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是人類未來的傢園,要在太空中長期生活,依靠地球的供養是不行的,必須把太空變成一片緑洲,建立起太空農場。
從人造衛星問世以來,科學家們就開始了在太空的植物栽培試驗。至今,美、俄等國已在空間站上試種和培育了豌豆、小麥、玉米、稻穀、洋蔥、蘭花、鬱金香等100多種植物,以研究宇宙飛行中各種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蘇聯航天員在“禮炮”號和“和平”號空間站上長期生活期間,播種過小麥,洋蔥、蘭花等植物,結果表明,植物要比在地球上生長得快,成熟得早。
美國在太空實驗室和航天飛機上也進行過種植松樹、燕麥、緑豆等植物的試驗,發現這些植物在失重條件下其生長不僅沒有受到影響,而且蛋白質含量高,這說明在宇宙空間種植農作物可以提高産量。與此同時,美、俄兩國還在太空進行了動物的繁殖試驗,結果證明,果蠅、蜘蛛、魚類等動物都可以像在地面上一樣自由生長、繁育。
太空農場中,植物可以在沙土或泡沫中生長,也可以懸在空中,植物衹要有水、養分和支撐,就可以在太空失重條件下存活、發育和生長。而且風調雨順,季季高産。農場中的牛、羊、雞、魚等動物也能正常生長,可為太空居民提供新鮮的蔬菜、水果和豐富的肉、蛋、奶等食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