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祥瑞。 漢 王充 《論衡·宣漢》:“陰陽和,則萬物育;萬物育,則奇瑞出。” 晉 葛洪 《抱樸子·正郭》:“及其片言所襃,則重於千金,遊涉所經,則賢愚波蕩,謂竜鳳之集,奇瑞之出也。” | | 奇瑞品牌釋義
中文品牌釋義奇,有特別地的意思;瑞,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合起來就是特別地吉祥如意。
英文品牌釋義
chery是英文單詞cheery(中文意 思為“歡呼地、興高采烈地”)減去一個“e”而來,表達了企業努力追求、永不滿足現狀的理念。
奇瑞標識釋義
標志的整體是英文字母cac一種藝術化變形;
cac即英文chery automobilecorporationlimited 的縮寫,中文意思是奇瑞汽車有限公司;
標志中間a為一變體的“人”字,預示着公司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
徽標兩邊的c字嚮上環繞,如同人的兩個臂膀,象徵着一種團结和力量,環繞成地球型的橢圓狀;中間的a在橢圓上方的斷開處嚮上延伸,寓意奇瑞公司發展無窮,潛力無限,追求無限;
整個標志又是w和h兩個字母的交叉變形設計,為“蕪湖”一詞的漢語拼音的聲母,表示公司的生産製造地在蕪湖市蕪湖地方政府想幹汽車項目由來已久。在1992-1993年經濟過熱時期,蕪湖一傢村辦工廠一年敲打幾百臺車,就是一個多億的産值。這個現象引起苦於經濟落後的地方政府領導人的註意,由此産生了幹汽車的念頭。原來的計劃是和一汽合作,但發現對方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裏,最後决定自己幹。回顧歷史,蕪湖汽車項目演變成為自主開發企業的最大動力來自於無知(把幹汽車的睏難想簡單了),但無知者無畏。今天的奇瑞領導人早已不是無知者,而無畏的精神卻已深入這個企業的組織基因,並且在繼續發揚光大。 | | 早在1995年1月考察歐洲汽車工業期間,得知英國福特的一條發動機生産綫要出售,安徽蕪湖領導於是抓住這個機會把項目幹起來。由於國傢政策對轎車項目的限製,衹能秘密進行,所以這個項目啓動時取內部代號為"951工程"(即國傢九五期間安徽頭號工程),公開則稱為"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籌備處)",對外始終保持低調。從這個神秘的代號上可以看出,安徽省方面對這個項目肯定暗中給予了支持。 | | 在蕪湖這樣一個經濟落後地區找到幹轎車的人才不是件容易事。1995年,蕪湖代表團在參觀一汽時發現了一個老鄉尹同耀。尹1983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專業,此後在一汽工作了12年半,曾任一汽大衆的車間主任,當選過一汽的"十大傑出青年",在一汽小有名氣。發現這個有地緣關係的人才後,蕪湖方面死纏硬磨,力邀尹回蕪湖主持汽車項目。為對方的真誠所感動,尹同耀最終接受了邀請。當尹到達蕪湖組建班子時,整個項目共有8個人,後來以"八大金剛"之稱列入奇瑞的史册。"八大金剛"之後的核心團隊是到 1997年聚集起來的50多人。其中車身部魯部長、東方之子的項目經理大高是尹同耀在合肥工大的同班同學,是被尹"騙來的"。魯部長原來在安徽安凱客車公司,尹首先找到他,兩人掰着手指頭算計同學中誰還在幹技術工作,於是想起了一直在石傢莊汽車製造廠的大高。他們還記得尹同耀站在長滿荒草的空地上,興奮地告訴他們哪裏是發動機廠,哪裏是研發中心,哪裏是整裝廠……雖然這些還都是憑空畫的大餅。正如大高所說,到奇瑞的最大吸引力就是能幹自己的車。打動他的不是尹同耀在荒地上畫的大餅,而是當他被領進工棚時看到的奇瑞樣車模型。當時他衹覺得眼前一亮,頓感人生的意義不過如此,於是就加入了這支當時還衹有50多人的團隊。qq的項目經理小高在1997年則是合肥工大汽車專業的應屆碩士畢業生,在招聘會上被尹同耀盯上,被說動後加入奇瑞。利用他在一汽的人脈關係,尹同耀還請來一些一汽的人幫忙。據說至今還有一汽來的100多人在為奇瑞工作。
1996年,"951工程"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英國福特公司的發動機産品技術和一條生産綫。起初,英方派來20多個人協助安裝,但這些人懶洋洋地不幹活,晚上還喝酒滋事。尹同耀幹脆讓英國人提前回國,同時以他們並未按協議完成任務為由扣下400萬美元的貨款。趕走了英國人就自己幹。當生産綫全部安裝完畢後,扣下的400萬美元還沒有花完。
此後,奇瑞提供的履歷是:奇瑞汽車公司於1997年3月在蕪湖經濟開發區8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上破土動工;由安徽省政府和蕪湖市政府下屬的5傢公司共同投資的、註册資本為17.52億元人民幣的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同時正式成立;同年10月,發動機廠房(建築面積達75600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經過13個半月的安裝調試後,1999年5月第一臺發動機順利下綫並一次點火成功;1999年9月cac478/480發動機一次性通過産品鑒定。
這段報道可能隱瞞了兩個事實。第一,這個項目的投資方當時可能根本就掏不出這麽多的錢。因為當時的國傢産業政策要求新建的汽車企業挂靠大集團,這個從安徽蕪湖冒出來的新企業有足夠的動機把自己往大了說,以免被大集團看不上;另外,産業政策對汽車項目的投資門檻也有限製,投資不足15億元根本不讓上。第二,奇瑞人士介紹公司歷史總會說:項目開始衹是想生産汽車發動機,但上了發動機,就要找市場,所以自然而然進入整車製造。其實從各個角度分析都足以判定,"951工程"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是製造整車,上發動機項目就是為了造整車。所以當時在實施發動機項目的同時,整車項目也已經啓動。
事實上,奇瑞的第一款轎車在1995年就開始策劃。這個車型(即風雲)是模仿捷達轎車的底盤。尹同耀在一汽大衆就是幹捷達的,對捷達的底盤技術了如指掌。車身也是在模仿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然後請一傢臺灣模具製造商福臻公司進行模具開發,奇瑞請了一位一汽退休的老工程師到臺灣監控模具開發過程。當模具試驗時壓製出第一副未噴塗的白車身時,這位為造中國車而再次出山的老工程師當場熱淚盈眶。
還在樣車出來之前的1998年3月,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的整車廠(包括衝壓、焊裝、噴塗、總裝四大工藝生産綫)建設項目就已開工(可見 "951工程"造整車是蓄謀已久)。1999年12月,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的首輛轎車下綫。2000年,安徽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産了2000多輛汽車。為了讓這個沒有生産汽車許可證的企業能夠生存下去,在安徽省和蕪湖市兩級政府的幫助下,指定奇瑞汽車為蕪湖的出租車用車,並為其上牌照。
但奇瑞造出來的車無論是否達到安全標準,都因為沒有登上國傢目錄而不合法,被國傢有關部門要求停産。經過多方努力,在國傢經貿委的協調下,奇瑞進行了加入上汽集團的談判。這是不平等的談判,因為上汽掌握的底牌是奇瑞的生死牌:不加入上汽集團就沒有戶口。最後,奇瑞同意將35040萬元的資産(註册資本的20%)無償劃到了上汽集團的賬下,但奇瑞對上汽提出了"四不"原則,即不投資、不參與管理、不承擔風險和不分紅。其實還有很多反過來得的"不 ",如上汽的銷售網絡奇瑞不能使用;上汽管理經驗奇瑞不能學習……很顯然,上汽當時並沒有把奇瑞放在眼裏。
2001年1月,安徽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上汽奇瑞。奇瑞轎車也得以上了國傢機械局被撤銷前最後一次公佈的車輛生産管理目錄,獲得了久盼的"7字頭"目錄。從此,奇瑞汽車所有的車型在尾部左上角都打上了"上汽奇瑞"的標志,導致很多購車的人曾以為這是上海生産的汽車。"上汽奇瑞"四個字給了這個新企業良好的市場形象,這是奇瑞加入上汽集團獲得的最大好處。
奇瑞"風雲"確實可以說是"震撼上市"。這是一款造型大方的三廂轎車,配有1.6升的發動機,與桑塔納、捷達和富康"老三樣"屬同一檔次,但價格卻低1/3,在市場一亮相就反響熱烈。2001年全年,奇瑞轎車銷售2.8萬輛車,銷售額達20多億元。2002年,奇瑞轎車銷售5萬輛,銷售額40多億元。
由於"風雲"車一下子就打開了市場,所以奇瑞迅速走上大批量生産的軌道。而奇瑞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利用了已經在國內為引進車型國産化而發展起來的配套體係。媒體上的一些傳聞說,由於奇瑞"套用"了大衆的零部件供應體係,惹怒了大衆。這個說法不準確。實際上被大衆抓住把柄的原因是在早期的奇瑞轎車上曾經出現過印有大衆標記的零部件。這並非是奇瑞有意侵犯大衆的知識産權,衹能說是在初出茅廬之時配套體係管理尚未完善。 | | 奇瑞真正對中國汽車市場産生震撼性影響的事件是2003年一口氣推出三款新車型,即qq、東方之子和旗雲。2004年1月17日,北京亞運村車市公佈了2003年北京市場十大暢銷車型(對當年在亞市銷售的共859種車型按照銷量排名,所以當選者都是由消費者用"貨幣投票"評選出來的),吉利美日和奇瑞qq都入選。根據翌日《京華時報》報道,"十大暢銷車型中表現最突出的是奇瑞qq,在北京上市銷售的時間從去年9月至年底不過4個月,卻能擠進前十名,成績十分引人註目"。
同在6月上市的東方之子也贏得了一片喝彩。2004年1月,經過對5萬多名讀者和網友投票統計,東方之子榮登《北京晨報》"2003我最喜愛的十大傢用汽車"行列。
事實上,當風雲剛剛投入批量生産時,奇瑞就開始策劃新的車型。一個新企業,從2000年幹出第一款車型後不到3年就又推出3款新車型:為什麽奇瑞的技術能力能夠這樣快地提高?原來,奇瑞於2003年推出的3款新車,在技術上都是由一支來自二汽的精銳部隊開發出來的。
2000年底,十幾位二汽技術中心的研發工程師醖釀出走,直接的導火索是下定决心走合資之路的二汽打算撤銷技術中心。但這些人當時苦於沒有去處,因為偌大之中國,難以找到想自主開發的汽車企業。此事後來被奇瑞知道,便力邀他們加盟。2001年7月,先期人員抵達安徽蕪湖;8月,計劃出走的11 -12人全部到達蕪湖。這批人員安頓下來後,又把他們已經流散在外的原二汽技術中心的十來個同事找回。於是,一支20多人的汽車開發團隊組建起來。之所以稱之為"團隊",因為這些技術人員不僅就個人來說是一批精兵強將,是二汽技術中心開發轎車的骨幹,而且他們曾經長期共事,一起幹過産品,所以他們不僅各有所長,而且擁有一個團隊所必需的默契和配合。無論個人水平高低,這樣一個團隊是需要多年的合作才能鍛造出來的。實際上,其中多人在法國受過培訓,是二汽技術中心在轎車開發領域的中堅力量。
為什麽這批精銳部隊要離開二汽?據這個團隊的負責人之一(清華大學汽車工程係1993年畢業生)解釋,最根本的原因是"國有企業對技術人員的漠視"。他列舉的理由是:(1)急功近利的國企領導眼睛衹盯着外國技術,不認為自己的技術人員有價值,所以技術人員的積極性沒有發揮出來。(2)國企不尊重技術人員的意見。汽車是技術非常復雜的産品,在開發階段必須尊重技術人員;但國企是長官意志,領導在决策上經常不考慮技術可行性。(3)國企普遍存在腐敗現象。圖紙需要一輪一輪地改進才能進步,但供應商總是找領導批條子,讓不符合質量的零部件蒙混過關;技術人員在有缺陷的零部件上做,衹能越做越差。(4)國企中總有一群不幹活的閑人,衹會說風涼話,讓幹活的人有挫折感。這些因素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讓大傢都對自主開發喪失了信心。因此,萌生去意的原因是年復一年不思進取的工作氣氛,作為當時二汽研發團隊惟一一名30歲以下(28 歲)的主任科長,他激動地說:"我30歲時就可以看到我40歲和50歲時會是什麽樣子。"
這支團隊組建後不久就接受了為奇瑞設計新車型的任務。他們隨後連續苦幹了8個多月,設計出來東方之子和qq。開發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原因是這些技術人員都憋了一口氣,於是大傢沒有節假日,每天除了睡覺吃飯就是工作。一位設計人員曾經創造了連續48個小時沒有睡覺的記錄。完成東方之子和qq的設計任務之後,這個團隊又在"風雲"的基礎上改進,設計出來"旗雲"。奇瑞即將於2004年嚮市場推出的第一款suv越野車t-11以及另一款a係列車的改型也是他們設計的。
2003年4月,這支團隊的全體人員曾經在一起吃飯慶祝新車型的設計和試産成功。酒酣之時,有人嚮大傢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還是在二汽,還是這群人,我們是否也能幹出兩款車來?最後大傢一致認為,幹不出來!他們離開後,二汽原有的轎車自主開發能力基本不復存在。那麽,二汽是否對他們的離去心疼?是否阻止過他們的離開?這個事實證明,衹要不進行自主開發,設計工程師是沒有價值的,無論對外國企業還是中國企業都是這樣。
正如那位團隊負責人所坦誠表白的:"我們要永遠感謝奇瑞。因為當我們原單位的領導認為我們不行的時候,奇瑞給了我們一個能夠證明我們自己的機會。當全部圖紙做出來後,別人不知道好壞,連我們自己也不敢完全保證,而奇瑞在這樣的關頭就敢於投下幾億元的資金將産品設計付諸實施。"一個自主開發的企業給了一批中國技術人員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而這批技術人員則為這個企業設計出來"震撼上市"的産品。顯然,自主開發企業和本土研發工程師是血脈相連,互為因果。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團隊並沒有在組織上加入奇瑞,而是與奇瑞成立專門進行汽車設計的佳景科技有限公司(奇瑞占2/3的股份,其餘的由來自二汽的人員持有)。原因不在於奇瑞,而是來自二汽的人擔心遇上第二個"二汽",所以選擇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到2003年年底,佳景公司的技術人員已經增加到60 人,新增人員以大學畢業生為主。雖然目前佳景公司的主要任務是為奇瑞開發産品,但從理論上講,它有可能嚮着專業設計公司的方向發展。
奇瑞面臨的一個挑戰是發展出自己的開發團隊。事實上,奇瑞已經開始組建汽車研究院,第一期投資是2.5億元,最終計劃投資10-15億元。研究院已經擁有500人的隊伍,希望在近期發展到1000人。按照公司的計劃,研究院到2006年達到3000人,最終規模要達到5000人。雖然研究院設在蕪湖,但計劃將來在北京、上海設分院,最終將其分支機構設到國外。現任院長是從美國歸國的徐敏博士(曾在通用和福特公司任高級工程師,發動機專傢)。目前奇瑞人力資源副總的手中握有200多份中國在美國留學人員的工作申請。為什麽他們選擇奇瑞而不是合資企業?就是因為這些高級人才衹有在進行産品開發的企業才能找到用武之地。
為了學習産品開發技術,奇瑞目前也在走國際合作開發的道路,而且力度很大。奇瑞已經委托意大利和德國的設計公司開發新車型,並明確提出要聯合開發。為此,奇瑞已經派遣了數十名自己的技術人員參與開發工作。在奇瑞的戰略構想中,國際合作是其發展自主開發能力的第二階段(以現有4個車型的開發為第一階段);第三階段則是要自己設計較小、較低檔的産品,然後嚮設計較高端産品爬升;最後要在第四階段完全達到自主開發。整個過渡期需要3-5年。
由於掌握發動機的重要性,奇瑞啓動了一個令中國汽車業界震驚的計劃:在2002-2003年期間委托奧地利avl公司設計了從0.8到4.2升的18款發動機,全部達到歐4排放標準;與之相應,奇瑞汽車研究院發動機部件到2003年12月已經建立起一支多達200人的技術隊伍。這些發動機正在奇瑞擁有的10個世界一流的發動機測試臺架上進行測試,準備從2004年開始逐漸用在奇瑞的車型上。同時,奇瑞還與臺灣福臻公司合資建立了一個模具公司以逐漸掌握模具製造技術。奇瑞的發動機計劃和模具計劃正是其邁入高速增長的先期準備。可以預期,奇瑞的車型在3-5年內將會大量增加,其技術水平也將會大幅度提高。
2003年,奇瑞繼續高歌猛進,全年銷售汽車90367輛,銷售額應該至少在80億元以上。奇瑞實際上是地方政府投資的國有企業,不會受到短期要求回報的壓力。此外,據說安徽省政府還出面促成了中國農業銀行、光大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與奇瑞簽訂巨額授信擔保貸款。就贏利模式來看,奇瑞切入市場的車型比哈飛和吉利的檔次都高,贏利性應該明顯超過哈飛和吉利。在這樣相對有利的條件下,奇瑞的命運更加取决於在産品開發、生産管理和營銷方面的進步。
奇瑞雖然也應該算是起於草莽,但其領導人是從大型國有企業來的,在生産和管理上從一開始就比較規範,使企業很快就形成明晰的短、中、長各種不同目標,並有成型的企業制度安排去保證這些目標得以實現。
奇瑞的員工總數在2001年10月是2700多人,2002年年底是4000多人,到2003年年底已增加到9000多人,平均年齡23歲,沒有退休者。把這支年輕的職工隊伍變成訓練有素的勞動大軍是奇瑞面臨的一大挑戰(可以看出,奇瑞裝配綫上的工人現在還不如一汽大衆裝配綫上的工人那樣訓練有素),但卻不存在國有企業傳統弊端來阻礙奇瑞的努力。
雖然是國有企業,但奇瑞的體製卻完全是新型的。上至總經理,下至每一個普通工人,奇瑞全體員工都實行合同製,那些創業的元老們也衹能與企業簽訂5年的合同。公司沒有後勤係統,幹部員工自己解决住房。企業决策係統高度集中,令行禁止。
在奇瑞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拼命的企業,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根本就沒有節假日。尹同耀病倒後躺在醫院邊打點滴邊指揮生産是奇瑞人所皆知的故事。用奇瑞人自己表揚自己的話說,"奇瑞有一群不要命的領導,有一批敬業的專傢,還有一支肯學習的員工隊伍"。而用一句從奇瑞的高層經理人到工程師都經常挂在嘴邊的話來解釋,正是由於可以去"造自己的車",因此令這個企業充滿了奮鬥精神。
儘管仍然衹能算是個新企業,但奇瑞在管理和技術裝備上都嚮高水平看齊。2002年5月,奇瑞成為中國首例側面碰撞試驗的成功者;9月,奇瑞成為中國首傢通過iso/ts16949國際標準的整車製造企業;10月,經過近一年精心準備的erp項目正式上綫。奇瑞擁有據說是世界最先進的5條塗裝綫之一,投資7億元人民幣從德國最著名的專業廠傢杜爾(durr)公司引進。據說與此相同的生産綫全世界僅有5條,3條分佈在歐洲:其中大衆兩條,寶馬1條;兩條分佈在亞洲:上海大衆1條,第二條便落戶在奇瑞。 | | 奇瑞的例子還清楚地說明,為什麽自主開發不但不是閉關自守,反而是利用國際資源更有效的途徑。
第一,與那些合資企業相比,奇瑞纔算得上是全球採購,因為它不必看任何外方的臉色。就發動機而言,風雲用的是自産的發動機,qq用的是中國東安發動機,東方之子用的是三菱發動機,而旗雲用的是寶馬-剋萊斯勒發動機。然而奇瑞對自身設計的所有整車擁有設計確認權,因而無論採購了什麽零部件,從風雲到qq、東方之子、旗雲,都是中國車。
第二,奇瑞雇用了20多名外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包括德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奇瑞整裝廠的一條生産綫名叫寺田真二生産綫(東方之子的整裝綫),此綫的總長是原三菱的一位日本管理者,現在已經成為奇瑞的一員,被請來幫助奇瑞改進現場管理。
第三,奇瑞比其他任何中國汽車企業(包括合資企業)更加走嚮國際市場。就在正式上市的第一年,奇瑞於2001年10月嚮敘利亞出口了第一批轎車。到2003年12月底為止,奇瑞轎車已經出口了14批總計1000多輛,車型包括風雲、旗雲、東方之子和qq。雖然總數不算多,但卻占中國當年出口轎車總量的90%。2004年1月19日新華網報道,奇瑞銷售公司總經理金弋波透露,2004年奇瑞計劃出口整車10000輛,而到1月18日為止就已經簽訂出口協議7000多輛,除了傳統的中東地區外,奇瑞轎車將首次批量出口中南美洲。
尤為甚者,奇瑞居然創造了中國第一個出口汽車整裝廠的記錄。從2001年7月起,經過對方9次實地考察,奇瑞公司與伊朗skt公司在2001年年底雙方確立合作關係。skt公司是伊朗兩傢汽車製造廠的主要零部件配套生産廠傢,近年來逐漸嚮整車業發展。經過一年多的報批、審核,此項目於2002年年底獲得伊朗政府的生産銷售許可證,也是近20年來伊朗政府第一個批準建設的整車項目。此後,奇瑞與skt公司於2003年2月簽約,由奇瑞提供技術轉讓和工廠設計,在伊朗東北部馬什哈德省為skt公司建立一個汽車整裝廠,包括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一期工程設計産能為3萬輛。2003年11月 26日,奇瑞與skt公司又在蕪湖正式簽署了設備及ckd件採購協議。根據協議,預計到2004年6月,奇瑞公司將批量出口ckd件到伊朗進行組裝,主要生産奇瑞a11車型(即風雲係列)以及後續改進車型。值得一提的是,奇瑞出口的這個整裝廠以中國國産設備為主。繼在伊朗合作建廠的項目成功實施後,奇瑞還將在委內瑞拉和巴基斯坦以ckd方式合作建廠。
·根據2007年3月全國乘用車各品牌銷量數據,奇瑞總共占據五個第一的位置: 奇瑞3月以44568輛的成績,躍居3月銷量第一,超過上海通用和上海大衆、一汽大衆,成為中國所有車企中銷售量最大的乘用車企業;與此同時,奇瑞3月份出口汽車10019輛,創造了國內乘用車企業單月出口之最;在suv細分市場,奇瑞3月總銷量5321臺,成為國內suv銷量冠軍企業,而且把suv單月銷量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級轎車市場,a5和東方之子3月以合計12647倆的銷量使奇瑞榮登中級車銷量第一的自主企業,其中a5以10577倆的銷量位居自主品牌中級車單品銷售冠軍;在微型轎車市場,qq係列3月以15294輛的銷量使奇瑞成為中國目前銷量最大的微轎企業。 由於奇瑞的搶眼變化,剛剛過去的3月份也是國産乘用車銷售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因為這次變化標志着本土乘用車品牌未來很可能會經常“顛覆”合資乘用車品牌所習慣的銷售排位。
為什麽出生沒幾年的奇瑞比那些長期受國傢保護的"大集團"、"大型骨幹企業"更加敢於利用國際資源、出口更多的整車甚至出口汽車整裝廠和ckd散件?就是因為奇瑞是自主開發。這是區別兩種命運的惟一變量。 | | 奇瑞汽車2007年纍计銷售38.1萬輛,相比年初製訂的39.3萬輛的銷售目標相差約1.2萬輛,全年任務完成率97%,接近年度目標;銷量相比2006年淨增7.6萬輛,增幅24.8%,其中海外市場銷量再次實現翻番,猛增132%。奇瑞汽車2005年目標13.8萬輛,銷售18.9萬輛,完成率137%;2006年目標28.1萬輛,實際完成30.5萬輛,完成率109%;2007年完成率為97%。在2007年的四個季度中,奇瑞一季度銷售10.3萬輛,占全年的27.1%;二季度10.4萬輛,占全年的27.3%;在相對是淡季的三季度銷售9.3萬輛,占全年的24.5%;而在行業旺季的四季度銷量為8.1萬輛,占全年的21.2%。 | | 早在1995年1月考察歐洲汽車工業期間,得知英國福特的一條發動機生産綫要出售,安徽蕪湖領導於是抓住這個機會把項目幹起來。由於國傢政策對轎車項目的限製,衹能秘密進行,所以這個項目啓動時取內部代號為"951工程"(即國傢九五期間安徽頭號工程),公開則稱為"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籌備處)",對外始終保持低調。從這個神秘的代號上可以看出,安徽省方面對這個項目肯定暗中給予了支持。
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於1997年由5傢安徽地方國有投資公司投資17.52億元註册成立;1997年3月18日動工建設,1999年12月18日,第一輛奇瑞轎車下綫。2001年,奇瑞轎車正式上市,當年便以單一品牌完成銷售2.8萬輛;2002年,奇瑞轎車産銷量突破5萬輛,成功躋身國內轎車行業“八強”之列。2005年銷售18.9萬輛,比上年增長118%,在轎車行業排名第七。2006年銷售30.52萬輛,比上年增長62%,位居全國乘用車行業第四名。 | | 在蕪湖這樣一個經濟尚不發達地區找到幹轎車的人才不是件容易事。1995年,蕪湖代表團在參觀一汽時發現了一個老鄉尹同躍。尹同躍1983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專業,此後在一汽尹同躍工作了12年半,曾任一汽大衆的車間主任,當選過一汽的"十大傑出青年",在一汽小有名氣。發現這個有地緣關係的人才後,蕪湖方面死纏硬磨,力邀尹同躍回蕪湖主持汽車項目。為對方的真誠所感動,尹同躍最終接受了邀請。當尹同躍到達蕪湖組建班子時,整個項目共有8個人,後來以"八大金剛"之稱列入奇瑞的史册。"八大金剛"之後的核心團隊是到 1997年聚集起來的50多人。其中車身部魯部長、東方之子的項目經理大高是尹同躍在合肥工大的同班同學,是被尹同躍"騙來的"。魯部長原來在安徽安凱客車公司,尹同躍首先找到他,兩人掰着手指頭算計同學中誰還在幹技術工作,於是想起了一直在石傢莊汽車製造廠的大高。他們還記得尹同躍站在長滿荒草的空地上,興奮地告訴他們哪裏是發動機廠,哪裏是研發中心,哪裏是整裝廠……雖然這些還都是憑空畫的大餅。正如大高所說,到奇瑞的最大吸引力就是能幹自己的車。打動他的不是尹同躍在荒地上畫的大餅,而是當他被領進工棚時看到的奇瑞樣車模型。當時他衹覺得眼前一亮,頓感人生的意義不過如此,於是就加入了這支當時還衹有50多人的團隊。QQ的項目經理小高在1997年則是合肥工大汽車專業的應屆碩士畢業生,在招聘會上被尹同躍盯上,被說動後加入奇瑞。利用他在一汽的人脈關係,尹同躍還請來一些一汽的人幫忙。據說至今還有一汽來的100多人在為奇瑞工作。
1996年,"951工程"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英國福特公司的發動機産品技術和一條生産綫。起初,英方派來20多個人協助安裝,但這些人懶洋洋地不幹活,晚上還喝酒滋事。尹同躍幹脆讓英國人提前回國,同時以他們並未按協議完成任務為由扣下400萬美元的貨款。趕走了英國人就自己幹。當生産綫全部安裝完畢後,扣下的400萬美元還沒有花完。
此後,奇瑞提供的履歷是:奇瑞汽車公司於1997年3月在蕪湖經濟開發區8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上破土動工;由安徽省政府和蕪湖市政府下屬的5傢公司共同投資的、註册資本為17.52億元人民幣的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同時正式成立;同年10月,發動機廠房(建築面積達75600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經過13個半月的安裝調試後,1999年5月第一臺發動機順利下綫並一次點火成功;1999年9月CAC478/480發動機一次性通過産品鑒定。
這段報道可能隱瞞了兩個事實。第一,這個項目的投資方當時可能根本就掏不出這麽多的錢。因為當時的國傢産業政策要求新建的汽車企業挂靠大集團,這個從安徽蕪湖冒出來的新企業有足夠的動機把自己往大了說,以免被大集團看不上;另外,産業政策對汽車項目的投資門檻也有限製,投資不足15億元根本不讓上。第二,奇瑞人士介紹公司歷史總會說:項目開始衹是想生産汽車發動機,但上了發動機,就要找市場,所以自然而然進入整車製造。其實從各個角度分析都足以判定,"951工程"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是製造整車,上發動機項目就是為了造整車。所以當時在實施發動機項目的同時,整車項目也已經啓動。
事實上,奇瑞的第一款轎車在1995年就開始策劃。這個車型(即風雲)是模仿捷達轎車的底盤。尹同躍在一汽大衆就是幹捷達的,對捷達的底盤技術了如指掌。車身也是在模仿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然後請一傢臺灣模具製造商福臻公司進行模具開發,奇瑞請了一位一汽退休的老工程師到臺灣監控模具開發過程。當模具試驗時壓製出第一副未噴塗的白車身時,這位為造中國車而再次出山的老工程師當場熱淚盈眶。
還在樣車出來之前的1998年3月,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的整車廠(包括衝壓、焊裝、噴塗、總裝四大工藝生産綫)建設項目就已開工(可見 "951工程"造整車是蓄謀已久)。1999年12月,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的首輛轎車下綫。2000年,安徽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産了2000多輛汽車。為了讓這個沒有生産汽車許可證的企業能夠生存下去,在安徽省和蕪湖市兩級政府的幫助下,指定奇瑞汽車為蕪湖的出租車用車,並為其上牌照。
奇瑞風雲4代
但奇瑞造出來的車無論是否達到安全標準,都因為沒有登上國傢目錄而不合法,被國傢有關部門要求停産。經過多方努力,在國傢經貿委的協調下,奇瑞進行了加入上汽集團的談判。這是不平等的談判,因為上汽掌握的底牌是奇瑞的生死牌:不加入上汽集團就沒有戶口。最後,奇瑞同意將35040萬元的資産(註册資本的20%)無償劃到了上汽集團的賬下,但奇瑞對上汽提出了"四不"原則,即不投資、不參與管理、不承擔風險和不分紅。其實還有很多反過來得的"不 ",如上汽的銷售網絡奇瑞不能使用;上汽管理經驗奇瑞不能學習……很顯然,上汽當時並沒有把奇瑞放在眼裏。
2001年1月,安徽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上汽奇瑞。奇瑞轎車也得以上了國傢機械局被撤銷前最後一次公佈的車輛生産管理目錄,獲得了久盼的"7字頭"目錄。從此,奇瑞汽車所有的車型在尾部左上角都打上了"上汽奇瑞"的標志,導致很多購車的人曾以為這是上海生産的汽車。"上汽奇瑞"四個字給了這個新企業良好的市場形象,這是奇瑞加入上汽集團獲得的最大好處。
奇瑞"風雲"確實可以說是"震撼上市"。這是一款造型大方的三廂轎車,配有1.6升的發動機,與桑塔納、捷達和富康"老三樣"屬同一檔次,但價格卻低1/3,在市場一亮相就反響熱烈。2001年全年,奇瑞轎車銷售2.8萬輛車,銷售額達20多億元。2002年,奇瑞轎車銷售5萬輛,銷售額40多億元。
由於"風雲"車一下子就打開了市場,所以奇瑞迅速走上大批量生産的軌道。而奇瑞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利用了已經在國內為引進車型國産化而發展起來的配套體係。媒體上的一些傳聞說,由於奇瑞"套用"了大衆的零部件供應體係,惹怒了大衆。這個說法不準確。實際上被大衆抓住把柄的原因是在早期的奇瑞轎車上曾經出現過印有大衆標記的零部件。這並非是奇瑞有意侵犯大衆的知識産權,衹能說是在初出茅廬之時配套體係管理尚未完善。
奇瑞的慈善
2008年5月15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决定嚮災區捐款1200萬元現金及10000頂帳篷。至此,奇瑞共捐助30臺汽車、10000頂帳篷及1200萬元現金,捐資總價值超過1600萬元。
自5月12日大災以來,奇瑞始終心係災區,得到大災消息後立即開通以四川為中心的8個省份緊急服務救援電話,要求受災區周邊城市各汽車銷售和維修網點全部24小時處於備戰狀態;5月13日,捐助20輛瑞麒郵政通信服務車,10輛瑞虎越野車;5月14日,當得知帳篷等物資為災區最急需的物品之一,災區政府正在緊急籌集帳篷,奇瑞立即停止已計劃好的相關活動,將活動使用的一萬頂帳篷全數捐出,以解决災區燃眉之急。
在這期間,奇瑞全體員工、子公司、經銷商、供應商全部都積極行動起來,截止到5月15日,奇瑞公司、員工、關聯單位現金捐款總額已達1200萬元。該筆款項將以最快速度匯往慈善總會,以盡企業綿薄之力 | | CSM汽車分析師張豫認為,奇瑞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主要基於三方面的成本優勢:零部件、人力資源以及研發成本。
一個可以考察的數字是,在中國零部件行業,汽車金屬件、汽車化工配件、電子産品都已達到國際標準,但其成本往往比國外同類産品便宜30%-50%,以車門上的一個塑料件為例,美國市場的採購價格是每個10美元,而國內配套廠商可以做到5-6美元。
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遠遠低於國外,這是公認的事實,當國外的汽車老闆為員工每小時數十美元工資愁眉不展的時候,奇瑞汽車全廠月平均工資衹有1000多元,他們的工作時間是每周六天,而且每天到了下班時間時,正常下班的人員更是少之又少。
事實上,還有許多人沒有註意包括奇瑞在內的中國本土汽車企業的研發成本。
在研發經費方面,奇瑞每年投入銷售收入的10%至15%。2005年奇瑞的研發投入是14.5億。占公司銷售收入的13%左右。在國外,開發一個新車型大約需要10億-20億美元,如果按照這樣的投入,奇瑞的這點錢估計連一個車轆轤都研發不了,但是奇瑞2005年一年卻嚮市場投放了6款新車,此外還包括包含18款發動機的ACTECO發動機係列。
多方面的因素構成了包括奇瑞在內的中國本土汽車的成本優勢,而這種成本優勢正在轉化為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勢。
正是基於這樣的經營成本結構,奇瑞正在大力加強其國際化戰略,在整車出口方面,奇瑞目前已經行銷到全球50多個國傢,擁有69傢經銷商,此外,目前還有包括瑞士、荷蘭、澳大利亞、巴西等22個國傢的經銷商有意代理奇瑞的産品。
在CKD組裝方面,奇瑞目前已經在俄羅斯、烏剋蘭、印度尼西亞、埃及和伊朗等5個國傢建立生産工廠,而本月,奇瑞又與阿根廷一公司簽署了在南美組裝奇瑞汽車的協議,而根據奇瑞內部最新的消息,未來奇瑞還將有6個CKD工廠將投入生産。 | | 全球的汽車市場幾乎可以套用毛主席的"三個世界"理論加以劃分。第三類國傢多在中東非洲,這些國傢大多沒有像樣的汽車工業,因此對汽車進口並不抵製。中國轎車的海外出口大多從這些國傢開始,目前仍舊是最主要的市場。但是這些國傢大多經濟不發達,市場容量有限。第二世界國傢市場規模較大,但是多有本國的汽車工業,對進口汽車多有抵製,譬如馬來西亞等。
目前奇瑞汽車海外市場從第三類市場起步,但是第二類市場因為較發達的經濟,市場份額正在迎頭趕上。奇瑞汽車透露的信息,截止到今年10月底,奇瑞汽車海外市場中,今年纔剛剛開始CKD組裝的俄羅斯市場以43%的市場份額獨占鰲頭。
前者因為沒有汽車工業,後者因為壟斷保護,在兩大類市場上,奇瑞汽車均能獲得較高價格。譬如在俄羅斯市場,風雲基本型價格在11000美元(合人民幣近9萬元);風雲豪華型12500美元(人民幣10萬元);帶有ABS、EBD、2安全氣囊、CD、可調方向盤的奇瑞瑞虎SUV在俄羅斯市場上現售價19990美元。這些價格遠高於國內市場。
比國內市場高得多的價格,使得奇瑞汽車即便是支付高昂的運費和關稅,也要比國內市場合算得多。
根據目前國內最大的汽車滾裝碼頭上海海通碼頭的統計,從上海港出發,一輛QQ,運送埃及亞歷山大港運費是520美元(5600元人民幣);運送到芬蘭漢科港(主要面嚮俄羅斯市場)的運費是800美元;運送到南美哥倫比亞港口的運費是960美元。
"支付了運費和關稅後,雖然中間的價格差我們大多讓度給了經銷商,我們還是保有10%-20%的利潤。"奇瑞國際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根據測算,一輛QQ目前海外出口的利潤在3000-4000元上下。 | | 這些利潤對於奇瑞而言是十分重要的。2005年,奇瑞汽車銷售汽車18.9萬輛,所創造的利潤不過9500萬元,平均到每輛車衹有502元。而同期廣州本田的單車利潤是20100元,北京現代是6419元,連吉利也有1896元,也就是說奇瑞分別要賣40輛、13輛和4輛車,利潤纔和上述三者持平。
根據奇瑞汽車目前披露的計劃,未來數年內的發展將需要至少400億元的資金,而上市則是奇瑞未來重要的融資渠道。
毫無疑問,利潤的微薄將延滯奇瑞的上市步伐,而上市的延後也將對奇瑞未來的發展産生重要影響。
相比較而言,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奇瑞車贏利要可觀許多,2006年奇瑞汽車在海外銷售了大約5萬輛汽車,儘管衹占全部的1/6,但卻創造了奇瑞公司的絶大部分的利潤。
對於奇瑞而言,海外市場還不僅僅是利潤這麽簡單。
目前行業內多認為,奇瑞目前的發展思路是"以生産倒逼銷售"。即通過産能增加施加壓力於銷售,從而帶動銷售的上升。根據規劃,奇瑞汽車將到2010年銷售100萬輛,而目前一個200萬輛的生産計劃正在規劃之中。
這一發展思路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如此龐大的産能如何消化的問題。截止到今年年底奇瑞汽車的産能將達到100萬輛,按照80%的利用率,2007年奇瑞的實際生産能力將達到80萬輛。
奇瑞汽車目前宣佈的明年的銷售衹有40萬輛,按照常規發展奇瑞要到2010年纔達到100萬輛,海外市場已經成了奇瑞緩解産能壓力的減壓閥。 | | 在主題為“和諧和順,攜手08”的奇瑞汽車2008商務年會上,奇瑞汽車對外宣佈,在2008年將更加註重品牌建設,企業的發展模式也將從“又快又好”轉嚮“又好又快”,以實現可持續性增長為目的。2008年奇瑞汽車的銷量目標為48萬輛,其中,國內銷售目標為30萬輛,海外銷售目標為18萬輛,另將有3款全新車型在2008年陸續投放市場。 | | http://www.chery.cn | | QQ3 QQ6 QQme 東方之子 旗雲 瑞虎 A1 A3 A5 開瑞 東方之子cross 瑞麒M1 | | 1997年奇瑞汽車大事記
3月 ,發動機廠正式破土動工,拉開奇瑞建設序幕
1999年奇瑞汽車大事記
5月 ,首臺CAC480發動機成功下綫 。12月 ,首輛奇瑞轎車成功下綫,奇瑞擁有了第一款整車産品
2001年奇瑞汽車大事記
2月 ,通過ISO9001體係認證 10月 首批奇瑞轎車出口敘利亞,開創了奇瑞出口的先河
2002年奇瑞汽車大事記
5月, 奇瑞轎車順利通過國內首例汽車側面碰撞試驗。 8月 ,通過德國萊茵公司現場審核,成為國內首傢通過ISO/TS16949標準的整車製造企業 。10月, 奇瑞公司SAP/ERP項目上綫,受到科技部嘉奬。。
2004年奇瑞汽車大事記
2月, 與伊朗SKT公司簽訂合作建廠的協議,開創了中國轎車海外建廠的先河 。 3月 第十萬輛奇瑞轎車下綫 。 3月 二期工程建設完成,總産能達35-40萬輛 。 7月 “QQ”係列與“東方之子”係列轎車在全國上市 。 8月 “旗雲”轎車全國上市。
2005年奇瑞汽車大事記
3月, 首款SUV産品“瑞虎”(Tiggo)全國上市 。
3月, 奇瑞ACTECO發動機點火下綫,中國車開始有了“中國芯” 6月 “國傢節能環保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奇瑞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揭牌。
2006年奇瑞汽車大事記
1月 ,“新旗雲”轎車全國上市 。1月 ,“A5”轎車全國上市 3月 首批出口2100臺奇瑞發動機發往美國。 3月 ,“快樂·體驗”服務品牌推出 。3月 ,第50萬輛奇瑞轎車下綫。 6月 ,第一款休閑轎車“V5”在深圳首發。 8月 ,榮獲“國傢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稱號 。10月, 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2007年奇瑞汽車大事記
1月 ,“QQ6”全國上市,QQ傢族又添一丁 。
3月, 第80萬輛車正式下綫。 4月 “A1”在上海車展上正式宣佈上市。 5月 公司當選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副會長單位” , 旗雲通過VCA權威碰撞實驗認證 。 6月 董事長、總經理尹同耀當選為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 7月 與剋萊斯勒集團簽署合作協議 , 奇瑞瑞麒2在長春車展期間上市 。 8月 與菲亞特集團簽署發動機供貨協議。
8月22日,奇瑞第100萬輛汽車下綫。新華網安徽頻道、中國中部崛起網、合肥新聞網聯合推出大型專題《聚焦奇瑞第 100萬輛汽車下綫!》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奇瑞與伊朗IRAN KHODRO以及加拿大SOLITAC公司簽署合資協議。
2008年奇瑞汽車大事記
奇瑞A5混合動力50輛助陣北京奧運會
2008年2月,記者從北京奧組委獲得消息,在其與科技部、北京市政府聯合啓動的北京科技奧運建設項目中,奇瑞力挫衆多合資廠傢,一舉拿下80輛奧運交通服務車中50輛的份額,成為首次亮相奧運會的中國自主品牌汽車。
美國Metaldyne公司將為奇瑞公司提供零部件
位於美國密歇根州普利茅斯的Metaldyne公司將為中國的奇瑞汽車公司提供傳動係統和底盤零部件。奇瑞將與Metaldyne一起開發汽車應用相關産品包括懸架係統零部件、油泵以及粉末鍛造汽車連桿。
奇瑞將建發動機第三工廠 産能30萬臺
2008年2月19 ,國傢環保總局在其網站上公佈已經對"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年産30萬臺1.3-1.5升係列汽油發動機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做出批復。奇瑞汽車新聞發言人金弋波嚮記者證實,該項目正是奇瑞汽車準備建設的發動機第三工廠。奇瑞汽車目前已經擁有年産50萬臺發動機的生産能力,但相對於該公司整車産銷逐年遞增的實際情況,新發動機項目呼之欲出。
奇瑞汽車在馬來西亞聯營建組裝廠
2008年4月21日中國商務部消息,奇瑞汽車公司已與馬來西亞Alado Bumi公司在馬來西亞賽城簽訂了合資組裝汽車協議,根據協議,奇瑞公司將在馬組裝生産其兩個旗艦號車款"B14"多用途休旅車和"Tiggo"運動型車,第一批産量為200-300輛,一年後增至3,000輛。雙方首階段聯營註册資本金1,200萬美元,各占50%股份。
奇瑞剋萊斯勒合資之路 漫長但值得期待
奇瑞與剋萊斯勒的合作自去年7月4日簽署意嚮書以來,合作項目進展一直非常遲緩。直到近日,奇瑞方面纔傳出消息,稱奇瑞與剋萊斯勒代工協議所生産的第一款小車A1,已經結束海外的道路和碰撞測試,最快有望下半年和剋萊斯勒簽署合資協議,屆時奇瑞A1將懸挂剋萊斯勒(或道奇)商標進入海外市場。
奇瑞悄然更名為上市作準備
2008年5月21日,記者在奇瑞汽車網站上發現,奇瑞已經悄然更名,從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改成了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此舉意味着公司的改製工作已經完成。
奇瑞産能急速擴張另闢20萬輛小車基地
2008年6月,奇瑞汽車正式透露,一個年産20萬輛1.3L至1.5L的A0級轎車項目即將正式上馬。從今年3月以來,市場一直萎靡不振。但奇瑞卻再次提升了新車投放和新項目上馬的速度。
奇瑞銷售公司總經理李峰辭職 馬德驥接任
2008年8月8日,奇瑞銷售公司總經理李峰晚間內部宣佈因個人原因離職。奇瑞汽車股份公司總經理助理馬德驥將接掌銷售公司總經理職務。
奇瑞"五娃"推遲到明年上市
2008年9月10日,奇瑞新聞發言人金弋波表示,今年北京車展公佈的年內將推出的奇瑞"五娃小車"NN,上市時間將推遲到明年。他表示,企業推出新産品會選擇合理的時間,新産品投放必須適應市場需求。
有聲有色 奇瑞A3上市
2008年9月26日,新車型奇瑞A3上市。自本月初已分批嚮全國經銷商發貨,現車貨源充足,納斯達剋銀、愛琴海藍等5款顔色齊全,先期1000餘輛奇瑞A3已分抵各經銷商展廳,備戰鋪貨已經完成。
奇瑞汽車聯手正大、榮創進入泰國銷售
2008年11月14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尹同躍與泰國奇瑞榮創集團董事會主席Vithit Leenutaphong在安徽省合肥市簽署合作協議,這標志着奇瑞汽車將正式進入泰國市場。
奇瑞汽車與剋萊斯勒終止戰略合作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剋萊斯勒有限責任公司已共同决定,終止關於雙方於2007年7月在北京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的討論及相關合作項目,雙方一致認為,將資源和精力轉投於推動各自業務目標的獨立發展,更加符合雙方公司的利益。
奇瑞A3等一批自主品牌車型獲碰撞五星級評價
2008年12月24日,隨着奇瑞A3等一批新的五星級結果出爐,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2008年度C-NCAP總計28個車型的評價試驗已全部結束。今年的試驗車型包括小型車2個、A類乘用車10個、B類普通乘用車9個、B類高級乘用車3個、SUV車型3個、MPV車型1個,總共涉及25個乘用車生産企業。C-NCAP常務副主任吳衛先生介紹,除了4個車型為企業申請評價之外,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為24個預算之內的車型投入的購車資金即達1064萬元,是投入資金最多的一年。
2009年奇瑞汽車大事記
1月6日奇瑞A3兩廂版上市,在去年年中推出了三廂版車型之後,奇瑞A3兩廂版車型將於明日(1月6日)正式上市,相比於三廂版車型,A3兩廂看起來更加和諧、漂亮。
2月16日晚,奇瑞首款電動汽車奇瑞S18正式下綫。這預示着奇瑞電動車量産化的序幕正式來開,同時也表明我國已經有不止一傢公司掌握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
2月21日奇瑞微車“開瑞優派”下綫
2月21日,奇瑞微車品牌“開瑞”推出後的第一款新産品———開瑞優派在蕪湖正式下綫。
“開瑞優派”是一款外型方正、做工精緻、配置齊全的小型微客。據開瑞微車楊本宏副總經理在下綫儀式上介紹:開瑞優派是依托奇瑞在研發技術、轎車設計方面的體係競爭力,將轎車技術應用到微車,結合中國城鎮用戶的需求,歷時3年精心打造出來的一款精品微車。
3月19日奇瑞中高端品牌瑞麒、威麟品牌發佈。
4月20日,萬衆矚目的第十三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隆重開幕。作為中國民族汽車工業領軍者的奇瑞汽車率四大公司、四大品牌、32款新車組建的“大奇瑞”方陣隆重亮相,嚮觀衆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展示了奇瑞在品牌建設、車型研發、新能源車等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
6月26日,QQme上市,本次上市車型為1.3MT舒適型和精英型,顔色有銀月粉、天晶紫、絲綢紅、水星藍、熒光黃、碧水緑六種顔色,開始在全國每一個街區發佈時尚潮流宣言。
旗下品牌瑞麒 奇瑞 開瑞 威麟
9月1日,A3海外首發登陸智利,公司在智利南部城市Puerto Varas嚮媒體和公衆宣佈奇瑞A3上市。這標志着A3首次在海外市場實現商品化銷售,意味着A3國際化之路的開始。
9月5日,奇瑞QQ挑戰吉尼斯 漂移入位破十年世界紀錄 CCTV-3正大綜藝節目中,無數觀衆目睹了奇瑞QQ成功挑戰“前後距離最窄的汽車漂移入位”吉尼斯世界記錄,一舉打破這項十年未破的世界紀錄,讓所有熱愛極限運動的車迷朋友們,以及整個車界都欣然轟動
10月30日,“奇瑞 風雲品牌發佈暨風雲2鯨彩上市會”在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隆重舉行。本次上市車型有1.5MT 實力型、進取型、豪華型和尊貴型,售價5.28萬元、5.68萬元、5.98萬元和6.18萬元,分為極速白、炫酷黑、靈動灰、閃電銀、活力藍、激情紅六種顔色。 | | www.chery.cn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