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山西 >太原 > 太原師範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太原師範學院投訴電話 太原旅遊投訴電話:0351-4070511
  山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351-732501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太原師範學院係國傢教育部於1999年3月正式批準,由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山西省教育學院合併組建,以本科師範教育為主的全日製高等師範學院。學院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分為北、中、南三個校區,占地面積354778平方米,建築面積365483平方米。現有本、專科在校學生10595人,全日製成人脫産學生1442人,高師函授學生7050人,成人夜大442。新建的太原師範學院教育資源得到了優化配置,辦學實力明顯增強。圖書館藏書97.7萬册,其中電子圖書11萬册,教學儀器設備總額4836萬元,計算機總臺數1612臺,語音實驗室座位數729個,多媒體實驗室座位數4029個;師資力量明顯增強,現有專職教師703人,其中教授60人、副教授235人 、講師263人、博士52人、碩士162人 、在讀博士及博士後28人;專業門類更加齊全,本科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思想政治教育、體育教育、美術學、歷史學、物理學、生物科學、化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地理信息係統、漢語言文學、英語、經濟學、教育學、學前教育、音樂學、舞蹈編導、應用心理學、法學等30個師範和非師範本科專業,專科有英語(非師範)英語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前教育舞蹈教育、旅遊管理等6個專業;涵蓋了高中的所有課程,專學科優勢更加突出,教育科學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人文地理研究、自然地理研究、政治理論研究、藝術科學研究、數學研究、音樂學、經濟學、等學科專業,師資力量較強,已具備申報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的基本條件。
   科研方面,以學科建設為主綫,以形成科研優勢和特色為目的,構建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與運行機製,激勵高水平成果的産出。1、設立了院立重點學科建設基金,籌集資金500萬元用於學科建設;2、設立了院學術帶頭人培養基金,每人每年資助2萬元;3、設立了科研成果奬勵基金,2004年度頒發科研成果資金24萬元;4、設立了院立科研項目基金,每項目資助5千元; 5、設立了科研量化考核制度。科研管理的改革,極大地促進了科研發展。僅2004年內全院發表學術論文673篇,出版學術專著及教學用書92部,被sci、ei、sitp等權威索引期刊收錄5篇;學院目前承擔部(省)級以以上科研項目100餘項,科研經費達到356.8萬元;人文地理學科、計算數學學科和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被確立為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王尚義教授、張瑞君教授、王川竜教授被確定為省級學術帶頭人。
   近年來,學院對外交流渠道更加通暢,合作辦學形式更趨多樣,學院嚮美國、英國、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亞、新加坡常年派出留學生,在國內同北京師大、河北師大、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師大簽定了合作辦學協議。 太原師範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本科師範教育為主,同時適當承擔非師範類本科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和各種形式的成人教育。未來的太原師範學院將在“崇德、博學、育人、團结、創新”的校訓指導下,成人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律需要,有自己的鮮明特色的綜合性、開放性的新型的高等師範院校。
學校名稱
  中文:太原師範學院
  英文: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成立時間
  山西省教育學院誕生於硝煙戰亂之時,1929年在國民師範舊址成立;
  太原師範專科學校成立於民族復興之際,1958年在山西大學堂原址成立;
  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創辦於改革開放年代,1988年在大營盤開辦普通高等師範本科教育。
  1999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太原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山西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為新的師範類高等學府——太原師範學院
學校層次
  省會太原唯一一所以本科師範教育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和專科教育的全日製高等師範院校
  2009年獲批地理學、文學、數學等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係統、中國語言文學、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等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山西省地理學會挂靠學校城市與旅遊學院。學院有王尚義教授、王川竜教授、張瑞君教授為代表的一大批名師,同時兼任陝西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河北師範大學、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著名院校的博士生導師或碩士生導師。
聯繫方式
  校址:山西省太原市南內環街189號
  郵編:030012
  網址:(www.tynu.edu.cn)
學校簡介
  太原師範學院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於1999年3月批準,由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太原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山西省教育學院合併組建而成,是以本科師範教育為主的全日製高等師範院校。
  學院位於山西省歷史文化名城——省會太原市,是省城太原唯一的一所以本科師範教育為主的高等師範大學,分為北、中、南三個校區。學院占地面積354778平方米,建築面積365483平方米。現有全日製研究生、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11640人,成人脫産學生1180人,高師函授學生6312人,成人夜大學生427人,。
  新建的太原師範學院教育資源得到了優化配置,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圖書館紙質藏書100.5 萬册,電子圖書26.6萬册,教學儀器設備總額566000.77萬元,計算機總臺數2072臺,語音實驗室座位數2729個,多媒體實驗室座位數4509個;師資力量明顯增強,現有專職教師1727人,其中教授91人、副教授233人、講師263人、博士52人、碩士192人、在讀博士及博士後98人;2009年獲批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分別是地理學、文學、數學。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分別是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係統、中國現當代文學、計算數學、應用數學。專業門類更加齊全。
  本科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體育教育、美術學、歷史學、物理學、生物科學、化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地理信息係統、漢語言文學、英語、經濟學、教育學、學前教育、音樂學、舞蹈編導、應用心理學、法學等43個師範和非師範本科專業,專科有英語(非師範)、英語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前教育、舞蹈教育、旅遊管理等6個專業;學科專業優勢更加突出,教育科學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人文地理研究、自然地理研究、政治理論研究、藝術科學研究、數學研究、音樂學、經濟學等學科專業,師資力量省內一流。
  學院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以學科建設為主綫,以形成科研優勢與特色為目的,構建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與運行機製,激勵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産生。1、設立了院級重點學科建設基金,籌集資金500萬元用於學科建設;2、設立了院學科帶頭人培養基金,每人每年資助10000元;3、設立了科研成果奬勵基金, 2004年度頒發科研成果奬金200萬元;4、設立了院立科研項目基金,每個項目資助50000元; 5、設立了科研量化考核制度。科研管理的改革,極大地促進了科研發展。僅2004年全院發表學術論文600篇,出版學術專著及教學用書20部,被SCI、 EI、ISTP等權威索引期刊收錄100篇;學院目前承擔部(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00餘項,科研經費達到3000萬元;人文地理學科、計算數學學科和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被確立為山西省重點學科;王尚義教授、張瑞君教授、王川竜教授被確定為省級學術帶頭人。
  近年來,學院對外學術交流活躍,合作辦學形式多樣。學院嚮美國、英國、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亞、新加坡派出留學生,在國內與北京師大、河北師大、太原理工大學建立聯繫,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
   跨入21世紀的太原師範學院,在“崇德、博學、團结、創新”的校訓指導下,將繼續堅持教育創新,不斷深化教育改革,穩步推進各項工作,着力打造本科教育品牌,努力建設成為一所具有鮮明特色的、均衡發展的、國內知名,省內一流的高等師範院校。
重點學科
  省重點扶持學科:
  人文地理學
  計算數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
  教育部入選特色專業:
  地理科學
  數學與計算數學
  校級重點學科:
  中國古代文學
  自然地理學
  國民經濟學
  音樂學
  課程與教學論
  馬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學原理
歷史沿革
  太原師範學院由原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山西省教育學院合併組建而成。
  山西省教育學院誕生於硝煙戰亂之時,1929年在國民師範舊址成立;
  太原師範專科學校成立於民族復興之際,1958年在山西大學堂原址成立;
  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創辦於改革開放之年代,1988年在大營盤開辦普通高等師範本科教育。
  1999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太原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山西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為新的師範類高等學府——太原師範學院
  一、太原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1905年太原官立師範學堂創建
  1906年太原官立師範學堂更名太原兩級師範學堂
  1911年太原兩級師範學堂撤銷
  1912年太原師範學堂復校
  1913年太原師範學堂更名山西省第一師範學校
  1942年山西省第一師範學校更名山西省太原師範學校
  1953年太原師範學校更名太原第一師範學校
  1958年在山西大學堂中學專齋原址創辦太原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1978年太原師範專科學校改為太原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1999年並入太原師範學院
  二、山西省教育學院
  1929年國民師範(高等師範部)舊址改創建山西省立教育學院
  1937年山西省立教育學院並入山西大學
  1950年文教廳文教幹部輪訓班復校
  1951年文教廳文教幹部輪訓班改建為山西大學師範學院文教幹部訓練班
  1953年山西省文教幹部訓練班更名山西省教育幹部訓練班
  1955年山西省教育幹部訓練班更名山西省教育幹部學院
  1958年山西省教育幹部學院改為山西省教育學院
  1970年山西省教育學院撤銷
  1973年山西省教育幹部學院復校
  1978年山西省教育幹部學院改為山西省教育學院
  1999年並入太原師範學院
  三、山西大學師範學院
  1988年經教育部批準,在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電子工程學院校址的基礎上,正式成立山西大學師範學院,為省會太原唯一一所本科師範大學。 承擔着全省中小學師資力量的培養和培訓工作。
  1999年並入太原師範學院
學院係所
  文學院
  太原師範學院文學院由原山西省教育學院中文係、山西大學師範學院中文係、太原師專中文係於2001年9月合組而成,下設漢語言文學、書法、戲劇影視、新聞與文化傳播四個本科教學係,共有教職工76人,承擔着1300多名全日製本科生及近萬名成人脫産、函授和自考的教學工作。
  文學院現有教師66名,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19名;省級學科帶頭人4名,院級學科帶頭人3名;在中國人民大學、河北大學、山西大學、山西師大任兼職碩士生導師7名;具有博士學位者12名, 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基本上實現了碩士化。
  文學院現有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一個——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為傅書華、王巧鳳、楊矗教授,研究方向為區域文學、性別文學、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現有太原師範學院院級重點學科一個——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為張瑞君、王增斌教授、杜改俊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中國古代小說、中國古代戲麯。書法專業是太原師範學院特色專業,專業帶頭人是劉鎖祥教授。
  文學院所培養的學生,深受社會各界及知名高等學府的歡迎;每年約有11%——18%的學生考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浙江大學等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大部分學生成為省內各中學歡迎的中學語文教師,一部分學生走上了電視、報社、宣傳、文化媒體的工作崗位。文學院擁有比較完善的教學硬件設施,現有教學辦公用房近7000平方米,多媒體教室3個。影視專業配有拉片室1個,非綫編輯室1個,新聞專業配有計算機機房1個。另外,文學院擁有占地面積170平方米的資料室,藏書總數近2萬册。
  城市與旅遊學院
  太原師範學院城市與旅遊學院的是我校辦學歷史較早的院係之一,本科專業始於1988年山西大學師範學院的地理教育專業,專科專業始於1981年太原師範專科學校的地理教育專科,2000年10月原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地理係、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地理係和山西省教育學院地理係合併成立太原師範學院地理係,2004年11月8日,地理係更名為城市與旅遊學院。
  城市與旅遊學院現設有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遙感與地理信息係統和旅遊管理四個本科專業和一個導遊方向的旅遊管理專科。在校學生規模913人。現有教職工隊伍56人,專任教師47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5人,講師12人。教師中,博士5人,碩士24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 61%。有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省級跨世紀傑出青年人1人,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5人,校級學科帶頭人5人。
  城市與旅遊學院設地理科學係、城市與房地産管理係、遙感與地理信息係統係和旅遊管理係等四個係,歷史地理與環境變遷研究所、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土地規劃與評價中心、城鎮發展與規劃中心、旅遊規劃與培訓中心等5個研究所(中心),擁有省級重點扶持學科——人文地理學科和校級自然地理重點學科兩個重點學科。城市與旅遊學院是山西省地理學會的挂靠單位。
  城市與旅遊學院自組建以來,全院師生以“高起點、寬口徑、厚基礎、強素質”為基本指導思想,銳意創新,開拓進取,在學科建設、教學管理、科學研究、黨團工作、學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贏得了好評。先後榮獲山西省“三育人先進集體”、太原師範學院“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先進黨總支”、“考研先進單位”、“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學科建設先進單位”、“模範分工會”等奬勵。近五年來,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國傢教育規劃課題、社會科學課題2項,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山西省軟科學課題9項,山西省教育廳及規劃課題科研課題9項,山西省社會科學課題9項,在歷史地理、旅遊規劃、城市規劃、區域經濟等領域參與多項橫嚮課題的研究,出版論著15部。先後獲得多次省科技進步二等奬、省教學研究成果一等、二等奬等多項奬勵。近五年來,先後有200多名學生考取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地理所、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著名院校的碩士研究生,應屆畢業生的考研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一次性就業率均達80%多,位居全校各院(係)前列。城市與旅遊學院自組建以來,全院師生以“高起點、寬口徑、厚基礎、強素質”為基本指導思想,銳意創新,開拓進取,在學科建設、教學管理、科學研究、黨團工作、學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贏得了好評。先後榮獲山西省“三育人先進集體”、太原師範學院“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先進黨總支”、“考研先進單位”、“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學科建設先進單位”、“模範分工會”等奬勵。近五年來,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國傢教育規劃課題、社會科學課題2項,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山西省軟科學課題9項,山西省教育廳及規劃課題科研課題9項,山西省社會科學課題9項,在歷史地理、旅遊規劃、城市規劃、區域經濟等領域參與多項橫嚮課題的研究,出版論著15部。多次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奬、省教學研究成果一等、二等奬等多項奬勵。近五年來,先後有200多名學生考取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地理所、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著名院校的碩士研究生,應屆畢業生的考研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一次性就業率均達80%以上,位居全校各院(係)前列。
  “十一·五”期間,學院將以“完善學科建設平臺,強化服務意識和質量理念,提高育人能力和科研水平”為指導,進一步加強“務實嚴謹,和諧奮進”的院風建設,建設省內外一流的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完善的教學科研設備和高雅、文明、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提高辦學層次,突出辦學特點,健全辦學功能,擴大辦學規模,使我院成為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教學科研型學院。
  數學係
  <一>、發展簡史
  太原師範學院數學係是由原三校區(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山西省教育學院)數學係合併組建,三校區的數學教育資源得到優化配置。
  本科主要是由原山西大學師範學院計算機與數學係發展而來,創建於1988年,成立“數學教育係”設立“數學教育”專業,主要開設數學本科課程及計算機應用課程。1994年,增設“計算機教育”專業,招收了第一屆計算機專業學生。1995年11月,教委批復同意將“數學教育係”更名為“計算機與數學教育係”。 2000年,三校區數學係合併組建太原師範學院數學係,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03年,增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目前,數學係下設兩個專業:一個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07年11月,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評為山西省品牌專業),另一個是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2002年,依托的計算數學學科評為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有四個教研室:幾何代數教研室、函數論教研室、數學教育教研室、計算數學與應用數學教研室;有兩個實驗室:數學建模實驗室和信息與科學計算實驗室;還有一個計算數學研究所。
  <二>、師資隊伍
  本係現有專任教師46人、管理人員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5人,講師12人,助教4人。專任教師中博士8人,碩士19人。46歲以上教師有14人,36—45歲教師有23人,35歲以下教師有9人。
  <三>、科研成果
  數學係有好的學風。三校合併前已發表論文620餘篇,其中國傢級40餘篇,被SCI、EI摘錄的論文36餘篇;出版著作25部;主持或參加國傢、省級科研項目15項,其中省級教改、課改課題兩項,獲科研項目奬勵3項,其中教學成果二等奬一項、航天部科技進步三等奬一項,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奬一項。
  全係教師十分重視科研活動,形成了濃厚的科研風氣。
  從2001年三校區合併以來,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90篇,其中SCI收錄20篇,2001年以來,我係有3人參與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主持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王川竜教授,宋儒瑛教授,王文霞教授),主持山西省教育廳課題12項,主持多項院級科研課題。省科技進步奬3項,山西省人民政府頒發教學成果一等奬一項。
  “計算數學”在2002年被確定為山西省重點扶持建設學科。
  2001年以來,我係王川竜、宋儒瑛、王文霞、韓素青、韓竜淑…等教授、博士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受邀做學術報告20多場次。
  <四>、圖書與實驗條件
  目前,實驗室有兩個,一個是數學建模實驗室,主要用於學生的數學實驗和應用數學方向的科學研究。另一個是信息與科學計算實驗室,主要用於學生的科學計算。這兩個實驗室,基本滿足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和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教學需要。數學係資料室藏書已達一萬册,長期徵訂外文期刊16類,中文期刊33類,基本滿足本學科教師、學生瞭解學術動態、開展課題研究的需要。
  <五>、學生概況
  我係設有兩個專業:一個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另一個是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有14個自然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有4個自然班,共有766名學生。
  外語係
  物理係
  教育係
  體育係
  生物係
  音樂係
  舞蹈係
  美術係
  政法係
  化學係
  經濟係:
  一、專業設置背景
  經濟係是學院合併組建後,以太原師範學院經濟研究所為支撐點發展起來的。2001年在政法係、社科部和外專部等經濟學師資力量的基礎上成立了太原師範學院經濟研究所, 2003年3月以經濟研究所為基礎成立經濟係,並於當年9月開始招收經濟學專業第一屆本科生,目前已經招收普高經濟學專業6屆。
  二、教學和研究機構
  2個教研室: 理論經濟學教研室和應用經濟學教研室
  2個實驗室: 經濟學綜合實驗室和ERP實驗室
  1個資料室: 經濟係圖書資料室
  1個研究所: 太原師範學院經濟研究所
  三、專業與學科建設
  1個本科專業: 經濟學專業——校級品牌專業
  2門校級精品課程: 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
  1個校級重點學科: 國民經濟學學科
  四、師資隊伍
  截止2007年底,全係共有教職工25人,其中專任教師19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講師6人,助教5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到教師總數的42.1%;具有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13人,碩士以上學歷占到教師總數的73.7%;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17人,占到教師總數的89.5%;畢業於重點大學教師9人,占到教師總數的47.4%;校級教學名師1人、校級學科帶頭人3人;山西省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山西省優秀教師1人。
  五、辦學思路與定位
  1.辦學思路
  以經濟理論為基礎,以社會實踐為手段,以提高應用能力為突破口,提高教學質量;
  突出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實踐能力及溝通協調的能力;
  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新意識和就業能力。
  2.辦學定位:
  目標定位:
  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加強基礎,註重實踐,提高質量。力爭3~5年內達到省內同類院校中同類學科的先進水平。
  類型定位:
  以本科教學為中心,建設基礎理論紮實,實踐能力突出的教學型單位。
  學科定位:
  發揮重點學科優勢,面嚮市場,強化應用,培育特色,力爭在山西經濟研究方面能夠躋身省內經濟學同類院係先進行列。
  服務面嚮定位:
  充分發揮經濟學科綜合性、應用性比較強的特點,立足山西,強化區域服務,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培養規格定位:
  努力培養綜合素質好、實踐能力強、有先進理念和創新精神的經濟學專門人才。
  六、辦學成績與特色
  1.以科研促進教學成績顯著
  ⑴ 依托國民經濟學學科研究團隊,組織編寫了《中國經濟問題前言》一書。該書作為經濟學專業選修課——“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課程的教材,受到學生們的一致好評,被山西出版集團確定為21世紀高等院校精品教材。
  ⑵ “《中國經濟問題》教材建設與研究性學習探索”課題獲山西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成果三等奬。
  ⑶依托國民經濟學學科研究團隊,正在進行《山西經濟發展研究報告》一書的編寫工作。該書結合各個教師的專業特長,對山西經濟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山西城市競爭力研究報告”,2008年2月23日已經被《山西經濟日報》全文刊登,其他24個專題正在寫作中,陸續也會在《山西經濟日報》全文刊登。本書作為經濟學專業選修課程——“山西經濟專題研究”課程的教材,將於今年8月份出版,直接為教學服務。
  2.重視實踐教學,成績比較突出。
  ○建立了比較規範、完整的實踐教學體係。
  2個實驗室:經濟學綜合實驗室和ERP實驗室
  4門課程的實驗教學: 會計學 統計學 計量經濟學
  企業經營實戰演練
  4個實踐教學環節: 專業認識實習 社會調查與實踐、
  畢業實習 畢業論文。
  多傢實習單位:海爾集團、青島啤酒集團、雙星集團、青島港、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煙臺東方電子信息産業集團、太原鋼鐵集團、汾酒集團等。
  ○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企業經營實戰演練課程——ERP沙盤模擬課程搞得有聲有色,學生參與熱情極高。2007年9月,我係李梅、李博兩位教師帶隊參加山西省首屆“金蝶杯”企業經營實戰模擬對抗賽榮獲二等奬。
  通過組織職業資格培訓和經濟係大學生實訓俱樂部的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全係312名學生,獲得會計電算化資格證書的有64人,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有79人,還有15人取得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師等從業資格證書。這些崗位技能證書,成了學生就業的一個通行證。 外國語專科部
  社科部
  歷史地理研究所
  歷史係
  教育評估研究所
  學習科學研究所
  創新教育研究所
  應用技術研究所
  腐殖酸研究所
  城鄉經濟研究所
  土地規劃與評估研究所
  城市開發與規劃中心
  經濟研究所
  人才研究所
  傳統體育研究所
  比較文學研究所
相關詞
教育高校
包含詞
太原師範學院文學院太原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太原師範學院城市與旅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