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真詮》是清乾隆進士瀋孝瞻原著。此書和《滴天髓》互相匹配。不可或缺,係命理學中典範作品。相傳此書一出,一時洛陽紙貴,人們爭相傳抄,作為經典應用,並世代秘傳。
該書以月令用神為經,以諸神為緯,特別是對用神成敗,用神與喜神忌神的生剋製化,用神的透與會、有情無情、有力無力等等的解析,更加透闢。由於此書成書於古代,不免精華與糟粕共存,因此。讀者應批判地閱讀。
序 言
傳統命理學,俗稱四柱預測術、批八字,在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頂測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起源於遠古時代的天文學、星相學,潔靜精微,深富哲理,關註人的命運,試圖把握人生,千百年來不斷發展完善,對於古代哲學、自然科學、預測學乃至人們的社會生活,産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然而,由於它形成的年代較晚,歷史上留傳下來的專著不多,而諸如《淵海子平)、《三命通會》等書,大多雜而不精,加之書中好用駢文,故作迷離恍忽之辭,往往使人如墜霧中,不足以作為一種成熟的學說傳世,衹有《滴天髓》和《子平真詮》兩書,堪稱中華命理學的大成之作。正如前人所說:①
“此中舊籍,首推《滴天髓》與《子平真詮》二書,最為完備精審,後之言命學者,千言萬語,不能越其範圍,如江河日月,不可廢者。”
“後學者研究命學原理,得此二書,不致誤人歧途……,倘能合天才、學識、經驗三者以俱全,於斯道庶幾人聖矣!”
《滴天髓》一書,相傳為宋人京圖撰,明初劉誠意註。清代道光年間,土人任鐵樵畢生研究命學,針對當時命理學偏離陰陽五行生剋製化的正理,混亂蕪雜,偏重於格局和神煞的問題,結合一生命理實踐分篇增註,闡微發隱,正本清源,並以大量時人命造作為例證,這纔掃除迷誤,使命理學返回大道,並更加成熟。此書一出,一時洛陽紙貴,人們爭相傳抄,作為經典應用,並世代秘傳。
《子平真詮》,清乾隆進士瀋孝瞻原著。該書以月令用神為經,以諸神為緯,特別是對用神成敗,用神與喜神忌神的生剋製化,用神的透與會、有情無情、有力無力等等的解析,更加透闢。民初《滴天髓》整理出版後,衆多讀者感到過於高深,紛紛呼籲出版一部命理人門書籍,著名命理學家徐樂吾先生應邀評註此書,條分縷折,譬解詳明,例證豐富,最便初學。如果說《滴天髓》是中華傳統命理學的高深學術,有如樹頂的碩果,那麽《子平真詮評註》便是其循序漸進的課本,有如摘取碩果的階梯。兩書一淺一深,不可或缺,互相匹配,方成完璧。
中華傳統命理學,是一種哲學與自然科學互相融貫而成的一種學說,一方面,它與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哲學、天文學、醫學和各門預測學有着很深的淵源和血肉聯繫,是研究和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它又瑕瑜互見,有着玄之又玄的特點乃至迷信成份。但是,即使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它的研究價值也是不容否認的、例如生辰八字所用的天幹地支,分別屬於五行,而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因此,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不僅體現着時間上的年月日時,而且體現着天體的空間關係及其互相影響,體現着時間與空間、大係統和小係統、作用與反作用的統一。人們都知道天體運行對人的影響是何等巨大,將這種影響應用於對人生及其命運的研究,是很自然的事情。由此不難明了對傳統命理學應當采取怎樣的態度,亦不難看出出版以上二書對於繼承中華傳統文化中優秀遺産,研究和發展哲學、自然科學和科學的預測學的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