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 天津火車站
目錄
No. 1
  天津站:
  1877年,為了供應北洋海軍、輪船招商局、天津機械局(兵工廠)需用的煤炭,李鴻章下令,成立開平煤礦公司,首次用機械在唐山開掘了第一個竪井。為了把煤運到最近的海口,公司請求修建一條唐山到北塘的鐵路,然而遭到清政府的反對。開平煤礦公司衹好申請把鐵路綫縮短,僅修唐山到胥各莊(今豐南)一段。從胥各莊到閻莊(今寧河附近)則開掘運河,連接已有的薊運河,通至北塘海口。這個可笑又無奈的請求總算勉強被通過。1880年10月正式開工,全長9.67公裏,1881年11月8日通車,命名“唐胥鐵路”。1887年唐胥鐵路延修至蘆臺,1888年展築至天津,全長130公裏,命名為“津唐鐵路”。
  據史料記載:津唐鐵路,正綫為單綫運行,鋼軌采用每米24公斤輕軌(站綫為18公斤),其軌距采用了世界“標準軌距”即兩軌間的距離為1.435米。天津火車站初建時站綫為兩股(後擴建為九股,俗稱“下九股”)、“月臺”(站臺)一處、簡陋公事房數間。
  4年後,於1892年5月,將該站西移“半裏許”(約500餘米)在季傢樓、火神廟兩村附近(即1987年天津站改建前址)建成了一定規模的車站。移址後的車站,因地處海河東岸“老竜頭”地區(即原“馬傢口”至“老竜頭渡口”今廣場橋至解放橋下遊一帶)故俗稱“老竜頭”火車站;進入上世紀初,因“庚子兵變”車站被毀,翌年(1902年)原址重建了更加完善的車站,命名為“天津紫站”,並在車站廣場中央構築“老竜頭”紀念碑一座(後拆除)。1911年,“天津紫站”更名為“天津東站”。為組織國際聯運業務,在第一站臺裝設了上下行共用,進、出站信號機,並於1930年10月10日在第一站臺(國際站臺)成功地開出了第一列國際列車。
  進入三四十年代,因“戰火”等因素,車站沒有較大的發展。至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年,擴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候車室,直至1988年天津站改建前,39年來客運量急劇增長,日均辦理旅客人數達65000人次,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倍。1987年,經市政府和鐵道部决定,並經國務院批準,天津鐵路樞紐改造工程被列為國傢“七五”計劃重點工程。於1987年4月15日開工,1988年10月1日正式竣工,鄧小平同志親自題寫了站名——天津站,自此,天津東站更名為天津站。作為樞紐改造“兩點(天津站、南倉),兩綫(南曹聯絡綫、北環復綫)”之一的天津站,同時啓用。
  天津西站:
  1898年9月,英、德資本集團在倫敦舉行會議,擅自决定承辦津鎮鐵路(天津至鎮江)。清政府屈服於壓力,於1899年5月簽訂了藉款草約,1908年簽訂了藉款合同,並將津鎮鐵路改為津浦鐵路。津浦鐵路全長1009公裏。北段自京奉鐵路天津總站(今北站)以南兩路接軌處起,至山東韓莊,長626公裏;南段自韓莊至浦口,長383公裏。兩段分別於1908年7月和1909年1月開工,1911年9月接軌。1913年全綫通車。
  十分有趣的是,津浦鐵路北段當時從半截開始施工,從現今靜海的良王莊嚮天津市內修築,所以這樣做,主要就是因為天津起點的地址始終未定,一條不知起點的鐵路綫在匆忙中開工了。督辦鐵路大臣呂海寰派出的調查員報送了一份極有價值的材料:“河北趙傢場後空地有二頃有餘,地勢平坦,既無廬捨,又無墳墓,堪為建設總站之用。”當時所稱的“河北趙傢場”,實際就是如今的紅橋區北營門至南運河一帶,由於當時南運河並未裁彎,故此在河北岸,被稱為“河北趙傢場”,距離今天的天津西站不過500米。自庚子之亂後,河北大街以及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已經形如死水,原本人來人往的商業鬧市現在卻門可羅雀,不但坐鎮天津的直隸總督撓頭,就連居住此地的住戶也對恢復往日繁華不抱希望。如果將趙傢場後面的土地開發利用,建成車站,舊時的繁華必然會逐漸恢復。於是,鐵路施工的方向就逐漸嚮趙傢場方向傾斜。
  趙傢場站的那座小洋樓,當時是天津西站,直到90年後的今天,它仍是天津西站的一個候車室。
  天津北站
  民國時期稱為“天津總站”。
  戊戌變法失敗後,袁世凱青雲直上,1903年升為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省會在保定;北洋通商大臣衙門為了和外國租界辦理洋務方便,設在天津河北金鋼橋口,即現在的第二醫院和金鋼公園所在地。袁世凱身任封疆大吏和北方洋務兩要職,半個月駐保定,半個月駐天津,每月朔望必往返津保一次。
  依照清例,一品大員出入有儀仗馬隊,車轎接送,並鳴炮三響。而老竜頭車站(今天津站)在帝俄租界內,俄國人不買袁世凱的賬。每月朔望車站接送,不許儀仗馬隊帶槍進入俄租界,也不許鳴炮。袁世凱倍感難堪,一怒之下,札飭天津道另修車站,指定由金鋼橋起往北開一直綫,徑抵鐵道,限當年竣工。所開闢的直綫即現在的中山路(1946年以前稱大經路),修成的車站當時叫“新站”,即現在的北站。
  伴隨着北站建成和大經路的開闢,河北一帶經過重新規劃,完全變了模樣。百年前的大經路東側,以金傢窯、小關、錦衣衛橋為中心,已形成人煙稠密的居民點;大經路西側僅沿河一帶有窯窪、堤頭兩個居民集中點。其餘往西往北都是淮軍義地,亂墳重疊,一片荒涼。
  根據天津道呈奉袁世凱批準的河北新地區規劃,淮軍義地後來一律遷葬清除。南北嚮從大經路起往西,依次闢為二、三、四、五等經路(現叫二馬路、三馬路、四馬路等);東西嚮從南至北依次按天、地、元、黃、宇、宙、日、月等劃成緯路。當時,除官廳衙署、學校占地蓋房以外,經營房地産的人們看出北站建成後,河北大有發展前途,於是爭先嚮天津縣承租義地,興建住房,出租牟利。多數是以房産主的堂名為裏巷命名,一時,頤壽裏、擇仁裏、東興裏、元福裏、元善裏、敏智巷等紛紛建成招租。天津自庚子事變拆城後,人口日益增多,原有城裏和四關的房屋已不敷用。北站建成後,河北各經緯路上大批新房竣工,解决了住房矛盾,也繁榮了河北一帶。袁世凱修建北站,本來是為了他自己抖威風,此舉對天津後來的交通運輸和城市發展,居然也起到了促進作用,這是他不曾想到的。
  天津境內火車站一覽表:
  京滬綫:豆張莊、楊村、漢溝鎮、北倉、一二九公裏、南倉、天津西、曹莊、楊柳青、周李莊、獨流、靜海、陳官屯。
  津山綫:南倉、天津北、天津、張貴莊、軍糧城、塘沽、北塘、茶澱、漢沽、蘆臺。
  津薊綫:漢溝鎮、辛莊、曹子裏、叉百戶、崔黃口、大口屯、莊頭、寶坻、九王莊、下倉、漁津莊、上倉、楊辛莊、薊縣。
  津霸綫:北倉、※朗園、雙口、汊沽港。
  京哈綫:薊縣南、別山。
  大秦綫:薊縣西、翠屏山。
  陳塘莊支綫:天津西、西營門、李七莊、陳塘莊。
  天津北環綫:大畢莊、山嶺子、北塘西。
  南曹聯絡綫:南倉、一二九公裏、北倉、王秦莊、曹莊。
  國鐵其他:天津南、塘沽南、新港、白莊、傅莊、西沽、范家莊。
  李港綫:李七莊、蘆北口、※大侯莊、王穩莊、萬傢碼頭、北大港、鄧善沽、南疆港。
  周蘆綫:周李莊、南河、蘆北口。
  黃萬綫:萬傢碼頭、大港水庫、北港農場、竇莊子、郭莊子、羊三木、黃驊東。
  天津地方鐵路其他::蘆南、官港、津板橋、鄧善沽、東大沽、鹹水沽。
天津站簡介
  1877年,為了供應北洋海軍、輪船招商局、天津機械局(兵工廠)需用的煤炭,李鴻章下令,成立開平煤礦公司,首次用機械在唐山開掘了第一個竪井。為了把煤運到最近的海口,公司請求修建一條唐山到北塘的鐵路,然而遭到清政府的反對。開平煤礦公司衹好申請把鐵路綫縮短,僅修唐山到胥各莊(今豐南)一段。從胥各莊到閻莊(今寧河附近)則開掘運河,連接已有的薊運河,通至北塘海口。這個可笑又無奈的請求總算勉強被通過。1880年10月正式開工,全長9.67公裏,1881年11月8日通車,命名“唐胥鐵路”。1887年唐胥鐵路延修至蘆臺,1888年展築至天津,全長130公裏,命名為“津唐鐵路”。
  據史料記載:津唐鐵路,正綫為單綫運行,鋼軌采用每米24公斤輕軌(站綫為18公斤),其軌距采用了世界“標準軌距”即兩軌間的距離為1.435米。天津火車站初建時站綫為兩股(後擴建為九股,俗稱“下九股”)、“月臺”(站臺)一處、簡陋公事房數間。
  4年後,於1892年5月,將該站西移“半裏許”(約500餘米)在季傢樓、火神廟兩村附近(即1987年天津站改建前址)建成了一定規模的車站。移址後的車站,因地處海河東岸“老竜頭”地區(即原“馬傢口”至“老竜頭渡口”今廣場橋至解放橋下遊一帶)故俗稱“老竜頭”火車站;進入上世紀初,因“庚子兵變”車站被毀,翌年(1902年)原址重建了更加完善的車站,命名為“天津紫站”,並在車站廣場中央構築“老竜頭”紀念碑一座(後拆除)。1911年,“天津紫站”更名為“天津東站”。為組織國際聯運業務,在第一站臺裝設了上下行共用,進、出站信號機,並於1930年10月10日在第一站臺(國際站臺)成功地開出了第一列國際列車。
  進入三四十年代,因“戰火”等因素,車站沒有較大的發展。至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年,擴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候車室,直至1988年天津站改建前,39年來客運量急劇增長,日均辦理旅客人數達65000人次,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倍。1987年,經市政府和鐵道部决定,並經國務院批準,天津鐵路樞紐改造工程被列為國傢“七五”計劃重點工程。於1987年4月15日開工,1988年10月1日正式竣工,鄧小平同志親自題寫了站名——天津站,自此,天津東站更名為天津站。作為樞紐改造“兩點(天津站、南倉),兩綫(南曹聯絡綫、北環復綫)”之一的天津站,同時啓用。
  天津站自2007年1月實施新的改擴建工程,整體改造計劃於2010年6月底完工。主要分為前、後廣場工程數九和周邊市政交通工程。改造後,天津站將升級為集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於一體的立體交通樞紐。新天津站設計獨特、外觀大氣,已投入使用的海河東路隧道及站前地下廣場,形成了一座“地下立交橋”。這種大型綜合全互通地下交通樞紐在全國堪稱首創。最引人矚目的京津城際列車也於2008年8月1日正式運營,速度達350公裏|小時,天津到北京衹需要30分鐘。
天津西站
  1898年9月,英、德資本集團在倫敦舉行會議,擅自决定承辦津鎮鐵路(天津至鎮江)。清政府屈服於壓力,於1899年5月簽訂了藉款草約,1908年簽訂了藉款合同,並將津鎮鐵路改為津浦鐵路。津浦鐵路全長1009公裏。北段自京奉鐵路天津總站(今北站)以南兩路接軌處起,至山東韓莊,長626公裏;南段自韓莊至浦口,長383公裏。兩段分別於1908年7月和1909年1月開工,1911年9月接軌。1913年全綫通車。
  十分有趣的是,津浦鐵路北段當時從半截開始施工,從現今靜海的良王莊嚮天津市內修築,所以這樣做,主要就是因為天津起點的地址始終未定,一條不知起點的鐵路綫在匆忙中開工了。督辦鐵路大臣呂海寰派出的調查員報送了一份極有價值的材料:“河北趙傢場後空地有二頃有餘,地勢平坦,既無廬捨,又無墳墓,堪為建設總站之用。”當時所稱的“河北趙傢場”,實際就是如今的紅橋區北營門至南運河一帶,由於當時南運河並未裁彎,故此在河北岸,被稱為“河北趙傢場”,距離今天的天津西站不過500米。自庚子之亂後,河北大街以及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已經形如死水,原本人來人往的商業鬧市現在卻門可羅雀,不但坐鎮天津的直隸總督撓頭,就連居住此地的住戶也對恢復往日繁華不抱希望。如果將趙傢場後面的土地開發利用,建成車站,舊時的繁華必然會逐漸恢復。於是,鐵路施工的方向就逐漸嚮趙傢場方向傾斜。
  趙傢場站的那座小洋樓,當時是天津西站,直到90年後的今天,它仍是天津西站的一個候車室。
天津北站
  民國時期稱為“天津總站”。
  戊戌變法失敗後,袁世凱青雲直上,1903年升為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省會在保定;北洋通商大臣衙門為了和外國租界辦理洋務方便,設在天津河北金鋼橋口,即現在的第二醫院和金鋼公園所在地。袁世凱身任封疆大吏和北方洋務兩要職,半個月駐保定,半個月駐天津,每月朔望必往返津保一次。
  依照清例,一品大員出入有儀仗馬隊,車轎接送,並鳴炮三響。而老竜頭車站(今天津站)在帝俄租界內,俄國人不買袁世凱的賬。每月朔望車站接送,不許儀仗馬隊帶槍進入俄租界,也不許鳴炮。袁世凱倍感難堪,一怒之下,札飭天津道另修車站,指定由金鋼橋起往北開一直綫,徑抵鐵道,限當年竣工。所開闢的直綫即現在的中山路(1946年以前稱大經路),修成的車站當時叫“新站”,即現在的北站。
  伴隨着北站建成和大經路的開闢,河北一帶經過重新規劃,完全變了模樣。百年前的大經路東側,以金傢窯、小關、錦衣衛橋為中心,已形成人煙稠密的居民點;大經路西側僅沿河一帶有窯窪、堤頭兩個居民集中點。其餘往西往北都是淮軍義地,亂墳重疊,一片荒涼。
  根據天津道呈奉袁世凱批準的河北新地區規劃,淮軍義地後來一律遷葬清除。南北嚮從大經路起往西,依次闢為二、三、四、五等經路(現叫二馬路、三馬路、四馬路等);東西嚮從南至北依次按天、地、元、黃、宇、宙、日、月等劃成緯路。當時,除官廳衙署、學校占地蓋房以外,經營房地産的人們看出北站建成後,河北大有發展前途,於是爭先嚮天津縣承租義地,興建住房,出租牟利。多數是以房産主的堂名為裏巷命名,一時,頤壽裏、擇仁裏、東興裏、元福裏、元善裏、敏智巷等紛紛建成招租。天津自庚子事變拆城後,人口日益增多,原有城裏和四關的房屋已不敷用。北站建成後,河北各經緯路上大批新房竣工,解决了住房矛盾,也繁榮了河北一帶。袁世凱修建北站,本來是為了他自己抖威風,此舉對天津後來的交通運輸和城市發展,居然也起到了促進作用,這是他不曾想到的。
天津境內火車站一覽表:
  (國鐵部分)
  京滬綫(北京——上海):豆張莊、楊村、漢溝鎮、北倉、一二九公裏、南倉、天津西、曹莊、楊柳青、周李莊、獨流、靜海、陳官屯。
  津山綫(南倉——山海關,經由津):南倉、天津北、天津、張貴莊、軍糧城、塘沽、北塘、茶澱、漢沽、蘆臺。
  津薊綫(天津——薊縣):漢溝鎮、辛莊、曹子裏、叉百戶、崔黃口、大口屯、莊頭、寶坻、九王莊、下倉、漁津莊、上倉、楊辛莊、薊縣。
  津霸綫(天津——霸州):北倉、※朗園、雙口、汊沽港。
  京哈綫(北京——哈爾濱,經豐潤、秦瀋):薊縣南、別山。
  大秦綫(大同——秦皇島):薊縣西、翠屏山。
  陳塘莊支綫(天津西——陳塘莊):天津西、西營門、李七莊、陳塘莊。
  天津北環綫(南倉——北塘):大畢莊、山嶺子、北塘西。
  南曹聯絡綫(南倉——曹莊):王秦莊。
  塘沽綫(塘沽——新港):塘沽南、三百噸、新港
  漢南綫(漢沽——南堡????場):白莊、謝傢墳、付莊。
  國鐵其他:西沽、范家莊。
  (天津地方鐵路部分)
  李港綫:李七莊、蘆北口、※大侯莊、王穩莊、萬傢碼頭、北大港、鄧善沽、南疆港。
  周蘆綫:周李莊、南河、蘆北口。
  黃萬綫:萬傢碼頭、大港水庫、北港農場、竇莊子、郭莊子、羊三木、黃驊東。
  天津地方鐵路其他:蘆南、官港、津板橋、鄧善沽、東大沽、鹹水沽。
包含詞
錦江之星(天津火車站店)如傢快捷酒店(天津火車站店)