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戀愛、結婚、生孩子是人生三大喜事,可隨着婚期的臨近,許多準新人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擔心這害怕那,甚至産生臨陣脫逃的念頭。這種癥狀,其實是一種回避心理在作祟,心理學家稱之為“結婚恐懼癥”。
“婚姻恐懼癥”是一類很具有代表性的現代社會心理疾病,社會輿論對婚姻生活的負面宣傳是“恐婚癥”的起因之一,媒體經常就如何處理婚姻關係進行各種討論,這種社會氛圍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們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對婚後生活的過多考慮在面臨婚姻時的表現形式就是對結婚的恐懼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遲結婚,甚至寧願獨身,也不願意“受罪”。 |
|
在談婚論嫁階段,主要是對婚姻持久性的懷疑和恐懼。結婚的前一個月或前一個星期出現的恐懼、緊張、焦慮等“癥狀”,與第一階段不同的是,這時産生“恐婚”的原因是對婚後生活睏難程度的“擴大”。忙於打拼事業而無暇承擔婚姻中的責任;及時行樂的信念價值觀係統;有過失敗的婚姻史怕再次受到傷害,或是擔心由於雙方子女引發再婚糾紛等。婚前同居也是産生婚姻恐懼心理的因素之一。
現在,人們對同居問題大多持寬容態度,所以同居現象越來越普遍,這使得以往未婚青年對婚姻的期待心理相當程度地減弱。年輕人由於同居而對婚姻失去新鮮感,反而對婚後責任産生了更多考慮,由此便表現出對結婚的恐懼。
婚姻恐懼癥的通常“癥狀”是:焦慮、煩躁、易激惹,或是疏遠、冷淡、沉默寡言,因此對個體的生活和工作都會有消極影響。 |
|
1、開放的態度和良好的溝通,此法尤其適合那些對戀愛對象的婚姻動機持懷疑態度的“患者”。
2、轉變不合理認知,此法尤其適合那些被囚禁在過去失敗陰影中而遲遲無法獲釋的“患者”。
3、接受係統的心理輔導,並在心理咨詢師的專業指導下接受一些放鬆訓練或者直接運用默想脫敏法治療。 |
|
現在的社會,離婚變得像吃飯一樣平常,婚姻恐懼癥也大肆蔓延。扳扳手指,自己身邊就有那麽多人感染了“恐婚癥”,有的人甚至已經病入膏肓。
恐婚者說,談戀愛的感覺挺好,很輕鬆,何必要用一紙婚書把兩個人綁在一起呢?結婚太麻煩了,還是做戀人比較好,合則聚,不合則散,沒有心理負擔。他們“理智”地認為,日子久了,總會有彼此厭倦的時候,何必束縛別人、束縛自己?因此他們始終對婚姻持觀望態度,不肯把幸福的賭註押在未來的配偶身上。那些眼界狹窄、整天迷戀二人世界的人在恐婚者眼裏是最沒出息的。
總有許多善良而老派的人在恐婚者耳邊喋喋不休地勸說:年紀不小了,該結婚了。可是恐婚者有的是理由在圍城外徘徊不前,怕失去自由,怕被老婆孩子套牢,怕婚姻毀了現有的快樂。
恐婚者擔心自己最終還是不能避免結婚的庸俗結局,漫長的未來幸福與否誰能無法預料。也許有一天,恐婚者咬牙切齒地說服自己剋服了婚姻恐懼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踏上紅地毯,但心理上的巨大障礙仍可能讓他們産生強烈的失落感。儘管心裏一再對自己強調婚姻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可怕,可壓力感或恐懼感仍揮之不去。
恐婚者說:愛情使人睡不着,婚姻使人打瞌睡!延長愛情的惟一方法,就是推遲結婚的時間!結婚的歷史意義在於:連接兩個人的那條“紅綫”從此會變成一條繩索!
女人具有水的屬性,男人具有火的屬性,婚姻就是試圖使水火相容的一種嘗試!
“恐婚癥”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現代社會心理疾病。社會輿論對婚姻生活的負面宣傳是“恐婚癥”的起因之一,媒體經常就如何處理婚姻關係進行各種討論,這種社會氛圍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們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對婚後生活的過多考慮在面臨婚姻時的表現形式就是對結婚的恐懼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遲結婚,甚至寧願獨身,也不願意“受罪”。
在這裏,我們要提醒害怕結婚的人們不要忘了那句老話:婚姻是一雙鞋,合不合適衹有自己知道。如果你拒絶穿鞋,也許避免了因為鞋子不合腳而磨出血泡,但也可能因赤足行走而踩到釘子上,到那個時候,你或許會意識到,婚姻其實也是對愛情的一種保護。幸福的婚姻生活是治療“恐婚癥”的最佳方法。 |
|
婚姻恐懼癥(一)
前兩天碰見一個即將結婚的朋友,準新郎說結婚為了父母的威逼,想在年底結婚,準新娘卻似乎有些不準,口口聲聲不同意,說她害怕結婚。她說現在所有的生活重點高度濃縮起來就是一個字:逃。被她排在厭惡前三位的中國字,是“婚嫁娶”。而今一聽誰提婚嫁之事,她就感到魂飛魄散。
她開始愛上頻繁的轉乘公車,即使幾百米遠的距離,她也希望有2次以上的轉乘機會。她特別喜歡公交車到站的那種感覺,走出車門的那一刻,被上車的人擁擠着,她的身體便輕得飄起來。等待下一班公交車到來的間隙,她就那麽在車站裏飄過來飄過去,嚮每個過路的人展露她很久沒有機會使用的微笑。她看到,車站裏的每個人也都不同程度地飄起來,久而久之,她甚至可以依照每個人飄起的高度判斷他們的職業和身份。
她最喜歡那種大大的空調冷巴共速達。她覺得那種刺目的黃和緑是最好的搭配了。共速達啓動的時候,她想象鄰座剛好是個心理醫生,於是她主動嚮醫生說明了她的狀況,醫生判定說,你這一定是婚前恐懼癥了。
回到租來的小屋,拉開抽屜,她突然發現一張請柬,請柬上有她和未婚夫的合影,很恩愛的樣子,落款時間是2002年某月某日。她趕快合上抽屜,呆呆地坐地板上發愣.天天如此。除了婚前恐懼癥,她很難對自己目前的狀態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婚姻恐懼癥(二)
對於一個老姑娘來說,婚前恐懼癥分為兩個極端,一種是對婚姻實行過無比曼妙的幻想,一旦突兀而至必然産生不真實甚而捏嘴巴示真假的動作,還有一種反應是自由跑遠了,你就呆在岸上等着水來一遍遍把你衝得面目全非滑不溜秋吧。掐指一算,本人與這兩個問題都有染指,一切學術性的話可歸納為兩個字:怕怕!
因此,當那位人高馬大的東東睜着一雙天不亮的小眼睛對我嘿嘿壞笑時,我的皮膚毛孔神經等係統重新組合排列僵化筆直,衹要彎下身就能當茶几。我和這位男同志結緣網上,為了婚姻我們在同一陣綫上浴血奮戰,以期雄飛雌從。
對於一個人的生活,我曾惡狠狠的口誅筆伐,什麽空虛寂寞凄涼荒蕪悲傷一切與苦大仇深沾得上邊的幾乎全部排上了,它們一個個冰冷冷的站着幾乎有一個排。這樣的女人需要一個男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哎呀,我懂,全部都懂,可惜救不了這個癥啊。
首先得對待性問題,男友正值血氣方剛,我們的現在來之不易,自尊和金錢都犧牲不少,夏天到了,衣衫漸薄,夏天裏的春光最惹得雄性醉,他恨不得現在就將我將強行入夥到他的床上,女人傢總有點小心眼的,如果現在就睡到一塊了,哼,那彩禮的事就別提了,等到造成社會影響、大勢所趨、生米煮成夾生飯,除了冠上一個小騷貨的名稱,本人就成了換季的東西,要多便宜有多便宜,這些都是客觀原因。對於主觀問題是至關重要的,我和男友協商很玄乎的激情問題,婚前任意頻繁使用性權利勢必大大削減熱情,等到過幾個月入洞房,新鍋老竈沒滋沒味,澱湯落水攪和渾濁,那神聖的儀式衹是一頓大快朵頤的聚餐,要多沒勁有多沒勁。所以男友血管賁張時我的捍衛能力是超乎尋常的,好在他還算通情達理,衹是扮出一些可憐相想軟化我六親不認的行為,現在還有幾個月,我得時不時警惕他偷襲入門。
我的未來婆婆面相看上去和藹可親,體重二百多斤,坐在椅子上時是連環套,最後一層肉極象一個巧奪天工渾然天成的“遊泳圈”,她總是熱情的叫我過來吃飯,菜是上了不少,鍋裏的飯也是滿滿的,可是老人傢把隔過幾天的麻團生吞活吃下去的姿態還是讓我不敢動筷子,吃着飯時必有一番憶苦思甜的教育,當然也有出糗的時候,就是時常吃壞了肚皮而去買藥。將來的我也會膘肥體壯,在她的強化培訓下進行魔鬼煉獄式的折磨,然後修出一個百毒不侵的“食品加工廠”,主啊,我嬌小玲瓏,我身輕如燕,我不想變成一個小皮球!
未來的公公不苟言笑,時常能化簡單為復雜,關於他傢兒子大有發胖的肚子形而上研究為沒有危機感,他時常有危機感,但是肚子始終不爭氣的腆着,遺傳學在這裏是沒有化學反應的,他們父子倆的眼睛確實是如出一轍,用他的話講:如果不象,那就有問題了。所以,在暖流和寒流交集的地方呆上一輩子,我必須是山頂上一青鬆屹然不動,煉就這樣的本領得有去繁就簡的能力,那就是衹聽不說。
所以我恐懼是正常的,不恐懼是非正常的。於是乎就有了和男友一周不見面的約定,也就有了這篇顛三倒四的鬍話,但是恐懼還是顛撲不破不變的真理。除非我顛簸不停也許還能顛覆政權,但是如果那樣我們的公婆夫妻關係會很快顛倒,幾個月後,我就再也顛狂不起來了,因為癥狀是嚴竣的,所以手段是極端的,女孩會變成婆娘的,道理淺顯,我病卻依舊。
婚姻恐懼癥(三)
婚姻恐懼癥有位朋友告訴我說:沒有結婚的時候,覺得男人離婚很不應該;結了婚纔發現:這個婚不離,還真是不應該了. 這個朋友說,他患了新婚恐懼癥,而且頗為嚴重。
婚姻恐懼癥我是早有所聞,而且相當普遍,皆是癡男怨女各有所慮:癡男為婚禮籌辦而焦頭爛額,怨女為舊情綿綿而猶豫再三,這些都正常,大凡進入了新婚的殿堂,皆能迎刃而解。頂多也就是各奔東西,總好過被婚姻這根繩子綁着,彼此糾纏不息。新婚恐懼癥卻是初聞,總以為新婚是蜜月期,此乃人生最美好時光也,何來恐懼之說?並且這個朋友是很愛他的妻子的,這點我很清楚,當年他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從衆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方纔成就了這段婚姻,可謂是苦盡甘來。朋友說:她總是在嘗試改變我,否定了我所有的生活習慣,一切都要按照她的方式去生活,這不等於謀殺我嗎?愛情的理論,衹能存在於虛擬的世界裏,譬如肥皂劇或者小說,但絶對不是生活,生活裏面沒有愛情……
我記得以前有位長者對我說,討老婆,一定要討個聰明的女人,衹有聰明的女人,你才能得到幸福。他的理由是,聰明的女人能幹,無論是家庭還是事業上,都能助你一臂之力,甚至是超越你,成為家庭的頂梁柱,娶個這樣的老婆,別說偷得半日閑,即使半生閑又如何?聰明的女人懂事,該問的她就問,不該問的她半句不說,無論什麽場合,都懂得給你面子,她不會把自己的喜怒形於色,更不會把你的傢人親戚朋友的拒之門外,識大體懂大理,善於維持夫妻間良好的關係。聰明的女人不會輕易鬧離婚,更不會用亂七八糟的理由來要挾你,或者大庭廣衆之下又哭又鬧讓你難堪,讓你顔面無存威風掃地……這位長者還用事實證明:他說他的朋友就是壞在愚蠢的妻子身上的,他的朋友即將要做院長了,但是沒有對外公佈,這個愚蠢的妻子就到處宣揚了,而且開始變的威風凜凜起來,影響很不好,最後組織上也就取消了對他的提拔。這個長者說的其實是他自己,後來的院長實力遠在他之下,但人傢有個聰明的妻子,大部分的選票都是這個聰明的妻子拉回來的……
當時我就反駁,我說聰明的女人不好,愚蠢點的女人好,聰明的女人,怕自己鬥不過她。於是哄堂大笑:婚姻又不是戰爭,沒有敵我之分的,何來爭鬥呢?
其實,新婚就是一場戰爭,兩滴不同的鮮血,尚且不能融為一體,何況兩個活生生的人?更重要的是愛情並不是生活,婚姻是存在於生活裏的,而不是愛情裏面。所以新婚是兩個人的開始,而這開始,確實是一段艱難的過程。這個過程並不啞於戰爭。彼此都想徵服,都想將對方改變成自己意願中的人,甚至是生活裏的每一個細節,都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即使知道有很多方式都可以達到的,但是總想改變,改變對方適應自己。認為自己的一切都是正確的。稍有不順,便針鋒相對,偏偏這些都是生活小節,並沒有對錯之分,存在的衹是生活習慣和個人方式的不同,要改變一個人,談何容易?所以這樣的改變其實就是謀殺,對對方生命和個性的謀殺,這是殘酷的,這樣的殘酷並不啞於一場戰爭;也有些並不懂得婚姻的人,認為新婚就是自己收穫的季節,一味的從對方身上索取,而不懂得付出,給婚姻更多的養分,保持它的生命力。新婚的恐懼還來自於對對方親人的接受,這是一個過程,而且是必然的過程,如此種種,都是新婚恐懼癥的病竈。
這個朋友蜜月尚未結束,便有了離婚的念頭,這確實是相當痛苦的結局,聽完他滔滔不絶的苦水之後,我衹能如此勸慰:我說你必須安慰自己,告訴自己,一朵花,一把轎,你的頭衹能帶這樣的帽!這是一種消極的方式,至少不是解决的辦法,但是卻有它的效果,至少能讓一方冷靜下來,正視自己的婚姻,如果你覺得對方不好,那是因為你做得還不夠,畢竟婚姻不是兒戲,離離合合皆能泰然處之,所以無論多嚴重的癥狀,都要以“珍惜”為大局,彼此包容和寬容。磕磕碰碰的白頭到老,總好過隨隨便便的就分道揚鑣,留下永遠都無法彌補的遺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