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中國風景名勝 : 中國 >北京 > 妙應寺白塔
顯示地圖
目錄
中國著名的喇嘛塔
  中國著名的喇嘛塔。在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北側。建於1271年。由尼泊爾工匠阿爾尼格設計。由塔基、塔身、相輪三部分組成。高5086米,磚結構。外抹石灰,呈白色,故名。塔的比例勻稱,氣勢磅礴,係喇嘛塔代表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 Travel
  妙應寺白塔投訴電話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位於阜成門內大街路北,為藏傳佛教寺院。白塔寺原名大聖壽萬安寺,始建於元十六年(1279),建成於元二十五年(1288)。明代天順元年(1457)改為妙應寺,俗稱白塔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六月寺院全部毀於雷火,衹有白塔幸免。明宣德八年(1433年)和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兩次重修,明清兩代、民國時期屢有修葺。解放後,政府多次進行修繕並於1980年成立白塔寺文物保護管理所,同時對外開放。“文革”中,除去白塔寺山門,建成白塔寺副食商場。1997年,西城區投入3000萬元拆除商場,亮出白塔。經過北京市文物局等有關部門的工作,1998年10月,白塔寺修繕後正式對外開放。交通:7、13、42、102、103、709、846、850路公交可達。
No. 3
  妙應寺白塔
  妙應寺白塔位於阜城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內。因寺內有通體塗以白堊的塔,故俗稱“白塔寺”,是我國重點保護文物。元世祖元世祖崇信佛法,迎釋迦佛捨利,至元八年(1271)在大都城西南修建了這座大型喇嘛塔。至元十六年(1279)建成後,又在塔前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救名“大聖壽萬安寺”。寺院殿堂欄楯一如內廷,佛像 窗壁皆飾金,是元朝皇室在大都興建的重要工程之一。1368年全部殿堂被雷火焚毀,僅白塔幸免。明宣德八年修復,改稱妙應寺。清康熙、乾隆帝間又幾經修葺,現僅白塔為元代遺物。寺由四層殿堂和塔院組成。院中間聳立着白塔,四周各建小角亭一座。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剎3部分組成。臺基高9米,塔高50.9米,底座面積1422平 方米,臺基分三層,最下層呈方形,臺前有一通道,前設臺階,可直登塔基,上、中二層是亞字形的須彌座。臺基上砌基座,將塔身、基座連接在一起。蓮座上又有5條環帶,承托塔身。塔身俗稱“寶瓶”,形似覆鉢,上安7條鐵箍,其上又有亞字形小型須彌座,再上就是13天相輪,頂端為一直徑9.7米的華蓋,華蓋以厚木作底,上置銅板瓦並做 成40條放射形的筒脊,華蓋四周懸挂着36副銅質透雕的流蘇和風鈴,微風吹動,鈴聲悅耳。華蓋中心處,還有一座高約5米的鎏金寶頂,以8條粗壯的鐵鏈將寶頂固定在銅盤之上。1978年對白塔進行了維修加固。施工過程中,發現了清代乾隆帝十八年(1753)存留在高塔頂部鎏金 小境內的大藏經、木雕觀世音像、補花袈裟、五佛冠、乾隆帝手書《波羅蜜多心經》、藏文《尊勝咒》、銅三世佛像、赤金捨利長壽佛等。白塔的形製,淵源於古印度的窣堵坡,由尼泊爾工藝傢阿尼哥參加了設計和修建。
佛教百科 Buddhism 百科
  【妙應寺白塔】  現存元代藏傳佛教大塔。又稱白塔。位於北京阜成門內。因塔身通體皆白而得名。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當時入仕中國的尼泊爾工藝傢阿尼哥曾參與設計與修築工程。塔高50.9米,下部為三層方形折角須彌座,其上為半圓突起蓮瓣組成的覆蓮座和承托塔身的環帶形金剛圈,方形折角塔基自此過渡到圓形塔身,自然而富裝飾性。塔身似碩大的覆鉢,上有7條鐵箍環繞,頂端承托直徑9.9米、上覆40塊放射形銅板瓦的華蓋,其周邊懸挂36個銅質透雕的流蘇和風鈴,每個高1.8米,有鏤空花紋,風來鈴響,清脆悅耳。華蓋上為銅質小塔形寶頂,高約5米,重4噸。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塔前增建寺院,賜名大聖壽萬安寺,由四層殿堂和塔院組成,規模宏大,為元世祖營建大都城的重要工程之一。明天順元年(1457)改為今名。(陳景富)
  (白塔(北京))
  (白塔內所藏觀音像)
百科大全 百科 Daquan
  Miaoyingsi Baita
  妙應寺白塔
  White Pagoda at Miaoying Temple
  中國佛塔。位於北京市阜成門內妙應寺中,元至元八年(1271)建,是內地最早的□嘛塔。妙應寺初名大聖壽寺,白塔名釋迦捨利靈通之塔。塔在妙應寺中軸綫上,塔下有1層基臺和重疊的2層基座,基臺平面為折角方形,臺壁垂直,在正面(南)臺壁左右對稱地設上臺的踏步。基座為須彌座,平面也是折角方形,比基臺收進,上層基座再收進少許。再上為平面圓形的覆鉢形塔身,坐落在比例碩大的覆蓮和數層水平綫道上。塔身石心磚表,實心,比例粗壯,肩部圓轉後嚮下以斜綫內收。塔身表面原有寶珠、蓮花的雕刻並垂挂珠網纓絡,現皆不存。再上為縮小的折角方形須彌座的塔頸子和13層實心相輪,相輪收分顯著。塔頂為青銅製巨大寶蓋及蓋上的小銅塔,蓋周垂挂流蘇狀的鏤空銅片和銅鈴。塔通高 50.86米。全塔又坐落在一丁字形的大臺上,丁字的一竪嚮前,正面設踏步,上建小殿;丁字各轉角處共建6處小方亭。除塔頂外,全塔包磚面塗白色,塔頂顯金色,金白對比,頗崇高聖潔。全塔比例勻壯,氣氛雄偉闊大,是□嘛塔中造型最傑出的作品之一(見彩圖妙應寺白塔 北京)。
  □嘛塔俗稱瓶形塔,據稱係仿自軍持(梵文音譯,即貯水以備淨手的淨瓶)的形象,但在□嘛教産生以前中國已有類似塔型的圖像或模仿品,可見於甘肅酒泉出土的北涼小石塔或敦煌唐代壁畫,它仍是印度半球形□堵波的變形。
  (蕭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