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表快樂幸福的婚禮蛋糕
婚禮蛋糕,據傳最早出現在古羅馬時代。蛋糕一詞則出自英語,其原意是扁圓的面包。同時也意味着“快樂幸福”之意。
古代時富傢子弟舉辦婚禮時,都要做一隻特製的蛋糕,不僅在婚宴上新郎新娘一起吃,而且也請來賀喜的客人們吃蛋糕。客人們期望自己也能分享新婚夫婦的幸福。因此,那時蛋糕是放在新娘頭上被切開的。
在歐洲被邀請參加婚禮的客人還有這樣一個習慣:把各自帶來的放人香料的面包高高地堆在桌子上,讓新郎新娘在“面包山”的兩側,隔山交吻。這時的面包山也象徵着幸福。
最初蛋糕的做法與面包沒有什麽兩樣,把牛奶與面粉揉在一起做成扁圓形就是蛋糕了。現在婚禮蛋糕則做得越來越考究和豪華了。
怎樣切婚禮蛋糕
古羅馬人認為,製造面包的材料小麥象徵生育的能力,而面包屑則代表着幸運。依照中古時代的傳統習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後來,想像力豐富的烘焙師傅在蛋糕上飾以糖霜,也就成了今天美味可口的結婚蛋糕了。
嚴格說來,蛋糕從幾層開始切沒什麽講兒。您想呀,要是就一層呢?通常結婚蛋糕是多層的,而通常蛋糕的第二層與來賓的視角形成最佳結合點,因此,新人們通常選擇第二層為切入層。
新人在結婚蛋糕上應該切幾刀也沒什麽講兒,它衹是個形式,就象剪彩儀式,可由一個領導或代表剪一刀也可以由幾個領導或代表同時剪若幹刀一樣,怎麽講怎麽有道理。婚禮上一般是新人合力切一刀,最後由婚禮天使分切成若幹刀再分發給主要貴賓和佳賓。 |
|
婚禮蛋糕,據傳最早出現在古羅馬時代。蛋糕一詞則出自英語,其原意是扁圓的面包。同時也意味着“快樂幸福”之意。
古代時富傢子弟舉辦婚禮時,都要做一隻特製的蛋糕,不僅在婚宴上新郎新娘一起吃,而且也請來賀喜的客人們吃蛋糕。客人們期望自己也能分享新婚夫婦的幸福。因此,那時蛋糕是放在新娘頭上被切開的。
在歐洲被邀請參加婚禮的客人還有這樣一個習慣:把各自帶來的放人香料的面包高高地堆在桌子上,讓新郎新娘在“面包山”的兩側,隔山交吻。這時的面包山也象徵着幸福。
最初蛋糕的做法與面包沒有什麽兩樣,把牛奶與面粉揉在一起做成扁圓形就是蛋糕了。現在婚禮蛋糕則做得越來越考究和豪華了。
越來越多的新娘喜歡定製蛋糕並對蛋糕十分講究。現代的婚禮蛋糕已經不局限於傳統的款式,有非常多的選擇了。有單層蛋糕和多層蛋糕,有方型、圓型等各種各樣。多層蛋糕比起單層蛋糕,給人更加豪華的感覺。即使沒有設主席臺,像這麽大的蛋糕在大型會場也能讓每位客人看到,給賓客留下很深的印象。
婚禮蛋糕的裝飾也十分講究,比如給蛋糕上蓋上巧剋力外衣,用上一些橡膠粘合劑或香料添加物、鮮花等,經常需要手工製作。能影響一個蛋糕風格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鮮花點綴,鮮花能改變蛋糕所體現的心境,賦予蛋糕一種新的韻味。花越是奇特,價錢越高。
婚禮蛋糕裝飾中很重要的一個選擇就是裝飾頂部,傳統的頂部裝飾就是一對新郎穿燕尾服,新娘穿着婚紗的雕像,現代人為了標新立異,也會采用一些滑稽搞笑的裝飾雕像,給來賓留下快樂和美好的回憶。 |
|
古羅馬人認為,製造面包的材料小麥象徵生育的能力,而面包屑則代表着幸運。依照中古時代的傳統習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後來,想像力豐富的烘焙師傅在蛋糕上飾以糖霜,也就成了今天美味可口的結婚蛋糕了。
嚴格說來,蛋糕從幾層開始切沒什麽講兒。您想呀,要是就一層呢?通常結婚蛋糕是多層的,而通常蛋糕的第二層與來賓的視角形成最佳結合點,因此,新人們通常選擇第二層為切入層。
新人在結婚蛋糕上應該切幾刀也沒什麽講兒,它衹是個形式,就象剪彩儀式,可由一個領導或代表剪一刀也可以由幾個領導或代表同時剪若幹刀一樣,怎麽講怎麽有道理。婚禮上一般是新人合力切一刀,最後由婚禮天使分切成若幹刀再分發給主要貴賓和佳賓。
多層蛋糕的切法
1)如果蛋糕是圓的,應先切成幾個同心圓,然後再把每個圓切成小塊。
2)如果蛋糕多層的,應先分底層,再中層。
3)如果切蛋糕的地方有專門的服務人員,你就沒有必要自己切啦,除了開始那標志性的一刀外。
4)另外,父母結婚時多半沒有切過蛋糕,多預備一份蛋糕和父母同時切也很有趣。 |
|
基本信息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頁碼:248 頁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7535554598/9787535554598
·條形碼:9787535554598
·包裝版本: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32
·正文語種:中文
·叢書名:鳶尾花叢書
內容簡介
今天是文森和貝朗熱爾這對甜蜜戀人舉行婚禮的日子。雙方的親威朋友從四面八方聚集到小鎮的教堂來見證這一神聖的時刻。然而所有的故事便圍繞着這場婚禮發生了。埃萊姆,新娘的嫂子,看似非常幸福的家庭的女主人,但她已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迷失了自我,然而就在今天,她和她丈夫似乎又找回了些許戀愛的感覺;瑪麗,新娘的姐姐,一個嫁不出去的“怪”女人,生活在傢族的非議與責難中,在最不該任性的日子裏,她選擇了與家庭的决裂,投入了一個同性戀者的懷抱;娜塔,新郎的前女友,同時也是新郎哥哥的現任女友,娜塔莉本以為和文森的分手是世界末日,但在分手的陣痛過後,她纔覺得自己終於成為一個女人;還有文森,新郎,在與新娘貝朗熱爾一見鐘情後,義無反顧地拋棄了多年的女友,並許下和貝朗熱爾共度一生的誓言,然而隨着婚禮的臨近,他迷茫了……
作者簡介
布朗丁·勒·加萊,1969年出生。曾就讀於楓特內一聖剋努離等師範學校,是“關於希臘和羅馬的哲學及修辭研究中心”的成員,現在擔任巴黎第十二大學拉丁語研討會的主講人。她於2006年出版了她的第一本小說——《婚禮蛋糕》。隨即,這本著作為她贏得了法國2007文學大奬。
文摘
樂隊正在演奏一首莊嚴的進行麯,新娘新郎進入教堂。文森,也就是貝朗熱爾的未婚夫,由他母親輓着先走進來。這位夫人戴着一頂大草帽,上面插有大朵虞美人,氣質優雅。寶蓮覺得文森非常英俊,自己都有些愛上他了。當然,他要娶貝朗熱爾,就不可能愛上她。再說,她衹是個小女孩,即使她經過一番梳妝打扮,像今天這樣,也沒有人會關註她。
她希望將來有一天,她會遇見一個也這麽帥的男人。那個男人會愛上她,然後她可以離開爸爸媽媽和他結婚。她永遠也不會和丈夫爭吵。他們會有體面的工作,承擔一大堆責任,但不管怎樣都會花很多時間照顧孩子。
緊接着貝朗熱爾由祖父輓着走進來,所有人都站起來了。她蒙着面紗,寶蓮幾乎認不出她來。那當然是她,衹是看上去和平日不同。寶蓮從沒見過她做這樣的發型,像這樣化妝。貝朗熱爾很美,發髻上別着粉色和白色的花,美得就像一位公主或仙女。
貝朗熱爾在文森身邊坐下,兩個人離她衹有幾米遠。衹要她願意,婚禮中她想怎麽看他們就能怎麽看。過了一會兒,音樂停止了,神父走上前。他說“歡迎”,還說“今天所有人都很高興,因為大傢將在上帝面前完成某件特別重要的事”。她一邊仔細聽,一邊凝視婚禮這天光彩照人的姑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