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不良反應 : 民間驗方 : 藥品 > 子宮肌瘤
目錄
·No. 1·易發人群·中醫治療方法
·期待療法·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子宮動脈栓塞術·放射治療·子宮肌瘤根據生長的部位可以分為三種:
·子宮肌瘤的家庭防治·子宮肌瘤後應註意:·流産和子宮肌瘤有關係嗎?
·子宮肌瘤到底怎麽治痛苦小,消費少?·子宮肌瘤患者飲食註意事項:·No. 15
·概述·病因:·易與子宮肌瘤混淆的病種:
·子宮肌瘤易發人群·子宮肌瘤分類·子宮肌瘤的繼發變性
·子宮肌瘤的癥狀·子宮肌瘤的診斷·子宮肌瘤鑒別診斷:
·子宮肌瘤藥物治療·子宮肌瘤的家庭防治·子宮肌瘤患者飲食註意事項:
·子宮肌瘤應何時切除·子宮肌瘤的介入治療·子宮肌瘤的危害
·什麽是多發性子宮肌瘤?·微創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子宮肌瘤與不孕不育
·百科大全·英文解釋·相關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No. 1
  概述
    子宮肌瘤(uterus, myoma of),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癥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癥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情況時可引起疼痛。以多發性子宮肌瘤常見。本病確切病因不明,現代西醫學采取性激素或手術治療,尚無其他理想療法。
  現代以針灸治療本病的早期報道,見於50年代中期,在60年代初還出現過百例以上大樣本的觀察,采用火針阿是穴和針刺遠道穴結合,有良好療效。自八十年代來,更進一步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在診斷上,采用耳穴觸診法來診斷子宮肌瘤,以金屬棒在雙側子宮、內分泌穴觸診,凡皮下組織內有1毫米粗細之條索觸之不消失者,即為觸診陽性。通過70例患者觀察,陽性符合率為90%以上。因此認為本法有一定診斷價值。在治療上,應用體針為主,配合耳針,也有顯著效果。
易發人群
  與十幾年前相比,子宮肌瘤越來越青睞三四十歲的中年女性,特別是未育、性生活失調和性情抑鬱這三類女性。婦科專傢介紹,子宮肌瘤的具體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但研究表明,激素分泌過於旺盛,是導致子宮肌瘤的最普遍原因,而女性的這三種行為模式,是造成內分泌紊亂,導致激素分泌過剩的罪魁禍首。
  第1類:未育女性提前進入更年期
  女性一生原始卵泡數目有限,排卵的年限約有30年。妊娠期和哺乳期,由於激素作用,卵巢暫停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6個月纔恢復,卵巢由此推遲了一定數量的排卵,有生育史的女性要較晚進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時有效保護,易發生激素依賴性疾病,子宮肌瘤就是其中之一。權威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過程,能夠增加10年的免疫力,而這10年的免疫力,主要針對的是婦科腫瘤……進入專題——婦科腫瘤常識
  第2類:性生活失調影響子宮健康
  傳統中醫學講,子宮肌瘤歸屬於“癥瘕”(肚子裏結塊的病)範疇。而“癥瘕”的形成多與正氣虛弱、氣血失調有關。中醫講解“癥瘕”:婦人為性情中人,夫妻不和,勢必傷及七情,七情內傷,氣機不暢,氣血失調,氣滯血淤,淤積日久,則可為“癥瘕”。可見,夫妻間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進神經內分泌正常進行,使人體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而長期性生活失調,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亂,導致盆腔慢性充血,誘發子宮肌瘤
  第3類:抑鬱女性多發子宮肌瘤
  中年女性面臨着工作和家庭的雙重精神壓力,易産生抑鬱情緒。而伴隨着絶經期的到來,女性開始出現“雌激素控製期”。在這個時期中,女性自身的抑鬱情緒,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強,有時可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這同樣是子宮肌瘤産生的重要原因。
  中醫講情緒對子宮肌瘤的影響時提到:“氣滯,七情內傷,肝失條達,血行不暢滯於胞宮而致,表現為下腹痞塊,按之可移,痛無定處時聚時散,精神抑鬱,胸脅脹滿。”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分類
  根據肌瘤與肌壁的關係分以下幾類:
  ①漿膜下肌瘤。肌瘤凸出於子宮表面。
  ②肌壁間肌瘤。肌瘤生長於子宮肌層中,此種最多見。
  ③粘膜下肌瘤。肌瘤位於內膜下層,嚮宮腔內生長,有時可從宮頸口脫出,是月經量多、不規則出血的原因。由於血液循環障礙,肌瘤可發生變性,如玻璃樣變、囊性變、紅色變、鈣化等。極少數肌瘤也可惡變成為肉瘤,多見於年齡大及肌瘤生長快者。
中醫治療方法
  體針(之一)
   (一)取穴
  主穴:子宮、麯骨、橫骨。
  配穴:皮質下(耳穴),三陰交、次髎、血海、腎俞、復溜。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1~2個,可交替使用,酌加配穴。子宮穴斜刺0.8~1.0寸,麯骨和橫骨均直刺0.6~0.8寸,以得氣為度,施平補平瀉手法,配穴除耳穴用埋針法或磁珠貼敷外,餘穴手法同主穴。體穴均取雙側,耳穴取單側輪替。留針15~20分鐘。針刺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耳穴每周埋針或貼敷2次,15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痊愈:b超探查,子宮肌瘤已全部消失;基本痊愈:子宮肌瘤體積縮小2/3以上;有效:子宮肌瘤體積縮小不及2/3;無效:治療前後,體積未見縮小。
  共治346例,痊愈288例(83.2%),基本痊愈39例(11.3%),有效19例(5.5%),總有效率達100%。所治子宮肌瘤中,最大有兒頭大,最小亦有雞蛋黃大。
   體針(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內關、照海。
  阿是穴位置:瘤體。
  (二)治法
  上穴均取、體穴選雙側。先令患者排空尿液,阿是穴針3~4針,直刺入0.6~0.8寸;內關、照海常規針法,用平補平瀉手法,留針15~30分鐘,隔日1次,7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20例,結果痊愈15例,顯效3例,有效2例,總有效率為100%。
  電針
   (一)取穴
  主穴:關元、子宮、秩邊。
  配穴:氣海、血海、陽陵泉、三陰交。
  (二)治法
  穴位局部消毒,以32號毫針2寸直刺穴位。得氣後,接通電針儀,連續波,輸出頻率為70hz,每次刺激10分鐘,每日1次,15次為一療程 療程間休息7天。
  (三)療效評價
  用上述方法共治療42例,結果痊愈33例,有效9例,有效率達100%。
  火針
   (一)取穴
  主穴:中極、關元、水道、歸來、痞根。
  配穴:麯池、合𠔌、足三裏、腎俞。
  (二)治法
  主穴及配穴腎俞用火針法,餘用毫針法。主穴每次均取,配穴酌加。火針為長2寸,粗0.8mm的鎢錳合金針具,針尖在酒精燈火焰上1cm處加熱約5秒鐘,以針體前3cm處呈鮮紅為度,將針快速地剌入穴位,再快速出針,全過程應在1秒鐘內完成。針剌深度:腹部穴為3cm,腎俞和痞根為1,5cm。腹部穴可加用溫合灸15分鐘。配穴中照海、足三裏行提插捻轉補法,餘穴用瀉法,留針15~20分鐘。每周治療3次,12次為一療程,一般須三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50例,痊愈7例,顯效18例,有效1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4%。
期待療法
  肌瘤較小,無癥狀,無並發癥及無變性,對健康無影響。圍絶經期病人,無臨床癥狀,考慮到卵巢功能減退後可能使肌瘤退縮或縮小。以上情況均可采取期待療法,即在臨床及影象學方面實行定期隨訪觀察(3~6個月1次)。根據復查情況再决定其處理。
  通常,絶經後肌瘤自然退縮,故不需手術處理。然而,肌瘤患者年齡40有餘,距絶經可能還有幾年,也可以考慮手術。但術前可先行藥物保守治療,藥物有效者也可暫不手術。還應註意,絶經後婦女肌瘤,少數患者肌瘤並不萎縮反而增大者,故應加強隨訪。
藥物治療
  (一)藥物治療的適應癥
  1.年輕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生育年齡因肌瘤所致不孕或流産,藥物治療後使肌瘤萎縮促使受孕,胎兒成活。
  2.絶經前婦女,肌瘤不很大,癥狀亦輕,應用藥物後,使子宮萎縮絶經,肌瘤隨之萎縮而免於手術。
  3.有手術指徵,但目前有禁忌癥需要治療後方可手術者。
  4.患者合併內科、外科疾病不能胜任手術或不願手術者。
  5.選擇藥物治療前,均宜先行診斷性颳宮做內膜活檢,排除惡性變,尤對月經紊亂或經量增多者。颳宮兼有診斷及止血作用。
  藥物治療的根據在於,子宮肌瘤為性激素依賴性腫瘤,故采用拮抗性激素的藥物以治療。新近應用的是暫時性抑製卵巢的藥物。丹那唑、棉酚為國內常用藥物。其他雄激素、孕激素及維生素類藥物也使用。自1983年開始研究報道,應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成功的縮小了子宮平滑肌瘤。研究證明gnrha間接地減少垂體水平促性腺激素分泌,從而有效地抑製卵巢功能,即所謂“降調節”(downregulation)現象。
  (二)藥物種類及用法
  1.lhrh激動劑(lhrh-a):即gnrha為近年來一種新型抗婦科疾病藥物。lhrh大量持續應用後,垂體細胞受體被激素占滿而無法合成與釋放fsh及lh;另外,lhrh有垂體外作用,大劑量應用後促使卵巢上的lhrh受體增多,降低卵巢産生雌、孕激素能力。由於藥物明顯抑製fsh,減少卵巢激素分泌,其作用似“藥物性卵巢切除”,使肌瘤萎縮。lhrh與lhrh-a為同功異質體,但後者較前者活性高數十倍。
  用法:lhrh-a,多用肌註,也可用於皮下植入或經鼻噴入。自月經第一天起肌註100~200μg,連續3~4個月。其作用取决於應用劑量、給藥途徑和月經周期的時間。用藥後肌瘤平均縮小40~80%,癥狀緩解、貧血糾正。血清e2下降與肌瘤縮小相一致。fsh.lh無明顯變化。停藥後不久肌瘤又重新長大,提示lhrh-a的作用是暫短的和可逆的。如用於圍絶經期,在有限時間內達到自然絶經。如用於保留生育者,當肌瘤縮小、局部血流減少,從而減少手術中出血和縮小手術範圍;或原影響輸卵管口肌瘤,治療後肌瘤縮小使不通暢的輸卵管變通暢,提高受孕率。為減少停藥後肌瘤重新長大,在用lhrh-a時,序貫應用醋酸甲孕酮200~500mg,則可維持其療效。
  副作用為潮熱、出汗、陰道乾燥或出血障礙。因低雌激素作用可有骨質疏鬆可能。
  2.丹那唑:具有微弱雄激素作用。丹那唑抑製丘腦、垂體功能,使fsh.lh水平下降,從而抑製卵巢類固醇的産生,亦可直接抑製産生卵巢類固醇的酶。從而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而抑製子宮生長,內膜萎縮而閉經。同時,肌瘤亦萎縮變小。但年輕者應用,停藥6周後月經可恢復。故需重複應用。
  用法:200mg,1日3次口服,從月經第二天開始連續服6個月。
  副反應為潮熱、出汗、體重增加、痤瘡、肝功sgpt升高(用藥前後查肝功)。停藥2~6周可恢復。
  3.棉酚:是從棉籽中提出的一種雙醛萘化合物,作用於卵巢,對垂體無抑製,對子宮內膜有特異萎縮作用,而對內膜受體也有抑製作用,對子宮肌細胞産生退化作用,造成假絶經及子宮萎縮。此藥有中國丹那唑之美稱,用於治療子宮肌瘤癥狀改善有效率為93.7%,肌瘤縮小為62.5%。
  用法:20mg,每日1次口服,連服2個月。以後20mg,每周2次,連服1個月。再後1周1次,連服1個月,共4個月。因棉酚副作用為腎性排鉀,故需註意肝、腎功能及低鉀情況。通常用棉酚時需加服10%枸櫞酸鉀。停藥後卵巢功能恢復。
  4.維生素類:應用維生素治療子宮肌瘤在於它可降低子宮肌層對雌激素的敏感性,對神經內分泌係統有調節作用,使甾體激素代謝正常化而促使肌瘤縮小。1980年蘇聯Палла дии報道以vit a為主,加vit b、c、e等綜合治療小肌瘤,效果達80%以上,無副作用。國內包岩亦試用,治愈率達71.6%,此法適用於小型肌瘤。
  用法:vit a150,000iu,自月經第十五~二十六天,每日口服。vit bco1片1日3次,自月經第五~十四天口服。vitc,0.5,每日2次,自月經第十二~二十六天口服。vit e 100mg,1日1次,於月經第十四~二十六日口服,共服6個月。
  5.雄激素:對抗雌激素,控製子宮出血(月經過多)及延長月經周期。
  用法:甲基睾丸素10mg,舌下含化,每日1次,連服3個月。或月經幹淨後4~7天開始,每日肌註丙酸睾丸酮1次,每次25mg,連續8~10日,可獲止血效果。長效男性素為苯乙酸睾丸素,作用比丙酸睾丸酮強3倍,150mg每月註射1~2次。一般不會出現男性化,即使出現,停藥後癥狀自然消失。雄激素應用宜在6個月以內,如需再用,應停1~2月後。
  按上述劑量長期給藥,多無副作用。可使近絶經婦女進入絶經期而停止出血。用雄激素後不僅可使肌瘤停止生長,而且可使1/3~1/2的患者的肌瘤退化、萎縮變小。因雄激素使水????瀦留,故對心力衰竭、肝硬化、慢性腎炎、浮腫等患者應慎用或忌用。由於有的學者認為肌瘤的發生還可能與雄激素有關,故有的傾嚮不用雄激素。
  6.孕激素:孕激素在一定程度上是雌激素的對抗劑,且能抑製其作用,故有的學者用孕激素治療伴有卵泡持續存在的子宮肌瘤。常用孕激素有:甲孕酮(安宮黃體酮)、婦寧片(甲地孕酮)、婦康片(炔諾酮)等。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行周期或持續治療的假孕療法,使肌瘤變性、軟化。但因可使瘤體增大和不規則子宮出血,不宜長期應用。
  甲孕酮:周期治療為每日口服4mg,自月經第六~二十五天口服。持續療法:第一周4mg,1日3次口服,第二周8mg,1日2次。以後10mg,1日2次。均持續應用3~6個月。亦有用10mg,1日3次,連服3個月。
  婦康片:周期治療為每日口服5~10mg,自月經第六~二十五天或第十六~二十五日。持續療法為第一周5mg,1日1次,第二周10mg,1日1次。以後10mg,1日2次。均應用3~6個月。
  7.三苯氧胺(tamoxifin,tmx):tmx為雙苯乙烯衍生物,為一種非甾體的抗雌激素藥物。它是通過與胞漿中er競爭性結合,形成tmx-er的復合物,運送至細胞核內長期瀦留。tmx先作用於垂體,繼而影響卵巢,同時對卵巢亦有直接作用。tmx對er陽性效果較好。
  用法:10mg,1日3次口服,連服3個月為一療程。副反應有輕度潮熱、惡心、出汗、月經延遲等。
  8.三烯高諾酮(r2323):即內美通(nemestran),為19去甲睾酮衍生物,具有較強的抗雌激素作用,它抑製垂體fsh、lh分泌,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宮縮小,主要用於治療子宮肌瘤
  用法:5mg,每周3次,陰道放置,宜長期應用,防止子宮反跳性增大。治療初6個月,療效佳,子宮縮小明顯。副反應為痤瘡、潮熱、體重增加。
  在肌瘤患者的出血期,出血量較多,可用子宮收縮藥或口服、肌註止血藥。如益母草流浸膏、益母草膏、催産素、麥角新鹼等。止血藥有婦血寧、三七片、止血敏、止血芳酸、止血環酸、6-氨基乙酸等。鈣劑可興奮子宮肌張力和增加血液的凝固性能,也可試用。如10%葡萄糖酸鈣5~10ml靜註,或用5%氯化鈣30~35ml溫液灌腸。
  不可忘記的是,陰道出血止血藥收效不顯時,診斷性颳宮,不僅對診斷有幫助,且對止血也有效果。
  有貧血者應糾正貧血,服用維生素、鐵劑或輸血。
  中藥治療可減少月經量,詳月經病章。
  凡藥物治療失敗,不能減輕癥狀而加重者或疑惡性變者則應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肌瘤患者,子宮附件切除的年齡,以往定為45歲以上。現在看來,要從實際出發,尤其是根據婦科內分泌學的進展,卵巢的保留年齡一般以50歲為界(絶經年齡平均49.5歲),即50歲以內者,能保留卵巢者應予保留。或者50歲以後未絶經者的正常卵巢也應予保留,不以年齡劃綫。因為,正常絶經後卵巢仍具有一定內分泌功能,還要工作5~10年。保留卵巢有助於隱定植物神經,調節代謝,有利於嚮老年期過渡。子宮也有其內分泌作用,它是卵巢的靶器官,也不應隨便切除。通常子宮切除的年齡定為45歲以上,45歲以下者,尤40歲以下,宜行肌瘤挖除術。行保留附件者,如雙側均可保留,則保留雙側比僅保留單側為好。保留卵巢其卵巢癌的發生率為0.15%,不高於未切子宮者。
  (一)肌瘤切除術:係將子宮上的肌瘤摘除,保留子宮的手術。主要用於45歲以下,尤40歲以下者。這不僅僅是為了不孕癥婦女因無子女而作的手術,即是已有子女,肌瘤較大,直徑大於6cm;月經過多,藥物保守無效;或有壓迫癥狀;粘膜下肌瘤;肌瘤生長較快者。為了心身健康也應采取剜除術。至於肌瘤數目,通常限於15個以內。迫切要子女,數目再多,甚至超過100個以上者也有挖除後得子的例子。山東省立醫院挖除最多為116個肌核。
  如肌瘤有惡變,伴嚴重的盆腔粘連,如結核或內膜異位癥等;或宮頸細胞學高度可疑惡性者為挖除的禁忌。
  做肌瘤挖除術者,術前最好有子宮內膜的病理檢查,以排除子宮內膜癌前病變或癌變。術中註意肌瘤有否惡性變,有可疑時送快速切片檢查。
  經腹子宮肌瘤剜除,為防止術後發生腹腔粘連,子宮上的切口應於前壁為好,且盡量少做切口,從一個切口盡量多剜除肌瘤。還應盡量避免穿透子宮內膜。切口止血要徹底,縫合切口不留死腔。術畢子宮切口盡量做到腹膜化。粘膜下肌瘤,已脫於宮頸者可經陰道切除肌瘤,切除時避免過度牽引以免切除時損傷宮壁。未脫出者,也可經腹子宮切開取出。術後處理應給止血藥與抗生素;未孕者應避孕1~2年;日後妊娠應警惕子宮破裂及胎盤植入,足月時宜實行選擇性剖宮産。肌瘤剜除術後還有復發可能,宜定期檢查。
  (二)子宮切除術:在期待療法、藥物療法尚不能改善病人癥狀,需手術者又不符合肌瘤切除者,宜行子宮切除術。子宮切除可選用全子宮切除或陰道上子宮切除。子宮切除術,以經腹為主,個別腫瘤小,附件無炎癥粘連,腹壁過於肥胖,腹壁有濕疹者可考慮經陰道。
  經腹優點是:技術操作比經陰道簡單,出血少;肌瘤大,附件粘連也能較易處理。不足之處為如有直腸膀胱膨出,陰道壁鬆弛者多需另行陰道手術。
  宮頸、闊韌帶肌瘤等復雜病例所致盆腔髒器(輸尿管、膀胱、直腸、大血管等)的解剖變異及粘連嚴重,手術不易暴露等均給手術帶來很大睏難,這些問題可參閱婦科手術學專著。
  大的粘膜下肌瘤引起出血而繼發嚴重貧血,一般常在輸血改善機體情況後再予手術(單純肌瘤切除或子宮切除術)。但在邊遠的農村有時缺乏血源,出血不停止,又不宜搬動行走,子宮頸口開大,肌瘤已突出宮頸口外或近陰道口者,應經陰道摘除肌瘤,往往更有助於止血和糾正一般情況。
  切除一般皆主張做全子宮切除,尤其伴有宮頸肥大、裂傷或糜爛嚴重者。但如患者一般情況差,技術條件受限,也可衹行次全子宮切除,殘端癌發生率衹不過占1~4%左右。但術後仍宜定期檢查。
子宮動脈栓塞術
  子宮動脈栓塞術(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 簡稱 uae)。子宮動脈栓塞術原本用於治療急性子宮出血,1995年首次用於治療子宮肌瘤,由於uae方法較簡單,創傷小,不影響其它治療,應用前景廣。其主要原理是:動脈造影顯示子宮肌瘤患者的子宮動脈明顯增粗,肌瘤越大,動脈越粗,血管也更豐富。子宮肌瘤的局部血液供應主要來自左右子宮動脈,雙側子宮動脈供血約占93%。通過放射介入療法,經皮做股動脈穿刺,可直接將動脈導管插至子宮動脈,並註入一種永久性的栓塞微粒,阻斷子宮肌瘤的血液供應,使其發生缺血改變而逐漸萎縮,甚至完全消失,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子宮動脈栓塞術近期療效顯著,自1998年統計在世界範圍內總有效率達90%,腫瘤體積縮小達50%,因開展時間短,隨訪有限,遠期效果尚待觀察。uae的適應癥基本於手術相同。
  此療法的主要優點有:
  (1)療效優良,特別是對出血癥狀為主者療效較好,栓塞後腫瘤明顯縮小且保持穩定。
  (2)與手術相比,uae創傷性小,技術操作簡單,術後並發癥發生率低,可接受性高於手術。
  (3)uae可保留子宮功能和正常子宮生育能力。
  (4)uae後不影響其它治療,換而言之,即使栓塞失敗,患者也可接受其它治療。因此子宮動脈栓塞術是一種創傷小,簡便易行,療效穩定,具有廣阔前景的新療法。
放射治療
  用於藥物治療無效而有手術治療禁忌或拒絶手術治療者。但也有一定的禁忌癥:
  (一)40歲以下患者一般避免使用放療,以免過早引起絶經癥狀。
  (二)粘膜下肌瘤(基底部寬的粘膜下肌瘤可行x綫治療)。在鐳療後易發生壞死,而引起嚴重的宮腔盆腔感染。
  (三)盆腔炎:盆腔急慢性炎癥,尤其疑有附件膿腫,不宜使用,因為放射治療可激發炎癥。
  (四)肌瘤超過5個月妊娠子宮大小者或子宮頸肌瘤,宮腔內置鐳常不能獲得預期效果。
  (五)子宮肌瘤有惡性變或可疑者。
  (六)子宮肌瘤與卵巢瘤同時存在。
子宮肌瘤根據生長的部位可以分為三種:
  ①子宮粘膜下肌瘤:肌瘤嚮官腔內突出,表面僅為一層子宮內膜覆蓋,約占肌瘤總數的10%左右;
  ②子宮肌壁間肌瘤:肌瘤生長在於宮肌壁中,周圍是肌肉包圍,占肌瘤總數的60一70%;
  ③子宮漿膜下肌瘤:肌瘤生長大部分突出於子宮漿膜面,約占肌瘤的20一30%。
  因肌瘤生長部位及大小不同,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壓迫癥狀,如壓迫膀肌,出現尿頻、尿急;壓迫直腸,造成排尿睏難。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可引起劇烈腹痛,這種情況下,常需要做手術切除肌瘤肌瘤使子官腔面積增大,子宮內膜腺體分泌增多,可出現白帶增多如伴有感染則可出現膿性白帶。據調查,大約25%一35%的肌瘤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孕。
子宮肌瘤的家庭防治
  治療子宮肌瘤的傢用妙方:
  (1)按醫生處方,口服子宮肌瘤散,每日3次,每次15剋。連服三個月觀察療效。
  (2)取王不留行100剋、夏枯草、生牡蠣、蘇子各30剋,水煎服,每日或隔日1劑,30劑為一療程。
  (3)如果月經較多,可在醫生指導下,肌肉註射丙酸睾丸酮25毫剋,每周兩次,共治療8次。
子宮肌瘤後應註意:
  (1)防止過度疲勞,經期尤須註意休息。
  (2)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品。
  (3)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內褲宜寬大。若白帶過多,應註意隨時衝洗外陰。
  (4)確診為子宮肌瘤後,應每月到醫院檢查:次。如肌瘤增大緩慢或未曾增大,可半年復查1次;如增大明顯,則應考慮手術治療,以免嚴重出血或壓迫腹腔髒器。
  (5)避免再次懷孕。患子宮肌瘤的婦女在做人工流産後,子宮恢復差,常會引起長時間出血或慢性生殖器炎癥。
  (6)如果月經量過多,要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以防缺鐵性貧血。
  (7)不要額外攝取雌激素,絶經以後尤應註意,以免子宮肌瘤長大。
  (8)需要保留生育能力而又必須手術治療的,可采用肌瘤挖除術。
  【並發癥】
  (一)感染及化膿:肌瘤感染多係瘤蒂扭轉或急性子宮內膜炎的後果,血源性感染極為罕見。感染有時可為化膿性,少數病例在腫瘤組織中形成膿腫。
  漿膜下肌瘤蒂扭轉後發生腸粘連,可受腸道細菌感染,發炎的肌瘤與子宮附件粘連,引起化膿性炎癥。
  粘膜下肌瘤最易發生感染,常與流産後或産褥期急性子宮內膜炎並存。有些是颳宮術或産科手術的損傷所引起。由於腫瘤突出或手術創傷常使腫瘤包膜破裂,破裂後就易感染而發生腐崩。腐崩常引起嚴重不規則出血及發燒。排出之腐敗碎屑因壞死組織失去着色反應,鏡檢常不能得到結果。
  (二)扭轉:漿膜下肌瘤可在蒂部發生扭轉,引起急性腹痛。瘤蒂扭轉嚴重者若不立即進行手術或不能自行轉回,則可能由於瘤蒂扭斷而形成遊離肌瘤,已如前述。扭轉的肌瘤也可帶動整個子宮,引起子宮軸性扭轉。子宮扭轉的部位多在子宮頸管內口附近,但這種情況極少發生,多由於較大的漿膜下肌瘤附着在子宮底部而子宮頸管又較細長所致。癥狀、體徵與卵巢囊瘤蒂扭轉近擬衹是包塊較硬。
  (三)子宮肌瘤合併子宮體癌:子宮肌瘤合併子宮體癌者占2%,遠較子宮肌瘤合併子宮頸癌為高。故更年期子宮肌瘤患者有持續子宮出血,應警惕有無子宮內膜癌同時存在。在確定治療前,應做診颳。
  (四)子宮肌瘤合併妊娠。
流産和子宮肌瘤有關係嗎?
  有很多人有疑惑:流産和子宮肌瘤有關係麽?子宮肌瘤是由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腫瘤,占婦科門診20%左右。在35-50歲之間的婦女,子宮肌瘤發病率高達80%-90%. 網址:www.hyfymz.com 流産和子宮肌瘤有無直接關係,要看肌瘤的位置。漿膜下子宮肌瘤對妊娠的影響不大;肌壁間肌瘤常使子宮增大,宮腔彎麯變形,子宮內膜面積增大;黏膜下肌瘤本身嚮宮腔內生長,猶如宮腔內異物刺激子宮,促其發生痙攣性收縮,導致流産。打個比方,孕卵像一粒種子,子宮腔就如土地。土地發生了變化,不僅影響種子的種植,而且妨礙已着床(種植)的孕卵生長,造成流産。
子宮肌瘤到底怎麽治痛苦小,消費少?
  子宮肌瘤的手術主要指子宮切除術(包括全切和半切)、子宮肌瘤剔除術,切除術一般適用於子宮>3個月妊娠子宮大小、肌瘤雖不大但癥狀明顯,或肌瘤增長快不能排除惡性者;而剔除術主要是適用於35歲以下,除了手術治療,另外還有藥物治療,一般是適用於一些肌瘤尚小,癥狀不明顯,近絶經期或全身身體情況較差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現在還有一種子宮動脈血管結紮或血管栓塞法的治療,不過手術後肌瘤雖會縮小,但仍存在。口服中藥治療子宮肌瘤,的確是一個較好的選擇,具有花錢少,無風險,無後遺癥,確實見效治愈率高的特點,受到廣大患者的好評。
  子宮肌瘤是可以治療的,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也有很多,衹不過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因此,女性朋友被查出患了子宮肌瘤後切不可病急亂投醫,或者聽別人說某某人吃了什麽藥、或者做了什麽手術很快好了就盲目跟風,您需要拿着自己的檢查報告去與醫生進行詳細的溝通,瞭解自己的病情,理解醫生的建議,並認真地執行治療計劃,才能避免延誤病情又花冤枉錢的後果。花園婦幼門診的宮瘤消,治療子宮肌瘤,效果顯著,純中藥,不手術,痛苦小,消費少。
子宮肌瘤患者飲食註意事項:
  1.飲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蝦、蟹、鰻魚、鹹魚、黑魚等發物。
  2.忌食辣椒、麻椒、生蔥、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飲料。
  3.禁食桂圓、紅棗、阿膠、蜂王漿等熱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4.多食瘦肉、雞肉、雞蛋、鵪鶉蛋、鯽魚、甲魚、白魚、白菜、蘆筍、芹菜、菠菜、黃瓜、鼕瓜、 香菇、豆腐、海帶、紫菜、水果等。
No. 15
  子宮肌瘤
  (一)
  【辨證】寒凝氣血瘀滯。
  【治法】活血化瘀,養血益氣,軟堅散結,溫經通絡。
  【方名】加味生化湯。
  【組成】當歸24剋,川芎15剋,炙草3剋,炮薑3剋,桃仁3剋,益母草30剋,炒芥穗9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腫瘤良方大全》。
  (二)
  【辨證】脾虛濕阻,瘀血阻滯胞宮。
  【治法】益氣健脾,祛瘀通絡。
  【方名】四君子湯加味。
  【組成】黨參30剋,白术24剋,茯苓15剋,甘草9剋,莪術60剋,三棱30剋,牛膝15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曾廣盛方。
  (三)
  【辨證】瘀滯胞宮,結而為患。
  【治法】活血化瘀,消瘕散結。
  【方名】桂枝茯苓丸。
  【組成】桂枝15剋,茯苓15剋,桃仁(去皮尖)15剋,丹皮15剋,芍藥15剋。
  【用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日早晚飯前服用10剋。
  【出處】言庚孚方。
  (四)
  【辨證】胞宮瘀滯。
  【治法】活血化瘀,溫經止痛。
  【方名】生化湯。
  【組成】當歸24剋,川芎9剋,桃仁(去皮、尖,研)14粒,黑薑1.5剋,炙甘草1.5剋。
  【用法】用黃酒、童便各半煎,去滓溫服。
  【出處】《傅青主女科·産後篇》捲上。
  (五)
  【辨證】幹血內結。
  【治法】活血化瘀通經消癥。
  【方名】大黃 蟲丸。
  【組成】蒸大黃75剋,黃芩60剋,甘草90剋,桃仁200剋,杏仁200剋,芍藥120剋,幹漆30剋,幹地黃300剋,虻蟲200剋,水蛭100剋,蠐螬200剋, 100剋。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5丸,酒送下,每日2次。
  【出處】《金匱要略》捲上。
  (六)
  【辨證】脾虛濕阻,瘀血阻滯胞宮。
  【治法】益氣健脾,祛瘀通絡。
  【方名】加味四君子湯。
  【組成】黨參30剋,白术2剋,茯苓15剋,甘草9剋,莪術60剋,三棱30剋,牛膝15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曾廣盛方。
概述
  子宮肌瘤(Hysteromyoma)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癥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癥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情況時可引起疼痛。以多發性子宮肌瘤常見。本病確切病因不明,現代西醫學采取性激素或手術治療,尚無其他理想療法。
病因:
  中醫認為,子宮肌瘤因七情內傷、髒腑功能失調、氣滯血瘀而成。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肌瘤組織中的雌激素受體量較正常子宮肌組織多。提示子宮肌瘤的發生與長期的雌激素含量過高導致內分泌失調有關。同時激素代謝受高級神經中樞調控,故神經中樞活動對促進本病也可能起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細胞遺傳學研究顯示,部分肌瘤存在細胞遺傳學的異常。
易與子宮肌瘤混淆的病種:
  1、子宮肥大癥,也有近似子宮肌瘤的癥狀,僅憑月經量多少難以區別。但子宮肥大在婦查時沒有肌瘤特有的結節狀,也沒有顯著的壓迫癥狀,無大小便方面的異常。如有疑問,B超可辨真假。
  2、子宮內膜息肉,可造成子宮肥大和月經改變,但息肉質地較軟,一般不會過大,也不會影響大小便,更不會出現腎積水。子宮內膜息肉不會導致痛經。
  3、子宮,每次月經來潮常酷似功能性子宮出血。此類肌瘤容易發生壞死、感染,用抗生素治療衹能癥緩一時。
  4、卵巢腫瘤,也有可能被誤診為子宮肌瘤。但卵巢腫瘤多屬囊性,一旦是實質性者,惡性的可能很大,卵巢腫瘤沒有月經異常改變,除非其功能受到嚴重的影響。
  5、慢性炎癥,可發生包塊,有時包塊産生壓迫、痛經、月經改變等癥狀,與子宮肌瘤類似,但炎癥總有炎癥前期癥狀,如感染史、發熱、白細胞升高等。此類病用抗生素治療有立竿見影之效。
子宮肌瘤易發人群
  與十幾年前相比,子宮肌瘤越來越青睞三四十歲的中年女性,特別是未育、性生活失調和性情抑鬱這三類女性。婦科專傢介紹,子宮肌瘤的具體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但研究表明,激素分泌過於旺盛,是導致子宮肌瘤的最普遍原因,而女性的這三種行為模式,是造成內分泌紊亂,導致激素分泌過剩的罪魁禍首。
  第1類:未育女性提前進入更年期
  女性一生原始卵泡數目有限,排卵的年限約有30年。妊娠期和哺乳期,由於激素作用,卵巢暫停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6個月纔恢復,卵巢由此推遲了一定數量的排卵,有生育史的女性要較晚進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時有效保護,易發生激素依賴性疾病,子宮肌瘤就是其中之一。權威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過程,能夠增加10年的免疫力,而這10年的免疫力,主要針對的是婦科腫瘤
  第2類:性生活失調影響子宮健康
  傳統中醫學講,子宮肌瘤歸屬於“癥瘕”(肚子裏結塊的病)範疇。而“癥瘕”的形成多與正氣虛弱、氣血失調有關。中醫講解“癥瘕”:婦人為性情中人,夫妻不和,勢必傷及七情,七情內傷,氣機不暢,氣血失調,氣滯血淤,淤積日久,則可為“癥瘕”。可見,夫妻間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進神經內分泌正常進行,使人體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而長期性生活失調,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亂,導致盆腔慢性充血,誘發子宮肌瘤
  第3類:抑鬱女性多發子宮肌瘤
  中年女性面臨着工作和家庭的雙重精神壓力,易産生抑鬱情緒。而伴隨着絶經期的到來,女性開始出現“雌激素控製期”。在這個時期中,女性自身的抑鬱情緒,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強,有時可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這同樣是子宮肌瘤産生的重要原因。
  中醫講情緒對子宮肌瘤的影響時提到:“氣滯,七情內傷,肝失條達,血行不暢滯於胞宮而致,表現為下腹痞塊,按之可移,痛無定處時聚時散,精神抑鬱,胸脅脹滿。”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子宮肌瘤分類
  根據肌瘤部位分,可以分為子宮體肌瘤,約占臨産的90%左右,另外一種是子宮頸肌瘤,這種約占10%左右。
  根據肌瘤所在子宮的不同部位,而分為以下幾類:
  1、肌壁間肌瘤 肌瘤位於肌壁內,周圍均為肌層所包圍,初發病時多為此類肌瘤,故最常見,約占60~70%。
  2、漿膜下肌瘤 肌壁間肌瘤嚮漿膜而發展,並突出於子宮表面,與漿膜層直接接觸,約占20%。如突入闊韌帶兩葉之間生長,即為闊韌帶內肌瘤。
  3、粘膜下肌瘤 肌壁間肌瘤嚮宮腔內生長,突出於子宮腔內,與粘膜層直接接觸,約占10%-15%。此瘤可使子宮腔逐漸增大變形,並常有蒂與子宮相連,如蒂長可堵住子宮頸口或脫出於陰道內
  4、子宮頸肌瘤 較少見,肌瘤在子宮頸部位生長,因生長部位低,可嵌頓於盆腔內,産生壓迫癥狀,手術切除睏難,易損傷輸尿管、膀胱。 子宮肌瘤常為多發性,並且以上不同類型肌瘤可同時發生在同一子宮上,稱為多發性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的繼發變性
  由於子宮肌瘤生長較快,當供血不良時,可以發生不同變性。肌瘤愈大,缺血愈嚴重,則繼發變性愈多。
  1、良性變
  ⑴透明變性(玻璃樣變)
  因肌瘤生長迅速,造成相對供血不足,使部分組織水腫變軟,旋渦狀結構消失,代之以均勻的透明樣物質,巨檢時易與肉瘤變性相混淆,光鏡下看不到細胞結構,病變部分為無結構的均勻伊紅色區域。
  ⑵囊性變
  為透明變性進一步發展所致,在透明變性的基礎上供血不足,使變性區域內組織液化,形成內含膠凍樣或透明液體之囊腔,整個肌瘤質軟如囊腫。
  ⑶壞死
  由於瘤蒂扭轉或重度感染而形成,肌瘤中央部位距供血較遠,最易發生壞死。組織呈灰黃色,柔軟而脆,也可形成小腔隙。
  ⑷感染
  多見於粘膜下肌瘤突入陰道者,供血受阻,發生壞死,繼以感染;也有少數患者因盆腔有感染病竈,多纍及子宮肌瘤
  ⑸脂肪變性
  常在透明變性後期或壞死後發生,也可能係肌瘤間質化生而形成脂肪組織。質軟,易使診為肉瘤。光鏡下見肌細胞內有空泡,脂肪染色陽性。
  ⑹紅色樣變
  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肌瘤壞死,多見於單一較大的壁間肌瘤,常發生於妊娠或産褥期,可能與局部組織缺血、梗死、瘀血、血栓阻塞,而致局部組織出血、溶血有關,使血液滲入瘤體,肉眼見肌瘤紅色,似生牛肉狀,完全失去原旋渦狀結構。
  ⑹鈣化
  發生率低,主要見於慢性肌瘤供血不足的情況,如在絶經後的婦女或細蒂的肌瘤。如鈣藍沉積分散而稀少,則大體不能識辨,但在剖開腫瘤時有砂粒感;病變範圍較廣時則形成一塊硬石。鏡檢鈣化區為深藍色,形成大小不等形態不同的層狀沉積。X光攝片可顯影。
  2、惡性變
  肉瘤變性約有0.5~1%的子宮肌瘤惡變為肉瘤,多見於年齡大,肌瘤較大且生長快者,特別是絶經後肌瘤增長迅速或絶經後再出現的肌瘤患者。機製不詳。肉瘤病變區域組織灰黃,質軟如生魚肉樣。
子宮肌瘤的癥狀
  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僅於盆腔檢查時偶被發現。若出現癥狀,與肌瘤的部位、生長速度及肌瘤有無變性等關係密切。
  1、月經改變:為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等。
  2、腹塊: 腹部脹大,下腹捫及腫物,伴有下墜感。
  3、白帶增多:白帶增多,有時産生大量膿血性排液及腐肉樣組織排出伴臭味。
  4、疼痛:一般患者無腹痛,常有下腹墜脹、腰背酸痛等,當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可出現急性腹痛肌瘤紅色變時,腹痛劇烈且伴發熱。
  5、壓迫癥狀:肌瘤嚮前或嚮後生長,可壓迫膀胱、尿道或直腸,引起尿頻、排尿睏難、尿瀦留或便秘。當肌瘤嚮兩側生長,則形成闊韌帶肌瘤,其壓迫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或腎盂積水;如壓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腫。
  6、不孕:肌瘤壓迫輸卵管使之扭麯,或使宮腔變形以致妨礙受精卵着床,導致不孕。
  7、繼發性貧血:若患者長期月經過多可導致繼生貧血,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氣短、心慌等癥狀。
子宮肌瘤的診斷
  1、病史 月經過多或不規則出血,下腹部包塊史等。
  2、婦科檢查 發現子宮不規則增大或均勻性增大,如漿膜下肌瘤在子宮表面可捫及單個或數個結節狀突起,質硬;粘膜下肌瘤有時可使宮口開大,並通過宮口觸到宮腔內肌瘤的下端;如懸垂於陰道內,可看到瘤體並觸摸到其蒂部。
  3、輔助檢查 較小的肌瘤,尤其是粘膜下肌瘤,僅靠婦科檢查診斷比較睏難。B型超聲可以較明確顯示肌瘤大小及部位;是診斷子宮肌瘤主要手段之一;診斷性颳宮可以感覺到內膜有突起或明顯不平,通過以上檢查,診斷一般無睏難。對肌瘤增長迅速或絶經後仍繼續增大,由硬變軟者,應考慮有惡變之可能。
子宮肌瘤鑒別診斷:
  子宮肌瘤易與下列情況或疾病相混淆,應註意鑒別。
  1、妊娠子宮
  子宮肌瘤並發囊性變時,易誤診為妊娠子宮;而妊娠子宮,特別是40歲以上高齡孕婦,或過期流産而有流血者,也可能誤診為子宮肌瘤。臨床上遇見育齡婦女而有停經史者,應首先想到妊娠之可能,經B型超聲檢查或hCG測定不難確診,必要時應颳宮加以鑒別。要特別註意肌瘤合併妊娠,此時,子宮較停經月份為大,外形多不規則,質地較硬,B型超聲檢查可協助確診。
  2、卵巢腫瘤
  實性卵巢腫瘤可能誤診為漿膜下肌瘤;反之,漿膜下肌瘤囊性變也常誤診為卵巢囊腫,當卵巢腫瘤與子宮有粘連時鑒別更為睏難,可作B型超聲檢查,有時需在剖腹探查時方能最後確診。
  3、子宮肌腺瘤
  臨床上也表現為月經量增多及子宮增大,與子宮肌瘤明顯不同處在於以痛經為主要癥狀,也常遇到痛經不明顯者而診斷為子宮肌瘤。檢查時子宮多呈均勻性增大,且有經期增大而經後縮小的特徵。
  4、子宮肥大癥
  此類患者主要臨床表現也是月經增多、子宮增大,故易與子宮肌瘤混淆。但本癥為子宮均勻增大,且很少超過2個月妊娠子宮,B型超聲可協助診斷
子宮肌瘤藥物治療
  (一)藥物治療的適應癥
  1、年輕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生育年齡因肌瘤所致不孕或流産,藥物治療後使肌瘤萎縮促使受孕,胎兒成活。
  2、絶經前婦女,肌瘤不很大,癥狀亦輕,應用藥物後,使子宮萎縮絶經,肌瘤隨之萎縮而免於手術。
  3、有手術指徵,但目前有禁忌癥需要治療後方可手術者。
  4、患者合併內科、外科疾病不能胜任手術或不願手術者。
  5、選擇藥物治療前,均宜先行診斷性颳宮做內膜活檢,排除惡性變,尤對月經紊亂或經量增多者。颳宮兼有診斷及止血作用。
  藥物治療的根據在於,子宮肌瘤為性激素依賴性腫瘤,故采用拮抗性激素的藥物以治療。新近應用的是暫時性抑製卵巢的藥物。丹那唑、棉酚為國內常用藥物。其他雄激素、孕激素及維生素類藥物也使用。自1983年開始研究報道,應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成功的縮小了子宮平滑肌瘤。研究證明GnRHa間接地減少垂體水平促性腺激素分泌,從而有效地抑製卵巢功能,即所謂“降調節”(downregulation)現象。
  (二)藥物種類及用法
  1、LHRH激動劑(LHRH-A):即GnRHa為近年來一種新型抗婦科疾病藥物。LHRH大量持續應用後,垂體細胞受體被激素占滿而無法合成與釋放FSH及LH;另外,LHRH有垂體外作用,大劑量應用後促使卵巢上的LHRH受體增多,降低卵巢産生雌、孕激素能力。由於藥物明顯抑製FSH,減少卵巢激素分泌,其作用似“藥物性卵巢切除”,使肌瘤萎縮。LHRH與LHRH-A為同功異質體,但後者較前者活性高數十倍。
  用法:LHRH-A,多用肌註,也可用於皮下植入或經鼻噴入。自月經第一天起肌註100~200μg,連續3~4個月。其作用取决於應用劑量、給藥途徑和月經周期的時間。用藥後肌瘤平均縮小40~80%,癥狀緩解、貧血糾正。血清E2下降與肌瘤縮小相一致。FSH.LH無明顯變化。停藥後不久肌瘤又重新長大,提示LHRH-A的作用是暫短的和可逆的。如用於圍絶經期,在有限時間內達到自然絶經。如用於保留生育者,當肌瘤縮小、局部血流減少,從而減少手術中出血和縮小手術範圍;或原影響輸卵管口肌瘤,治療後肌瘤縮小使不通暢的輸卵管變通暢,提高受孕率。為減少停藥後肌瘤重新長大,在用LHRH-A時,序貫應用醋酸甲孕酮200~500mg,則可維持其療效。
  副作用為潮熱、出汗、陰道乾燥或出血障礙。因低雌激素作用可有骨質疏鬆可能。
  2、丹那唑:具有微弱雄激素作用。丹那唑抑製丘腦、垂體功能,使FSH.LH水平下降,從而抑製卵巢類固醇的産生,亦可直接抑製産生卵巢類固醇的酶。從而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而抑製子宮生長,內膜萎縮而閉經。同時,肌瘤亦萎縮變小。但年輕者應用,停藥6周後月經可恢復。故需重複應用。
  用法:200mg,1日3次口服,從月經第二天開始連續服6個月。
  副反應為潮熱、出汗、體重增加、痤瘡、肝功SGPT升高(用藥前後查肝功)。停藥2~6周可恢復。
  3、棉酚:是從棉籽中提出的一種雙醛萘化合物,作用於卵巢,對垂體無抑製,對子宮內膜有特異萎縮作用,而對內膜受體也有抑製作用,對子宮肌細胞産生退化作用,造成假絶經及子宮萎縮。此藥有中國丹那唑之美稱,用於治療子宮肌瘤癥狀改善有效率為93.7%,肌瘤縮小為62.5%。
  用法:20mg,每日1次口服,連服2個月。以後20mg,每周2次,連服1個月。再後1周1次,連服1個月,共4個月。因棉酚副作用為腎性排鉀,故需註意肝、腎功能及低鉀情況。通常用棉酚時需加服10%枸櫞酸鉀。停藥後卵巢功能恢復。
  4、維生素類:應用維生素治療子宮肌瘤在於它可降低子宮肌層對雌激素的敏感性,對神經內分泌係統有調節作用,使甾體激素代謝正常化而促使肌瘤縮小。1980年蘇聯Палла дии報道以vit A為主,加vit B、C、E等綜合治療小肌瘤,效果達80%以上,無副作用。國內包岩亦試用,治愈率達71.6%,此法適用於小型肌瘤。
  用法:vit A150,000IU,自月經第十五~二十六天,每日口服。vit Bco1片1日3次,自月經第五~十四天口服。vitc,0.5,每日2次,自月經第十二~二十六天口服。vit E 100mg,1日1次,於月經第十四~二十六日口服,共服6個月。
  5、雄激素:對抗雌激素,控製子宮出血(月經過多)及延長月經周期。
  用法:甲基睾丸素10mg,舌下含化,每日1次,連服3個月。或月經幹淨後4~7天開始,每日肌註丙酸睾丸酮1次,每次25mg,連續8~10日,可獲止血效果。長效男性素為苯乙酸睾丸素,作用比丙酸睾丸酮強3倍,150mg每月註射1~2次。一般不會出現男性化,即使出現,停藥後癥狀自然消失。雄激素應用宜在6個月以內,如需再用,應停1~2月後。
  按上述劑量長期給藥,多無副作用。可使近絶經婦女進入絶經期而停止出血。用雄激素後不僅可使肌瘤停止生長,而且可使1/3~1/2的患者的肌瘤退化、萎縮變小。因雄激素使水????瀦留,故對心力衰竭、肝硬化、慢性腎炎、浮腫等患者應慎用或忌用。由於有的學者認為肌瘤的發生還可能與雄激素有關,故有的傾嚮不用雄激素。
  6、孕激素:孕激素在一定程度上是雌激素的對抗劑,且能抑製其作用,故有的學者用孕激素治療伴有卵泡持續存在的子宮肌瘤。常用孕激素有:甲孕酮(安宮黃體酮)、婦寧片(甲地孕酮)、婦康片(炔諾酮)等。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行周期或持續治療的假孕療法,使肌瘤變性、軟化。但因可使瘤體增大和不規則子宮出血,不宜長期應用。
  甲孕酮:周期治療為每日口服4mg,自月經第六~二十五天口服。持續療法:第一周4mg,1日3次口服,第二周8mg,1日2次。以後10mg,1日2次。均持續應用3~6個月。亦有用10mg,1日3次,連服3個月。
  婦康片:周期治療為每日口服5~10mg,自月經第六~二十五天或第十六~二十五日。持續療法為第一周5mg,1日1次,第二周10mg,1日1次。以後10mg,1日2次。均應用3~6個月。
  7、三苯氧胺(tamoxifin,TMX):TMX為雙苯乙烯衍生物,為一種非甾體的抗雌激素藥物。它是通過與胞漿中ER競爭性結合,形成TMX-ER的復合物,運送至細胞核內長期瀦留。TMX先作用於垂體,繼而影響卵巢,同時對卵巢亦有直接作用。TMX對ER陽性效果較好。
  用法:10mg,1日3次口服,連服3個月為一療程。副反應有輕度潮熱、惡心、出汗、月經延遲等。
  8、三烯高諾酮(R2323):即內美通(nemestran),為19去甲睾酮衍生物,具有較強的抗雌激素作用,它抑製垂體FSH、LH分泌,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宮縮小,主要用於治療子宮肌瘤
  用法:5mg,每周3次,陰道放置,宜長期應用,防止子宮反跳性增大。治療初6個月,療效佳,子宮縮小明顯。副反應為痤瘡、潮熱、體重增加。
  在肌瘤患者的出血期,出血量較多,可用子宮收縮藥或口服、肌註止血藥。如益母草流浸膏、益母草膏、催産素、麥角新鹼等。止血藥有婦血寧、三七片、止血敏、止血芳酸、止血環酸、6-氨基乙酸等。鈣劑可興奮子宮肌張力和增加血液的凝固性能,也可試用。如10%葡萄糖酸鈣5~10ml靜註,或用5%氯化鈣30~35ml溫液灌腸。
  9、消結安膠囊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用於氣滯血瘀所致子宮肌瘤見上述證候者。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或遵醫囑。
  10、宮瘤寧膠囊 軟堅散結,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用於子宮肌瘤(.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3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
  不可忘記的是,陰道出血止血藥收效不顯時,診斷性颳宮,不僅對診斷有幫助,且對止血也有效果。
  有貧血者應糾正貧血,服用維生素、鐵劑或輸血。
  中藥治療可減少月經量,詳月經病章。
  凡藥物治療失敗,不能減輕癥狀而加重者或疑惡性變者則應手術治療。
  子宮肌瘤的手術治療
  肌瘤患者,子宮附件切除的年齡,以往定為45歲以上。現在看來,要從實際出發,尤其是根據婦科內分泌學的進展,卵巢的保留年齡一般以50歲為界(絶經年齡平均49.5歲),即50歲以內者,能保留卵巢者應予保留。或者50歲以後未絶經者的正常卵巢也應予保留,不以年齡劃綫。因為,正常絶經後卵巢仍具有一定內分泌功能,還要工作5~10年。保留卵巢有助於隱定植物神經,調節代謝,有利於嚮老年期過渡。子宮也有其內分泌作用,它是卵巢的靶器官,也不應隨便切除。通常子宮切除的年齡定為45歲以上,45歲以下者,尤40歲以下,宜行肌瘤挖除術。行保留附件者,如雙側均可保留,則保留雙側比僅保留單側為好。保留卵巢其卵巢癌的發生率為0.15%,不高於未切子宮者。
  (一)子宮肌瘤切除術:係將子宮上的肌瘤摘除,保留子宮的手術。主要用於45歲以下,尤40歲以下者。這不僅僅是為了不孕癥婦女因無子女而作的手術,即是已有子女,肌瘤較大,直徑大於6cm;月經過多,藥物保守無效;或有壓迫癥狀;粘膜下肌瘤;肌瘤生長較快者。為了心身健康也應采取剜除術。至於肌瘤數目,通常限於15個以內。迫切要子女,數目再多,甚至超過100個以上者也有挖除後得子的例子。
  如肌瘤有惡變,伴嚴重的盆腔粘連,如結核或內膜異位癥等;或宮頸細胞學高度可疑惡性者為挖除的禁忌。
  做肌瘤挖除術者,術前最好有子宮內膜的病理檢查,以排除子宮內膜癌前病變或癌變。術中註意肌瘤有否惡性變,有可疑時送快速切片檢查。
  經腹子宮肌瘤剜除,為防止術後發生腹腔粘連,子宮上的切口應於前壁為好,且盡量少做切口,從一個切口盡量多剜除肌瘤。還應盡量避免穿透子宮內膜。切口止血要徹底,縫合切口不留死腔。術畢子宮切口盡量做到腹膜化。粘膜下肌瘤,已脫於宮頸者可經陰道切除肌瘤,切除時避免過度牽引以免切除時損傷宮壁。未脫出者,也可經腹子宮切開取出。術後處理應給止血藥與抗生素;未孕者應避孕1~2年;日後妊娠應警惕子宮破裂及胎盤植入,足月時宜實行選擇性剖宮産。肌瘤剜除術後還有復發可能,宜定期檢查。
  (二)子宮切除術:在期待療法、藥物療法尚不能改善病人癥狀,需手術者又不符合肌瘤切除者,宜行子宮切除術。子宮切除可選用全子宮切除或陰道上子宮切除。子宮切除術,以經腹為主,個別腫瘤小,附件無炎癥粘連,腹壁過於肥胖,腹壁有濕疹者可考慮經陰道。
  經腹優點是:技術操作比經陰道簡單,出血少;肌瘤大,附件粘連也能較易處理。不足之處為如有直腸膀胱膨出,陰道壁鬆弛者多需另行陰道手術。
  宮頸、闊韌帶肌瘤等復雜病例所致盆腔髒器(輸尿管、膀胱、直腸、大血管等)的解剖變異及粘連嚴重,手術不易暴露等均給手術帶來很大睏難,這些問題可參閱婦科手術學專著。
  大的粘膜下肌瘤引起出血而繼發嚴重貧血,一般常在輸血改善機體情況後再予手術(單純肌瘤切除或子宮切除術)。但在邊遠的農村有時缺乏血源,出血不停止,又不宜搬動行走,子宮頸口開大,肌瘤已突出宮頸口外或近陰道口者,應經陰道摘除肌瘤,往往更有助於止血和糾正一般情況。
  切除一般皆主張做全子宮切除,尤其伴有宮頸肥大、裂傷或糜爛嚴重者。但如患者一般情況差,技術條件受限,也可衹行次全子宮切除,殘端癌發生率衹不過占1~4%左右。但術後仍宜定期檢查。
  子宮肌瘤的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
  子宮肌瘤的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簡稱hifu)
  1、聚焦超聲治療原理
  利用超聲波可透過人體組織,並能聚焦在特定靶區的特性,將能量聚集到足夠的強度,可以達到瞬間高溫,破壞靶區組織,在組織病理學上表現為凝固性壞死,從而達到破壞病變之目的,而病變區域外的組織則沒有損傷。整個治療過程無創傷、不出血、不需麻醉,真正實現從體外治療體內的腫瘤,殺滅腫瘤組織。
  3要點:1.超聲聚焦部位形成凝固性壞死(組織細胞破壞,達到治療目的)。在組織內形成的凝固性壞死是我們治療的基本單元;2.焦點以外區域保留了正常的結構;3.切片觀察,正常區域和非損傷區域間,邊界清楚。
  通過移動我們的治療頭,改變聚焦深度,我們可以對肌瘤進行適性消融。子宮肌瘤聚焦超聲治療采用由點-綫-面-體的方式進行,對整個肌瘤進行適形(按照形狀)消融。
  2、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適應癥
  ⑴診斷明確的子宮肌瘤,排除了子宮肉瘤,子宮其它病變以及宮頸非良性病變;
  ⑵機載超聲能顯示的肌瘤
  3、 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相對適應癥
  ⑴子宮頸肌瘤、帶蒂的黏膜下和漿膜下肌瘤、血管型平滑肌瘤;
  ⑵急性和慢性盆腔炎,經藥物控製後可變成適應癥;
  ⑶多次下腹部手術史,腸粘連史,下腹部聲通道上有異物置入者;
  ⑷下腹壁嚴重的質地較硬的手術疤痕,對顯像超聲有明顯衰減者;
  ⑸部分相對適應癥病人,可以轉換絶對適應癥;
  ⑹不能俯臥1小時以上者。
  4、 聚焦超聲治療禁忌癥
  ⑴有不能控製的高血壓;
  ⑵有腦血管意外病史;
  ⑶有心肌梗死病史;
  ⑷有膠原結締組織病史;
  ⑸有下腹部放療病史;
  5、聚焦超聲治療準備
  ⑴明確子宮肌瘤診斷。通過影像學診斷(彩超或者動態增強MRI)瞭解肌瘤大小、位置、血供及有無變性;
  ⑵排除宮頸病變。通過宮頸颳片或TCT檢查,瞭解宮頸情況;
  ⑶腸道準備
  ⑷溝通並完善知情同意書;
  ⑸皮膚準備-脫氣。
  6、治療中鎮靜鎮痛
  病人處於嗜睡狀態,能喚醒,治療過程中可以和醫生交流感受。
  7.聚焦超聲治療時間選擇
  月經結束後3天以後或者下次月經3天以前
  8、聚焦超聲治療可能的風險
  ⑴神經損傷;
  ⑵腸道損傷;
  ⑶鎮靜止痛中的不良反應;
  ⑷皮膚輕度灼傷;
  治療前精心準備,治療中實時監控可避免以上風險;
  一旦發生不良反應幾乎都是可逆的(可以好轉的),目前還沒有發生嚴重的並發癥。
  9、聚焦超聲消融治療療效評價
  ⑴ 臨床評價:癥狀體徵,有效率為90%以上
  ⑵ 影像學評價(B超、MRI),一次性治療,平均消融率90%左右。
子宮肌瘤的家庭防治
  子宮肌瘤自查方法
  子宮肌瘤引起相應的臨床癥狀,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四步法來進行自查:
  一是觀血月經增多、絶經後出血或接觸性出血等,常常由於宮頸或宮體發生腫瘤所致,所以,除正常月經以外的出血,都要究其原因,以對癥診治。
  二是觀帶正常白帶是少量略顯黏稠的無色透明分泌物,隨着月經周期會有輕微變化,但膿性、血性、水樣白帶等都是不正常的。
  三是自摸腫塊清晨,空腹平臥於床,略彎雙膝,放鬆腹部,用雙手在下腹部按觸,由輕淺到重深,較大的腫物是可以發現的。
  四是感覺疼痛下腹部、腰背部或骶尾部等疼痛,都要引起註意。
  自查發現異常,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凝固刀手術是近年來診斷及治療子宮肌瘤比較普遍的方法,對治療黏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等子宮肌瘤都適用,凝固刀手術的優點在於保全子宮完整性,不影響生育等功能。
子宮肌瘤患者飲食註意事項:
  1、飲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蝦、蟹、鰻魚、鹹魚、黑魚等發物。
  2、忌食辣椒、麻椒、生蔥、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飲料。
  3、禁食桂圓、紅棗、阿膠、蜂王漿等熱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4、多食瘦肉、雞肉、雞蛋、鵪鶉蛋、鯽魚、甲魚、白魚、白菜、蘆筍、芹菜、菠菜、黃瓜、鼕瓜、 香菇、豆腐、海帶、紫菜、水果等。
  子宮肌瘤應該切除嗎?
  子宮肌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發病者年齡越來越低。對於“該不該切除子宮肌瘤”這一問題,許多病人睏惑不已。
  子宮肌瘤是長在女性子宮上的腫瘤,是子宮平滑肌組織異常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肌瘤結節。一般常見於30-50歲的婦女,發生率在20%-25%。像年輕的未婚女性,子宮肌瘤切還是不切對於她今後的個人生活來講非常重要,因為子宮肌瘤的患者有40%是不孕的,子宮接受手術治療則對子宮有損傷,當然會影響到生育和個人健康,所以選擇怎樣的治療方法對女性來講尤其重要。
  雖然40%的子宮肌瘤患者在臨床上無明顯的自覺癥狀,但日常生活中衹要註意還是可以觀察到子宮肌瘤的蛛絲馬跡。最常見的癥狀就是月經改變,有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等。由於子宮上長出一塊多餘的腫瘤,腹部脹大,撫摩下腹正中有塊狀物體,當清晨膀胱充盈將子宮推嚮上方時更加容易摸到很堅硬形態不規則的腫塊。由於腫瘤會壓迫膀胱出現尿頻、排尿障礙、尿瀦留等,其他還有腹痛、腰酸、下腹墜脹、白帶增多、不孕、繼發性貧血等。
  如果發現自己有上述癥狀,到醫院進行診斷並不難,有經驗的婦科醫師衹要根據臨床癥狀做婦科檢查,輔助B超檢查一般都可以明確診斷。
  保健對策:一旦懷疑或者發現患有子宮肌瘤,不必驚慌,首先明確的是子宮肌瘤絶大部分是良性,惡變的幾率非常小。患者可作如下準備:在正規醫院進行B超檢查,明確肌瘤的位置、大小、數目;將醫生的專業治療意見告訴你的親人和朋友,最好咨詢已經接受相同治療方法的患者;將你的治療要求告訴醫生(如需要保留子宮等),與醫生共同製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風險共擔。 隨訪觀察是子宮肌瘤的重要治療方法。很多病人不明白生病長子宮肌瘤還需要觀察,以為一發現就應該立刻采取手術治療。其實若肌瘤小且無癥狀,對身體不會産生太大的影響,通常不需要治療,尤其是接近絶經年齡患者,雌激素水平低,肌瘤可自然萎縮或消失,此時患者最大的問題是心理問題,總擔心肌瘤會繼續生長和惡變,其實找一個值得信任的醫生,每3-6月隨訪一次,在隨訪期間若發現肌瘤增大或者癥狀明顯再考慮進一步治療。
  子宮肌瘤惡化的幾率很小,一般在1%以下。所以大部分肌瘤不必開刀,衹需定期追蹤檢查。當有下列情況時,就應該接受手術治療:
  1、子宮肌瘤造成大量出血,或長期的經量過多、經期過長以致貧血,而藥物無法根治。此時,開刀切除是有效的解决辦法。
  2、子宮肌瘤長到拳頭大小,造成骨盆中的其他器官受到壓迫,手術切除可解除癥狀,而且大的肌瘤發生惡化的幾率比小肌瘤要大。
  3、肌瘤生長速度太快,或者在更年期之後,肌瘤不但不萎縮,反而變大。
  4、婦女不孕而其他一切檢查正常,此時不孕的原因可能就是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可能會造成習慣性流産。
  切除子宮肌瘤是否要切除子宮呢?這要視肌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齡、生育情況、癥狀嚴重程度而决定。
  有些患者認為切除子宮時保留子宮頸纔不會影響性生活。其實,子宮全切除,陰道並未縮短,而性生活所需的潤滑分泌物主要來自陰道壁和外陰附近的巴式腺,和子宮沒有關係。因此,切除子宮頸對性生活沒有影響。另外,子宮頸癌是排名第一位的生殖係統癌,因而沒有必要在切除子宮的同時保留子宮頸。
  子宮肌瘤生活保健
  1、食療:
  ①益母草50~100剋,陳皮9剋,雞蛋2個,加水適量共煮,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吃蛋飲湯。月經前每天1次,連服數次。
  ②元鬍、艾葉、當歸各9剋,瘦豬肉60剋,食????少許。將前3味加水3碗,煎成1碗,去藥渣,再入豬肉煮熟,用食????調味服食。月經前每天1劑,連服5~6劑。
  2、血瘀證
  表現:腹中積塊堅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月經量多,行經時間延長,色暗有塊。或面色晦暗,乳房有結塊。舌暗邊有瘀點、瘀斑、脈沉澀。
  中成藥:桂枝茯苓丸,每次6剋,每日2次,溫黃酒送服。以上2種成藥,經期停用。
  食療:
  ①未孵出的帶毛雞(鴨)蛋4個、生薑15剋、黃酒50毫升。先將帶毛雞(鴨)蛋去殼、毛及內臟,加黃酒、生薑同煮熟,調味後服食。月經前每天1劑,連服數日。
  ②絲瓜籽9,紅糖適量,黃酒少許。把絲瓜籽焙幹,水煎取汁,加黃酒、紅糖調服。月經前每天1次,連服3~5天。
  3、痰濕證
  表現:下腹包塊,隱隱作痛,按之柔軟,帶下量多,色白粘稠,胸脘痞悶,怕冷,形體肥胖。舌質紫暗,舌苔白膩,脈濡細。
  中成藥:①六君子丸,每丸6~9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②參苓白术丸,每次6剋,每日2次,空腹時大棗煎湯或溫開水送服。
  食療:
  ①白术250剋,蒼術250剋,茯苓250剋,生薑150剋,大棗100枚。前3味洗淨烘幹,研細過篩,大棗去核,生薑研成泥後去薑渣。以薑棗泥調和藥粉為膏,防腐貯存備用。早晚各服30剋,米酒送服。
  ②苡仁根30剋,老絲瓜(鮮品)30剋,水煎取汁,加紅糖少許調味服食,每日1劑,連服5天
  4、消瘤蛋 雞蛋2個、中藥壁虎5衹、莪術9剋,加水400剋共煮,待蛋熟後剝皮再煮,棄藥食蛋,每晚服1次。 功效:散結止痛,祛風定驚。適宜氣滯血淤型。
  5、二鮮湯 鮮藕120剋切片、鮮茅根120剋切碎,用水煮汁當茶飲。
  功效:滋陰涼血,祛淤止血。適宜月經量多,血熱淤阻型。
  6、銀耳藕粉湯 銀耳25剋、藕粉10剋、冰糖適量,將銀耳泡發後加適量冰糖燉爛,入藕粉衝服。
  功效:有清熱潤燥止血的功效。適宜月經量多,血色鮮紅者。
  家庭自療
  1、按摩 患者仰臥,施術者站於其旁,用拇指指腹按揉神闕、氣海、關元、天樞、四海、歸來、子宮、氣衝、血海、三陰交穴,每穴1分鐘。再用手掌搓熱後,放置小腹部,沿順時針方向摩腹36圈後,改逆時針方向摩腹36圈。最後用手掌自上而下平推腰背部10~15次,以酸脹為度。每日按摩1次,10次為療程,經期停止按摩。
  2.敷貼法
  ①透骨草15剋,獨活15剋,白芷15剋,鱉甲20剋,三棱15剋,莪術15剋,丹參20剋,紅花15剋,赤芍15剋。共軋為粗末,裝入布袋後蒸熱溫熨下腹,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鐘,每包可連續使用5~7次,10天為1療程,經期停用。
  ②蜣螂1條,威靈仙10剋,分別焙幹研末,用適量黃酒調敷臍中,膏藥蓋貼。每日1次,每次約貼1小時,經期停用。
  ③南星、白芥子各15,厚樸、半夏、枳殼各12剋,白芷、艾葉各10剋,蔥白6剋。共研粗末,裝入布袋後噴濕,隔水蒸半小時,趁熱熨於臍下,每日1次,每次20分鐘。每劑可連續使用5~7天,10次為1療程。
  ④半夏10剋,蔥白6剋。共搗為泥,敷於臍中覆以傷濕膏,每日1換,5天為1療程。
  生活提示
  子宮肌瘤壓迫周圍髒器時,宜作手術切除肌瘤。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下、出血量多並出現貧血等並發癥時,可以考慮手術根治(僅限於不再生育的婦女)。年齡大於45歲者宜保守治療,度過更年期後,不治而愈(出血停止)。經期要慎用活血化瘀的藥物,以防出血量增加,飲食上也應以清淡飲食為主,禁食辛辣煎炸之品,並適當休息。對於出血量多、急性失血、出現頭暈眼花、心悸、面色蒼白者應到醫院治療,以防發生失血性休剋。
子宮肌瘤應何時切除
  1、子宮肌瘤造成大量出血,或長期的經量過多、經期過長以致貧血,而藥物無法根治。此時,開刀切除是有效的解决辦法。
  2、子宮肌瘤長到拳頭大小,造成骨盆中的其他器官受到壓迫,手術切除可解除癥狀,而且大的肌瘤發生惡化的幾率比小肌瘤要大。
  3、肌瘤生長速度太快,或者在更年期之後,肌瘤不但不萎縮,反而變大。
  4、婦女不孕而其他一切檢查正常,此時不孕的原因可能就是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可能會造成習慣性流産。
  切除子宮肌瘤是否要切除子宮呢?這要視肌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齡、生育情況、癥狀嚴重程度而决定。
  至於卵巢及輸卵管是否切除,就更需慎重。因為卵巢是維持女性特徵的主要器官,切除兩側卵巢,則女性荷爾蒙的主要來源就沒有了,需要打針或吃藥補充荷爾蒙的不足,因此一般盡可能不切除卵巢,尤其是對40歲以下的婦女。
  有些患者認為切除子宮時保留子宮頸纔不會影響性生活。其實,子宮全切除,陰道並未縮短,而性生活所需的潤滑分泌物主要來自陰道壁和外陰附近的巴式腺,和子宮沒有關係。因此,切除子宮頸對性生活沒有影響。另外,子宮頸癌是排名第一位的生殖係統癌,因而沒有必要在切除子宮的同時保留子宮頸。
  子宮肌瘤術後調養
  一、傷口護理:通常腹腔鏡的傷口在肚臍處是一公分長,在下腹部兩則各為0.5公分的傷口,在手術完後,一公分的傷口通常或做簡單的縫合,此時可能使用可吸收綫或不可吸收綫縫合,若使用不可吸收綫縫合,則應於手術後七天予以拆綫,若用吸收綫縫合則不需拆綫;至於0.5公分的傷口,使用透氣的膠布貼合就可,但有時為增加傷口愈合的整齊性,也可能用縫針、簡單的縫合。對於這些傷口的護理,要註意的是保持傷口清潔、乾燥等傷口完全愈合後(約十天),方可淋浴或弄濕。最重要的是,因腹腔鏡的患者,住院天數極短,所以患者返傢後,每天一定要註意傷口有無紅、腫、熱、痛的現象,以防感染發炎的發生,不過腹腔鏡術後傷口的發炎相當少見。
  二、陰道出血:手術時為了使卵巢、輸卵管及子宮的背側檢查清楚或提供足夠空間手術,通常都會由陰道放置子宮支撐器(未婚者不用),來調整子宮的位置,因而術後會有少量的陰道出血,這是正常的,不過倘若陰道出血超過二個禮拜,就要請教醫師,有無異常的現象。至於做腹腔鏡子宮全切除手術的患者,因陰道頂部在切除子宮後,會做斷端的縫合,因而二周內的褐色出血仍屬正常。要註意的是,在八周內若行房或拿重物,容易造成傷口的愈合不良引起斷端出血,因此,應避免之。
  三、生活起居:維持舒適的生活,並做微量的運動,有助於身體的康復,施行腹腔鏡輸卵管手術及腹腔鏡卵巢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後二周應可恢復往日的正常的作息,而施行子宮全切除術者,除了在手術初期(二周內)應避免騎馬、騎腳踏車、久坐,以免骨盆腔充血,造成術後的不適外,要特別註意,避免提超過五公斤的物品,或增加腹部負擔的活動,滿八周後,再依個人體力與體質,逐漸加重運動量,如此可減少因暫時性骨盆腔支撐減少,所造成的日後不適。
  四、營養攝取:手術後的營養攝取原則上都是一樣的,要多攝取水分以補充手術時體液的喪失。通常腹腔鏡手術恢復清醒後,應該都可以恢復進食,起先,先喝些溫開水,沒有不適應的現象,就可以開始進流質的食物(例如:稀飯),隔天就可恢復正常的飲食,由於傷口的愈合需要利用蛋白質,因此要攝取高蛋白質的食物(例如:魚、瘦肉、蛋…..),以加速傷口的愈合,並避免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腸胃的不適(例如:辣椒、煙、油、咖啡)。 腹腔鏡術後與一般開腹手術後最大的不同是,因手術中需灌入二氧化碳,以造成氣腹方便操作,所以術後容易有殘存的二氧化碳氣體在腹內,因此術後宜增加蔬菜及高纖維質的水果的攝取,並避免時用産氣的食物,諸如:地瓜、豆類、洋蔥…..等,如此可以減少術後腹脹引起的不適。至於較大的手術,例如子宮切除手術、腸沾粘減除術、子宮頸癌根除手術……,因為麻醉時間較長加上手術時間較長,造成腸胃道吸收的氣體也較多,比較容易有腹脹的現象,所以二十四小時後再進食比較合適,對於術後容易惡心、嘔吐及特異體質的患者,也不需勉強自己進食,待麻醉完全消褪後再行進食就可以。
子宮肌瘤的介入治療
  生育年齡婦女約20%~25%有子宮肌瘤,以盆腔包塊、月經過多和繼發性貧血為主要癥狀。治療多發性子宮肌瘤應該首先考慮不傷害子宮和卵巢組織的非手術治療方法.最理想可行的方法是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中藥熱凝介入治療方法,此方法可以使肌瘤停止生長,萎縮,最終纖維化。
  子宮肌瘤的介入治療最大是優點是不手術,無創,安全,無痛苦,不住院,隨治隨走,不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無任何副作用.也可以采取保全子宮的非手術介入治療辦法,同樣可以達到治愈肌瘤的效果.該方法在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可以使肌瘤停止生長,明顯萎縮,最終纖維化.達到臨床治愈的目的.安全無痛苦,不損傷子宮正常組織,無副作用,不住院,維持到閉經後肌瘤會進一步自然萎縮.不用擔心肌瘤有其他變化,因肌瘤絶大多數是良性腫瘤衹要能夠控製其生長,對人體並無多大危害.目前超聲下的介入治療是一種治療子宮肌瘤較合理的人性化的治療方法.
  介入治療也有其不足之處或缺點:
  1、癌塊周圍有門靜脈血供,癌細胞可以“苟安偷生”。
  2、已有門靜脈癌栓者須酌情考慮或去除癌栓。
  3、儘管超選擇進入,仍有明顯副作用,消化道反應最多。
  4、可能造成血管栓塞。
子宮肌瘤的危害
  除了子宮肌瘤本身對廣大女性造成很大身心傷害之外,臨床實踐證實,子宮肌瘤常常並發卵管卵巢病變,也極易和子宮體腺癌和子宮頸癌同時存在。 感染及化膿:肌瘤感染多係瘤蒂扭轉或急性子宮內膜炎的後果,血源性感染極為罕見。感染有時可為化膿性,少數病例在腫瘤組織中形成膿腫。 漿膜下肌瘤蒂扭轉後發生腸粘連,可受腸道細菌感染,發炎的肌瘤與子宮附件粘連,引起化膿性炎癥。
什麽是多發性子宮肌瘤?
  多發性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係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生於 35~50歲。子宮肌瘤常為多發性,並且以上不同類型肌瘤可同時發生在同一子宮上,稱為多發性子宮肌瘤。據資料統計,35歲以上婦女約20%發生多發性子宮肌瘤,但多數患者因肌瘤小、無癥狀,而未能發現,臨床上報告肌瘤發生率僅在 4~11%之間。
  多發性子宮肌瘤的病因
  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受雌激素刺激有關。
  1、多發性子宮肌瘤偶見於初潮後婦女,多見於中年婦女,絶經後肌瘤多停止生長並逐漸萎縮;
  2、多發性子宮肌瘤多並發子宮內膜增生;
  3、卵巢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可分泌雌激素)患者常合併子宮肌瘤;
  4、妊娠時雌激素水平增高,肌瘤多迅速增大;
  5、外源性雌激素可加速肌瘤生長。
  多發性子宮肌瘤的分類
  肌瘤原發於子宮肌層,當繼續增大時可嚮不同方向發展,根據肌瘤所在子宮的不同部位,而分為以下幾類:
  1)肌壁間肌瘤
  2)漿膜下肌瘤
  3)粘膜下肌瘤
  4)子宮頸肌瘤
微創手術治療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為子宮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其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體內雌性激素水平較高有關。多見於30-50歲的婦女。根據其生長部位可分為肌壁間、黏膜下和漿膜下。
  該技術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將腹腔鏡鏡頭( 直徑為3-10mm)插入腹腔內,運用數字攝像技術使腹腔鏡鏡頭拍攝到的圖像通過光導纖維傳導至後級信號處理係統,並且實時顯示在專用監視器上。然後醫生通過監視器屏幕上所顯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圖像,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判斷,並且運用特殊的腹腔鏡器械進行手術。手術時,衹需要在患者腹部打開3個0.5~1cm的小孔。恢復後,僅在腹腔部位留有1-3個0.5-1釐米的綫狀疤痕,衹有鑰匙孔大小,可以說是創面小,痛楚小的手術。
  微創手術是目前治療子宮肌瘤最有效的方式,醫生在病人的腹部隱蔽處開3個5毫米大小的小切口,然後放入腹腔鏡。通過連接腹腔鏡的電視監視屏,可清晰地觀察經過放大的腹腔內的情況,然後操作留在病人體外的設備進行治療。手術不需開腹,創傷小,病人恢復快,這樣就不會降低病人自身的免疫力,不容易發生感染,也不會發生腹腔或盆腔粘連,並能保全女性子宮等生殖器官的完整性,能保全女性的生育能力及和諧的夫妻生活。
  子宮肌瘤與乳腺病的關係
  中醫認為乳腺病的發病原因,多與情緒因素有關,即“隨喜怒而消長”,如怒氣傷肝,氣滯血瘀、衝任經脈失調,上行乳腺,故可引起乳腺增生。
  有部分病人,如不及時治療,肝瘀氣滯,血運不暢,胞脈受阻,血室失養,日久痰濕血瘀內停,下行胞宮,積於子宮,故可結為子宮肌瘤。導致內分泌失調,代謝廢物不能排出體外,瘀積於皮下,色素沉着而形成面部黃褐斑。它們"異病同源"可以“異病同治”。
子宮肌瘤與不孕不育
  子宮肌瘤影響受孕能力的程度,與肌瘤的部位、大小和數目有關。為此,有必要嚮讀者介紹一下子宮肌瘤導致不孕可有的幾種情況,子宮肌瘤由子宮肌層長出,開始時它生長在子宮肌壁內,然後腫瘤不斷增大,嚮不同方向生長,大體為下述三種情況:
  第一,肌瘤嚮子宮表面發展,突出於子宮表面,稱為漿膜下子宮肌瘤,常可由一個蒂與子宮表面連着,這類肌瘤對受孕影響較小,手術切除也容易,但長到一定大小時,會影響分娩的順利進行。
  第二,肌瘤朝着子宮腔的方向發展,突出在子宮腔內,有時還會突出到子宮頸外口,可在陰道內發現,這類肌瘤稱為粘膜下肌瘤,引起的癥狀較多,常見為月經增多及陰道流水並帶臭味。當粘膜下肌瘤長在輸卵管內口附近或長在子宮腔上半部時,往往影響精子通行,不能使受精卵坐胎和發育。這類肌瘤可通過陰道檢查、診斷性颳宮、子宮造影或B型超聲確診,凡確診為粘膜下肌瘤的都應手術摘除。一般不需開腹,從陰道經宮頸就可將瘤子切除。
  第三,肌瘤局限在子宮肌壁內,稱作壁間肌瘤,約占肌瘤的60-70%。它不僅能影響受孕而且常引起流産或早産。通常,這三類肌瘤混合生長成多發性肌瘤或兼而有之,較少為單個性的。
  除此之外,從部位上分,肌瘤可長在子宮底部,也可長在子宮頸部,然而絶大部分是長在子宮體部。綜上所述,子宮肌瘤引起不孕的原因,常是由於肌瘤正好堵住子宮頸口或輸卵管內口而影響精子通行,或肌瘤占據了受精卵着床的部位而不能坐胎。即使受孕,也常因影響胚胎發育而流産。至於到了妊娠晚期,可由於子宮收縮力的異常,而引起早産、阻礙分娩或造成産後大出血。因此,不要認為子宮肌瘤最常見而輕視它,也不要因為經過幾次流産而失去治療信心。總之,子宮肌瘤引起的不孕或不育,並非不治之癥。它不僅容易診斷,而且手術治療的效果也是很好的。不孕婦女的肌瘤切除後,可明顯提高妊娠率。
百科大全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子宮纖維肌瘤、子宮纖維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見於30~50歲婦女。其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女性激素有關。腫瘤大多位於子宮體部,少數位於子宮頸部。根據肌瘤發展過程中肌瘤與子宮肌壁的關係分為黏膜下肌瘤、漿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詳見附圖1)。典型肌瘤為實質性球形結節,單個或多個,大小不一,與周圍肌層組織有明顯界限,有假包膜。質地一般較硬,切面灰白色,有漩渦狀結構。鏡下肌瘤由皺紋狀排列的平滑肌纖維相互交
    
英文解釋
  1. :  hysteromyoma
相關詞
生殖疾病醫學婦科腫瘤臨床醫學宮頸疾病婦科微創
卵巢囊腫乳腺小葉增生健康中成藥2009年廣東婦檢更年期綜合癥婦産科計劃生育
卵巢腫瘤不孕癥宮頸糜爛功血射頻消融更多結果...
包含詞
惡性子宮肌瘤子宮肌瘤鈣化子宮肌瘤扭轉
多發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栓塞子宮肌瘤的藥物
子宮肌瘤剔除術寄生性子宮肌瘤漿膜下子宮肌瘤
多發性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切除術闊韌帶內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現代診療長沙子宮肌瘤醫院子宮肌瘤合併妊娠
妊娠合併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射頻治療子宮肌瘤介入治療
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必讀414子宮肌瘤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病
腹腔鏡子宮肌瘤剜出術宮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患子宮肌瘤後應註意
子宮肌瘤給予的孕産婦醫療經陰道子宮肌瘤摘除術剖宮産術子宮肌瘤切除術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經陰道子宮肌瘤切除術經宮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
子宮頸體平滑肌瘤子宮肌瘤人民衛生文庫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射頻消融術
經腹子宮肌瘤切除術經腹子宮肌瘤剔除術粘膜下子宮肌瘤圈套術
子宮肌瘤摘除術剖腹式子宮肌瘤的家庭防治子宮肌瘤後應註意:
子宮肌瘤(腺肌瘤)與射頻消融治療技術子宮肌瘤新藥宮瘤寧膠囊為妊娠合併子宮肌瘤給予的孕産婦醫療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激光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