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 > 天球
目錄
No. 1
  為研究天體在天空中的位置及運動而引入的一個假想圓球。儘管觀測者離天體距離遠近不一,但看上去,仿佛都散布在這個圓球的球面上。
No. 2
  玉名。《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 孫星衍 註引 鄭玄 曰:“天球, 雍州 所貢之玉,色如天者。”又引 馬融 曰:“球,玉磬。” 宋 楊萬裏 《正月十二日遊》詩:“雲冠霞佩照宇宙,金章玉句鳴天球。” 清 錢謙益 《陸宣公墓道行》:“圖經聚訟故老鬨,爭此朽骨如天球。”
No. 3
  古琴名。 宋 蘇軾 《十二琴銘》之十二:“天球至意,合以人力,作者七人,傳以華國。”
No. 4
  天球
  廣袤無垠的天空,看起來像一個龐大的圓球,全部日月星辰好像都分佈在這個球面上。天文學上就將以地球為中心,以無限大為半徑,內表面分佈着各種各樣天體的球面稱為天球
  以地球球心為中心,且具有很大半徑的假想圓球。想象中,所有天體都附着在天球上。
  天球是研究天體的位置和運動而引進的一個假想圓球。根據所選取的天球中心不同,有站心天球、日心天球、地心天球等,各個天體同地球上的觀測者的距離都不相同。
  天體和觀察者間的距離與觀測者隨地球在空間移動的距離相比要大得多,人的肉眼分辨不出天體的遠近,所以看上去天體似乎都離我們一樣遠,仿佛散布在以觀測者為中心的一個圓球的球面上(站心天球)。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天體在這個巨大的圓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這個圓球就稱為天球
  觀測者所能直接辨別的衹是天體的方向。在球面上處理點和弧段的關係,比在空間處理視綫方向間的角度要簡便得多,在天文學的一些應用中,都用天體投影在天球上的點和點之間的大圓弧段來表示它們之間的位置關係。天球的半徑是任意選定的,可以當作數學上的無窮大。
  關聯詞條:天球
  進一步說:
  我們站在地球上仰望星空,看到天上的星星好像都離我們一樣遠。星星就好像鑲嵌在一個圓形天幕上的寶石。
  實際星星和我們的距離有遠有近,我們看到的是它們在這個巨大的圓球球面上的投影,這個假想的圓球就稱為天球,它的半徑是無限大。而地球就懸挂在這個天球中央。
  星星在天空中移動的方向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且星座的形狀並不會改變。星星從東方的地平綫爬上來,爬到最高點(中天),然後往西方沉下去。看起來就像整個天球圍繞着地球旋轉一樣。相信大傢都明白,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星體並不會繞着地球轉。星體在天空中繞着我們旋轉,是因為地球自轉而産生的錯覺,天球本身是不會移動的。我們身在地球中,並不會感覺自己在轉動的,就好像我們乘坐火車時看見窗外的景物嚮後移動,而並不感覺到自己在移動中。
  周日運動
  星星在天上每日旋轉一圈,這運動稱為周日運動。把地球自轉軸延伸到天球上的位置,就是天球的北極和南極。把地球的赤道伸延到天球上的位置,就是天球赤道了。
  有一顆2等星非常接近天球北極,所以看來似乎永遠靜止不動,其它的星就好像繞着他旋轉。我們稱這顆星為北極星。因為北極星看來永遠靜止不動停留在正北方及不會下山,所以我們像居住在北半球的人便可以利用北極星來辨別方向。可惜的是,天球南極附近沒有光星,所以沒有「南」極星為南半球居民引路。
  北極星相對於地面的高度取决於觀測者所在地的緯度,例如在北京,北極星會在正北,離地面40 度;在北極,北極星會在頭頂(天頂);在赤道的地方,北極星剛好躺在水平綫上;而在南半球,北極星是永遠不會升出地平在綫,所以在南半球是永遠看不到北極星。
  同樣道理,有些星永遠不會東升。居住在北半球的人永遠看不到接近南天極的星,而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同樣也看不到接近北天極的星。
  天球上的坐標係統
  為了準確形容天上星體的位置,天文學家製訂了一套坐標係統來標示星體在天球上的位置。 這套坐標係統和地球上慣用的經緯度坐標十分相似。
  這套坐標係統把天球分為赤緯及赤經。赤緯的算法是從天球赤道開始至兩極止,天球赤道是0度,嚮北至天球北極是+90 度, 嚮南至天球南極是 -90 度。赤經的算法較特別,和地球經度(由-180度至+180度)的算法不同, 赤經是在天球赤道自西嚮東由0小時至24 小時。和時間一樣,赤經的每小時可分為60分,每分可再細分為60秒(註:赤經的分秒並不等如角度用的角分角秒) 。赤經計算的起點為春分點,春分點是太陽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後)所處的位置。
  像轉動中的陀蠃一樣,地球的自轉軸在太空中其實並不固定,而是以26000年的周期在轉動,這個運動稱為歲差,所以,春分點和天球北極的位置亦會非常緩慢地移動。所以,當我們使用天球坐標來標示天體的位置時,應該同時指出是哪一年的坐標,例如公元2000.0年。
No. 5
  天球
  celestial sphere
  天文學等領域中,天球是一個想象的旋轉的球,理論上具有無限大的半徑,與地球同心。天空中所有的物體都想象成是在天球上。與地球相對應,它有天赤道,天極。
  廣袤無垠的天空,看起來像一個龐大的圓球,全部日月星辰好像都分佈在這個球面上。天文學上就將以地球為中心,以無限大為半徑,內表面分佈着各種各樣天體的球面稱為天球
  以地球球心為中心,且具有很大半徑的假想圓球。想象中,所有天體都附着在天球上。
  天球是研究天體的位置和運動而引進的一個半徑為任意的假想圓球。根據所選取的天球中心不同,有站心天球、日心天球、地心天球等,各個天體同地球上的觀測者的距離都不相同。
  天體和觀察者間的距離與觀測者隨地球在空間移動的距離相比要大得多,人的肉眼分辨不出天體的遠近,所以看上去天體似乎都離我們一樣遠,仿佛散布在以觀測者為中心的一個圓球的球面上(站心天球)。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天體在這個巨大的圓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這個圓球就稱為天球
  觀測者所能直接辨別的衹是天體的方向。在球面上處理點和弧段的關係,比在空間處理視綫方向間的角度要簡便得多,在天文學的一些應用中,都用天體投影在天球上的點和點之間的大圓弧段來表示它們之間的位置關係。天球的半徑是任意選定的,可以當作數學上的無窮大。
  關聯詞條:天球
  進一步說:
  我們站在地球上仰望星空,看到天上的星星好像都離我們一樣遠。星星就好像鑲嵌在一個圓形天幕上的寶石。
  實際星星和我們的距離有遠有近,我們看到的是它們在這個巨大的圓球球面上的投影,這個假想的圓球就稱為天球,它的半徑是無限大。而地球就懸挂在這個天球中央。
  星星在天空中移動的方向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且星座的形狀並不會改變。星星從東方的地平綫爬上來,爬到最高點(中天),然後往西方沉下去。看起來就像整個天球圍繞着地球旋轉一樣。相信大傢都明白,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星體並不會繞着地球轉。星體在天空中繞着我們旋轉,是因為地球自轉而産生的錯覺,天球本身是不會移動的。我們身在地球中,並不會感覺自己在轉動的,就好像我們乘坐火車時看見窗外的景物嚮後移動,而並不感覺到自己在移動中。
  周日運動
  星星在天上每日旋轉一圈,這運動稱為周日運動。把地球自轉軸延伸到天球上的位置,就是天球的北極和南極。把地球的赤道伸延到天球上的位置,就是天球赤道了。
  有一顆2等星非常接近天球北極,所以看來似乎永遠靜止不動,其它的星就好像繞着他旋轉。我們稱這顆星為北極星。因為北極星看來永遠靜止不動停留在正北方及不會下山,所以我們像居住在北半球的人便可以利用北極星來辨別方向。可惜的是,天球南極附近沒有光星,所以沒有「南」極星為南半球居民引路。
  北極星相對於地面的高度取决於觀測者所在地的緯度,例如在北京,北極星會在正北,離地面40 度;在北極,北極星會在頭頂(天頂);在赤道的地方,北極星剛好躺在水平綫上;而在南半球,北極星是永遠不會升出地平在綫,所以在南半球是永遠看不到北極星。
  同樣道理,有些星永遠不會東升。居住在北半球的人永遠看不到接近南天極的星,而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同樣也看不到接近北天極的星。
  天球上的坐標係統
  為了準確形容天上星體的位置,天文學家製訂了一套坐標係統來標示星體在天球上的位置。這套坐標係統和地球上慣用的經緯度坐標十分相似。
  這套坐標係統把天球分為赤緯及赤經。赤緯的算法是從天球赤道開始至兩極止,天球赤道是0度,嚮北至天球北極是+90 度, 嚮南至天球南極是-90 度。赤經的算法較特別,和地球經度(由-180度至+180度)的算法不同,赤經是在天球赤道自西嚮東由0小時至24 小時,就是把一周360度平均分成24份,可以知道其中的1小時就等於15度。和時間一樣,赤經的每小時可分為60分,每分可再細分為60秒。另外,這裏的分秒是指時分時秒,和傳統意義上的角分角秒不同,1時分=15角分,1時秒=15角秒。赤經計算的起點為春分點,春分點是太陽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後)所處的位置。
  像轉動中的陀蠃一樣,地球的自轉軸在太空中其實並不固定,而是以26000年的周期在轉動,這個運動稱為歲差,所以,春分點和天球北極的位置亦會非常緩慢地移動。所以,當我們使用天球坐標來標示天體的位置時,應該同時指出是哪一年的坐標,例如公元2000.0年。
天文百科
  天文學上為了與人們的直觀感覺相適應,把天空假想成一個巨大的的球面,這便是天球天球的中心自然就是我們的地球,它的半徑無窮大。天球衹是人們的一種假設,是一種“理想模型”,引入天球這一概念,衹是為了確定天體位置等方面的需要。
百科大全
  tianqiu
  天球
  celestial sphere
    研究天體的位置和運動而引進的一個假想圓球。根據所選取的天球中心不同,有日心天球、地心天球等。各個天體同地球上的觀測者的距離都不相同。天體和觀察者間的距離與觀測者隨地球在空間移動的距離相比要大得多,所以看上去天體似乎都離我們一樣遠,仿佛散布在以觀測者為中心的一個圓球的球面上。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天體在這個巨大的圓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這個圓球就稱為天球。觀測者所能直接辨別的衹是天體的方向。在球面上處理點和弧段的關係,比在空間處理視綫方向間的角度要簡便得多,在天文學的一些應用中,都用天體投影在天球上的點和點之間的大圓弧段來表示它們之間的位置關係。天球的半徑是任意選定的,可以當作數學上的無窮大。為了定量地表示和研究天體投影在天球上的位置和運動,需要在天球上建立參考坐標係,並主要應用球面三角學計算點位的關係。
     (全和鈞)
    
英文解釋
  1. :  celestial sphere
相關詞
天文坐標百科大全天文學太空科學自然天文術語
黃道天體太陽係天體係統坐標係地球地球科學赤道坐標係
包含詞
天球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