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夾竹桃天蛾
[別名] 粉緑白腰天蛾 鷹紋天蛾 (oleander hawkmoth)
[學名] daphnis nerii(linnaeus)
[ 目 ] 鱗翅目(lepidoptera)
[ 科 ] 天蛾科 (sphingidae)
[寄主] 夾竹桃科,夾竹桃,日日紅,長春花屬
[為害特點] 幼蟲取食新梢葉片及嫩莖。
[特徵描述]
卵圓形, 直徑約1.5毫米,幼蟲粗大,胸節有一大型眼狀紋,中間藍色,邊緣黑色,第十一腹節有尾角,老熟幼蟲尾角短而下彎。成蟲橄欖緑,前翅基有小眼紋。幼蟲貪食,吃葉片。
成蟲飛翔力極強,已由地中海漫延大半個地球,一年約2-3 代。
成蟲夜行性,夜晚有趨光性。
每年約有兩個世代,成蟲發生於5-6月,及10-11月,幼蟲取食幼苗的嫩葉,由於幼蟲取食量極大,會將整株幼苗葉部取食殆盡,對苗木的生長影響較大,反而較少危害大樹,老齡幼蟲在土裏化蛹;成蟲趨光性並不強。
寄主植物除了黑板樹以外,其他尚有夾竹桃科 的馬茶花、日日春、夾竹桃等植物。
[防治方法]
1)成蟲盛發期可用燈火誘殺。(2)幼蟲盛發時,提倡使用25%滅幼脲3號懸浮劑500一600倍液或2%巴丹粉劑每667m2 2.5kg、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25%愛卡士乳油1500倍液。
[地理分佈]
分佈廣東、廣西、臺灣、福建、四川、雲南等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