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疾病概述
子宮在盆腔內的位置可呈前位、中位和後位,並有傾和屈之分。正常情況下,子宮的位置是前傾前屈的,即子宮體嚮前傾斜,子宮頸側嚮後嚮下,使子宮體呈前屈狀。所謂“子宮後傾”,即子宮的縱軸不變,整個子宮嚮後方傾倒,容易使子宮頸呈上翹狀態,致使子宮頸不易浸泡在精液池中而影響受孕,但並非所有的後位子宮都會引起不孕。輕度的後位子宮一般無癥狀,嚴重者就會引起盆腔淤血、月經過多、經血排出睏難以及白帶過多、小腹疼痛、腰酸背痛、肛門墜脹等癥狀,有些婦女甚至有性交痛或性交不適。 |
|
出現子宮後傾的主要有下列原因:
一、由於子宮先天發育不良,造成子宮韌帶鬆弛,使子宮底部嚮後方或嚮左右兩則傾倒。
二、多次施行人工流産,或人工流産後未能很好保養,致使子宮嚮後方傾倒。
三、子宮、輸卵管或卵巢發生炎癥,導致子宮體和後方的直腸之間組織粘連,使子宮在牽引作用下脫離原來位置並嚮後傾倒。後位或後屈子宮容易使子宮頸呈上翹狀態,致使子宮頸不易浸泡在精液池中而影響受孕。 |
|
子宮後傾的補救措施:子宮後位希望懷孕時可采取補救措施,方法有:
①性交後臀部擡高:性交時或性交後在女方臀部墊置枕頭,使女方呈頭低臀高位,這樣,可使精液積聚於後穹窿,使子宮頸浸泡在精液池中,有利於受孕。
②性交後俯臥或性交時采取背後跪式,使精液嚮陰道前穹窿部積聚,可使上翹的子宮頸容易浸泡在精液中。
③子宮圓韌帶縮短術或子宮懸吊術:此類手術效果不肯定,數年後又可復發,目前多不主張使用此方法。
④子宮托糾正法:個別婦女可先用手法復位成子宮前位,然後短期內放置一個子宮托,可起到暫時的糾正作用。 |
|
預防子宮後傾的方法:平時應註意體育鍛煉,特別是通過鍛煉增強骨盆腔內各對韌帶和盆底肌肉的張力,盡量不使它鬆弛。同時,還應養成良好的排大小便的習慣,不使膀胱過度充盈,不因習慣性便秘而經常增加腹壓。避免患慢性支氣管炎時,導致咳嗽時嚮下用力,睡眠時最好采取側臥位 ,避免子宮因重力原因倒嚮後方。 |
|
子宮後傾並不是非常嚴重的病癥,但確實會造成下腹部的不適和疼痛感,總覺得腹部腫脹有下墜的感覺,特定的瑜伽動作可以讓子宮歸回原來的位置,消除因子宮後傾造成的不適感。
嬰兒前伏式
雙腿彎麯跪地,大腿與臀部同寬,上半身伏地放鬆,額頭貼地,臀部坐在後腳跟,雙手嚮前延伸,保持呼吸,全身放鬆。停留時間不拘。
功效:
1.舒緩下腹部肌肉,幫助子宮歸位。
2.舒緩因子宮後傾造成的下腹腫脹及背部酸痛。
前彎休息式
1. 準備一把椅子,上面放置兩個抱枕。
2. 雙腳與肩部同寬,站立於椅子前方半公尺,上半身往前放鬆,背部延伸,額頭貼近手臂,保持呼吸。停留時間可依自己喜好來調整。
功效:
幫助子宮歸位
金字塔式
功效:
延展背部幫助子宮歸位。 |
|
- n.: retroversion of the uterus
|
|
子宮後傾正複術 | 子宮後傾整復術 | 妊娠合併子宮後傾 | 子宮後傾整復術剖腹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