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妻離子散
目錄
妻離子散 Wives and children
拼音: qī lí zǐ sàn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一傢子被迫分離四散。

資料來源: 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上》:“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

例子: 無辜人民之死傷成千纍萬,~啼饑號寒者到處皆是。(毛澤東《評國民黨對戰爭責任問題的幾種答案》)

No. 2
  傢破人亡,妻離子散,天各一方
形容一傢人被迫分離四散 Described as a forced separation of scattered
  形容一傢人被迫分離四散。 宋 辛棄疾 《美芹十論·緻勇》:“不幸而死,妻離子散,香火蕭然,萬事瓦解。” 老捨 《全家福》第三幕:“您賣力氣吃飯,沒有錯處,是那個舊社會叫您妻離子散的!”
No. 4
  qī lí zǐ sàn
  釋義: 一傢子被迫分離四散。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
  示例: 無辜人民之死傷成千纍萬,~啼饑號寒者到處皆是。(毛澤東《評國民黨對戰爭責任問題的幾種答案》)
  近義詞: 傢破人亡、離鄉背井
英文解釋
  1. n.:  (literally) wife leaving and children dispersing--The family breaks up
近義詞
背井離鄉, 流離失所, 流離轉徒, 蕩析離居, 骨肉離散, 骨肉分離, 傢敗人亡, 瞞天昧地, 賣兒鬻女, 瞞天瞞地, 瞞上瞞下, 賣男鬻女, 淪落風塵, 流落他鄉, 流離顛沛, 流離顛頓, 無傢可歸, 流落天涯, 流落失所, 四海為傢, 志在四方, 各個擊破, 日前月腹, 遠涉重洋, 漂洋過海, 流離顛痜, 流落街頭
反義詞
十面埋伏, 危機四伏, 四面楚歌, 四郊多壘, 表裏受敵, 腹背受敵, 河清海晏, 海宴河澄, 海晏河清
包含詞
妻離子散傢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