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天津 > 天津自然博物館
顯示地圖
目錄
旅遊 Travel
  天津自然博物館投訴電話天津旅遊投訴電話:022-2835909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原名北疆博物院,建於1914年,是我國著名的自然博物館之一。占地2萬平方米,主體建築12000平方米。新館展廳內外有完善的服務設施,三樓有電教廳,二樓有觀衆休息廳(博物館紀念品商店),還為殘疾人設置了無障礙通道及專用衛生間。為方便外國朋友參觀,設置了三個語種的語音導覽機。博物館最有特色的是各個時代的標本,共有38萬件之多,涉及動物、植物、古生物、古人類、地質等多種學科,居全國同類博物館之首。館內有國傢一、二級藏品1000多件
整體介紹 Overall presentation
  天津自然博物館是中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在天津市河西區馬場道的西端,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前身是北疆博物院,於1914年由法國傳教士桑志華創辦。1927年對外開放。1952年改建為天津市人民科學館,1957年正式定名天津自然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動、植物標本及古生物、古人類化石約38萬件。其中有200件模式標本被列為國傢一級標本保存。在古生物標本中,古脊椎動物是重點,該館收藏動物群化石的完整和豐富在世界亦屬罕見。它們是研究古脊椎動物的進化及分類的重要依據。
  在植物標本中,低等植物的菌類標本比較豐富,還存有國內比較少見的國外苔類標本。高等植物中還存有一部分法國高等植物標本。在動物標本中,無脊椎動物和昆蟲的模式標本較多。其中昆蟲半翅目標本收藏得比較集中係統,軟體動物和蜘蛛標本收藏也較為豐富。
  動物陳列通過對動物的外部形態、內部結構、胚胎發育、生態等材料的比較分析,說明動物與環境相互影響的原因與根據,揭示動物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規律。古生物陳列主要以古脊椎動物化石標本為主,配合一定的科學輔助資料,闡明生物演化的歷史過程。植物陳列以實物標本為主,同時配有照片、模型和生態佈置,說明植物由簡到繁,由水到陸,由低等到高等的發展演變過程,同時揭示植物與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密切關係。古人類陳列以人類的産生和發展為主綫,以各階段原始人類的生産、生活為主要內容,用已掌握的原始人類遺存及有關資料來展示人類的産生和發展過程,說明自然界的一切(包括人類社會)是辯證地發展的。
  該館還經常舉辦不定期的小型展覽到各區、縣和各省市巡回展出。
  該館展出版有《動物陳列》、《古生物陳列》、《植物專題陳列》、《古人類陳列》。此外,該館還和國內外有關科研單位合作編寫出版多部論文、專著。
動物生態廳 Department of Animal Ecology
  該展廳展示的是按生態地理形式陳列的爬行、鳥獸動物群。既有東北的浩瀚林海,也有遼闊的塞北草原 ,亞熱帶的高
  天津自然博物館
  山林灌,還有南疆的熱帶雨林。生活在其中的動物栩栩如生,豐富多彩,共約140種,200餘件。展覽配以高山、流水,並利用高科技手段展示了它們生活的動態場景 。走上鬆軟的草地,來到高大的榕樹下,使觀衆猶如走進深山曠野,一覽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
  動物生態廳還有多媒體觸模、電腦拼圖、連綫問答等讓觀衆親自動手,使觀衆流連忘返。由於環境的破壞,一些動物正在走嚮滅絶,犀牛發出的陣陣呻吟,又使我們想些什麽呢?保護植被,保護動物,讓我們的地球再現碧緑方舟,鳥語花香。
世界昆蟲廳 Department of World Insects
  在廣袤的大自然中,生活着一類體型較小、種類繁多、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生機勃勃的小動物——昆蟲。它幾乎占據
  天津自然博物館
  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據統計,在地球上約有100萬種昆蟲,占已知動物 種類的3/4。其種類之多,數量之大,是任何其它動物所無法相比的。它們必然對我們人類産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展覽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昆蟲大世界,通過比恐竜出現更早的動物——昆蟲;昆蟲的近親;生命的故事——昆蟲變態;保全生命的自衛與偽裝藝術;一隻昆蟲的構造解剖,介紹了昆蟲的基本知識。第二部分千姿百態的昆蟲。通過有原始狀態翅的昆蟲;最美麗的昆蟲——蛾和蝶;身披盔甲的昆蟲——甲蟲;排放臭味的昆蟲;會唱歌的昆蟲;令人討厭的昆蟲;社會性生活的昆蟲;世界各地的觀賞昆蟲的展現 ,使您增長昆蟲方面的知識,開闊視野,充分領略昆蟲世界的神奇魅力,為您的生活增添一份新的樂趣。
海洋貝類廳 Marine shellfish Hall
  海洋貝類作為奇妙的海洋生物世界的一大種族是動物界中的第二大類群。該廳試圖通過大量珍稀熱帶海洋貝類標本嚮廣
  天津自然博物館
  大觀衆打開一扇瞭解海洋,認識海洋貝類資源的窗口,該廳分貝類漫談、滄海桑田貝殼堤、天津滄桑多變三個部份,由淺入深地嚮觀衆 展示貝類漫長而復雜的演化過程。
  海洋貝類廳將把您帶到一個神奇的海洋貝類世界,在那裏您可以領略到形態多姿,色彩斑斕的熱帶海洋貝類。再現了天津古海岸與濕地自然保護區以及天津滄海變桑田的演變過程,從而喚醒人們保護自然環境。
  天津自然博物館-博物館標本之最
  天津自然博物館
  噬人鯊
  又稱大白鯊。它性情兇猛,遊泳的速度快。經常以頭足類、魚類及海獅、海豹等為主要的食物。並且在對它的觀察過程中發現,噬人鯊有襲擊和吃人的記錄。這種鯊魚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域。
  天津自然博物館
  翻車魨
  又稱翻車魚。為世界性、較大型的熱帶海洋魚類。它的身體笨拙,不善於遊泳。在天氣晴朗,太陽十足的時候,它就漂浮於水面上,露出背面和背鰭曬太陽。它的生殖能力特別強,一次能産下3億個卵,但存活率不是很高。
  天津自然博物館
  蝠鱝
  這個蝠鱝的標本採集於我國的東海,翼展是全國之最。它是雙吻前口蝠鱝。屬於暖水性上層魚類。常利用其特有的大鰭,象展開翅膀般慢慢地上下襬動前進,有時也 會跳出水面。以浮遊生物和小型魚類為食。分佈於熱帶和溫帶各海域。
  天津自然博物館
  姥鯊
  又稱老鼠鯊。這個標本長度是全國個體之最。姥鯊屬於大洋性上層魚類。它的性情溫和,行動也較遲緩。是僅次於鯨鯊的大型濾食性鯊魚。它的體長可達10米以上。廣泛分佈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我國東南沿海水域。
博物館標本之最 Most museum specimens of
  噬人鯊
  又稱大白鯊。它性情兇猛,遊泳的速度快。經常以頭足類、魚類及海獅、海豹等為主要的食物。並且在對它的觀察過程中發現,噬人鯊有襲擊和吃人的記錄。這種鯊魚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域。
  天津自然博物館
  翻車魨
  又稱翻車魚。為世界性、較大型的熱帶海洋魚類。它的身體笨拙,不善於遊泳。在天氣晴朗,太陽十足的時候,它就漂浮於水面上,露出背面和背鰭曬太陽。它的生殖能力特別強,一次能産下3億個卵,但存活率不是很高。
  天津自然博物館
  蝠鱝
  這個蝠鱝的標本採集於我國的東海,翼展是全國之最。它是雙吻前口蝠鱝。屬於暖水性上層魚類。常利用其特有的大鰭,象展開翅膀般慢慢地上下襬動前進,有時也 會跳出水面。以浮遊生物和小型魚類為食。分佈於熱帶和溫帶各海域。
  天津自然博物館
  姥鯊
  又稱老鼠鯊。這個標本長度是全國個體之最。姥鯊屬於大洋性上層魚類。它的性情溫和,行動也較遲緩。是僅次於鯨鯊的大型濾食性鯊魚。它的體長可達10米以上。廣泛分佈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我國東南沿海水域。
熱帶雨林觀賞區 Rainforest viewing area
  熱帶雨林是一種原始的植被類型,未受到地質歷史時期冰川作用的影響,熱帶地區長期氣候和環境的穩定,加上終年高溫高濕的優越條件,森林發展非常茂盛,形成為一種高大而多層的結構,各種不同的樹木大小都有、高矮搭配,構成三到四個樹層,由於森林的多層次,幾乎沒有直射光能到達地面,樹下十分幽暗、陰森,分不清時辰,踏進熱帶雨林,這種遮天蔽日、光綫幽暗的景象使人覺得仿佛進入混沌初開的遠古時代,驚恐之覺不由而起。從互相交織的高高的樹葉羅網中分辨不清它們各自的樹冠,在雨林中,樹冠枝葉極為稠密,即使在中午時分也是光綫暗淡,幾乎每天都有的驟雨,給雨林帶來有營養物質的雨水,這是一個永遠沒有鼕天的地方,見不到落葉紛飛的壯麗景色。
  您漫步在盤根錯節,郁郁葱葱的熱帶雨林,觀賞美麗的淡水魚兒在清澈見底的池中自由自在地遊戈之時,您可以欣賞到來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古老魚類,同時也能看到各種各樣漂亮與衆不同的其它觀賞淡水魚,看時不僅使人想到大自然是多麽偉大而神奇?在這充滿生機的熱帶雨林中,您會由然産生一種 返樸歸真的感覺,恍如置身於神秘的亞馬遜原始森林中。
觸摸池 Touch Pool
  在這裏您可放鬆情懷,盡情體驗零距離親密接觸帶來的快感,親身領略這些來自大海的朋友。您可以親手觸摸憨態溫順的海龜、行動遲緩的海星、奇形怪狀的海蠃、張牙舞爪的蝦蟹、反應敏捷的魚類、還有舞姿翩翩的海葵……您甚至可以親手投喂。
海洋生物區 Marine biota
  神秘的海底世界,一直是我們人類嚮往的地方,那裏藴藏着無數的秘密,生活着大量的生命群體—海洋生物。今天,衆多珍貴的海洋動物來到這裏,住進了具有現代化設備的新傢,使我們能夠更近距離地觀察它們、認識它們,和它們交流、建立友誼。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瞭解海洋、熱愛海洋、增強保護海洋生物的意識
參觀咨詢 Visit the Advisory
  開放時間: 每日上午9--下午17點 周一閉館(15:30停止售票,16:30閉館)
  參觀內容: 博物館陳列+海洋世界一票通
  關於票價: 成人 20元
  中小學生半價 10元
  60—69周歲老年人憑《天津市老年優待證》可享受半價優惠
  免費範圍: (憑證件)
  1, 離休幹部
  2, 70歲以上老人
  3, 殘疾人
  4, 現役軍人
  5, 傷殘軍人
  6, 享受國傢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
  走進野生動物王國——肯尼斯·貝林捐贈標本專題展
  2009年8月11日上午,天津自然博物館精心籌備近兩年的《走進野生動物王國——肯尼斯·貝林捐贈標本專題展》正式拉開帷幕。總價值超過1000萬美金,彙聚世界五大洲69種共117件精美的珍稀動物標本,從昨日起在國內首傢夜光動物博物館展示。津城市民足不出市就能欣賞到世界野生動物的獨特魅力。
   標本來自五大洲
  據悉,本次展覽展出來自五大洲的117件標本,都是由著名慈善傢、世界輪椅基金會主席肯尼斯·尤金·貝林(Kennnneth E. Behring)先生無償捐贈,分別從南非、加拿大和美國運抵天津,産於非洲、美洲以及歐亞大陸等地區,包括阿拉伯狒狒、獵豹、南非白麵大羚羊等我國沒有的動物種類。這是天津自然博物館建館以來接受的最大規模國際捐贈,無論在價值上還是數量上均居首位,極大地填不了館藏空白。
   展區重現原始狀態
  展廳佈置為非洲、美洲、歐亞大陸及澳洲四個展區,通過復原草原、冰川、沙漠、雨林等環境,還原野生動物生活的原始自然狀態,展示狂野奔放的非洲原野、深邃迷離的美洲叢林、自然野性的歐亞大陸及古老獨特的澳大利亞草原。非洲展廳展示非洲三個重要的動物群;熱帶雨林、熱帶草原以及熱帶荒漠動物群。美洲展區以溫帶森林動物為主,展出浣熊、白尾鹿、黑尾鹿、棕熊等,突出森林動物的深邃迷離。歐亞大陸展區則展示了馬鹿、梅花鹿等。形態各異的生態景觀,展示不同種類的動物與環境的和諧。
  記者在展廳內看到,展廳被別具匠心地設計成夜光博物館,通過營造“夜光下的動物世界”這一特定環境,嚮觀衆展示月色下的自由動物王國。在夜色的映襯下,一個個動物標本像有了生命一般,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營造了一幅幅形態各異而又動感十足的野生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