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太平洋麗龜
目錄
基本資料
  物種名稱:太平洋麗龜
  中文俗名:橄龜、海龜、麗龜
  拉丁學名:lepidochelys olivacea(命名人:eschscholtz)
  英文名:oliv e ridley sea turtle
分類地位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爬行綱 reptilia → 龜鱉目 testudinata → 潛頸龜亞目 cryptodira → 海龜科 cheloniidae → 麗龜屬 lepidochelys →太平洋麗龜 lepidochelys olivacea
地理分佈
  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的溫水水域。在東太平洋,分佈於加尼福利亞灣至智利。在西太平洋嚮北分佈到日本的南部。我國沿海從南海至黃海南部均有分佈,江蘇、上海、浙江、福建、臺灣、海南及廣西等海域均有記錄。其中,上海的標本來自黃浦江。
生活習性
  習性 棲息於熱帶淺海海域,並在該地區繁殖。在水深80~110 m的地區,用捕對蝦的拖網可捕到麗龜。
  繁殖方式 每年9月至次年1月産卵,繁殖時有集群上岸産卵現象。産卵後,在巢區附近海域或分散在覓食地活動。
  食性 雜食,捕食底棲及漂浮的甲殼動物、軟體動物、水母及其它無脊椎動物,偶爾也食魚卵,亦吃植物性食物。
形態特徵
  體形尺寸 海生龜類中最小的一種,一般甲長600 mm左右,不超過800 mm
  識別特徵:海生龜類中最小的一種,一般甲長600 mm左右,不超過800 mm。頭背前額鱗2對。肋盾多,6~9對,第一對與頸盾相切。腹部有4對下緣盾,每枚盾片的後緣有一小孔。四肢扁平如漿。頭、四肢及體背為暗橄欖緑色,腹甲淡橘黃色。
分類地位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爬行綱 REPTILIA → 龜鱉目 TESTUDINATA → 潛頸龜亞目 Cryptodira → 海龜科 Cheloniidae → 麗龜屬 Lepidochelys → 太平洋麗龜 Lepidochelys olivacea
估計數量
  在我國沿海,雖然從南海至黃海南部均有麗龜的分佈, 但數量不多。j. frazier 及鄭輯等(1985)測量的24件麗龜標本中,22件來自福建,海南及浙江各1件,麗龜占所測量的福建各種海龜標本的31%;標本大多來自5~10月,以6月為多。上海自然博物館收藏來自東海的麗龜標本9件,捕獲於6~12月,以8月為多,其數量與棱皮龜相近,大大低於從東海捕獲的 龜數。我國未發現有麗龜的繁殖地。
緻危因素及現狀
  該龜在我國的産量不多,並未作為經濟捕撈對象而大量捕捉。但在捕魚捕蝦中,常有所獲。所獲麗龜,往往供食用,作魚粉或供觀賞等。
馴養繁殖狀況
  隨着對海龜保護措施的完善,人工收集並孵化海龜卵再放回大海的工作,已在海龜産卵地的有關國傢和地區開始進行。
現有保護措施
  許多國傢已把麗龜列為保護動物。並已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保護協定附錄Ⅰ》禁止以商業性為主的國際貿易。我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1988年11月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已列為國傢Ⅱ級重點保護動物,並於1989年3月1日施行。
保護措施建議
  我國的麗龜資源不多,理應保護。在麗龜洄遊來我國沿海覓食時期應避免誤捕,一旦誤捕了應立即放回大海。並列入我國保護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