊客在趣味中領略到兵學鼻祖孫子帶給我們的兵學奧妙。乘心而來,盡興而歸。遊魚得味成竜。飛鳥聞香化鳳。觀中國孫子兵法城可使人悟兵學哲理,明人生智慧
建造背景
  孫子兵法城是以具有千年歷史的宋代棣州古城墻、護城河遺址為依托而投資新建的省內大型人文旅遊景觀。此創舉始於濱州市和惠民縣領導與專傢率先倡導的“開發、弘揚孫子兵法文化,在惠民縣再現兵聖孫子故裏”,“積極慎重、高起點、遠規劃、大手筆”開發孫子兵法文化旅遊園區的宏大構思,同時結合當地人文背景、歷史文化和現代建築與園林技術,以《孫子兵法》為靈魂,以民族化、多元化、國際化的全新理念為旨歸。通過項目建設,開發孫子文化,推進地方文化旅遊事業發展和兩個文明建設。該項目是山東省“一山一水兩聖人”旅遊體係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全省13個重點旅遊扶持項目之一。
地理位置
  孫子兵法城始建於2002年10月,位於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惠民縣城北側。根據當前平面設計規劃圖,控製面積達7200畝,形成一個環古城墻、護城河、省道慶淄路、樂鬍路三角形的廣阔平坦區域。全部區域劃分為三大部分,共二十個景點,計劃總投資15億元,分為三期工程,一期工程占地1100畝。
城內景點
  建設規劃第一部分為孫子兵法文化展示區。由武聖府、武聖演兵場、八陣館、古代兵器館等景點組成。
  占地238畝的武聖府景點為一組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的秦漢式建築群,運用聲、光、電、多媒體等現代科技手段,全面展現《孫子兵法》的兵傢智慧及相關軍事文化;武聖演兵場景點含營軍帳、演兵場、點將臺和武聖壇,以獨特的古典形式主要再現2500年前大型古裝樂舞和戰陣演示;八陣館創意為全國首次,該館為多維立體建築,根據孫子創製的八陣,展現古代陣法及當代信息戰思想,集中體現《孫子兵法》中的戰爭法則;古代兵器館集古代冷兵器、火器、戰車、戰船等戰爭用具之大成,包括白刃類、遠射類、火器類、戰車類、戰艦類、防護類等。
  第二部分為宋代城鎮觀光區。主要包括宋城墻及北城門、護城河等景點。縣城內宋城墻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墻現存1500m,高10m,底寬22m。該景區將在現有遺址上恢復北宋棣州古城的北城墻、北城門、護城河等景點。
  第三部分為休閑娛樂區,由古城公園、民俗文化街組成。主要展示當地民俗風貌和配套各種服務設施。
  孫子兵法城一期工程核心景點武聖府於2002年10月破土動工,2003年10月部分竣工並開城試運營,將於2004年10月全部竣工開放。武聖府建築設計以南京太平天國天王府佈局風格為範本,采用秦漢建築風格,通過多種形式的單體組合,創造豐富的空間環境,為孫子文化的展示造就久遠的歷史氛圍和高雅的內外環境。整個建築群平面佈局沿中軸綫自南嚮北佈置闕門和十五個大殿,縱嚮一字排開,全長999m,寬88m。第一大殿取名序殿,用於展示孫子傢世和故裏惠民歷史文化。第十五大殿取名澤世殿,展示孫子文化的影響、流傳,並兼做後門(德勝門)。中間十三個大殿展示孫子兵法十三篇,各殿分別用十三篇篇名定名。
  十五大殿共形成十五個院落,各院落中均有標志性景觀和個性化緑化特色。第一進院中間安放重30噸的石雕孫子像,從第二至第十五進院,大殿兩側設東西配殿(廂房),以互動性、參與性強烈的娛樂形式展示三十六計。各單體建築通過造型和比例尺變化,創造出豐富的內外空間,同時又通過門廊、道路、橋梁的分隔和聯接,實現各單體間有機結合,使群體空間即富於變化,又和諧統一。整個建築群疏密有緻,擺布均勻,佈局嚴謹,中貫軸綫,左右對稱。
  孫子兵法城南北兩側分別設有主次廣場。正門外的南廣場尤其突顯兵傢對陣格調,南廣場面積9180m2,花崗石鋪面,整體對稱佈局,廣場中心是象徵兩軍對壘的中國象棋棋盤,以楚河、漢界為廣場到遊覽區主通道,兩邊縱嚮佈置棋子狀噴泉,棋子東西各九衹,依陣式排列。廣場東西邊界以緑化灌木植物修剪成城垛狀緑籬,緑籬內側坡面上種植草型盾牌。廣場前方東北角和西北角各設一組“兵器架”式照明燈,十八個燈柱仿十八般兵器形狀而製,廣場南部東西方各設形似編鐘架的高架裝飾燈。廣場南部正中置一座臥碑,正面用中、英文刻“中國孫子兵法城”,背面刻有惠民縣人民政府撰寫的城碑碑文,背部底部設置一個大型盾牌池,池內由各色花草覆面。
  武聖府內部總計陳列實物1000餘件,展示戰例200餘例,為了真實再現兵學文化的豐富內涵,內部陳列打破傳統陳列模式,各殿各廂運用大量聲、光、電組成三維動畫多媒體、全景模型、大型全景畫、半景畫、壁畫、雕塑、彩繪、電影資料、特型布景建築和大量實物、圖片、文字,給遊人以多層次、多角度的審美感受。陳列體係以《孫子兵法》為經綫,以《孫子兵法》在各個時期的戰例為緯綫,用直觀易見的文物為史證,縱橫交錯,編織出一幅生動鮮活的戰爭史畫捲,給人以生動直觀的兵學文化熏陶。同時,布展陳列空間與燈光色彩諧調運用,燈光上配合各殿內容及形式,營造出即莊重嚴肅又可親可近的藝術氛圍。十五大殿兩側224間廂房除部分用於服務及商務用途外,着重展示三十六計內容,布展及遊覽順序則反嚮由北嚮南進行。與十五大殿靜態的風格形成對比,廂內三十六計陳列以動態的形式為主。運用電動顯示、焰火螢光、變形鏡、西洋景故事,虛幻成像、走馬燈、木偶戲、玻璃櫃卡通、皮影戲等組成一個個活潑生動而又令人刺激的遊戲,使遊人在遊樂戲耍中體會三十六計計理。
施工計劃
  依據惠民縣城總體規劃,惠民縣政府委托北京天圖藝術工程有限公司對孫子兵法城一期工程進行規劃,並對武聖府進行內部設計與施工,武聖府建築圖紙由山東省文物科技保護中心設計,基礎工程由鐵道部十四局建設,一期工程輔助配套工程由惠民縣部分建設單位承擔。而《內部陳列布展設計大綱》是在以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軍事科學院為主的知名專傢精心指導下,由濱州市有關專傢學者及惠民縣部分青年專業工作者組成的攻關小組完成的。美國太平洋貝氏設計中心受惠民縣政府委托,對整個孫子兵法城進行全面規劃
門票價格
  平時50元/人,節假日1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